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my聊聊跨境出口电商


Jammy聊聊跨境出口电商

早在2012年,淘宝双十一大放异彩之时。已经有一群人把目光定位到了新的蓝海—跨境出口电商。2014年我的老东家Light in the box兰亭集势在CEO郭去疾的带领下在美国敲钟,跨境第一股直接把这个行业推向了顶峰。


2010年前后到2020年,跨境电商经历了整整十年的野性生长。2010年时就有大批的创业者试水这个市场,甚至有辍学当上Ebay大卖。Jammy在12年的时候还在读大学,现在想想我要是辍学了来深圳搞个Ebay,说不定早已经上岸了。举个案例,当时华强北掏个5块钱的耳机,然后发5块钱的香港小包到美国,Ebay上能卖60块钱,还日出几千单。5块钱一个的TPU手机壳能卖100块。创业者根本不需要什么技能就能月销30万刀甚至更多。

seo


Jammy聊聊跨境出口电商


时势与眼光造就了第一批创业者:兰亭集势、DX、棒谷、敦煌等通过自建平台,把国内好货出口到国外的先驱者们。Jammy是14年接触跨境电商的,兰亭集势当时刚刚完成上市。马上问题来了,流量获取成本攀升、仓储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竞争对手价格战导致的利润全面下滑以及雷打不动的低复购率,导致这些自建平台出现了第一波资金危机。资融到了,但是毫无战略性的铺货战略以及仅靠流量红利创造出的爆发性增长无以为继,以及资本市场的普遍唱衰,深深的伤害了供应链。跨境出口工厂以及跨境平台经历了一波危机。

亚马逊


Jammy聊聊跨境出口电商


而成功活下来的平台,带动了又一批跨境创业者:塞维、有棵树、通拓等一波主要靠着第三方平台如亚马逊、Ebay、速卖通等的大卖。这里要提一下传统的跨境电商平台,获取流量主要是通过Google搜索,但是Google搜索本身有他的缺点,那就是转化率其低。而随着竞争愈发激烈,Google搜索关键词费用广告投放费用越来越高,用户获取成本大幅增高,再加上平台用户粘性不足,导致这些平台资金难以为继就是促进大家转向成熟的第三方平台靠拢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成熟的平台如亚马逊、Ebay等本身融资能力强,这一点对于重资产的跨境电商行业尤为重要,物流、仓储、人员都是运营的大成本。另一方面,由于用户习惯,慢慢的这些大平台培养了一大批忠诚的用户。这批用户搜索产品的方式也从Google搜索转变成平台站内搜索了。以亚马逊为例,站内的搜索每日以亿级来计算,俨然成为了一个小型的搜索引擎。这样卖家就无须再为获取客户继续付出高昂的成本在Google上面了。


这一批创业者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其一,由于行业还处在上升期,以及新兴市场的不断开拓,靠着铺货和复制店铺,不断的扩大规模走上了扩张的快车道;其二,他们吸取了第一批创业者的教训,更加重视供应链,无论是供应商的数量或是产品价格控制还是运营成本的控制都尽力做到最好。这里要特别提一下,由于第三方平台的回款期大多在2周以上,而且是在客户确认收货的情况下,因此充足的资金成为了他们的生命线。有部分大卖甚至跟工厂做两月结三月结,无不关注着自己的资金链条。


好景不长,近些年来这些靠着野性生长的大卖们也尝到了苦头。他们想到了Google客户获取成本高,但万万没想到有一天亚马逊等第三方平台的获取成本也水涨船高。他们无不忽视了跨境电商的一个特点,那就是门槛低。门槛低会让这群卖家最终走向恶性竞争,也就是价格战。试想一下,市场是大家的,没有技术壁垒,供应商也是大家的,谁拿的出钱货就给谁。在一款产品上面,小卖并不一定比大卖弱,因为小卖可以给短账期把原本你大卖的货拿走,大卖别以为一个产品无所谓。亚马逊可是有几百万个小卖啊!


这样,一些早做转型,在这浮躁的跨境市场中及时回归商业本质的卖家开拓出了不一样的道路。要知道,商业归根到底交易的还是产品,像Anker,Aukey这样的重视品牌重视产品研发的企业逐渐成为行业的标杆。

傲基


Jammy聊聊跨境出口电商


当大家都在赚快钱割韭菜的时候,大家都说他们傻,自己研发还要推广品牌得花多少钱?但是近两年,像有棵树等一些野性生长起来的企业都走向退市,Anker,Aukey的业绩却越来越好。他们找到了跨境电商最终的归宿,也早做布局开拓出了一条道路。品牌和专利产品并不是强大的供应链控制带来的,但是有品牌和专利必然有强大的供应链做支持。如果只关注于店铺的多少,重运营轻产品是没有未来的。行业门槛低,那你就得为自己的产品建造壁垒,专利的排他性无疑是最佳的壁垒。品牌则是降低流量成本的最有效途径,当然他的过程也是坎坷的。Anker移动电源国际知名品牌,现在国内的共享充电宝主要供应商,Aukey跨境出海品牌前30。

Anker


Jammy聊聊跨境出口电商


在这里,也警示着创业者们。站在风口上被带飞的同时要时刻想着风停了怎样还能继续飞。风口多么大,消费者多么疯狂,最终商业还是回归理性的,而作为管理者必须要保持理性以及有商业逻辑思考能力,找出本质并且提前布局。跨境电商出口企业也应该思考,重运营轻产品最后肯定会为产品付出代价;轻运营重产品,必然会在高成本上一路走到黑,因为你难以打造起品牌。唯有两者兼顾者才能走出一条血路。


纯手打,请支持的点赞订阅,我每天会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