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葛亮派的是魏延,能否守住街亭?

文史采薇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指派从未有过独自领兵经验的参军马谡镇守街亭,而由于马谡没有执行诸葛亮的命令,擅自违抗军令舍弃城池上山扎营,才导致马谡被张郃断了水源,最终马谡大败,直接后果就是诸葛亮北伐失败。

一、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的原因

诸葛亮让谁守不好,偏让毫无经验的马谡来守,原因何在?

诸葛亮之所以派马谡守街亭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马谡在诸葛亮平定南中之战提出的正确的策略,就是平定南中要以“攻心为上”,彻底征服南中的少数民族叛乱,诸葛亮 成功了,同时认为马谡是有本事的。

二是马谡作为马良的弟弟,是襄阳“马氏五常”中的老二,是荆州系人士,又与诸葛亮关系较好,符合诸葛亮的政治正确性,因此诸葛亮将马谡当成人才来培养,希望借战争培养马谡的经验,以便日后能为蜀汉培养一位军事人才。

所以,诸葛亮力排众议,没有用魏延、吴懿等有经验、有能力的将领,而用了“年轻”将领马谡,况且马谡还只不过是军事参谋。

二、街亭重要性是什么

街亭的重要性在于他的地理位置比较,街亭是控制从长安到陇右五郡的交通要道,当时魏国的主要驻军都在长安及周边的陈仓一带,陇右五郡作为连接长安与凉州的唯一交通要道,具备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除了地理位置重要,这里还出产战马。

换句话说,只要蜀军堵住了街亭,魏军主力就无法援助陇右五郡,诸葛亮就能率领大军攻下陇右,只要拿下陇右五郡,依靠陇右的城池和粮食防守,就能抵抗魏军收复陇右,也就是说守住街亭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成功的关键。

除此之外,如果街亭失守,魏军就会沿着街亭南下,切断祁山道,如果诸葛亮主力还在陇右不撤退的话,祁山道一旦初魏军切断,诸葛亮北伐的主力就像退路都被魏军切断了,那将是瓮中之鳖,会被魏军包围歼灭的,所以街亭一丢,诸葛亮就得迅速撤退,避免被魏军包围。

三、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如何部署的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采取的“声东击西、围点阻援”的战术,让赵云、邓芝担任疑兵出斜谷攻郿县,吸引曹魏关中主力曹真的大军,然后诸葛亮亲率主力出祁山,留下部分军队围攻魏军在祁山的据点祁山堡和上邽,同时派出马谡率军镇守街亭,堵住魏军主力来救援陇右的军队,诸葛亮接着亲率主力攻打陇右五郡的城池。

诸葛亮虽然指派了马谡守街亭,但同时派出了高翔在街亭的左边的列柳城驻守,魏延在街亭右边的山谷中接应马谡,三支蜀军遥相响应,共同担任阻止魏军主力经过街亭救援陇右的任务。

四、马谡为什么守不住街亭

因为马谡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安排固守城池,而是放弃城池,上山扎营,山上没有水,当张郃大军到来后,很快发现了马谡的严重失误,将马谡扎营的山围了起来,没有几天,山上缺水,马谡军大乱,开始盲目冲下山,结果就被张郃打了个大败,幸亏副将王平的千余人擂鼓呐喊,才吓退了张郃大军。

马谡在山上扎营的想法很明显是“攻”的姿态,因为从山上冲下来有利于攻,而诸葛亮给马谡的任务是守住街亭,是“守”的姿态,马谡明显就是为了贪功,才会上山扎营,结果露出致命缺陷被张郃利用,导致大败。所以马谡守不住街亭是个人原因,是主观原因,不是客观原因。

既然马谡守不住街亭,那么换作魏延来守街亭,能守住吗?

答案是当然能守住。

首先看街亭的地理位置,街亭左右两面都是山, 中间是一条大路,路中间有城池,街亭很像两山之间的谷地,而且这个谷地的尽头还有城池当道,马谡没有守住城池中,是因为马谡贪功和毫无经验,如果换作魏延来守,是绝对不会如此轻率的。

首先魏延是身经百战的将领,独自镇守汉中近十年,作为益州的战略北大门,汉中在魏延的防守下从无失守,虽然魏延有性格上的缺陷,但是对于战争,魏延极少打败仗,在后来的北伐中还曾击败了魏国名将雍州刺史郭淮的后将军费瑶,还在卤城之战中击败了司马懿的主力,魏延的军事能力不亚于张郃。

