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是件大事,怎樣才能挑到適合自己的房子?

歐潤輝


買房是很多家庭的頭等大事,因為這對於很多家庭而言,可能是兩代人共同努力的產物。所以,如何才能買到自己心儀的房子,便是在擁有了購買力之後,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但是,買房所涉及的因素,實在是太多了。宏觀層面,涉及城市選擇、買房時機、房價這些大環境因素;中觀層面,涉及板塊規劃、地段、交通、配套、學區這些城市因素;微觀層面,涉及戶型、樓層、面積段、景觀、物業、單總價這些項目因素。每一個小因素,都足夠形成一個專題進行介紹。

所以說,很多朋友問:如何才能買到自己心儀的房子呢?買房真的是一門很系統的學科。

接下來,筆者儘可能的為您詳細介紹。

一、宏觀層面

1、城市選擇

對於城市選擇,不出意外肯定是選擇自己目前所在的城市。之所以筆者還是要考慮進來,是因為在當前,買房已不是簡單買一個居住的地方而已,更多是一種資產配置,哪怕是首套房、剛需房。之所以這麼講,是因為我們買房本身也是採用的首付這種金融槓桿方式,是需要給出利息的。並且,即便是唯一住房,如果買之後房價下跌,也是屬於資產的貶值。

那麼,哪些城市或則板塊,是更好的選擇呢?因為預計此回答篇幅較大,這裡濃縮為:一二線城市(超遠板塊、交通不發達區域除外)、強三四線城市(距離主城超15公里除外)、強經濟縣域(距離主城超10公里除外)、強產業鄉鎮鎮區等。除了這些城市或板塊外,不是不可以買,如果是切實需求,照買。只是這種不屬於優質資產,相對而言抗跌性、抗通脹能力會比較弱。

2、買房時機與房價

筆者這裡強調,即使是剛需,也不是抄起首付一買了之。雖然房價整體是螺旋上升,但依然在個別時期中存在拐點,買到就是賺到。

比如這次因疫情引起的全國普遍打折潮,便是一個比較好的出手時機。當然,筆者這裡要強調,房價不可能大漲大落,所以指望著跌到谷底再買的可能性實在太小。無論漲跌幅度在±5%之內都是符合房價平穩要求的。當然,選擇那個-5%便算是好時機。

二、中觀層面

1、買房板塊的選擇

在第一大點解釋清楚之後,問題便落到中觀層面,而第一個核心因素便是買房板塊。一個城市往往市中心只有1-2個,但新區、新城、副城市中心卻會有好幾個,甚至十幾個。那麼,如何選擇這些板塊便是一個很慎重的事情。

買房人都講究一個“地域情結”,就是老家在哪,就買靠近哪裡的板塊。這當然是一個很合情理的因素。但如果不考慮“地域情結”,那麼板塊就很有說道的地方。

一般而言,我們將一個城市的板塊分為:老城板塊、新城板塊、郊區板塊。同樣因為字數的原因,筆者這裡總結為:經濟發達城市選擇老城板塊最佳,其次新城板塊,再次郊區板塊;普通城市選擇新城板塊最佳,其次老城板塊,郊區板塊不考慮;底子較差城市,老城板塊最佳,新城板塊核心區域次之,郊區板塊不考慮。

(此圖僅為示意)

2、二手房還是新房

買房要買新房,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情結”,但實際也要一分為二的看。如果購買力足夠,短期也不欠缺住地,那麼新房自然是更好的;但如果購買力一般或者需要很高的代價,那麼二手房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二手房作為現房,房屋質量、景觀、戶型各個方面都看得到,有些甚至可以拎包入住。畢竟,如果是自己的首套房,那麼買下才是關鍵,而不是買下最好的是關鍵。根據國人家庭的換房週期,每5.2年有一次換房需求,所以大可不必為了咬牙買套所謂的心儀首套房而背上過重的壓力。等家庭財富積累之後,賣掉自己的首套房再換上自己心儀的房子,才是更聰明的做法。

3、交通、配套等因素

對於買房人而言,首套房其實講究並不是特別大。但如果從心儀的角度看,交通、配套這些因素還是非常值得考慮的。

首先,交通一定要便利或5年內會變得很便利。優質的交通通達性,對於個人的幸福感其實是很強的。之所以說5年內,是因為買房不是靜態行為,更多是前瞻性決策行為。如果一個區域,有明確的交通、配套的規劃,那麼在規劃落地前購買,不僅可以享受到較低的價格,未來還能坐收規劃紅利帶來的升值。

