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球追星那些年,我起的綽號叫響CBA

說球追星那些年,我起的綽號叫響CBA

說起球, 我腦海想起三大球之一籃球。不由想起CBA初登中國體壇時,我追星的那股狂熱勁頭。

我是鐵桿球迷,週三、週日晚上,所有事情都要撂一邊,籃球比賽第一重要。

我喜歡帥哥鞏曉彬、蓋帽王王治郅、坦克車劉玉棟、得分王孫軍,但最喜歡的是山東隊的紀敏尚。因為他在球場上敢打敢拼,有種默默無聞的老黃牛精神,所以我私下給他綽號“老黃牛”。

紀敏尚和隊友鞏曉彬,當時被稱為大中鋒、二中鋒,內線“雙塔”組合極具殺傷力,他們率領山東男籃逐步成為CBA聯賽的一支勁旅。

在CBA馳騁的九個賽季中,紀敏尚出色的球技和樸實的為人,贏得了相當好的口碑,被人親切地稱呼為“大紀”。1997--1998賽季,山東男籃獲得季軍,當時是山東男籃職業化以來最好戰績,紀敏尚功不可沒。

那時候我們家沒有電腦,所有比賽,只能通過中央電視臺(五套)和中央電視臺(一套)的直播和轉播來欣賞。

帶著對紀敏尚的敬佩之心,我給他寫了一封信,誇他是“老黃牛”。信寫好了,我花了八分錢買了一枚郵票,一角錢買了個牛皮紙信封,把我對紀敏尚在球場的感動,一起寄給了《體育報》(後改為《中國體育報》)。

5天后,鋼筆字變成印刷體。《體育報》刊登了我的文章---《山東永安“老黃牛”》

7天后的週日,CBA聯賽又有一場山東男籃的比賽。賽前雙方隊員握手相互致意,紀敏尚和對方一位外援中鋒握手時,老外用生硬的中國話叫他:“老--黃--牛--您--好!”憨厚老實的紀敏尚呵呵一笑。

比賽開始,紀敏尚在籃下投進2分,解說員張衛平解說:“紀敏尚和鞏曉彬配合默契,‘老黃牛’投進了2分,這個綽號是喜愛他的一個球迷起的,紀敏尚,當之無愧‘老黃牛’……”。

1997年,紀敏尚再次入選國家隊,帶著“老黃牛”這個綽號出征亞錦賽。隨後他的精彩表現,這個綽號叫響了五湖四海、大洋彼岸。無論什麼皮膚,無論是否會中文,看到紀敏尚,都會親切地叫他一聲“老黃牛”。

2004年一個星期日傍晚,我們全家去妹妹家玩。當天晚上CBA聯賽有山東隊的比賽,害怕吃過晚飯回家耽誤了,我們決定在妹妹家一起看。

比賽開始,紀敏尚投籃得了2分,解說員徐濟成解說:“‘老黃牛’發揮很好,旗開得勝,這是一個球迷給紀敏尚起的綽號,為‘老黃牛’加油!”

兒子問我妹妹:“姨,知道是誰起的綽號嗎?”妹妹回答:“不知道。”兒子自豪地說:“是你姐姐!”調皮可愛的小外甥兒聽見,安安靜靜坐在兒子身旁,聽哥哥津津有味地講解前因後果。從此,小外甥兒也成了一位籃球愛好者。

2006年初,在籃球場上叱吒風雲多年的“老黃牛”正式宣佈退役,出任山東女籃主教練。從那以後,只要電視上有山東女籃的轉播我必看,因為我要欣賞“老黃牛”是怎樣培養“小黃牛”的。

2013--2014年CBA聯賽傳來消息,山東青島男籃新任主教練由紀敏尚擔任,那一刻,我激動地心情無法用言語形容。

CBA經歷了20多年風風雨雨,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籃球愛好者,特別是青少年,把每年10月份的CBA聯賽,看成是一場盛大的節日狂歡。

20年裡,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原來的紙筆寫稿、買郵票、買信封投稿,發展到現在在電腦上寫作,發電子郵件投稿;從原來看電視轉播,變為現在隨心所欲從電腦上看直播視頻;從原來自己欣賞追星看球賽,演變為現在聽兒子、外甥兒和小夥伴談論CBA聯賽,禁不住為後起之秀點贊。

CBA聯賽,一年比一年精彩,越來越多的觀眾學會了享受比賽過程帶來的快樂。我衷心祝願CBA比賽越辦越好,衷心希望“老黃牛”精神,代代發揚光大。


說球追星那些年,我起的綽號叫響CBA

照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