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有間:做兒女,做父母,唯獨不能沒有這些邊界線

一、為人兒女:孝順的邊界在哪裡?


親密有間:做兒女,做父母,唯獨不能沒有這些邊界線

善良的國人都知道,百善孝為先。

然而,孝順卻未必都能做到。

孝敬父母,老吾老這是做人的基本和根本。孝順,則未必。

始終認為,在中國傳統的家教語境下,前人興、後人跟,才是最樸素的傳承和教育。

然而,在這看似順理成章、理所當然的背後,卻總有大逆不道的故事在演繹。

網傳,這個一直跪著的母親,與怡然自得發著朋友圈的兒子之間,不知道發生過什麼,或正在發生著什麼。

但可以想見的是:跪著的母親是錯的。坐著發朋友圈的兒子是錯的。

親密有間:做兒女,做父母,唯獨不能沒有這些邊界線


親密有間:做兒女,做父母,唯獨不能沒有這些邊界線


親密有間:做兒女,做父母,唯獨不能沒有這些邊界線

為人父母,當有自己的原則邊界。所謂養不教父之過,不可推脫。

二、為人父母:目送TA的背影


親密有間:做兒女,做父母,唯獨不能沒有這些邊界線

最近,有個上熱搜的新聞。說的是,父母發佈了一則尋人啟事,找北大畢業的博士,失蹤20年了,希望他能回家看看。

博士最後也回應了。說,清官難斷家務事。於是乎,一水的譴責聲討,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當然,也包括大師兄本人在內。然而,事實上,卻令人大跌眼鏡——

親密有間:做兒女,做父母,唯獨不能沒有這些邊界線

作為來自鄉下的孩子,成人成才多有不易,可想而知。

也許,在王永強的父母看來,不管在他的成長路上做過多少,做過什麼,似乎到最後一切“索取”要求都是理所當然的。這種做父母骨子裡的自私自利與天經地義,實際上就是對“我養你小你養我老”的等值交換的背叛,進而成了兒子“你不養我小我也不養你老”的價值觀和最後的永不相見。

從本質上看,越來越開放開明的國人,已經逐漸走出了“養兒防老”的傳統固化思想和觀念。正如臺灣作家龍應臺所說: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在我看來,這才是為人父母最應該有的心態與職責邊界:我可以養你小,卻未必就要你來養我老。

相對西化的18歲成人禮的普及流行,實際上是有助於建立起孩子獨立面對生活,各自獨立的空間與思想意識,也只會越來越成為共識和大勢所趨。

更為重要的邊界更在於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權利的理清界定。這是許多中國家庭矛盾產生爆發的核心問題之所在。

在網上,曾發起過關於專職“陪讀媽媽”好還不好的討論,現在更是流行家長平時陪同孩子做作業,週末還要陪同孩子去參加各種補習班,各種辛苦簡直苦不堪言。

不管事實上是不是學校有要求有規定,孩子讀書固然需要一個良好的氛圍環境,但是這種典型的包辦代替,無異於是父母與子女的權責利模糊不清,任隨害怕“輸在起跑線上”的心裡作祟,進而導致對兒女心智不健全的干擾影響蔓延。

這也會隨著時間的延續,進而滲透到兒女成年生活的干擾和影響。比如求職、婚戀、家庭生活中的種種左右、橫加干涉,都會成為習慣。

三、角色定位與親情邊界: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親密有間:做兒女,做父母,唯獨不能沒有這些邊界線

家庭關係處理得好不好,家風正不正,毋庸置疑,都會深刻影響一代一代人的傳承。

很多時候,我們平心靜氣想來,回首過往,往往都會發現,原來沒有人教會我們如何為人兒女為人父母。

嚴格界定家庭成員的行為準則邊界,不妨從以下幾點做起考量——

◎當好第一任老師:子不教,父之過。那麼子不孝呢?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夫子也說過,子不教父之過。那麼,如果無能不孝呢?哪又何嘗不是父母的過錯。

◎清晰的邊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養兒育女原本就是一個言傳身教的過程。為人父母做當父母應該做的事,當兒女的自然也會做好自己職能職責範圍的事中,那種凡事都喜歡越廚代庖,大包大攬或者不聞不問都是極端的兩端,往往也是最失敗的選擇。

◎都說“家,不是講理的地方”。俗話又說:家和萬事興。

凡事不要太較真,只要不是大是大非的問題,在家庭生活中,適當是和和稀泥,如果是基於家和需要,其實未必就一定是壞事。

◎家風正,可傳承。

“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這句話為晚清一代名臣曾國藩的十六字家訓。

其意為:一個家庭只有保持儉樸的傳統才會興旺,人只有保持勤快身體才會更加健康;既儉樸又勤快的人,生活上便永遠不會貧賤。

俗話說,家有家規,國有國法。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規國法都是規則,也就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基本行為準則。父母能身體力行,嚴於律己,子女方可上行下效,寬以待人。做不到這一點,再多的努力都會陷於“清官難斷家務事”的不了了之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