如果魏延防守街亭,除了会在城中驻扎守城部队外,还会加固城池,可以在张郃大军没有前来之前,争取时间加固城池,增加鹿角防御,加高城墙,储备武器,同时在山谷两侧增加伏兵,再派出斥候前出打探消息,打探敌军兵力及装备情况回报,以利于防御。

论能力,魏延不亚于张郃,论地利,魏延是守城,张郃是攻城,张郃不利,攻城是战争中最难的一种,首先要有攻城武器,同时还要有军队人数优势,即便如此,攻城也是很难的,诸葛亮攻陈仓,数万大军对陈仓千余守军,20多天攻不下,周瑜攻南郡时,也是数万大军对阵曹仁数千大军,打了一年才攻下,更别说后来强大的蒙古攻打襄阳城,打了六年才拿下。

张郃在短期内绝对拿不下魏延镇守的街亭,只要一个月时间,张郃无法拿下街亭,诸葛亮就有充分的时间占领陇右五郡。但时间长了就不好说了,毕竟决定战争胜负有各种各样的因素。

另外除了曹魏关中的援兵会攻打街亭外,雍州刺史郭淮也在街亭附近攻打高翔镇守的列柳城,凉州刺史徐邈也派出参军和金城太守率魏军攻打陇右五郡之一的南安郡,因为南安郡是和凉州的金城郡相邻的,这些战争的胜负都会影响魏延镇守的街亭,不过在短时间内,魏延是一定能守住街亭的。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假如诸葛亮派的是魏延,不是马谡能守住街亭吗?



这事情有点为难诸葛亮,更为难魏延马谡。因为战前街亭守备会议上,马谡第一个抢功请战,并且对诸葛亮的质询对答如流,更有难以驳回八绝字“若有差失,讫斩全家“,而当时的魏延,却因自己子午谷之计没被采纳,心中郁闷,带着情绪,关键时刻准备看热闹,并没有迎战准备。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硬性派魏延,估计马谡,魏延当场就闹僵了。



当然,从武力值看,魏延是三国后期,蜀国对付张郃唯一人选。不过,守街亭不是单挑武力比拼,需要智慧谋略。此外,街亭守备安排比较复杂,当时,诸葛亮除派出马谡外,还加派了副将王平,列柳城观察的高翔,侧后策应的魏延等。现在改派魏延为主要将领,这些辅助部队呢?按道理也应一视同仁,那就马谡,魏延互换一下位置,责任吧!



街亭的地形没有去过,不太了解,演义中介绍是一个五路总口,按描述就是再没有可以逾越之地,那么,扎营此地就不会被包围,分割,断水道,从守备角度,多备弓弩箭矢,多挖壕沟,多设鹿角,蒺藜,陷阱路障,减少直接厮杀,就能有效降低冲击,抵消一些兵力对比劣势。一般而言,这类地形应具有险关峻隘,街亭似乎是一个平坦之地,这有利张郃骑兵。但张郃是从长安一带远途而来,魏延是就地防守,双方是老对手,彼此的作战特点,套路很熟悉。魏延虽然有情绪,但总体来说,执行任务还是尽职尽责,完成不错,也没有显示武力,威风,故意破坏诸葛亮安排的不良记录,加上长期守卫汉中经验,副将王平,侧后马谡,高翔的配合等,所以,如任用魏延,没准能够守住街亭。



北伐曹魏兴复汉室,对于诸葛亮,是一个终生奋斗的事业,甚至是几代人的事,任重道远,不是一朝一夕的,肯定有分阶段计划目标,所以,守住街亭有助北伐进展,这是毋庸置疑的,起码达到诸葛亮预先设定的第一步目标,为后面北伐打好基础。(2:10)


流誉后


街亭之战一直是个谜,有人认为街亭好守,只要马谡遵照诸葛亮吩咐,肯定能守住。有人认为街亭难守,虽然街亭是个险关,但是还达不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程度,因此,换谁守都一样。那么街亭到底好守还是难守?如果诸葛亮派的是魏延,能守住街亭吗?我觉得暂时能。为什么呢?

首先应该明白一点,守街亭只是诸葛亮北上伐魏大计的一部分,因此,如果只看街亭,容易陷入误区。那么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目的何在呢?兵力又有多少呢?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准备最充分,其战略目的是为了夺取陇右,断了雍、凉二州之间的联系,最低目标是夺取凉州。因此,诸葛亮事先进行了详细安排,具体步骤是派赵云、邓芝佯攻箕谷,自己亲率主力围祁山,攻取陇西及陇右地区,然后派先锋军前去据守街亭,堵住魏军救援,等待蜀军主力到达。如果目标实现,那么至少南安郡、天水郡、陇西郡以及整个陇上地区都将被蜀军所得。那么诸葛亮此次出兵携带多少兵力?对重中之重的街亭之守是如何安排了呢?