對於配套,我們常見的說法則是:200米內要有基礎生活配套,比如小超市、洗衣房、理髮店等。而菜場、銀行等最好實在2公里之內。大型商場,則要求在5公里之內是比較合適的,並不需要靠的太近。

4、學區

對於考慮子女上學的家庭而言,學區的重要性可能遠遠超出其他因素。可憐天下父母心,這是非常能夠理解的。但是,我們還是要依據自己購買力,做出合理的決策。學區並非只有好與壞,好學區也並非一定出驕子。所以,將學區作為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沒有問題,但在做出購買決策時,如果購買力確實達不到優質學區樓盤的門檻,也不要硬湊,給孩子一個沒有太多壓力的家庭才是讓孩子健康成長的前提。

三、微觀層面

微觀層面涉及的內容就更多了,筆者挑重點的講。

1、物業

之所以把物業放在第一位,是因為好物業能夠帶來的小區幸福感和家庭幸福感實在太大了。而且,一個物業優質的小區,其他各方面也不會太差對不對。

所以,買房時一定要將物業作為重要因素來考量。筆者推薦本地物業口碑較好或者國內物業排名靠前的樓盤為主。

2、戶型

物業管大家,戶型則住小家。戶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在講一個戶型好壞時,一般會分析以下幾個因素:

01、戶型方正度。方方正正的戶型,不僅住的舒服,主要還是面積利用率高;

02、戶型尺度。買房不能光看戶型,尺度也非常重要。客廳尺度、臥室尺度、廚房尺度是我們著重看的三個尺度因素。

03、戶型面積與臥室需求。買房前,做好足夠的功課,未來房子常住人口是幾個,可能臨時來住的人口有幾個。考慮清楚之後,再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戶型面積和幾室幾廳。

04、採光通風。這同樣是居家的必備條件之一。一般我們講,通風看戶型即可,直接南北通透最好,間接通透次之,南北不通透最後考慮。而採光,筆者則建議晴天的早晨或傍晚,實地去看一下采光如何,單純看樓間距這些是不夠的。

05、得房率。得房率不用多講,根據自己的購買力,儘量選擇得房率更高一點的戶型。

06、衛生間。有些家庭選擇一衛,有些則需要雙衛。這個筆者建議,儘可能選擇雙衛戶型,會避免很多家庭糾紛。

07、附加值。有時候戶型相同,但某一個附加值更高。有時候戶型一般,但附加值很有亮點。我們常說的戶型附加值包括:花園、入戶花園、陽臺露臺、設備平臺、飄窗這些贈送面積。當然,是選擇附加值越高的越好。

08、邊戶還是中間戶。我們常說東邊戶好於西邊戶,西邊戶好於中間戶。這在大部分樓盤都是成立的,當然具體怎麼選還是要具體戶型具體分析。有些樓盤東戶靠馬路,西戶靠社區景觀;有些中間戶外凸採光更好,邊戶反而受影響。所以這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考量因素則還是以上7點為主。

3、樓層

很多人非常糾結,究竟該買幾樓?其實在排除採光差、噪音大這些不利因素之後,具體樓層完全看個人喜好。所謂的揚灰塵、高區噪音更大這種說法雖然有些道理,但相差幾層,又能有多大區別呢?

4、小區環境與景觀

一個開發商願不願意在小區環境、景觀上下功夫,是很能夠看出開發商的用心程度的。因此,在購買力足夠的前提下,選擇更好的景觀等於是選擇了更用心的開發商,其他地方也會做得更好。

5、開發商品牌

之所以放到第五點,是因為並非大牌開發商就一定房屋質量好,小開發商就一定質量不好。但選擇品牌開發商的好處,更多是樓盤開發經驗成熟、穩定度高、安全性高。小開發商畢竟隨時可能因為資金的問題而出現房屋質量、交付等局面,尤其是在這次疫情之後。

