中國有貴族世家嗎?這一家族榮耀二千年,每次改朝換代都沒有倒

貴族,這個詞,似乎在中國是比較陌生的。縱觀中國古代,似乎是沒有太多的貴族延續很長時間的。就算是中國的皇族,也是經過幾百年之後,就會發生週期性的改朝換代。並不像日本天皇,萬年一系,也不像歐洲國家的皇室,可以持續相當長的時間。提到貴族這個詞,似乎是歐洲一些國家比較多,他們很多家族,一脈相承,有著幾百甚至上千年的歷史。

中國有貴族世家嗎?這一家族榮耀二千年,每次改朝換代都沒有倒

實際上,在中國古代很早就存在貴族。比如春秋戰國時期屈原的家族,就是一個相當大的貴族家庭。還有戰國時期的戰國四君子,也都是貴族出身。隨著發展,這些貴族逐漸的衰落,甚至滅亡了。秦以前,中國是“封建制度”(分封建立)社會等級層級明顯,也就很容易形成貴族。由於長期處於戰亂,這些家族也並沒有辦法保持自己長盛不衰。到了秦朝,廢“封建”而改“郡縣”,打破了“封建”時期,大家族大貴族壟斷權力的局面,將大的家族打碎,在民間很難形成大的家族勢力,貴族也就慢慢的衰落的。

中國有貴族世家嗎?這一家族榮耀二千年,每次改朝換代都沒有倒

漢朝末年,由於土地兼併的十分厲害,再加上察舉制的缺陷,導致越來越多的權力和資源掌握在少數上層人的手裡面。於是形成了很多的大貴族,比如袁紹四世三公,就是典型的貴族家庭。晉朝統一中國之後,並沒有覺得土地兼併和察舉的缺陷,導致了再晉統治時期出現了很多的門閥。門閥,就是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也就是貴族。由於門閥越來越多,導致晉朝的權力架空,出現了很長間的四分五裂。像隋唐時期的獨孤皇后,長孫無忌,都是出身在這樣的貴族當中。隋唐發明了科舉制度,科舉制度的發展在於他的公平,無論寒族貴族,都要通過科舉考試考取功名。這樣就大大限制了貴族的發展,、無法是貴族形成一個集團而壟斷權力,進一步打破分化了大家族,也限制的大家族的形成。所以在唐以後,就幾乎沒有成規模的大貴族的出現。

中國有貴族世家嗎?這一家族榮耀二千年,每次改朝換代都沒有倒

但是在中國,卻有著這樣一個貴族,延續了兩千多年的榮耀。他就是孔子家族。從漢武帝之後,中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當儒家學說成為統治的正統之後,孔子的地位就在不斷的上升,最終唐明皇封孔子為“文宣王”。宋仁宗時期,太常博士祖無擇上書仁宗皇帝:“按前史,孔子後襲封者,在漢魏曰褒成、褒尊、宗聖,在晉宋曰奉聖,後魏曰崇聖,北齊曰恭聖,後周、隋並封鄒國,唐初曰褒聖,開元中,始追諡孔子為文宣王,又以其後為文宣公。不可以祖諡而加後嗣。”從這裡可以看出孔子地位的變遷。這封上書的意思是說,孔子被稱為文宣王,後代和孔子諡號同名,是不恰當的,於是宋仁宗大筆一揮,賜孔子後人為衍聖公,世代世襲。

中國有貴族世家嗎?這一家族榮耀二千年,每次改朝換代都沒有倒

孔子的家族後世各代,也都有著十分高的政治待遇。孔子的思想是正統,不管各朝各代,孔子家族也都是被拉攏的對象。得到他們的認可可以最大限度的為自己博取政治資本。宋,元,金對峙時期,為了顯示正統,也弄出來了三個衍聖公。可見孔子家族的地位及尊崇程度。

中國有貴族世家嗎?這一家族榮耀二千年,每次改朝換代都沒有倒

1935年,衍聖公的封號被國民政府改成了“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到那時孔子家族的榮耀已經有2000多年曆史,衍聖公的傳承就有800多年,雖然封號沒有了,但是孔子的家族卻在一直傳承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