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赤楠:桃金娘目,桃金娘科,蒲桃屬

學名:Syzygium buxifolium Hook. et Arn.

又名;赤蘭、山烏珠、瓜子柴等,灌木或小喬木;嫩枝有稜至圓形,木質化後黑褐色至棕紅色。葉,有對生,有三葉輪生甚至有的四葉輪生,革質好,葉面光亮,闊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cm-2cm,寬0.5cm-1cm,先端圓或鈍,有時有鈍尖頭,基部闊楔形或鈍。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建甌小葉赤楠的新葉

花;聚傘狀花序頂生,有花數朵,花期6-8月,在南方地區,如果在盆景栽培過程中有修剪,一年四季斷斷續續均有花開。果實圓形,形狀像石榴,也像藍莓,幼果表皮青綠色,長大後紅色轉向成熟期紫黑色,表皮內有一層果肉可食用,果肉甘甜,果皮微澀。內核大圓球形。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建甌小葉赤楠可以花果同樹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建甌小葉赤楠的果實

赤楠分佈範圍和生長環境,在我國安徽、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湖南、江西等省區均有分佈。可作盆景栽培樹種。赤楠生於低山疏林或灌叢,對光照的適應性較強,較耐陰。喜溫暖溼潤氣候,耐寒力較差,但在長江以南,基本可以露地栽培,適生於腐殖質豐富、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翠影橫江:樹種:赤楠:作者:陳寶和

本作品在2019年國際盆景協會(BCI)中國地區委員會會員盆景精品展暨中國盆景精品邀請展中榮獲金獎

栽培基質的選擇;主要掌握原則就是讓栽培基質疏鬆透氣,富含有機質。要使土壤疏鬆透氣,有機質含量高,方法有很多種多樣,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腐殖質主要來源於動、植物腐爛後的殘渣,比如竹木加工的下腳料、刨花、鋸末,還有竹屑、樹葉、樹枝、秸稈、雜草等腐爛後都屬於腐殖有機質,我們當地多用沙壤土加蜂窩煤渣配有機質加生物有機肥,攪拌均勻作為培養土,或者用紅壤土拌有機質加生物有機肥來種植小葉赤楠效果都不錯。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老當益壯:樹種:赤楠:作者:吳傳斌

小葉赤楠的繁殖方法

一、播種繁殖,種子採集及處理

選擇優良健壯葉性良好母樹採種,採集的果實,可堆放在陰涼處,待果肉充分軟熟後,置於清水中搓洗去果皮和果肉,取出種子晾乾。可隨即播種,也可將種子幹藏或用溼沙貯藏,次年春季3一4月播種。條播、點播或者撒播均可以,播後覆土0.3一0.5cm,蓋草保溫、保溼。播種後15-20天開始發芽出土,苗高4-5cm時,可及時間苗,補苗或移入容器培育。生長期追施液肥3-4次,當年生苗高可達30-40cm,翌年春季即可出圃,鮮種發芽率為80%以上,實生苗的好處是根系發達,抗病力強,生長健旺,通過提根、蟠扎,即可獲取批量的附石和提根盆景樁材。

二、扦插繁殖

在4-6月選當年生健壯新芽長到8至12cm,沒有木質化之前從基部摘下,用沙壤土做苗床,扦插深度以插穗的1/3至1/2為宜,這個嫩芽扦插法是作者在1998年偶然間的一個發現。那一年,在採集赤楠野生樁盆景素材時發現一棵葉子特別小的赤楠,欣喜若狂,並帶回種植,精心養護,第二年春天樹幹上冒出很多新芽,嫩葉鮮紅,著實喜人,於是便有了扦插繁殖育種的念頭,於是將樹樁基部多餘的嫩芽摘下,嘗試性的插在花盆的邊緣四周,數月後,結果全部成活,後來又經過幾年的試驗都比木質化後的枝條扦插成活率高很多,這項嫩芽扦插法值得推廣。扦插完成後只要注意保溼,春季可不用遮陽,約1個月即可生根,管理得當,成活率可以達到90%以上。小葉赤楠新葉時是紅色的,是一個很好的彩葉樹種,非常具有觀賞價值,可配植於庭園、假山、草坪林緣觀賞,亦可修剪造型為球形灌木,或作色葉綠籬片植,也常作盆景栽培。