6、單總價

樓層好價格貴,樓棟位置優價格貴,面積大總價貴,洋房比高層貴,這些都是價格層面的因素。而筆者要說,挑選自己心儀的房子時,一方面考慮自己購買力,一方面考慮樓盤的實際情況,兩者吻合度更高時,那便是心儀的房子。

7、車位

有些客戶喜歡買房連著車位一起買了,有些卻覺得車位可有可無。這裡,筆者還是建議在購買力可以的情況下,儘可能早的把車位買下,帶產權的車位。隨著土地越來越稀缺,車位在未來一定是個稀缺品。而有些樓盤的車位配比是不足1.0的,所以早買早挑位置,早買早受益。

8、其他

在以上6個小點之外,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考慮因素。比如毛坯還是精裝?比如社區智能化?比如小區是否自帶商業配套?比如小區業主層次、素質?等等

那麼,這些其實更多是從自身的需求角度出發,沒有特別的好壞之分,也需要您自己想清楚自己的需求之後,明確的做出選擇。

最後小結

1、儘可能選擇經濟基礎較好的城市或板塊置業,可以擁有更好的抗跌性、抗貨幣貶值能力;

2、在自己的購買力下,選擇更優質的地段、樓盤、戶型、面積,才是心儀之選。畢竟,幸福感是構建心儀指數的更重要來源;

3、物業一定要挑好的。好物業,不僅住的舒心,還會具有更好的保值性哦;

4、學區有則加冕,無則不要強求,按自己的購買力來;

5、如果是首套房,購買壓力也不小,不要過多計較其他因素,買到才是第一目的。然後繼續努力,爭取早日換房;

6、眼下是一個不錯的購房時機,不妨在戴口罩的前提下,多出去看看吧,說不定會遇到心儀的房子呢?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謝謝!@賣藝小青年,十年資深地產人士,歡迎關注、點贊。


xi說樓市


剛經歷過買房,第一次買房,真的起起伏伏狀況不斷,不過還好最終順利拿下。總結了些感悟與大家共享。

1,重中之重,買房要趁早。切記,不要像我完美主義者,挑挑挑,結果8000一平不買,1萬2不買,1萬5不買,最終以高點價1萬7每平價格買下了,買早買晚差80到100萬。唉,買房血淚史1_千萬不要做糾結的人,差不多就下手。

2.買房血淚史2_徵信一定要好,我們當時不懂,用銀行的消費貸貸了20萬來湊首付。結果政策有變,用了消費貸銀行就不放貸。當時晴天霹靂,不放貸剩餘的錢要現付我們根本拿不出。那時晚上都睡不好,急的不行。四處託人,最後有家銀行說可以放貸,但要收基準利率的20,天,搶錢。但我們最終還是承受下來了,代價是總價多付了30萬。

現在回想起,還是感嘆房子一定要買,買小買舊,都沒關係,最主要先上“車’



再說!


陳小姐在江南


您好,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我個人觀點:買房子是一件大事,買房之前肯定都有所考慮,以自己的經濟情況選擇買的地理位置,戶型,哪個品牌開發商,物業,周邊設施,交通和銀行等等很多的問題。我本人去年9月份買的房子,第一次也沒什麼經驗,中間也看過幾個樓盤,但是都覺得太貴不合適,就沒有在鄭州買。也向中介的朋友學習了該怎麼去選擇房子,1、做好購房預算:房子的首付和月供的金額,將直接關係到整個家庭的未來生活品質。建議大家在買房時要量力而為,根據家庭的收入情況來確定房價總額和還款年限。2、交通便捷很重要:交通是買房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生活在人多車多的市區,買房的時候自然應該先把幾個預選樓盤的交通狀況拿來比較一下。3、要了解樓盤周邊生活設施情況:購房的時候要全面瞭解樓盤周邊生活設施是否齊備,最好親自到樓盤周圍逛一下,瞭解實地情況,儘量將生活細節考慮全面。4、選好戶型:要想選到一個好戶型,首先要關注戶型朝向及各個朝向的優劣勢、看戶型各個功能分區的面積大小是否合理、戶型的開間和進深比是否協調、戶型整體是否方正、屋內的交通動線設置是否合理、動靜分區是否明顯、房子的私密性如何。5、選有實力的樓盤:開發商的實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所購房產的品質,具有房產開發經驗的開發商所建設的房子,必然要比那些沒有經驗的開發商開發的房子更有品質保障。6、看準五證:“五證二書”是法律對銷售方的基本要求。“五證”是指《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商品房銷售(預售)許可證》。“二書”是指《住宅質量保證書》和《住宅使用說明書》。五證不全的樓盤,不僅辦不了房產證,還會有各種風險,例如延期交房、一房兩賣,更有可能出現爛尾的風險。7、選優質的物業公司:優質的物業水平對我們今後在小區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息息相關。而且它不僅與我們自己居住有關,對未來房子的增值和出手也有很大的影響。

