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中的中国化元素?

肖湖乐


首先,我想说《变形金刚 4:绝迹重生》 中的中国元素是指中国场景,中国演员和中国公司广告。让我们分别讨论这三个方面:

首先,我认为《变形金刚 4》 中中国场景的引入比较成功。电影中中国中的场景包括高楼广州珠江,重庆武隆,香港,北京长城和天津。这些场景在电影中中的出现符合情节的发展,并没有让观众感到突兀。这些场景的引入,一方面可以吸引中国观众的注意力,扩大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对于中国,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利用(《变形金刚》),一个好莱坞的重磅宣传中国与广大的球迷在世界各地,让外国人可以享受伟大的河流和祖国的山脉通过电影。对双方来说,加入中国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其次,《变形金刚 4》 中中国演员的加入并没有达到吸引中国粉丝的效果,而是成了这部电影的一个子项目。这部电影中的中国个演员是李冰冰,吕良伟,邹市明,巫刚,韩庚。除了李冰冰在电影中中有许多台词和场景,电影中中的其他人都是酱油。李冰冰在电影中中扮演KSI 中国的首席执行官苏月明。虽然这个角色被设定为一个与冷艳相比的角色,但整部电影李冰冰基本上是一种表达,总是觉得表演不好。而且韩庚扮演的角色有点丰富,事实上,这个滑稽的酱油角色可以完全缩短,或者直接忽略,让人觉得很难插入角色,拖剧情。除了其他的龙套,这部电影中基本上表现不佳。

第三,我认为《变形金刚 4》 中国植入的广告相对不成功,严重降低了整部电影的水准。植入的中国广告包括中国中国建设银行,怡宝,广汽传祺和伊利舒化奶。其中中国中国建设银行的广告植入完全是不符合情节设置植入的广告。还有,伊利舒化奶,Tuqi从冰箱里拿出一个盒子舒化奶,逃到一栋居民楼香港的顶部,开始喝水。此时此刻,这部电影实际上给了舒化奶一个特别的镜头,仿佛在告诉观众这就是广告植入,这也是许多粉丝吐槽的一个观点。广告植入最基本的要求应该是让观众不要播放,这样观众就不会意识到他们正在观看广告,这不会对观看体验产生负面影响。然而,《变形金刚 4》 中植入的广告显然不符合标准。


无敌小视频


你好,首先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我先说下《变形金刚 4:绝迹重生》中的中国元素指的是中国场景、中国演员和中国企业的广告,这三方面。下面我们就从这三方面来分别说一下:

第一,《变形金刚 4》中中国场景的引入,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影片中中国的场景有广州珠江边的高楼,重庆武隆,香港,北京的长城,还有天津。这些场景在影片中的出现都比较符合剧情的发展,没有让观众感觉到突兀的地方。而这些场景的引入,一方面影片可以借此来吸引中国观众的眼球,拓展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对于中国来说,这也是借《变形金刚》这样一个在全球拥有广大影迷的好莱坞大片宣传中国的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外国人可以通过影片欣赏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对于双方来说,加入中国的场景都是双赢的结果。

第二,《变形金刚 4》中中国演员的加入,我觉得没有达到吸引中国影迷的效果,反而成了影片的减分项。影片中的中国演员有李冰冰,吕良伟,邹市明,巫刚,韩庚。除了李冰冰在影片中的台词和戏份比较多外,其他人在影片中都是打酱油的。李冰冰在影片中饰演KSI中国区CEO苏月明,虽然这个人物设定是比较冷艳的一个角色,但是李冰冰全片基本就一个表情,总感觉演技欠佳。还有韩庚饰演的阔少,其实这个搞笑的酱油角色戏份完全可以缩短,或者直接忽略,让人感觉就是硬插入进去的角色,拖沓了剧情。其他龙套就不说了,在影片中基本表现不佳。

第三,《变形金刚 4》中国广告的植入,我认为是比较失败的,严重拉低了整部影片的水准。植入的中国广告有中国建设银行,怡宝,广汽传祺还有伊利舒化奶。其中中国建设银行的广告植入完全就是一个不符合剧情设定的广告植入。还有伊利舒化奶,图齐在逃至香港某居民楼楼顶后,从冰箱里拿了一盒舒化奶,开始喝起来,这时影片竟然给了舒化奶一个特显镜头,好像在赤裸裸地告诉观众,这就是广告植入,这也是很多影迷吐槽的一点。广告植入最基本的要求应该是让观众不出戏,让观众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看广告,这才不会对观影的体验产生负面影响。而《变形金刚 4》中广告的植入很明显做得有失水准。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欢迎小伙伴们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探讨!


