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處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部,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地區,由於存在巨大的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我國東部地區成為了世界上最為典型的季風氣候區。每年夏季,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給我國源源不斷的帶來溼潤的空氣,產生了豐富的降水,從而也造就了我國大地上眾多的河流。由於我國的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所以我國的河流大多自西向東流動,其中最為著名的兩條河流就是我們的母親河長江和黃河。
河流及其支流共同組成了一個龐大的水系,比如長江干流及贛江、漢江、嘉陵江、湘江、岷江、烏江等支流共同組成了龐大的“長江水系”,我國共有七大水系,除了長江水系外,還包括黃河水系、珠江水系、松花江水系、淮河水系、遼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上述七大水系,大多數都是自西向東流動,注入太平洋,在河流的入海口位置形成三角洲地形,比如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黃河三角洲等,但是其中有一條河流十分特殊,那就是“淮河”,淮河是我國唯一沒有天然入海口的大河。
淮河位於我國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之間,是我國中部地區一條重要的河流,淮河發源於發源於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頂西北側河谷,淮河干流總體上自西向東流動,流經河南、安徽和江蘇三省,全長約為1000千米,整個淮河流域的流域面積約為27萬平方千米,將近三個浙江省的面積。奇怪的是,這麼規模龐大的一條河流,居然沒有天然入海口。實際上,淮河曾經也是有自己的天然入海口的,但是在黃河以北,有一條及不安分的河流,那就是我國的母親河“黃河”。
黃河是我國北方地區最長的河流,年徑流量並不是很大,但是由於流經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地區,河水中含沙量極大,是我國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特別是黃河下游地區,甚至能夠達到一碗黃河水中有半碗沙子的程度。由於黃河含沙量這麼大,所以黃河下游河道淤塞十分嚴重,成為了“地上河”,一旦洪水期來臨,黃河水沖垮河堤,極易引發洪澇災害,同時也會發生黃河的改道,所以黃河下游河道南北擺動改道是十分普遍的現象,黃河改道最北可達海河流域,最南可達淮河流域。
公元1194年至1855年間,黃河多次襲奪淮河,奪取淮河入海口河道為自己的入海口,黃河在奪淮入海的同時,也將自己攜帶的大量泥沙沉積在了淮河入海口河道中,最終把淮河入海河道完全淤塞住了。此後,黃河又改道離開了淮河流域,這下可把淮河害苦了,至此淮河就失去了直接的入海河道,只能借道京杭大運河,通過長江入海。淮河沒有天然入海口,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淮河的洪澇災害,淮河可以說是我國洪澇災害最為嚴重的一條河流了。
在以前人們對於淮河的洪澇災害就有“十年九澇”的說法,淮河洪澇災害多發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首先就是淮河地處我國南北氣候過渡帶,降水時空分佈不均勻,降水集中在夏季而且多暴雨。其次,淮河干流全長約1000千米,但是總落差僅為200多米,加上河道彎曲狹窄,排水不暢。再次,淮河水系十分龐大,支流眾多,其中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數量有21條,匯水量極大。加上淮河沒有天然入海口,使得淮河成為我國洪澇災害最為嚴重的河流,新中國成立以後,開闢了入江入海水道,以及其他治理措施,淮河水患大大減輕。
閱讀更多 地理沙龍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