最後,買房是一件大事,作為購房者追求的是承擔更小的風險,選擇一套心儀的房子,希望以上的信息能夠在買房的過程中幫助到您,謝謝!


90後護士vlog


對於想買房的剛需或改善型用戶,記住三個主要的點即可!

1.能接受的總房價價位。

這個決定後,自己能承擔的首付金額也會確定,然後按自己的收入情況,建議貸款在20年到25年之間,給自己留一點餘地。月供情況不能超過家庭收入的50%(是真的不建議超過,你即便短期作假,還上半年就很吃力了,很被動)


2.符合自己要求總價的合適戶型及房源。

房屋總價及首付確定後,月供又不超過家庭收入的一半,然後在目標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備選樓盤及戶型作為備選參考池。建議最少找3個。如果題主的買房要求找不夠3個備選房源,建議暫時觀望,年底到明年底都有機會的。

3.有合適的備選房源後,實地對比找到最適合的那套。

這個就是三套房源實地看盤之後,分析每個樓盤的SWOT,全家人一致同意後買房即可!


基本上按這三步走的話,對剛需買房還是適用性比較強的,祝題主早日找到合適的房源。


陽光侃房


這是一個好問題,買房之前要先弄清楚幾點:1.保證基本生活的同時,我能有多少錢可以拿來買房,每個月能負擔多少月供?根據首付多少,基本可以確定自己能在哪些區域買房,心裡有個數。



2.,我目前是什麼狀態?單身?即將結婚?改善換大房子?因為每個階段不同,對房子在意的點也不同;比如,單身,有很多單身女孩子諮詢我買房策略,怕房價繼續上漲,基本首付在40萬左右,單身問題就是首付錢不多,月供能力有限,以40萬左右,基本就是主城區撿漏毛坯盤,或者遠城區盤,沒有十全十美的房子,一分價錢一分貨啊,當然盲目賣高價的盤最後都會被市場打臉,畢竟最後是消費者買單。

我們在看剛需,剛需最主要的是為了結婚買房的,首付尚可,還貸能力強一點,這類群體需要注意的問題是,買房優先級,先考慮地鐵沿線,距離地鐵近,周圍高速路,環線較多地帶,這樣以後上班、逛街,無論開車,地鐵,公交出行較為便利;二是帶優質學區的房源,畢竟下一步就是生孩子,首先可以把自己預算內地鐵旁邊盤捋一遍,然後看那個樓盤後期引進優質學區中學或者小學,或者樓盤周圍有優質中小學,最後再看附近商業配套,一般樓盤都會帶底商,滿足日常生活需求,主要是看距離核心商圈的距離,其實這個都好說,是否宜居?周圍是否有垃圾場等不利因素;還有一點就是物業,這個直接影響後期居住品質,能選大品牌開發商最好啦(¬㉨¬)。



總結一下,剛需優先考慮地鐵口,或者規劃有地鐵在建項目,其次學校,優質學區或後期會引進,比如華師附小恆大龍城分校,武珞路小學東原啟程分校等。接著物業,開發商,是否有其他不利因素等。

對於改善類,分小戶型換大戶型,以及換學區房等,基本就是搞清楚自己關注的點,沒有十全十美的房子。

3.就武漢而言,已經過了投資時期,買房不求漲價,不跌就是最大的保值。擺正心態。


大武漢購房指南


[Step 1.確定預算]

這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確定了預算後,才能方便去選房子。不過在確認預算的時候,要結合自己手裡的現金,夫妻兩人的收入、每月公積金數額、貸款年限來制定。

1.比如,你手裡有100萬的現金,如果你之前沒有貸款記錄,那麼你可以買300萬的房子,看房子時,建議考慮280—320區間的房子。

此外,還要考慮你買房子時的行情來確定:

如果是牛市,看中房子,立馬下定;如果是熊市,好好挑一挑在選擇。

2.但你有貸款記錄,按照最新的政策是,你最多隻能貸款3成,意味著你只能考慮142萬以下的貸款。

3.貸款記錄是按照全國來算的,只要你在全國的任何一個地方有過住房貸款都意味著你貸過款。

4.二手房買賣時有各種稅,這種都是現金折算的,也得折算進去。

我自己買房時是在實行了史上最嚴限購325政策之後,所以可挑選的餘地還是比較大的。

Step 2.選房指標二:一手房&二手房】

買房子大家一定要記住,值錢的不是那個房子,是那個房子所帶的附屬價值,學區,地段。如果有處房情節的,價格也不嫌辣手,土豪儘管下手。

同樣的地段,在上海這樣的城市,二手房和一手房價格實在相差太大了,而且我中意的地段沒有一手房,只能考慮二手房。

二手房有如下好處:

Ø 同地段的二手房比一手房便宜很多

Ø 二手房的公共交通更發達

Ø 二手房的商業會更好

Ø 儘快收房和入住

購買二手房時也要適當的挑選房東,瞭解房東的職業,賣房的原因等,此次上海房價大漲,導致很多房東毀約。而且二手房的稅費一般比較高,意味著前期的投入比較多。

一手房,房齡新,增值快。

如果買的一手房是期房,在還貸+租房交房租,那段時間壓力還是非常大的。

【Step 3.選房指標三:地段:郊區&市區】

李嘉誠曾經說過,買房子考慮的是三個因素:地段,地段,還是地段。

最簡而言之的就是,你工作單位在哪兒,就買在離工作單位近的地方,減少路上通勤時間,可以大大增加幸福感。因為對於年輕人來說,時間才是最值錢的。


叄熊


買房子是一件需要多方面因素考慮得事情。

1,今年不建議買房子,除非是剛需。因為受疫情影響房地產會有所波動,即使買也是邊關注邊需要。雖然都想買到最低價得房子,但是這是小概率事情,我只能儘量買到相對合適價格得房子。

2、根據自己得實際情況買房子。作好公積金,商業貸款等諮詢加上自己手頭得錢,作為預算。多大的鍋下多少米,切記過度貸款,花錢一時爽,還錢時候會尷尬得。做到不影響正常生活還能還貸是最好的狀態。

3、房子儘量買大不買小。如果你是新婚家庭,你要考慮孩子,父母一起居住得情況,所以儘量買大,一般情況下扣除公攤面積120平米得房子比較合適。

4、小區周圍得配套設施要齊全。離商業圈、學校、醫院等相對較近得,會給你解決很多後續得問題。

5、小區自身得配套設施要齊全。樓房質量、公共健身區,綠化,物業服務,保安執勤等這些都是衡量一家房地產得基礎標準。

6、樓層得選擇可以根據自身喜好或者按照這個公式去選,以一棟樓13樓為頂樓計算一般中間樓層相對較好。

7、能選精裝房不選毛坯房。裝修也是件很麻煩得事情,如果開發商已經精裝好,那可以幫你省去更多麻煩。

8、如果是毛坯房選擇靠譜得整體裝修公司簽訂相應合同按照協議進行裝修包括傢俱,這樣省心省事省時間。

9、如果有什麼不懂得可以在今日頭條或者抖音上看看選房裝修得領悟大咖們分享得經驗會對你有所幫助。

房子對中國人得意義重大,有房才有家,希望你能選到稱心如意得房子。



龍少夜聊


1、學區:好的學校,屬於稀缺資源,中國的家庭,最注重的就是小孩的教育,為孩子什麼都願意付出,其中學習是最重要的一項,買了該房子,永遠都不用擔心出手的問題,即使以後房價真的下降,學區房也能堅挺;舉個例子:我所在城市,80年代的學區房,現在一平18000元,隔一條街目前開發的房產,非學區房,一平15000元。這就是兩者的差距。