三、可用組培方式進行繁殖,也是無性繁殖的一個好方法,而且用組織培養還可以解決種源的問題,可用於規模化生產。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斜影弄波:樹種:赤楠:作者:吳傳斌

福建省建甌市盆景愛好者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採集當地野生小葉赤楠當盆景素材,至今已經有了一定的種植規模和栽培經驗。2012年建甌盆景協會,葉昆銘先生,在採集野生樁中發現一個新品種,葉子小如米粒,嫩葉鮮紅色,葉長約1cm寬約0.3Cm輪生而且濃密,葉面革質好,濃綠光亮是做小微型盆景一個非常好的素材,現在建甌已經開始用這個品種做扦插,搞無性繁殖,確保這個品種的優越性不變,是盆景業,搞人工育樁,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好品種。

以下圖片就是這棵母樹在2019年國際盆景協會(BCI)中國地區委員會會員盆景精品展暨中國盆景精品邀請展中榮獲金獎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蒼茫雲秀,樹種:赤楠,作者:葉昆明

建議命名:米葉紅楊,建議命名人:吳傳斌

赤楠盆景栽培技術要點

第一、栽培基質

土壤一定要選擇疏鬆透氣富含有機質,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盆土看情況而定一般2到3年換一次栽培基質,換盆時間的長短,根據樹勢生長和盆體大小不同,隨機而定。建甌小葉赤楠換盆時間基本上一年四季可以操作,但春、秋兩季最為適宜,赤楠盆景喜光,溫暖潮溼的環境最適宜生長,所以在赤南盆景管理過程中一定要多澆水,澆足水保持盆土溼潤和增加擺設盆景環境的空氣溼度,有條件,夏秋兩季早晚可以噴霧增溼,赤楠盆景明芽率高,耐修剪,越修剪,長勢越旺盛,如果是成型的盆景作品,一般等新梢生長到末端停止生長,也就是等新梢基部木質化後,即可再一次進行修剪,這樣做一來可以讓我們心愛的盆景長期保持最佳的觀賞效果,其二在盆景不斷在萌發新芽,可以促進提高樹體水分和養分的輸送效率,樹體在不斷地萌發新葉,提高光合作用,有利於新的根系生長,更好地吸收水分和養分,讓我們的盆景一直處在營養生長的階段,會使我們的盆景生長更快更健康,壽命更長。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秀色逗春,樹種:赤楠,作者:張亨濤

本作品在2019年國際盆景協會(BCI)中國地區委員會會員盆景精品展暨中國盆景精品邀請展中榮獲銀獎

第二、施肥

採取薄肥勤施,春秋兩季,可每隔十天到半個月可施一次液體肥,常規用氮、磷、鉀、15比15比15的複合肥,為了讓赤楠盆景少開花少結果,可以選用高氮複合肥。正常肥水的配比在2至3‰的比例,調配成液體肥,充分攪勻即可使用。盛夏高溫季節少施肥,多澆水。如果是新樁或半成品盆景在培養過程中,最好是當年生的小枝條就開始拿彎定向培養,因為赤楠的木質比較堅硬緊實,一般長到第2至3年就很難拿彎造型,當然也可用嶺南派的手法,截幹蓄枝法,來培養枝幹的彎曲及變化。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琴瑟和鳴:樹種:赤楠:作者:吳傳斌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琴瑟和鳴:背面

第三、赤楠盆景病蟲害的防治

小葉赤楠盆景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下養護基本沒有什麼病蟲害,如果在高溫多溼,通風條件不好,陽光不充足的環境,容易發生蚧殼蟲,炭疽病的危害。蚧殼蟲的防治方法可以在四、五月份用氧化樂果預防,也可在冬季用石硫合劑噴灑全株葉子的正背面,做到不留死角。炭疽病一般是在新芽和新葉在生長過程中時有發生,防治方法可用多菌靈、波爾多液等殺菌劑均可防治,濃度按說明書配比。

以上是作者多年養護建甌小葉赤楠盆景的一些經驗,在這裡分享給大家,若有不足之處,請大家多交流指導。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朱立明赤楠盆景新作欣賞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赤楠盆景的生物特性與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