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題目,其實沒那麼大,但是卻也密不可分,至於怎樣的密不可分法,在這裡賣個關子,相信你看完將會發現答案。
在正文開始之前,我想把這段話寫給大家。
此段話來自英國著名藝術學者威廉·岡特所撰寫的書籍《拉斐爾前派的夢》的引言部分。
這是個關於幾位藝術騎士的真實故事。他們天生就與其時代格格不入,他們在維多利亞女王時代漫遊,那個時代雖然開闊卻平淡乏味。他們如同一個個堂·吉訶德,頭腦中充滿了中世紀的騎士精神,充滿了奇特的探索和高遠的志向。他們的長矛所指並非風車,而是工廠。他們奮力搏擊的龍不是神話中的巨蜥,而是工業時代的鐵路貨車,是身披鋼甲、噴著蒸汽的龍。他們尋覓秀美的少女,將他們置於理想主義無比神秘的頂點,像古時的貝德維爾爵士或蘭斯洛特爵士所做的那樣——將來自倫敦東南區的年輕女子轉變成詩人但丁鍾愛的貝阿特麗絲,將牛津的馬房老闆的女兒轉變成亞瑟王傳奇中悲傷而孤高的桂內維爾。
說畫派之前,我想先讓大家看一幅畫。
這幅油畫作品,我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
作品中描繪的女子,很多解釋都說是來自莎士比亞戲劇《哈姆雷特》裡面的人物、哈姆雷特曾經的伴侶奧菲利亞;畫面非常唯美,一襲盛裝的女子躺在滿是花朵的河流中,然而真相是畫中的美麗女子此時已經溺水而亡。
看到這幅畫你能感受到一絲死亡的氣息麼?
或許有,但是卻也被這神秘、浪漫、曖昧的氣息衝談了。
而上面我所形容這幅畫的幾個形容詞,也正是拉斐爾前派畫家中大多數作品帶給我們的感覺。打破以往繪畫的傳統構圖模式,奧菲利亞位於畫面的中下方,畫面上方的植物好像多的已經湧出畫面,這種構圖在當時可以說是前所未見。
那麼,到了這裡你可能會問我——拉斐爾前派是怎樣出現的?
“成因只是因為我們是一群充滿反叛和騎士精神的年輕人”
1848年的倫敦,有這樣三個年輕的畫家聚集在一起,組成了一個藝術團體,當時他們更多的被稱呼為前拉斐爾兄弟會。
他們是——約翰·艾佛雷特·米萊、但丁·加百列·羅塞蒂以及威廉·霍爾曼·亨特。
他們所反叛的繪畫精神是什麼呢?
他們的目的是為了改變當時的藝術潮流,反對那些在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時代之後在他們看來偏向了機械論的風格主義畫家。他們認為拉斐爾時代以前古典的姿勢和優美的繪畫成分已經被學院藝術派的教學方法所腐化了,因此取名為前拉斐爾派。他們尤其反對由約書亞·雷諾茲爵士所創立的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畫風,認為他的作畫技巧只是懶散而公式化的學院風格主義。他們主張迴歸到15世紀意大利文藝復興初期的,畫出大量細節、並運用強烈色彩的畫風。——引用自維基百科拉斐爾前派詞條。
時至今日,可以說拉斐爾前派對當代藝術的影響已經不僅僅於純藝術,也包括設計。是的,拉斐爾前派的創始人們和當今設計的老祖宗“包豪斯”密不可分。
這究竟是一群怎樣充滿傳奇色彩的年輕人?