蜀中兵力总共只有十万两千人,所以诸葛亮携带兵力最多只有8万左右,这其中还要分1万给赵云和邓芝去佯攻箕谷,再留1万人运粮,所以诸葛亮出祁山的主力有6万人左右。考虑到街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马谡带的兵力为2万人左右。所以,诸葛亮才那么放心让马谡去守街亭,为什么这样讲呢?

(蜀国)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出自《蜀记》

街亭这个地方是关中上陇的必经之路,而街亭口有南山,山高路险,易于防守。最关键的是街亭口筑有城池,所以防守街亭不会特别的难。一般防守要道,要么守城池,要么守高山。例如诸葛亮在卤城附近就是依山建营,防守司马懿的进攻。而郝昭则是守陈仓关城池据守诸葛亮进攻。所以,守街亭要么上山,要么守街口的城池。那么守街亭怎么守最有利呢?

街亭以泉水著名,所以水源在山下,这就是重点,这也是为什么诸葛亮一定要马谡在山下扎营的原因。在山下扎营,据守城池,一来可以以少拒多,二来有军粮和水源,容易长时间坚守。但是马谡脑袋进了水,不听诸葛亮安排和王平劝阻,上山扎营,结果被张郃断了水源,随之守街亭失败。

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

那么如果诸葛亮派魏延前去,能守住街亭吗?暂时能。为什么?

魏延颇懂用兵之道,曾经担任汉中太守,负责防守汉中十多年而无所失。其次,魏延勇猛,善养士卒,士兵们在魏延的统领下都愿意死战。因此,如果让魏延执掌两万名蜀兵,在山下扎营或者据守城池,张郃一时半会是攻不下来的。为什么呢?

张郃用兵谨慎,曾经在马谡战败后追击蜀军,当时王平率领一千余名蜀军雷响战鼓,做进攻状,张郃怕有埋伏,于是停止了追击。由此可见,张郃也并不是说难以对付。那么为什么又说魏延只能暂时守住呢?

还是那句话,街亭之守只是整场北伐战役的一部分,魏延只有两万人(张郃所带兵力为5万),如果魏国后援到达,兵力达到十万人,而街亭又不是天险,所以被攻克是迟早的事情。这时决定街亭成败的关键就是看魏国和蜀国谁的主力援军先到,诸葛亮会率主力来到吗?不会,为什么呢?

一直以来,人们都有一个误判,认为诸葛亮进攻陇右,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相应,关中镇响。其实事实情况没有这么严重,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南天郡、天水郡郡守逃跑,安定郡有骚动,其中最严重的是南安郡郡民,不但自己投降,还帮助蜀军攻打天水郡。那么诸葛亮进军很顺利吗?说起来很可笑,诸葛亮自己也陷入了泥沼。

当时时任凉州刺史的徐邈果断的领兵平叛,他派遣参军及金城太守出兵攻击南安乱民及蜀兵,成功的击溃了敌军。

值诸葛亮出祁山,陇右三郡反,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

陇西郡太守游楚据守城池,誓死不降,他做了最坏的打算。游楚对郡民说:蜀军已经进入凉州,其他诸郡都已投降,我是本郡太守,应该誓死守卫此郡。你们也可以拿着我的人头去投靠蜀军。郡民为之感动,纷纷表示愿意同仇敌忾。

于是游楚命令关闭城门,严阵以待。后蜀军及南安郡叛民果然来攻陇西郡,游楚站在城头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阻断陇西,使魏国援军一个月内不能到达,那么我们不用攻打自然投降。如果你们做不到,就不要徒劳无功的攻取本郡城池了。然后游楚派参军马颙擂鼓出兵,蜀兵竟然退却了。

这就是陇右三郡皆叛的真相,听着挺热闹,其实诸葛亮很糟心。陇西在祁山以西,正在蜀军归路之上,攻取不下来就是个祸害。凉州太守徐邈的进攻和陇西太守游楚的坚守使蜀军陷入平定陇右的战事中,无法前去支援街亭,这样的话,街亭迟早要失守。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如果诸葛亮派魏延去守街亭,魏延能暂时守住,因为魏延比马谡更善于用兵。但是街亭的成功守住靠的不是守将魏延,而是看诸葛亮或者曹魏谁的主力先来救援,而诸葛亮攻取陇西、天水等郡并不成功,无法组织力量前来增援街亭,所以即使派魏延来守,没有主力的及时增援,街亭迟早要丢。马谡失街亭,马谡有错,诸葛亮没有能平定陇右,难道自己没有错吗?为什么马谡独自背锅?没道理呀!