经典影视追忆


《变形金刚4》是对所有有着正常智商和欣赏能力的观众的侮辱,这一点基本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了,不过让我们没想到的是,电影上映后,片方和植入广告商居然又来侮辱了我们一次,而且侮辱得更加肆无忌惮旁若无人。

“变4”众多生硬的植入广告里面有一段尤为扎眼:临近结尾时,擎天柱带着机器恐龙军团降落在剧情中“香港附近”的山谷里,降服恐龙军团之后三步两步就冲进香港市区大杀四方——当然,这里的山谷是花了大价钱买植入广告的旅游区重庆武隆天生三硚景区,没错,就是《黄金甲》里那个黑衣人满天飞的山谷。

作为电影,为了“艺术效果”而在距离香港上千公里外的重庆给“香港附近的山谷”取景当然无可厚非,不过一来香港和重庆压根不是一个气候带,转场之间哪怕外国人看着也会颇为跳戏,另一方面这两个地方也都是影视剧中经常出镜的场景,生拼硬凑在一起就好像小时代主人公坐在陆家嘴喝咖啡远处的背景却是央视大裤衩,虽烂片亦不能承受这样的荒谬。

这样的无厘头的安排当然引起了掏出600万人民币外加接待剧组取景拍摄的武隆景区的不满,景区方面从电影上映便开始高调抗议,随后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和派拉蒙以及派拉蒙的中国小伙伴们打起了官司。

坦白讲,一开始我们还有一些“这厮玩了那么多恶心的植入广告,终于被人砸了场子”的暗爽,不过当官司真正开庭的时候,我们还是吐了一口老血。武隆景区起诉的原因并非“重庆一步到香港”导致的剧情bug,而是电影中没有以地标牌的方式醒目呈现“中国武隆”标识,景区方面甚至向法院提出,要求片方在电视和DVD平台上的电影中用“技术手段”把武隆的标识“P上去”。也就是说,景区方面要求电影向观众明示,这个在电影里和香港一山之隔的地方,位于中国重庆的武隆。

派拉蒙这边的回应则更加生猛,人家说,我们“将剧情中最重要情节转折点设定在了武隆天生三桥景区拍摄的片段中”,对景区“已经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由于公映时已过有关部门核发,来不及修改地标字样,在随后DVD载体发行、电视及数字播放平台上已经添加了字幕进行了“补救”,公映版未植入,只算不完美、不完整,不存在违约一说。

我们实在没法想象买来DVD看这部“电影”的朋友看到这条“DVD特供”字幕会是怎样一种心情。电影本身是一种造梦的艺术,如果看阿凡达时候字幕显示悬空山脉是拿张家界P的,看拯救大兵瑞恩的时候字幕显示德军的虎式坦克其实是用T34扮上的,你会是什么感觉?反正如果是在B站,敢这么发弹幕的哥们全家应该都被慰问一个遍了。

把整件事从头梳理一遍,武隆景区当初掏这600万大洋,想的肯定是要让爆炸贝找个辙,让擎天柱们来重庆武隆溜达一圈。说不定景区这边还看了一眼电影剧本,然后心想反正你们已经从(到处是建行ATM机的)美国德州莫名其妙就打到香港来了,再来趟重庆也不算啥吧。美国人说不定也看了一眼剧本,心想反正我们的剧本已经被你们的广告塞得没法看了,干脆就闭着眼睛胡蒙吧。

两种想法南辕北辙,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完全无视了一部电影的剧情和逻辑,以及电源观众的智商和感受。不知判案的法官闲暇时是否坐进电影院看过这部“电影”,判案的时候又是否憋着一股怨气。总之,法官在判决书里认定,电影中的呈现方式“确实没有在客观上达到向大量未到过武隆的观众推广景区,扩大知名度的效果”,从而认定片方未能完全履约,判决其赔偿景区各项损失200多万。眼看这起拖了两年的官司最终落判,我们却不禁在想,下一步会不会有个观众站出来,起诉派拉蒙完全没有尽到对于观众的义务?





