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葆臺西漢墓遺址


大葆臺西漢墓遺址


大葆臺西漢墓遺址

大葆臺西漢墓遺址位於北京市豐臺區豐葆路168號,1974至1975年間發掘,發現兩座墓:西漢燕王(或廣陽王)墓及其王后墓,皆為大型木槨墓,王墓南向,為土坑豎穴墓;墓上口南北長26.8米、東西寬21.2米,底口長23.2米,寬18米,深4.7米,向南開有30多米長的墓道,墓為木結構建築,由墓道、甬道、外迴廊、內迴廊、前室和後室等組成,墓室的中心是梓宮、便房、黃腸題湊,棺槨五重,二槨三棺,黃腸題湊由10釐米×10釐米×90釐米的 柏木方15800餘根疊成,這種規模的西漢諸侯王地宮為國內首次出土,而保存完整的車馬殉葬遺蹟亦為國內僅見,1號墓保存較好,是最早發現的結構清晰的黃腸題湊墓,此墓墳丘高8米,南北90米、東西50.7米;墓壙底部長23.2米,寬18米,墓道在南,與甬道相接的一段用木材構築,墓壙內用木材構築甬道、外迴廊、中迴廊、黃腸題湊、內迴廊、前室和棺房等,內迴廊和中迴廊之間的黃腸題湊槨牆用柏木條橫向壘築成,墓道內有彩繪朱輪馬車3輛和馬13匹,外迴廊內置豹、馬、雁等禽獸和陶器、鐵器、漆器等,內迴廊主要放陶器,前室放漆床、六博和陶器等,棺房內有五層木棺,出土大量玉器及玉衣殘片,墓中共出文物400餘件、五銖錢百餘枚,大葆臺西漢墓在中國國內首次出土西漢諸侯王的“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地下宮殿和唯一保存完整的西漢車馬殉葬遺蹟,對研究西漢墓葬制度及北京地區史有重要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