诸葛亮为什么带了那么多人连陇西郡都攻陷不了,天水郡也没有攻取下来?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关注本号,了解真相!


每日趣评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在局势大好的情况下,因为马谡违背他的部署丢失了街亭,最终不得不黯然而归。诸葛亮用马谡确实是一大失败,不过魏延也并非守街亭最合适的人选,很可能还是会以失败告终。

诸葛亮选择马谡去守街亭除了想培养他之外,也有几分无奈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虽然看着形势很好,一举拿下了天水等三郡。实际上由于蜀汉国力有限,诸葛亮北伐的兵力并不多,和魏军相比处于弱势。而且在夷陵之战中蜀军精锐损失大半,此时的蜀军战斗力也无法和魏军相比。

诸葛亮能进展神速,这主要是因为他让赵云带疑兵出斜谷道吸引了曹魏的注意力,曹真统帅魏军主力前往箕谷迎击赵云,陇右空虚。加上天水等地本身反魏势力起事,诸葛亮的进展才会如此顺利,可不是蜀军的战斗力强于魏军。

而除了天水等三郡外,陇右的陇西郡、上邽等地都有魏军继续死守,凉州刺史徐邈也派魏军大举南下,向蜀军占领的南安郡发起进攻。所以此时诸葛亮除了要挡住关中增援陇右的魏军主力外,更重要的是尽快击败陇右反抗的各路魏军,以便集中蜀军所有的力量,利用陇右的资源和魏军主力交战。

这两个作战任务相比,守街亭相对要轻松的多,毕竟三国时期防守方的优势挺大。所以诸葛亮才会力排众议,派出了没有领军经验的马谡前去守街亭。这除了要锻炼一下马谡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把魏延、吴懿等老将都留下去攻坚。

当然诸葛亮也不是没有一点准备,特意把该怎么部署部队都告诉了马谡,让他直接照搬就行。只是没有想到马谡会违背他的命令,最终导致了失败。

如果让魏延去守街亭,即使能击退张郃,也无法改变最终失败的结果

如果诸葛亮让魏延去守街亭,考虑到此时曹真还在箕谷和赵云对峙,张郃带的部队不会太多,魏延挡住张郃问题不大。然而这么一来陇右的魏军就没什么合适的人去对付了。

在夷陵之战中,蜀军损失惨重,大批的将领也因此丧命。诸葛亮掌握蜀汉军政大权以后面临着人才匮乏的窘境。此时他的手下可用的大将只有魏延、吴懿、高翔等人,其中魏延又是最为骁勇的一人。如果把魏延派到街亭去,那么留在陇右的蜀军攻击力将受到很大的影响,难以在短时间内击败陇右的魏军。

而一旦曹真击退了赵云,那么魏军主力马上就可以全力向陇右进军。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魏延击退了张郃,那么诸葛亮还是要面对陇右和关中两方面的军事压力,无法把部队集中到街亭去。这样魏延的兵力有限,不可能挡住魏军主力太久,最终还是要以失败告终。

因此如果让魏延去守街亭,那么结果同样不会太好。当然,这可能会让诸葛亮多一些时间撤退,不至于和历史上那么仓促。

比较理想的方案是让王平去守街亭,而让魏延留在陇右

王平在《三国演义》中没有太显眼的表现,但是在历史上确实防守战的专家。街亭之战时,王平不过是裨将军,担任马谡的先锋。王平曾经多次规谏马谡,劝他不要上山防守。在马谡战败以后,王平又带着所部千余人“鸣鼓自持”,虚张声势,以疑兵计吓退了张郃。王平因为此战表现出色,成为一次北伐中少数受到诸葛亮嘉奖的将领。

而王平也没有辜负诸葛亮的期望,在第四次北伐时,王平又坚守营寨,牵制住了魏将张郃,为诸葛亮击败司马懿创造了有利条件。

诸葛亮去世后,曹爽伐蜀时,王平在兵力远少数魏军的情况下主动前出,在兴势、黄金将魏军挡在崎岖山路上,使其无法展开兵力。最后坚持到了成都和涪城的蜀军援军赶来,击败魏军。