真真很棒


《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加入中国元素,一是为了更符合中国市场,迎合更多的观众。二是导线喜欢中国。

如果说前三部《变形金刚》作品是一个科幻、灾难加搞怪风格的大杂烩。那么《变形金刚4》则更显黑暗和悲壮。深水埗的老城中式风、土瓜湾的高空逃亡、还是国际会展中心被飞船毁灭,《变形金刚4》尽可能地展现了现代的、传统的、商业的、平民的、车水马龙的香港的一切。

在内地拍摄中,重庆武隆国家地质公园的“天坑”空镜中迎来了擎天柱激战“机器恐龙”,疯狂的爆破力比起片场时那可是更为震撼。《变形金刚4》在中国拍摄了大量戏份,这次中国元素的呈现没有打酱油。粗略计算,香港场景出现大约30多分钟,再加上北京、广州等地戏份与演员、植入广告等其他方面,这次中国元素大约占了全片的三分之一。

这部面向全球观众的好莱坞大片,为何青睐中国元素?《变形金刚》系列导演迈克尔·贝表示,拍摄变形金刚这个系列时,跑遍了全世界。去过埃及、约旦以及整个美国,这次希望拍摄一些遥远的国家和伟大的城市,并且他一直对中国很着迷,所以选了中国。


小城幻影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首先,本人也是非常喜欢《变形金刚4》.这第四部包含了大量的中国元素,一方面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口味,考虑中国市场需求,但是我更愿意相信这也是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的手法创新。为什么这么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变形金刚4》取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我个人而言印象最深的是重庆的武隆亘古,现代科技的机械感与静美自然风光相融合,那个视觉冲击非常震撼的。要知道这在之前是没有的,不仅这部系列电影没有,其他类型电影也是不多见的。所以说这真的是一大创新
  • 第二.大量中国演员客串,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以前外国电影最多一两个,这部电影是一群,李冰冰,吕良伟,韩庚,邹市明。虽然戏份不多,但也是个尝试,希望以后中国优秀的演员能和外国科幻大片有更多的合作。
  • 第三.中国城市取景也是非常多的,香港就不用说了,整部电影有接近一个小时在香港拍的,还有鸟巢,水立方,盘古7星酒店,天津大剧院,长城,广州“小蛮腰”,香港中银大厦。这部电影大卖的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中国。
  • 总而言之.,我觉得这部电影拍也是非常的不错,也是非常喜欢,希望以后我们引以为傲的更多的中国元素在世界舞台上能走的更远。



笑王影视


我认为中国元素在美国大片中的出场,不过是在“对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人”。抛开其弱智到爆、令人发指的广告植入,这种商业模式必然将长期存在。也许在下一部阿凡达里,阿凡达们也会品尝到美味的国产牛奶。

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国内)企业看好《变形金刚》,而《变形金刚》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广阔。四年间,中国的银幕增长超过四倍,而总票房却增长不到三倍。缺少超级大片撑开市场,也有碍于国产电影口碑制作不甚如意,企业和观众都期待一部超级大片的到来。在上一部《变形金刚》就已经逼近《阿凡达》的情况下,这部全新的《变4》破15亿应该是板上钉钉。这也意味着,将有3000-4000万人次的观影,如此大的市场,当然让众多企业趋之若鹜。

在前三部《变形金刚》海外票房表现上,亚洲国家无疑是其最主要的票仓地区。出中国大陆外,韩国、日本以及台湾地区都是其海外前十的票仓地区,这与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密不可分。在亚洲国家和地区中,大陆市场不管是体谅还是增速,对于片方而言,都像是一座待开采的宝藏。选择中国企业广告的植入、中国面孔的出现,无非是为了拓展中国市场。而电影网影业的资本注入,一方面可以为影片进入国内获得更多政策优惠,一方面,也为国内影视企业走出国门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明早晴天