2、垃圾轉運場:第一建設垃圾轉運場,都會有報批的,你可以去查看該垃圾轉運場的建設規劃(找不到可以上當地的政務服務平臺諮詢),假設假設規劃不是露天的那就不會;第二、目前我國的大部分城市建設的垃圾轉運站也都是封閉式的,只有投放口及出入口,除非你所在的城市較小或在鄉鎮;第三,你周邊有醫院,對於衛生的要求也較高,因為該垃圾轉運站露天的概率很低;第四:你買高層,即使真的最終是露天,對你的影響也不大

3、房型不太好,客廳不朝陽:這個確實沒辦法,沒有南北通透,但如果保持有6個小時以上的光照,且不是西曬,那麼我感覺,是可以接受的;畢竟沒有完美的事情。

4、小區環境:流雲閣臨近本市四星級園林景區,但也僅是臨近,並不在小區內;其實以後你就知道,大部分人下班回家吃完飯後都是躺家裡看電視或者手機,出去逛風景的次數太低,這個性價比其實並不高;

5、商業:瑞景周邊既然有醫院、有菜市場,有小區,那麼肯定會有人流,商圈遲早會發展起來。

綜上:選擇瑞景,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學區的因素。


鯉行者


你好!根據我個人買房經歷,總結出如何買到有價值的房子。不一定適合你,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比如資金多少、工作地點、家庭人口等情況不一樣。現簡述如下。

第一、要認真研究政府對城市的規劃。比如東莞政府要重點打造三個中心,分別是松山湖高新區、南城CBD核心區和濱海灣新區。這三個區域是東莞現在和未來30年能拿得出手的區域,也是東莞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所以政府一定會傾全市之力包括財力、人力進行支持。但如果你對城市規劃沒有研究,那就買政府辦公所在地附近的房子,基本不會錯。比如東莞市政府就在南城。

第二、要認真研究城市交通網,尤其是地鐵網和高鐵站。比如東莞的鴻福路地鐵站,2號線已開通,以後1號線也經過這裡。這裡必將成為東莞的CBD,看看東莞第一高樓民盈國貿中心(428米)就知道,根據規劃,附近很可能出現高度達600米的高樓。以後濱海灣新區和松山湖都會有地鐵接入。而一般有高鐵站的地方,以後地鐵和城軌都會接入。離地鐵站800米以內步行能到達的房子更具價值。

第三、要認真研究周圍的配套。附近有沒學校、醫院、公園、商場等等,尤其是名校學位房,那就更優了。

第四、儘量找品牌開發商。如萬科、金茂、綠城、龍湖等等,當然,一般本地也會有口碑好的開發商,如東莞光大,口碑一直不錯。

第五、看小區本身如何。如容積率小點好、綠化率高點好、朝南向好等等。有一點很重要,就是物業費貴點會好點哦。

如果以上你都不懂,會很麻煩。只能看什麼人住在小區裡了,如果是很多公務員、銀行系統的人、教師和高新技術人才居住,那一般小區不會很差的。

希望以上對你有用。也歡迎各位在留言區提出不同意見,讓我學習一下,謝謝!


莞叔看大灣區


個人認為,最主要還是要根據自己的預算來決定的。房子畢竟有頂級、高端、中端、低端的,有地段繁華配套成熟的,有地段偏遠配套未完善的,有學位排前列的,有學位一般的等等……總之沒有十全十美的。不過,可以參考以下的選房原則,來買到適合自己的房子,適合自己的房子才是最好的房子,哈哈!我以剛需買第一套房子的情形來講講個人的觀點。

1.買房要考慮半自住半投資。既然都要拿出首期款了,除了住,當然也希望房子升值啊,萬一哪一天要換房或賣掉,也順便賺一筆。

2.選對區域。首選當地城市最熱門的區域,政府的政策最傾斜的區域。

3.選地段,要選已經選好的區域裡最好的地段。

4.選學位。學位好與差對於房產的升值有直接的關係。

5.選知名開發商開發的樓盤。

6.選棟數。建議選樓王棟。

7.選戶型。要選朝南向、東南向、西南向的戶型,戶型要方方正正,視野儘量要開闊或無遮擋。如果信風水,就避開一些風水上的硬傷,比如陽臺不要正對前面棟的稜角,不要正對下坡的大馬路等等。

8.選樓層。10-20樓為佳。

以上,如果自己預算充足,可完全參考。如果預算一般,就根據自己的能力逐一妥協,就一定能買到適合自己的房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