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發現古墓,三次上報遭拒,16年後被迫發掘,挖出勾踐父王之墓

1973年秋的一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浙江紹興縣林場的工人們來到了印山上植樹造林,印山距離紹興縣城13公里,海拔41.7米,相對高度20餘米。小山包上長滿了高大的樹林,自古便是一處天然的林場。 林場工人們揮舞鐵鍬鋤頭,印山很快被挖出了一個個種樹的坑。

青年發現古墓,三次上報遭拒,16年後被迫發掘,挖出勾踐父王之墓

林場出工

中午時分,林場工人老劉在半山腰處挖坑種樹時發現了一個大土包。工人們為了省力,紛紛將土包上的泥土挖掉抬去填坑。工人們挖了一上午,將這個大土包南半部挖去了三分之一。當大土包上的泥土被挖掉後,土層底下出現了處處清晰的夯土層。當時工人們並沒有在意,繼續挖土種樹。

1980年初,當地一群放牛娃山上放牛,放牛娃用鐮刀在夯土層處挖土玩,從土層中挖出了一些小巧的銅器。放牛娃們將銅器帶回了家,放在家中當玩具玩耍。放牛娃在村中玩耍銅器時正巧被下鄉的當地文管專家青年張某撞見,張某看到銅器後相當驚訝,於是順藤摸瓜來到了印山。

青年發現古墓,三次上報遭拒,16年後被迫發掘,挖出勾踐父王之墓

工人們在學習

張某很快在印山上發現了夯土層,他下意識到這是一座大墓,於是便將情況上報。但由於當時環境和條件所致,張某的建議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張某前後跑了三次反映情況均遭到拒絕,印山古墓的發掘工作一直被拖延。古墓發掘工作一拖再拖,一直拖了整整16年。

1995年,印山古墓被當地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4月,印山古墓被不法分子盜掘,古墓被瘋狂破壞,墓中珍寶損失不少。為了避免古墓再次被盜,古墓被迫進行搶救性發掘。經過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印山古墓的發掘工作正式展開。

青年發現古墓,三次上報遭拒,16年後被迫發掘,挖出勾踐父王之墓

印山大墓

1996年8月,發掘工作正式展開,數十名頂級專家攜帶專業設備進入印山,開始了對古墓的深入發掘。王陵鑿山為藏,是一座帶寬大長墓道的豎穴巖坑墓。大墓營建印山之顛,地面上堆築 有長徑 72 米、短徑36米、中心高10米的巨大封土墩,所用土方兩萬方;墓坑口長達46米,由於建造過程中南壁發生坍塌,現存坑口最寬處已達 19 米;從封土頂部到墓底,深達24米;墓道設於東壁正中,全長達54米,與墓坑板壁連接形成甲字形。

甲字形的古墓墓道一半與墓坑作棺,一半作蓋,內外裸漆,這樣巨大的獨木棺材,在考古史上從未發現過。墓室均用巨大的枋木構成,呈狹長的條的兩面斜坡式,形制特殊,構築豪華,這樣的構築方法也是獨一無二的。

青年發現古墓,三次上報遭拒,16年後被迫發掘,挖出勾踐父王之墓

90年代發掘的印山大墓

墓室分為前、中、後三室,用的枋木長6.7米,截面長為0.6—0.58米長,兩邊斜撐木長5.9米,截面寬度為0.6-0.8米,用的木材將近500立方米。這些巨木,三面加工得極其規整平直,構築得嚴絲合縫。某些構建上的漆面光滑如鏡,至今依然熠熠生輝,令人歎為觀止。

大墓的防腐保護做得非常嚴密和科學,在大墓修建前,古人先用大量木炭鋪底,整個墓坑底部鋪墊的木炭厚達1.65米,墓室建在木炭層上,墓室建好後在外側包裹上大約140層幹樹皮,樹皮外再構築1米厚的木炭。最後,整個墓坑再用結構細膩、密封性強、不容易滲水的青膏泥填築起來。據專家測算,用於構築的木炭多達140立方米,青膏泥的用量最為驚人,多達5700立方米。整個大墓全部用木炭和青膏泥回填,這是全國罕見的做法。

青年發現古墓,三次上報遭拒,16年後被迫發掘,挖出勾踐父王之墓

90年代剛發掘出土的大墓內部

印山大墓雖然構築嚴密,防腐手段極高,但依然沒能逃過盜墓賊的光顧。在長達2000多年的時間裡,印山大墓被盜墓賊光顧至少十餘次,墓中散落的盜墓賊骨骸有10餘具之多,這些盜墓賊的應該是死於墓中缺氧和內鬥,盜墓賊留下的工具歷經千年已經成了文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又遭到盜墓賊的挖掘,不少珍貴文物被盜,古墓再次被破壞。