总的来说,变4里的中国元素添加得挺不错。不说有多好,至少大部分都符合常理以及剧中设定的情景。上面的答案都说得比较笼统,所以我打算分开来一个个说。

各种中国品牌的植入广告:

中国建设银行。全片唯一一个不符合剧情设定的植入广告。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使用中国建设银行的信用卡?我都怀疑是不是建行给的赞助太少了所以贝导故意把它拍成这样。

联想。KSI的显示器都是联想生产的,不过这个植入算是很不显眼了。而且考虑到联想这几年在海外市场确实占了不小的比重(主要是商用市场),这个镜头并不违背设定。

剑南春。马克·沃尔伯格给斯坦利·图齐打电话时,图齐背后出现了剑南春的广告牌。很显眼的一个植入广告,不过地点是在中国,所以没什么关系。

怡宝。李冰冰喝怡宝的那个镜头里,怡宝的商标比较明显,但是也符合剧情。据说怡宝出现了三次以上,不过我只注意到这一次

广汽传祺。传祺在片中出现了两次:一开始在KSI总部门口的传祺E-jet以及李冰冰从广州一路开到香港的传祺GA5。前者本身设计就很有未来感,符合KSI这种高科技公司的设定。后者虽然不太符合李冰冰和图齐所饰角色的身份,但是在逃亡途中匆忙选择的,而且在中国开一辆中国生产的车,也没有说不过去的地方。

伊利舒化奶。图齐在逃至香港某居民楼楼顶后,从冰箱里拿了一包舒化奶出来。其实变4里的舒化奶植入比变3合理多了,而且这次的舒化奶确实不显眼。配上图齐的搞笑表演,我觉得这会舒化奶的植入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变3给国内观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所以去看变4的时候都会非常主意植入广告,电影上映之前又有各种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结果就是舒化奶又被拿出来说事。

周黑鸭。在图齐拿舒化奶的冰箱上方,有一个周黑鸭的包装盒入。我虽然留意了还是没有看到。

乐视TV超级电视。一场混战过后,城市街面一片狼藉,满地的碎屑中,乐视TV超级电视的标志赫然在列。反正我毫无印象。

地点:

北京。北京入镜的有鸟巢、机场、水立方、长城、盘古大观。鸟巢、机场和水立方我记不清楚是不是被算在了广州头上,如果不是的话,那我必须说它们毫无价值且不合常理:谁会把飞机停在北京然后带着一对东西开车到广州?至于长城,既然没有影响到剧情发展,也就不做评判。盘古大观如果只是转播香港大战,倒也可以接受,但出现政府官员就太不合常理了。

广州。其实我很怀疑广州有没有真正的出镜。KSI在中国的大楼是天津大剧院,至于生产车间是不是在美国搭景拍摄的不太清楚。对于把生产放在广州这一做法,倒是挺合实际的,iPhone和耐克鞋的生产就都是在中国。

香港。香港作为最后大战的场地在变4里面占了很多戏份,实地拍摄大概也拍出了香港真正的样子(除了被嫁接过去的武隆)。

演员(不包括酱油群演):

李冰冰饰KSI中国区CEO苏月明。李冰冰在全片里的表现还算挺出彩的。台词和戏份都不少,还有一场打戏。英语发音不是很标准,但起码听得懂,演得也不错。角色本身也在情节里起到比较关键的作用。