从这几次战斗看,王平在防御战上表现非常出色,而且面对张郃不落下风。如果由他来守卫街亭,那么一样可以挡住张郃。而魏延则可以用来对付在上邽、陇西郡和凉州的魏军,争取早点把陇右魏军扫清,集中兵力迎击魏军。

所以守街亭最合适的人选是王平,不是魏延。

结语

当然,即使魏延留在陇右,蜀军能不能在曹真统帅魏军主力赶来前将陇右平定也是个未知数。而凉州的魏军被击退以后也可能会卷土重来。蜀军主力和魏军主力的决战结果如何就更不好说,此外魏军还能调集更多的兵力来增援。因此第一次北伐成功的几率不大,只能说让王平来守街亭相对蜀军来说比较有利。


不沉的经远


如果诸葛亮派遣魏延的话,恐怕也不能守得住街亭。

要取得战役的胜利,不仅需要战略战术运用得当,而且需要相当的兵力。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不仅战略战术出现了重大的失误,而且在兵力上与曹魏相差太远。就这两点来看,不仅是马谡守不住街亭,而且换了魏延一样守不住。

首先看一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的势力。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刘备发起汉中之战,到219年结束,继续了将近两年。尽管刘备最终取得了胜利,那也是惨胜,已经打到了“男兵女运”的程度。虽然刘备占据了汉中,但给蜀汉军事实力和经济带来极大地消耗,以至于随后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刘备派不出一兵一卒援助关羽,致使丢了荆州,关羽战死。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为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以举国之兵发动了对东吴的征伐。刘备这个举国之兵,究竟有多少,说法很多。但比较可信的就是四万人左右,加上后期武陵蛮族沙摩柯率领的万余人,大约就是五万人。

夷陵之战,刘备被陆逊率领的五万吴军击败,退守永安城时,加上赵云带来的后援部队也就是两万人左右。这样看,刘备率领的四万大军,差不多也就回来了一万。

汉中之战、襄樊之战、夷陵之战,几乎把蜀汉能够机动作战的兵力全部消耗殆尽。

经过诸葛亮之后大约五年时间苦心经营,蜀汉的经济、军事实力得到了恢复。但究竟恢复到了啥程度呢?是不是真的像《三国演义》说的那样,动不动诸葛亮就派遣几十万大军讨伐曹魏呢?

据史料记载,263年蜀汉灭亡时,户籍二十八万,人口九十四万,兵甲十万二千,官吏四万。

兵员源自于民,没有人口就无法补充兵力。诸葛亮北伐时,蜀汉举国兵力是不是超过十万,并不好说,但可能性不会很大。

就以十万兵力来说,诸葛亮在刘备病逝以后,修复了与孙权的联盟,但依然派遣重兵在永安方向防御。一般说法是两万左右,即便是邓艾围困成都,刘禅也没有动用这个兵力。在东吴方向,诸葛亮绝不敢一直唱空城计。

南面江州方向,也需要重兵把守。当时,赵云从江州带领一万左右人马作为刘备后援,可见当时驻兵应该在两万左右。

其他郡县也需要兵力驻扎。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汉中之战时,盗贼马秦、高胜召集数万人在郪县起兵叛乱。犍为太守、兴业将军李严率领本郡兵士五千人前往讨伐,斩杀马秦、高胜。

由此看来,蜀汉境内并没有安静,也需要各地常年有兵把守。

这样,汉中驻兵两万的话,诸葛亮最多能够调集的蜀汉兵力也就在三四万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动用的兵力,也就在五六万人。

其次,看一下诸葛亮北伐兵力部署。

按照秦汉时期军事兵力编制,一个将军本部人马一般是五部二曲的编制,每曲五百人,一共大约是五千人。无论是史书还是演义,都说命某某将军率领本部人马前往对敌,一般就是这个概念。

诸葛亮派遣赵云、邓芝作为疑兵出箕谷,带走了本部人马,就是一万。

马谡作为前部主力,驻守街亭,至少派遣一万兵力吧。

据《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命令马谡督诸军在前,被张郃战败。没有具体说明马谡所督的军队是由谁率领。

