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中,寿眉和牡丹的汤感和香气,有什么区别?

白茶中,寿眉和牡丹的汤感和香气,有什么区别?

《1》

好茶,就像美食一样。

寻着香味,凭着在口腔里的感觉,便能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不过,仅仅是好喝,似乎难以应付,如今口味日渐刁钻的大众。

如果没有足够的噱头,像是牛栏坑肉桂一般,有“天价茶叶蛋”的新闻,作为成名的后盾。

茶叶,至少也该拥有自己的特色。

是那种在芸芸众生中,能够一眼被瞧见,被挑拣出来的能力。

这也就要求,茶叶需要拥有绝对的识别性。

如此,在茶叶之间,也就最忌讳一点。

那就是与其它茶叶相似。

而不巧,白茶三姐妹中,老大白毫银针,个性鲜明,最为容易分辨。

而二姐白牡丹和幺妹寿眉,不太容易分清。

若是两者相互混淆,也就意味着,容易被人们所遗忘。

毕竟,偌大个茶圈从来不缺少没有辨识度的茶。

白茶中,寿眉和牡丹的汤感和香气,有什么区别?

白茶中,寿眉和牡丹的汤感和香气,有什么区别?

《2》

白茶有三类,茶友为何会在白牡丹和寿眉中纠结?

白牡丹和寿眉,同属白茶品类中的一种。

但和白毫银针不同,白牡丹和寿眉在外貌上,更为相似。

白毫银针,只选择芽头作为制茶原料。

而白牡丹和寿眉,都有芽有叶,绿白的芽头边上,有嫩绿的叶片包围。

乍一看,像极了。

且,白毫银针的价格,正如它的外貌一般,正居于金字塔尖。

对于一些只想要日常喝茶解闷的茶友来说,价格太不近人情。

而白牡丹和寿眉,在价格上,稍微友好一些。

口感上,因为有嫩叶以及茶梗的帮衬,滋味上,要更平易近人一些。

许多茶友,接触白茶还属于新手。

入门阶段,立马尝试白毫银针,不论口味还是钱包,都有些难以接受。

反观白牡丹以及寿眉,就要友好许多。

这也就难怪,有许多茶友在刚接触白茶的时候,都会将目光投向这两者了。

白茶中,寿眉和牡丹的汤感和香气,有什么区别?

白茶中,寿眉和牡丹的汤感和香气,有什么区别?

《3》

白牡丹和寿眉,外观相似,在香气上,是否一样呢?

如果一样,那么买那些喝茶偏向香气的茶友,有必要同时买白牡丹和寿眉吗?

当然有必要。毕竟两者香气,并不相同。

白牡丹的香气,干茶时期倾向于单纯的花香。

捧起一堆白牡丹,凑近闻。

像是在花园里,走进一丛繁花时一般。

各种鲜花的气味,争相涌进鼻子,却丝毫冲突也不曾出现,彼此融洽。

在冲泡之后,有些嫩笋鲜竹的气味出现。

一下子就将人从百花盛开中,拉向清冷的竹林。

虽花香不败,但竹叶香的加入,愣是让人心情思绪都要平静了许多。

至于春寿眉,似乎因为生长期更长的缘故。

在香气上,也要更加沉稳内敛一些。

春寿眉中,带有淡淡的草药香。

或许有茶友会说,白茶的药香,不是要等到三年之后吗?

也就是那句脍炙人口的俗语,“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所说的那般。

但春寿眉新茶当中的草药香,可与茶友们印象中的草药香,有所不同。

老白茶当中的药香,属于根茎类,当归、白芷一类。

而春寿眉当中的药香,则是车前草、金银花藤一类,连枝带叶。

并且,春寿眉的香气,是在太阳底下,刚晒干不久的草药香,还带着轻扬的日光味道。

当然,除了草药香之外,寿眉当中的花香也并不缺少。

只是因为有草药香的加持,使得春寿眉的香气,不如白牡丹那般纯粹,显得更加有力一些。

细细分辨,白牡丹和寿眉的香气,并不相同,各有特点。

白茶中,寿眉和牡丹的汤感和香气,有什么区别?

白茶中,寿眉和牡丹的汤感和香气,有什么区别?

《4》

白牡丹和寿眉,滋味相差大

白牡丹,芽头秀长,梗叶较为短小,主体依旧是以嫩芽为主。

滋味物质的大半,也主要来源于嫩芽嫩叶上的白毫。

整体的滋味呈现鲜爽。

至于汤水,就像是满溢着花香,毫香的花露一般,整体流露出一种,清鲜且浪漫的姿态。

而寿眉,即使是春寿眉。

在形体上,也已经偏向于叶片。

春茶呈现绿白两色,而春寿眉在干茶的比重上,显然是绿色的比例,更多于白色。

至于滋味上,茶梗和叶片中含有的果胶类以及多糖类物质丰厚。

所以在口味上,寿眉的汤感入口时能够感受到的甜润感,更加明显。

稠和的汤水,因为包裹在舌面以及口腔四壁的缘故,极为顺滑妥帖,颇有“温泉水滑洗凝脂”之感。

新手茶友在白牡丹以及寿眉之间犹豫之时,不妨试试寿眉。

两者虽然都是白茶,不过寿眉的品格,要更贴近大众一些。

地位堪比一些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书籍,喝起来是令人轻松愉悦的。

白茶中,寿眉和牡丹的汤感和香气,有什么区别?

白茶中,寿眉和牡丹的汤感和香气,有什么区别?

《5》

一个人喝茶,最是能够心无旁骛的体会茶中的变化万千。

这个假期待在家中的时间比较长,有不少茶友反馈,家中的茶叶存量告急。

也有不少茶友表示,白茶能够长期储存,之前囤了不少,如今反而是选择多多。

诚然,白茶能够长期储存。

所以多囤一些在家,也无大碍。

至于一些茶友,想要存茶,却当心将茶存坏,实在是没有必要。

关于存茶的文章,已经写了许多,有空不妨翻看一二,想必对茶友存茶会有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cunguchen201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