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朝是如何与吐蕃唃厮啰政权联合共同打击党项人的西夏政权的?

随小刘


北宋刚立国,就面对与强敌契丹辽国的对峙局面。

这个时候西北地区的党项渐渐崛起,北宋与党项的矛盾也逐渐激化,双方时有冲突。这时的北宋大部分兵力集中在北面与辽争夺,所以在西北地区布署的兵力有限。如果两线作战,北宋朝廷也承受不起这个代价。

由于当时的吐蕃唃厮啰王朝所处地区的战略地位及其当时形势发展的需求,吐蕃唃厮啰王朝是宋、辽、西夏等几个政权所极力争夺的重要对象。北宋、西夏基于自身的政治利益,都想交好唃厮啰政权,为其扩张自己的势力服务。

于是,北宋采取“以蛮夷攻蛮夷”战略,大力扶持吐蕃唃厮啰政权,利用吐蕃唃厮啰政权减轻西夏对北宋西北边疆的威胁。此时吐蕃的首领唃厮啰也主张和北宋交好,联宋抗夏。这正符合北宋朝廷的利益和意见,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组成联盟打击西夏。组成联盟后,唃厮啰政权得到了宋王朝的大力支持,屡次给唃厮啰以物资上的援助。

北宋朝廷在与辽、西夏的长期战争中,深切体会到“国多马则强,少马则弱”,因此和唃厮啰政权组成联盟后,北宋在西北沿边地带设置茶马贸易机构,用茶向少数民族换马,各取所需。而吐蕃唃厮啰政权盛产良马,通过茶马贸易为北宋提供了很多战马,这为解决北宋的战马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壮大了宋军的骑兵部队,增强了宋军的战斗力,以另一种方式支援了宋朝的对夏战争。唃厮啰政权和北宋朝廷组成联盟后,形成了成对西夏的打压,遏制了西夏的继续扩张。

唃厮啰政权和北宋朝的联盟,引起了西夏李元昊政权的不安,因为唃厮啰所统治的河湟地区正处于西夏国土的肘腋之间,再加上唃厮啰拥有一支六七万精兵的强大军队,这对于西夏来说,无疑是一大隐患。因此,西夏景宗元昊想用自己强大的武力迫使唃厮啰就范。1036年,李元昊率军亲征河湟。此时的唃厮啰不仅在政治上已经成熟,而且,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知道,西夏军队勇猛善战,刚到河湟,士兵正旺,且众寡悬殊。于是,他下令坚守青唐,不与敌军交战,以此来拖垮西夏军队。另外,他又派人探听西夏军队的虚实,得知西夏军队渡宗哥河(湟水)时,插旗帜表示水浅。他就暗中派人将旗帜移到宗哥河的最深处。当两军会战时,唃厮啰亲率精锐的吐蕃军队冲向疲惫不堪的西夏军队。西夏军队逃归时,以插旗的地方为标志渡河,水深流急,仓惶失措的西夏军队溺死十之八九。这一仗将所向无敌的西夏军队打得威风扫地,尔后,又“数以奇计破元昊”,使这位骄狂无比的西夏皇帝再也不敢侵犯唃厮啰的疆土。

唃厮啰由于采取了联宋抗夏的政策,成功地抵御了西夏的南侵,保卫了河湟地区的吐蕃各部落,一时威名大振。熙、河、洮、岷、叠、宕、湟、鄯、廓、积石等州军的吐蕃部落都集合到唃厮啰的旗下,连原来投靠西夏的一些吐蕃部落都纷纷反正归蕃,甚至,一些被西夏打散的回鹘部族也归依到唃厮啰的麾下。幅员迅速扩大,号称三千余里,直接与北宋、西夏、回鹘、于阗、卢甘等国相连,人口达到一百多万户,形成了较第一次更为强盛的第二次东吐蕃联盟,达到了吐蕃分裂后的最盛状况。

唃厮啰政权的强大,迫使西夏不得不另眼相待。西夏皇帝主动向唃厮啰表示友好,并将公主嫁给唃厮啰的小儿子董毡;原来嫌唃厮啰没有势力的回鹘人,也主动来与唃厮啰联姻;连远隔千里的契丹,也派出使者到青唐,要求与唃厮啰合作,并将契丹公主送来配与董毡为妻。但是,这一切并没有隔断唃厮啰同宋王朝的联系,也没有改变他坚持“联宋抗夏”的立场,他仍然对宋王朝纳贡修好,奉表称臣。一方面,他将吐蕃各部落所出产的良马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中原,以补充宋王朝战马的不足;另一方面,紧密配合宋王朝的各项军事行动,从侧面出击西夏。唃厮啰的行动不仅抵制了西夏对河湟吐蕃的侵犯,而且掣肘了西夏对宋朝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支援了中原汉族人民对西夏的斗争。故苏东坡言:“吐蕃遗种,唃厮啰一族最盛,惟西夏亦畏之。朝廷封其长为西平王,用为藩翰。”

1065年,唃厮啰逝世,唃厮啰死后,继位者董毡仍继承其父联宋抗夏的政策。


大江侃历史


对于少数民族民族,各王朝一般做法就是恩威并施。宋朝时期党项人对于宋朝还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其自己臣服,如果不行那就打服。但是对付少数民族不像对付我们民族内部敌对势力一样,都有地盘,跑了和尚留下庙,打仗靠实力就行了。但是对付他们就不好打了,因为有时候他们不一定跟你正面交锋。再加上山高路远花费太大。所以回到楼主的问题上来,我对这一段历史也是不太了解,所以根据我上面的推测,个人认为,既然恩威没用,自己打很费力,那当然是联合别的势力最好不过了。


空空的天空0


北宋运用借力打力战术,攻克了西夏王朝。


大洲的街区


这也是根据当时情况采取的情况,远交近攻


张家口本地最新资讯


虽然我收到了邀请,可是我的历史成绩为零,实在不知道怎么回答,不回答好像又不给你面子,回答又不知道说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