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年輕人做領導,要學會擺架子,不然管不好

平生頗有迴天志,今日真成去國吟——在皇帝昏庸,宦官專權的明朝歷史上,有這樣一位鞠躬盡瘁的臣子,懷著一顆愛國之心,毅然以一身擔當天下安危,任勞任怨,不疑不布,在明王朝陷入混亂之時挺身而出,扶危定傾,為其生命開闢出一線光明。

這人便是內閣首輔——張居正。梁啟超先生評價此人:“明代唯一的政治家。”

張居正:年輕人做領導,要學會擺架子,不然管不好

年少有為,玉帶之材

張居正生於嘉靖四年。據說他出生之前,他的曾祖父做了個夢:一隻白龜從一個發光的水甕中緩緩浮起。如此一個好兆頭的夢,使張居正的曾祖父覺得自己的小孫子日後能大有所為,便給他取了個乳名為“白圭”。

果然,張居正天生聰穎,十二歲時參加童試,隔年便參加了鄉試。當時的湖廣巡撫顧璘見到張居正,評價他為“玉帶之材”。要知道在當時,唯有宰相能佩戴玉帶。顧璘認定張居正以後必是朝廷不可或缺之人才,於是他故意讓張居正落榜,好讓張居正再多磨練兩年,以成大器。

嘉靖十九年,張居正不負所望,通過鄉試,成為最年輕的舉人,緊接著又考中了進士,授翰林,升庶吉士。庶吉士便是內閣 官員的候補人選——這時的張居正,才二十三歲

范進考了幾十年的試,終於在四十幾歲的時候中舉,落得一個喜極而瘋,差點昏死的境地。此時平步青雲的張居正,接下來就是他在官場上大顯身手,展示才華的時候了。

張居正:年輕人做領導,要學會擺架子,不然管不好

嶄露頭角,運籌帷幄

一開始的張居正像所有胸懷大志的年輕人一樣,想做出些舉世矚目的成果來。經過幾年下來對內閣風波不斷的觀察思索後,他信心十足地起草了一份《論時政疏》交予明世宗和當時的內閣首輔嚴嵩看。

而當時的張居正在位高權重之人眼裡只是一個無名小輩,他的這份關於朝廷的政治腐敗和邊防廢弛的文章並沒有引起什麼重視。

深受挫敗的張居正告病請辭了三年,開始遊山玩水。在他休養的這三年裡,見到的更多貼近百姓生活的種種使張居正觸動不已, “田賦不均,貧民失業,民苦於兼併。”

他寫下這句話之後,毅然決然回到了官場,並且憑藉著他多年來積攢的人脈和自身本事,在這個如同大染缸般的官場中運籌帷幄,乘風破浪。

張居正:年輕人做領導,要學會擺架子,不然管不好

嘉靖四十一年成為了張居正人生中的重大轉折點。這一年,原內閣首輔嚴嵩倒下了,新的首輔上任了。張居正的機會也隨之而來:他與別人共同完成的《世宗遺詔》震驚朝野——張居正慷慨激昂,文章內容直指世宗時期各種行為弊端,引得朝中上下一片讚歎。

此次的成功,是張居正後來坐上首輔的重要基石。而這離不開他對時機恰到好處的把握,以及他長久以來在人脈,自我修養上充分的準備。其實,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我們做人還是做事何嘗不是這個道理:掌握時機,總結經驗,方能一舉成功。

張居正:年輕人做領導,要學會擺架子,不然管不好

內閣首輔,治國安邦

又經過了幾年的內閣風波後,張居正成了內閣中的重要一員。這時侯的他已經是有了近二十年政治生涯的“老臣”了。隆慶二年,張居正上奏了《陳六事疏》

相比起他初出茅廬時上奏的《論時政疏》,《陳六事疏》沒了那股少年文人氣,更多了一些犀利扼要。張居正根據他自己上奏的內容,逐一下手,從吃緊的邊關戰事開始,進行他一系列雷厲風行的政策措施。

隆慶六年,年僅十歲的明神宗即位,張居正成為內閣首輔。上任後,他將解決國家“財用大匱”作為自己的治國目標,下令鞏固國防,整頓吏治。

他對財政進行改革,在全國陸續展開清丈土地,發佈了著名的《一條鞭法》。此法律的推行,使“人始知有種田之利,城中富室始肯買田,鄉間貧民始不肯輕棄其田矣”,做到了“田不荒蕪,人不逃竄,錢糧不拖欠”,改變了明朝長久以來賦稅不均,越賦越窮的局面,減輕了農民的壓力,推動了歷史的進步。

之前遊山玩水,關注民生的經驗使張居正對於百姓想要什麼深諳於心。所以一系列的改革下來,百姓們都讚歎不已,感恩戴德。張居正能在短時間內直擊朝政要害,傷筋動骨,使明朝煥然一新,持續了一段時間的光明,其鞠躬盡瘁是有目共睹的。

張居正:年輕人做領導,要學會擺架子,不然管不好

獨斷專行,無所延納

想在一眼渾水的內閣中站得住腳,是需要點本事的,何況當時內閣中倚老賣老,各懷鬼胎的大有人在。作為他們的頭領,張居正選擇“擺起架子。《明史》有記載:“居正最後入,獨引相體,倨見九卿,無所延納。間出一語輒中肯,人以是嚴憚之,重於他相。”

短短兩句話,就寫出張居正是如何在一群老狐狸中堅持自我的:率先端起姿態,讓周圍人不敢輕視輕言;寡言少語卻一針見血,在低調中又展示出自己出色的從政能力;誰也不聽,誰也不看,堅持自我——這看起來是犯了位高權重者的大忌。

但對當時的張居正來說,身邊形形色色的聲音太多,他必需保證自己決策的正確性和方向性。

也好在張居正的確是個治國之才,在這套“獨斷專行”的權術體系下,他得以成功推行自己的改革方案,幫助他為他的大明王朝一點點恢復生機。

張居正:年輕人做領導,要學會擺架子,不然管不好

可惜就算張居正不管怎麼力挽狂瀾,明朝還是滅亡了。他自己的結局也十分慘烈,嘔心瀝血推行的改革也成了曇花一現。張居正的思想是領先於當時眾人的,他的為官之道在現在看來依舊有可取之處:在清楚自己能力的情況下,雷厲風行,擺正姿態,重視自我。

如果一個人在管理別人之前連自己都相信不過,那他也不必當他人的領導了。

有人說,他“器滿而驕”,也有人說,張居正有著天使與惡魔這兩面;他也是一個真正的英雄,是一個孤獨的英雄。的確,張居正是孤獨的,是複雜的。但終其一生,他也只不過是一個拼盡全力想著自己的國家好的臣子而已。只可惜,世間已再無張居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