1998年初,在歷時一年多的發掘之後,印山大墓的土方、枋木全部被清理出來,最激動人心的墓室清理行動開始了。專家從古墓內清理出了不少隨葬品,主要有玉器種類有鎮、鉤形器、劍、鏈 、長方形玉飾 、玉珠管等;銅器有銅鐸、銅鋤、銅鑊;此外,還有不少箭鏃、漆木器等共41件,大部分珍貴、精美的文物歷經二千年風雨和無數盜墓賊光顧,已經所剩無幾,如此毀壞相當令人遺憾。

青年發現古墓,三次上報遭拒,16年後被迫發掘,挖出勾踐父王之墓

90年代發掘現場

那麼,印山大墓的墓主人是誰呢?由於沒有出土墓誌銘和與身份有關的器物,專家一時間無法確定墓主身份。但專家從印山大墓的陛壕的佈局設置上專家推測出這種古墓的形制與浙江地區西周春秋時期流行的石室土墩墓形制相似,只是由於用材不同而已。墓室內巨大的獨木棺是古代越文化中相當鮮明的一種墓葬特點,因此這座古墓當為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王侯之墓。

青年發現古墓,三次上報遭拒,16年後被迫發掘,挖出勾踐父王之墓

允常

據《越絕書》和《昊越春秋》記載,“獨山大冢者,句踐自治以為冢。徙琅哪,家不成,去縣九里。” 又“ 越王使人如木客山,取元常之喪,欲徙葬琅,三穿元常之墓,墓中生漂風,飛沙石以射人,人莫能入。句踐曰: 吾前君其不徙乎?遂置而去”。據史籍記載: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滅掉了吳國,為了稱霸中國越王勾踐遷都琅琊,不僅放棄了自己“獨山大冢”的營造,不僅如此勾踐還想將自己父親允常的墓遷到琅琊去。

公元前486年,勾踐遷都琅琊後,至四世孫越王翳三十三年(公元前379年)才將允常的墓遷到吳地去。勾踐以後的歷代越王所葬之地,《越絕書》和其他古籍從未有提及,可見允常以後的歷代越王並沒有埋葬在紹興,勾踐自己營造的“獨山大冢”也只有其名。

青年發現古墓,三次上報遭拒,16年後被迫發掘,挖出勾踐父王之墓

允常玉耳金碗

《越絕書》上確切記載的埋葬在紹興的越國君主共有兩位,一位是勾踐的祖父夫鐔,二是勾踐的父親允常。《越絕書》記載:“若耶大冢者,勾踐所徙先君夫鐔冢也。去縣二十五里。”

勾踐祖父夫鐔的墓地在紹興城外二十五里處,被命名為若耶大冢,其墓因在若耶溪邊故而得名。古代的若耶溪就是今天的上灶江。上灶江在紹興城東南方,印山在西南方向,兩者相距甚遠。上灶江附近的下灶村曾挖出過越國大型土墩石室墓,極有可能就是夫鐔之墓,也就是若耶大冢。

青年發現古墓,三次上報遭拒,16年後被迫發掘,挖出勾踐父王之墓

古墓現狀

由此可見,埋葬在印山之巔的越國大冢最有可能的就是允常之墓。《越絕書》、《水經注》等文獻記載的允常之墓為“木客大冢”,木客大冢的一層意思是以木棺、獨立枋木構築古墓的意思,這一點從印山大墓發掘的情況來看,極為符合。為就進一步確定大墓的究竟所葬者為何人,專家又查閱了明清時期的《山川志》和《山陰縣誌》,從古籍勾畫的山脈地圖上,直接將印山標註為了木客大山。印山為木客大山,印山大墓為允常的木客大冢合情合理。

此外,專家還從出土的器物上面進行研究,發現印山大墓與若耶村附近發現的土墩石室墓的形制、特點等極為相似,為同一時代的墓葬,唯一的區別就是木客大冢以木棺、木枋造墓。由此專家認定,印山大墓為越王勾踐父親允常之墓。

青年發現古墓,三次上報遭拒,16年後被迫發掘,挖出勾踐父王之墓

允常的木棺

20多年前,專家挖出了印山大墓,恢宏大氣的印山古墓為越王勾踐之父允常的王墓,也就是傳說中的“木客大冢”。可惜的是,木客大冢因為盜墓賊的破壞被盜走了大量文物,很多具有填補歷史空白的資料化為烏有,這是印山大墓的遺憾,也是考古界的遺憾。

參考文獻:

1.《木客大冢發掘始末》

2.《印山古墓墓主人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