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學習,與其牢騷不如適應,老師勸告:再抱怨差距會拉更大

今天一大早,朋友圈被一段話刷屏了:“今天又有很多人在崩潰,覺得線上學習孩子容易走神,聽不懂。不,網絡學習不背鍋!你孩子平時就是這樣不聽講的!!!你今天經歷的雞飛狗跳,都是平時老師暴跳如雷的原因!!!”

頭條號上還收到了這樣的留言:我家有高三女一枚。六點半早讀叫不起來。被老師通報兩回之後,早上起來把號登上繼續睡。七點半我叫醒換教室聽其他網課。至於聽不聽我也不知道。晚上從不學習,一直打遊戲。這些天我讓她氣的睡不著覺,真的想跳樓。這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中小學生的線上學習已經開始了整整一個星期了,還有家長在不斷吐槽,一遍遍地問著什麼時候能開學,表示快熬不下去了,崩潰了。我不想趁機替說“老師多麼不容易,家長總算也體會了”的話,我想說的是,別再這樣吐槽抱怨了,趕緊想辦法督促孩子學習是正事,別人家的孩子已經學了很多了,再耽誤時間,距離只會越拉越大,到考試的時候再哭就晚了。

家長的無奈大家都理解,可是不能一直這樣埋怨下去,要想辦法解決,尤其對於高三和初三的學生來說,時間就是分數,你埋怨耽誤了一天,人家學霸已經又學習了一天,差距就又大了一天,這些差距到考試的時候就會殘酷地表現在試卷上、分數上。

在全網吐槽“神獸”的時候,也有這樣的“小天使”,懂事、自律、認真、努力,在家學習的效果絕對不比學校差:

我女兒高三,在家比學校還辛苦,早上6點:30起床打卡,早讀,吃了早飯聽網課,中午12點吃午飯,飯後,從下午1點寫作業到2點多,午睡一會,下午3點接著聽網課,到4點多結束。然後就是做題發題,自己批改,給老師發分數,下午6點多吃晚飯,從7點多開始,坐在桌前直到晚上11點,作老師發的題,這些題都是老師發過來我們給她打印的,11點後才洗漱,然後上床看一會手機,11點30熄燈睡覺。作為重點高中重點班的學生,她們班有的比她還勤奮,人家6點就起床了。

看了之後,是不是更扎心,如果不想辦法改變,到考試的時候會更扎心。很多家長表示,我們也不知道怎麼幫孩子學習。

線上學習,與其牢騷不如適應,老師勸告:再抱怨差距會拉更大

怎麼幫孩子更好地在家學習呢?

首先是學習軟件的選擇。

開始的兩天確實比較亂,釘釘,學樂雲,直播、微信等,每個老師用的都不一樣,搞得家長有點發懵,後來就好了,大家逐漸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法。

個人建議用本省的電視“名師課堂”,家裡有電視就可以看,電視屏幕大,對眼睛的傷害小,每節課的時間也不長,30分鐘左右。各省的電視課比較切合自己本地的實際,加上老師針對性的作業,完全可以掌握教材上的知識,實在有不懂的,自己問老師就好了。

我是老師,我們沒有錄課,也沒有開直播,就用電視課。現在講的是古詩文,頭天晚上我把作業和原文以及翻譯發到群裡,讓學生參照翻譯熟讀背誦原文。第二天看電視課學習,然後寫作業,學習任務不重,通常一個多小時就能解決,其他各科老師也是這樣安排的,學生和家長都比較滿意。

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很重要,如果老師沒有統一的安排,抓緊為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軟件,進入學習狀態,抱怨無濟於事,動手解決才是正途。

對孩子學習的內容心中有數。

不管孩子是高中生,還是中小學生,我們都儘量要對孩子學習的內容心中有數, 以防孩子偷工減料,大部分孩子不會這樣,可如果孩子平時學習積極性就不夠強的話,尤其是小學男生,還是建議這樣做,我家二寶是個男孩,一有機會就和我“鬥智鬥勇”,常常不小心“忘”了一項作業。家長做到心中有數,對孩子本身就是一種威懾。

另外,還有一個好處,如果你覺得老師的作業量多了或者少了,你自己可以給孩子調整一下,我家二寶六年級,他們老師佈置的作業比正常上課少了一些,我就給他單獨找了一些習題,以保證他足夠的做題量,增加他對學習內容的熟練程度。


線上學習,與其牢騷不如適應,老師勸告:再抱怨差距會拉更大

家長要勤加督促。

家裡的學習環境比學校差一些,家裡有電視、電腦、手機等,家長看,孩子也往往憋不住,況且,畢竟還是孩子,貪玩貪睡都是正常的。所以,家長一方面要做好榜樣,自己少玩,還要對孩子多操心、勤加督促。

在學校上課的時候,有老師看著管著,現在用網絡,老師看不見學生的狀態,沒辦法交流反饋,管教的任務就交給了我們家長,我們要盡到這個職責。即使有的家長要上班,動動腦筋,也總能想到辦法。

有一位家長這樣說,我覺得特別好:上網課我無法看著,那就每天除了老師作業,再另外佈置一些題目來考察她的掌握程度,答案我是隨身帶著的,網絡是給限定的,無法網上搜題,每天回來之後檢查,量不多,每門幾個綜合題就可以了,全部昨晚在半小時以內,量多了孩子反感就得不償失了。不過這些題目我自己都得要會做,才能知道孩子的解題思維的漏點。

題我們可以不會做,但是拿著答案檢查一下總是可以的。

幫孩子制定學習計劃。

小一點的孩子,尤其四年級以下的孩子,做事沒有條理,在學校的時候,按照課程表上課,什麼時候幹什麼也都是老師安排好的。可是在家裡就不一樣了,老師沒有安排統一的時間表,讓家長和孩子自己掌握,孩子就不知道怎麼進行了,手忙腳亂,一會兒寫語文,一會兒寫數學。

我們家長最好和孩子一起做個計劃,做個課程表,這樣可以有條不紊,從容不迫地聽課、寫作業,也趁機培養了孩子做事的條理性。

線上學習,與其牢騷不如適應,老師勸告:再抱怨差距會拉更大

調節孩子的情緒。

長期悶在家裡,孩子的情緒難免煩躁,我們要想辦法幫孩子調節,哄哄孩子讓他開心,出其不意給個驚喜,和他做做遊戲,完成作業答應個條件等等,形成正向循環。

我家閨女高一,每天的課程安排得滿滿的。忙裡偷閒,吃午飯的時候,讓她看會兒電視劇或者電影,一次看30分鐘。昨天星期天,看了一部電影,分三次看完的,都是在吃飯的時候看會兒,到點關電視的時候,也沒提意見。別和孩子來硬的,你理解她,她才理解你。

線上學習,與其牢騷不如適應,老師勸告:再抱怨差距會拉更大

最後,“適者生存”這個道理放在哪裡都是通用的,誰先調整好學習狀態,誰就能勝出一籌,考試的時候就多一份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