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短尾猴首次现身大理南涧

   

近日,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远红外相机,分别在2个不同的监测点首次监测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短尾猴,画面中短尾猴“全家5口”在林间自由溜达玩耍,跳跃于树上树下,其乐融融。

据监测人员介绍,这次监测到短尾猴的谢底梁子和中山梁子两地相距十多公里,这里植被生长良好,几乎无人为干扰。在这一带还经常监测到有鬣羚、毛冠鹿、赤麂、野猪等珍稀野生动物在活动。

视频 |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短尾猴首次现身大理南涧
视频 |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短尾猴首次现身大理南涧
视频 |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短尾猴首次现身大理南涧

这次监测到短尾猴在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涧段)的种群分布,有力表明无量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的完好性,凸显了科研在自然保护中的核心作用,充实了无量山自然保护区短尾猴监测数据资料,为今后短尾猴的持续监测研究和保护管理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视频 |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短尾猴首次现身大理南涧
视频 |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短尾猴首次现身大理南涧

短尾猴,也称红面猴,是体型较大的一种猕猴,体重5千克,体长50-56厘米,尾极短;颜面部常为暗红色或带紫红色斑块。主要栖息于1500-3000米的原始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竹林地带。食性较杂,既取食野果、树叶、竹笋,也捕食蟹、蛙等小动物。

来源/南涧县融媒体中心 康亚娟 陈家飞 时国彩 报道

©云视新闻七彩云

视频 |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短尾猴首次现身大理南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