吕良伟饰卖摩托车者。砍价还价什么的还是挺有市井气息的,其它就没什么了。

邹市明饰电梯间路人。戏份不多,不过很帅。专业拳击运动员的动作镜头就不说什么了,在电梯间里各种眼神运用得也挺到位,没有台词但也不需要了。

巫刚饰国防部长。可有可无,没有出彩的地方。当然要是没有那句台词的话肯定会招来更多吐槽,但是删掉对电影本身也没什么影响。

韩庚饰阔少。算很鸡肋的一个角色了。其实这种用来搞笑的酱油角色戏份完全可以缩短,临被吸起来时给个镜头加句台词足够了。

能想到的大概就这些,如有缺漏,欢迎补充。


火狐说电影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和大家交流喜欢的影视剧

《变形金刚》这部美国大片,一直都是很多小伙伴们的记忆,甚至连小孩子都能清楚的说出大黄蜂,擎天柱这些主要影视人物,剧中人物大多都是欧美硬汉扮演 但是直到这部《变形金刚四绝迹重生》出来感觉太多的中国元素了,有点让人感觉不像之前的变形金刚了,其中让人目不暇接的“中国元素”。除了有李冰冰、吕良伟、韩庚、邹市明等中国演员加盟和中国取景外,片中还植入了大量中国品牌广告。

其实很难想象,在一部好莱坞超级大片里,“竟然能找到三分之一的中国元素”,这在以前的好莱坞大片里是几乎不可能存在的

道理很简单,

首先中国的电影市场对好莱坞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现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北美之外的最大。

其次是,尽量让中国观众“产生共鸣”,不会觉得这部电影和我完全没关系。为达到这种目的,最方便的方式就是尽可能的加入中国元素。

总之这么多的中国化元素其实也是显示了好莱坞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视,但是希望在中国化元素的植入和展现能更好的带动中国影视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一味的为了圈钱。


老高与小茉莉


如何评价电影《变形金刚4》加入的中国元素?在这里非常肯定回答,失败,失败中的失败。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一一列举。

第一,广告植入。不知道大家在影片中看到舒化奶的广告什么感觉?反正让我觉得有种违和感。影片中植入广告应该让观众觉得是不经意的那种感觉,但这部剧的广告植入有种喧宾夺主的感觉,很容易把观众带出戏。《变形金刚4》本身是一部美国大片,但植入中国元素舒化奶的广告,开玩笑的说就像吐槽大会里面说的一句话,就像看见池子在清华搞科研一样。

第二就是在中国取景了,总体来说还算成功。无论是香港街头的拍摄还是武隆的山景都很成功,也让美国人感受一下中国元素。但不好就是让人看不明白怎么就从美国一下到中国了,剧情发展有点突兀。

第三就是演员了。整部戏中跑龙套的演员就不说了,就李冰冰在剧中的表现也感觉一般,李冰冰的演技我想大家都还是认可的。主要是《变形金刚4》本身就是一部烂片,整部剧下来找不到一个表现突出的演员。

最后,我想说从方方面面加入这么多中国元素,无非就是看上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了。蛋糕你可以来抢,但能不能拍摄一些高质量的作品供观众欣赏呀,别拿这些劣质的东西来考验我们的智商。

个人观点,欢迎大家参与评论,点赞和转发


小人物的炎黄梦


《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作为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的新的一部,在国内一经上映就引爆整个票房,很多影院都是一票难求,影院经理乐的合不拢嘴。观看了电影的观众也感觉电影的观影效果很棒,是一部特效大片,值回票价。

然后,很多观众就发现了《变形金刚4:绝迹求生》里面出现了非常多的中国化元素。这些中国元素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中国品牌的植入广告

这些植入广告包括有伊利的舒化牛奶,建行的ATM,广汽传祺的汽车,怡宝的纯净水,剑南春的广告牌,等等。这些植入广告我相信很多人看了都会会心一笑吧,有种很熟悉的感觉。但某些植入广告确实是非常让人出戏的。比如说美国人在美国的地盘上使用建行的ATM,嗯,还是有一些违和感的。

2、中国的取景地

《变形金刚4》里面有很多中国的取景地,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上一个镜头是在重庆的武隆景区,下一秒就到了香港的闹市区,也是衔接流畅,就是观众看得一脸懵。至少在很大限度上展示了中国的城市和美景,也是有益无害的。

3、中国的演员

这个就是比较明显的中国化元素了。因为在《变形金刚4》这样一部大片里面看到了李冰冰、韩庚、吕良伟、邹市明等文体明星。虽然戏份不多或者都是配角,但是也是露露脸了。也算是中国特色了。

《变形金刚4》这么多的中国化元素其实也是显示了好莱坞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视,但是希望在中国化元素的植入和展现上能够更合理,而不是被人诟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