不妨跟隨glow的文字來探尋其中。
創始人之一的約翰·艾佛雷特·米萊——一位十一歲便進入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繪畫天才。
約翰·艾佛雷特·米萊1829年6月8日出生在富裕家庭,其家族是位於英格蘭南部的港口城市南開普敦的貴族,家底豐厚。
米萊從四歲開始便展現出其驚人的繪畫才能,通過他少時的一些速寫作品中,我們便可一窺究竟。
而他的父母也是早早的發現了其繪畫的天賦,於是便從小培養他的繪畫才能。於是,他十一歲的時候便早早的進入了人英國皇家美術學院學習繪畫。由於一進學院便被冠以“天才”的稱呼,所以眾人格外注意這位十一歲的男孩兒,也是因為這些為他以後的繪畫革命買下了伏筆。
米萊十七歲的時候,其首次在學院展出的作品《皮薩羅抓住秘魯的印加人》獲得高度關注並得到了眾人一致的好評。
進入英國皇家藝術學院之後,通過其早期作品為們可以發現,他繪畫中描繪的主題跟繪畫樣式以及構圖方式和之後他創立前拉斐爾畫派時候的風格大相徑庭,而他此後作品風格的轉變也跟在皇家藝術學院讀書之後遇到了這兩個人有關係,這二人便是此後和米萊創建拉斐爾前派的威廉·霍爾曼·亨特和但丁·加百利·羅塞蒂。
威廉·霍爾曼·亨特比米萊大一歲,與米萊從小就受到家人的支持並開始繪畫學習不同,亨特作為商鋪掌櫃的父親並不支持兒子學習繪畫,所以直到亨特十六歲的時候才開始接觸油畫,為了進入皇家藝術學院學習,他一邊為別人畫肖像一邊打工自謀生活,直到十八歲的時候,才進入英國皇家美術學院,認識了米萊跟羅塞蒂。
亨特跟米萊一見如故併成為一生的摯友。
拉斐爾前派的另一位重要創始人----但丁·加百利·羅塞蒂,羅塞蒂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是一個有些“怪”的年輕人。
其實我這裡用“怪”來形容他,並不是貶低的意思,而是褒獎,羅塞蒂不僅精通繪畫還在詩歌上面有很高的造詣。其實通過他的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出,他對詩歌的喜愛有多深,但丁·加百利·羅塞蒂原名叫做蓋布瑞爾·查理斯·丹蒂·羅塞蒂,在家人和朋友之間都稱呼他為蓋布瑞爾,但是在大眾面前他則稱呼自己為但丁·加百列·羅塞蒂,是因為但丁這個名字可以和著名的詩人但丁產生關聯,沒錯就是那個寫了《神曲》的但丁。
他在進入皇家美術學院學習之前,一直在糾結以後自己到底是選擇詩歌還是繪畫來作為自己的職業,不過在我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想必大家已經知道了,他最後還是選擇了繪畫來作為日後的主要職業。
而羅塞蒂之所以和亨特相識,也是因為當年亨特為在當時還並不出名的英國著名詩人約翰·濟慈所出版的詩集所畫過插圖,由此亨特將羅塞蒂引薦給了米萊,就此前拉斐爾派的三位創始人終於相識。
而這三人相逢之時,必定對當時的英國畫壇造成一場變革。
變革之始
1948年,在米萊家中,前拉斐爾派發起了;而此時,正直另一場偉大的革命傳遍歐洲,在這一年的德國,卡爾·馬克思發表了《共產主義宣言》,他們三人彷彿是受到了感召一般,開始了對英國畫壇開始了變革。
前拉斐爾派的早期原則為以下四條:
要有真正想要表達的理念。
要仔細地研究自然,從而得以知道怎樣表達它們(理念)。
要對以前的藝術中直接、認真而真誠的部分感同身受,並排斥那些陳腐的、自我模仿的、死記硬背的部分。
以及,最必不可少的一點,要創作出徹頭徹尾得好的畫和雕像。
他們三人都非常贊同的一點是,歐洲藝術已經變得懶散、過時、無趣。
當時的藝術學者約翰·拉斯金曾經這樣抱怨過:“永遠是黃牛散落在溝澗、永遠是白帆駛於風暴、檸檬切面放置於盤子中、假笑浮在愚蠢的面龐上”。
為了重塑藝術的意義,他們決定重新繪製文學和聖經中富有道德意義的題材。一開始畫派只是秘密的進行創作,他們像親兄弟那樣頻繁的聚會,談論一些藝術文學和美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前拉斐爾派也叫做拉斐爾兄弟會的原因,有一次,聚會中亨特拿來一本版畫書,是15世界比薩的納骨室,在這本版話書中,沒有金字塔的構圖也沒有理想化的主題,而是一位早期意大利畫家真實捕捉生活的原貌。
正如亨特所說:“這本書的發現就可能是拉斐爾前派建立的根據。”
至此,拉斐爾前派找到了其繪畫革命所想傳達的理念與本真——沒有傲慢自大、沒有成規舊俗、沒有腐朽衰退。
所以,拉斐爾前派的意義我也解釋完了,他並不是致敬於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拉斐爾,追隨的是在拉斐爾風格之前的風格。
他們並沒有攻擊拉斐爾本身的風格,而是因為後人對其風格的日趨風俗化、機械化而形成的一種定式,而由此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畫家模仿,而這些恰恰是拉斐爾前派所排斥的東西。
亨特曾發出這樣的感嘆:“為什麼構圖永遠是金字塔聚焦?為什麼主角永遠是焦點?為什麼畫作一角永遠處在陰影裡?”
