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與練拳的法度

  

節氣與練拳的法度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陰陽明,則萬物生,這是「德」育萬物,厚德載物是也。

  萬物呈祥,天地一統,天地呈象,春夏秋冬,四節一氣,六氣統焉。

  人居其一,身有四肢,一肢三節,總十二節,我們練武人,若要力從地起,節節貫穿,五弓備焉,至關至要。所謂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無非是筋肉陰消陽長,內裡陰平陽秘,此陰陽渾圓也。

  練武人就說練武的話,我們拋開病體說練武,那練武第一關鍵的要素就在於關節,練武的行話說關節明,無一不明,可是,明關節,緊要在於識記機關,機關莫使,一竅不通,所謂運轉如珠,何也?

  關節有如節氣,陽藏土內,奉之於木,春麗,木氣升則草木盛秀,木氣不通必病風,練武更是如此。


節氣與練拳的法度

  我們鍛鍊人練著練著,力不下行,咬牙切齒的,無計可施,還有那高低腳,長短腿,弓腰塌背的,偏斜之弊都在這關節那裡有關係。

  我想想還真是這樣:

  「新豐美酒鬥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相逢意氣為君飲,繫馬高樓垂柳邊。」

  看看,年輕就是好,有時候跋山涉水,披星戴月,就為了一個情懷活著。。。。。。

  其實,上面講的這個法子也不難,這個法子也是低級法,也是高級法,怎麼這麼講呢,就是體質弱的也能練,練了就能向好,那練拳有些年月的更要練,練了就知道更上一層樓的妙處。

  我們練拳如爬山,就像我們老家前面有座山,小時候覺得這山實在高,走到哪都炫耀一番,有一年去爬泰山,我就開始與人講泰山,等到三山五嶽爬完了,泰山也就是泰山了,泰山的高度不是不高,但泰山在珠穆朗瑪峰面前就沒得講了。練拳就這樣,沒有個高處是最高,這是

練拳修道的秘密。


節氣與練拳的法度

  二十四節氣,無一氣是最好,也無一處是無用的。

  天地立人,節氣物候是規律,過猶不及都有害處。

  曰天地有氣,萬物盛榮,人有節氣,家國昌盛。


  岳飛(1103~1142)

  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河南),為宋朝名將。誣以「莫須有」的罪名而死於獄。岳飛率領的軍隊被稱為「岳家軍」,金兵非常害怕「岳家軍」,人們流傳著「撼山易,撼岳家軍難」。1162年,宋孝宗時詔復官,諡武穆,寧宗時追封為鄂王,改諡忠武,有《嶽武穆集》。

  文天祥(1236~1283)

  文天祥原名雲孫,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廬陵(今吉安縣)人。南宋傑出的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於1283年從容就義,年僅47歲。

  蘇武(公元前140年~公元前60年)

  蘇武,字子卿。杜陵(今中國中西部陝西西安)人,是西漢盡忠守節的著名人物。公元前100年,匈奴單于將他幽禁,前後共有十九年。依舊手持漢朝符節,牧羊為生。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

  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憤難捱,遂自沈汨羅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據《續齊諧記》和《隋書•地理志》載,屈原於農曆五月五投江自盡。中國民間五月五端午節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就源於人們對屈原的紀念。

  辛棄疾(1140~1207)

  辛棄疾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山東已為金兵所佔。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

  丁汝昌(1836~1895)

  字先達,號禹廷,安徽省廬江縣北鄉丁家坎村人。1888年被正式任命為北洋水師提督。黃海海戰時,他身先士卒,雖身負重傷,仍不肯下艙裹傷,始終坐在甲板上督戰。威海衛之戰時,他面對敵人的誘降和部分反動官員的脅迫,堅貞不屈,誓死抗敵,最終服鴉片殉國。

  以上摘抄做表,講立人之節氣,氣遇節而發陳,人遇事而成榮,願國家無有名臣也無良相,家安,國泰,人人安居樂業,斯是大福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