但是很快,隨著剩下的四人加入,評論家的腳步已經先於畫家們的敏感度並在第一時間裡面開始了對他們作品的“攻擊”。
這幅描繪聖母子的作品,一改往日學院派的對於畫面的處理,可以說,此畫一出,立馬收穫了評論家們的一票惡意。
儘管如此,米萊還是大膽的這樣做了。
我們仔細看其畫面,你會發現,米萊的這幅關於聖母子的作品完全一改往日的構圖方式,不是老套的金字塔式構圖,也不是二分式構圖,畫面中的主角基督和聖母被安排在了畫面中間靠下的位置;仔細看畫面,每一個地方感覺都是髒兮兮的,光腳的人甚至連腳指甲都沒有修剪乾淨(抱歉這幅圖片並沒有那麼高清),畫面中的老婦滿臉皺紋,曬黑的雙手和麵頰都是現實中這個年紀的人應該有的模樣;而這種世俗化的表達方式是為當時所不允許的,神怎麼可能是髒兮兮的樣子出現?瑪利亞竟然也跪在髒兮兮的地上?這樣的繪畫方式為公眾帶來了一次徹底的衝擊。
而這樣的繪畫就是在當時的向權威挑戰。
藝術評論家們這樣批評到:“毫不修飾地把聖人家庭與痛苦、骯髒甚至疾病聯繫起來的企圖令人心生厭惡!”
而羅塞蒂呢,直接從皇家美術學院退學,而去給畫家當學徒,但他並沒有停止創作。
在分析羅塞蒂的《受胎告知》之前,我們先看看在此之前大多數這類題材作品的“典型”繪畫形式。
我不說,想必大家也能看出一些區別。
羅塞蒂畫的受胎告知像現實中的話劇,而下面皮託尼畫的受胎告知像唯美的神話故事。
我們甚至可以在羅塞蒂的畫面中看到瑪利亞的表情是震驚弱小和無助的(本來嘛,一個姑娘好好的在家,突然有一天就有個天使飛到你家告訴你懷孕啦!你懷的孩子是基督耶穌!我想一個常人的正常反應都是這樣的)。而羅塞蒂畫面中的天使也一改往常天使一定要有翅膀的形象,他給天使描繪成了普通人的模樣,唯一能看出來這個是天使的細節就是他腳下踩著的火焰;而畫面的構圖方式也是打破傳統,在我看來甚至是有些擁擠的,瑪利亞的動勢是向右躲閃的,但是右邊其實就是白牆,這種擁擠躲閃的之感給人一種她是“被迫”受孕的。
當然,評論家們這個時候是閒不下來的。
“這位天使面無表情!”
“其野心即是貪慾,狂妄自大帶來臭名昭著。”
“尤其是那些以PRB自居的少年畫家更是愈發荒謬!”
但是此時,兄弟會的成員們發現,自己身處民眾爭議的中心之中,他們做出了大膽的決策,既然被這樣關注,不就就此打開兄弟會的知名度。
由此,他們的作品也從最開始的宗教主題轉而探討當時生活的情景主題中。所以,確切的說,拉斐爾前派早於法國印象派十年從實市井生活中擷取陰暗面作為繪畫的。
此幅作品描繪的是一位被包養的情婦在與富家公子哥玩樂彈琴的時候,突然被窗射進來的明媚炯爍的光線所震懾而良心覺醒。而這幅畫作是維多利亞時期首幅描繪此類問題的作品。
其實,透過三人的作品,我們是可以看出來他們每個人的作品風格還是很鮮明的。
米萊的作品技巧嫻熟,你可以發現他作品中還是有那種經過學院派訓練的痕跡的,即便是決心做出變革,他作品描繪的角度和成熟性也是少有的,被冠以天才的名頭絕對是名副其實。
羅塞蒂作品中描繪的人,在我看來是有些“臉譜”化的,可能我現在只展示了兩幅他的作品,但是如果現在的你以前就關注過我的話,可能有留意我曾經發過一個他作品的廣播,我還記得當時就有人回覆說他畫的人長得都一樣(在後面我會解釋,他為什麼這樣做)。
而亨特的作品,在我看來時有些“笨拙”的,你會發現亨特把每一個細節都都照顧的特別好 ,但是這種每一個細節都去仔細描繪的做法反而一點點過,但是這種做法又恰恰是他作品的特點所在,這個人對於繪畫是非常執著的。
由於篇幅有限,我將分為上下兩篇來展開,這篇就到這裡。
下篇我將繼續講一講拉斐爾前派作品裡面的那些模特和“紅屋”的故事,以及他們對後來包豪斯主義的影響,這次就到這裡啦!
文獻參考:
維基百科——拉斐爾前派詞條
《拉斐爾前派的夢》【英】威廉·岡特 著 肖 聿 譯
BBC紀錄片《拉斐爾前派》
閱讀更多 glow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