演义的说法是诸葛亮还派遣上将王平协助、又令高翔带领人马驻守列柳城,再派魏延带领本部人马去援助。

王平、高翔、魏延都是将军,就本部人马也得五千。加上马谡,这四人带走不止两万。那么,留给诸葛亮驻守在祁山大营的兵力也就三万人,这就是全部六万人的兵力部署。

第三,看一下曹魏方面的兵力情况。

在魏国方面,曹丕已于226年驾崩,曹叡继位,此时也就刚刚稳定了局势。对于诸葛亮的这次北伐,朝臣们都不知道如何对付。

曹叡却非常自信地说:“诸葛亮凭借地势险要,稳固防守,还不太好对付。现在他自己主动来了,这正是打败他的机会。”

这次战役,魏帝曹睿十分重视,亲自坐镇长安,以曹真为大将军,以张郃都督西路大军。仅仅张郃所统领的步骑兵就五万,曹真统领的大军不会下于这个规模,曹叡亲自出马,这叫御驾出征,曹魏兵力至少在十万以上。这对拥有六十万兵力的曹魏,不是难事。

张郃五万大军围困总共两万左右人马的马谡,而且是分散在王平、高翔、魏延等人把守的不同地方。

就算张郃是个菜鸟,五万人马,把至多有一两万兵力的马谡围困在一座孤山上,马谡如何守得住。如果是一座孤城,有全城百姓援助,有足够的粮食和水源,是可以抗衡一阵的,维持半年、一年倒是很可能。

但马谡坚守的是一个孤寨,即便不被断绝水源,那粮草从哪里来?

第四,再看一下诸葛亮的战术。

街亭处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的中心地带,位于陇山山脉之南,地处平原谷地,就是一个迎来送往的小驿站。三国时期,人烟稀少,这个地区更是人迹罕至,整天恐怕连个人影都见不着。

诸葛亮安排马谡去守这么一个地方,究竟有啥意义哪?

虽说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这不确切,但几乎每次出兵大体上都是从汉中出发,无非就是箕谷、斜谷、祁山这个几个方向。除了第一次北伐要守街亭,而且交代特别重要。那么以后北伐,这个地方就不重要了吗?就不需要守吗?曹魏就不会从这里进攻了吗?

曹魏唯一的一次讨伐蜀汉,是在230年,分三路大军进攻蜀汉。其中司马懿一路已经越过街亭到达了西城,也就是《三国演义》诸葛亮唱空城计的地方。此时,诸葛亮在哪里哪?还在汉中东北方向的城固、赤坂。由此可见,街亭几乎就没有蜀军把守。也说明了街亭并不是特别重要的非守不可的地方。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遣马谡守街亭的目的是,牵制曹魏主力,诸葛亮趁机率领大军出散关夺取陈仓。由于街亭失守,更主要的曹真大军依然在陈仓附近,诸葛亮不可能有把握攻占陈仓。于是,就此撤军,北伐失败。

据《诸葛亮传》记载,马谡是由于违背诸葛亮的节度,举动失宜,被张郃所败。就此看来,似乎是马谡个人的错误导致的失败。

但根据蜀汉与曹魏的实力对比,以及街亭特殊的地理位置来看,尽管是马谡出现了违背诸葛亮节度的错误,但即便是按照诸葛亮的部属,马谡也不可能守得住。

就这两个因素来看,即便是诸葛亮亲自坐镇,也恐怕不能保证街亭不失。

因此,即便是换了魏延,结果是一样,都无法守得住街亭。因为诸葛亮不可能派给足够的力量对抗张郃,也不可能有足够的粮草保障长久坚守。这是实力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的,不是人力可为的。

在以后的历次北伐时,诸葛亮再也没有派遣兵力守街亭,就足以说明了这个问题。





初心不言


这个当然是可以的,魏延是除了蜀国五虎将之外最厉害的那一个人,在三国志中也可以说是一流武将,关键是他不仅是自己的武功非常的够强,而且特别的会带兵打仗,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乱世,虽然是掌握了一定的道理,而且刘备也非常喜欢他,知道他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像刘备都这么赞同了,可想而知也是多么厉害。

虽然在北伐战争中这是一个关键的地方,任务非常重任,而且需要一个非常厉害的人才能够遵守,但是魏延绝对是符合这一个条件的,他已经是能够和五虎将差不多了,算是换做其他人的话也不一定能够比胃炎做得好。



魏延的才能是十分高大上的,绝对是比马谡更加的厉害。

魏延以前可是在乱世之中经历了很多次磨练,他找了很多主公,找到了刘备,才是他心目中想要成为的主公,所以他一直跟在刘备的身边,就算刘备死了,他依然都在努力,就算最后是被冤枉而死,但是我也从来没有放弃,他一直都有在为刘备而奋斗,这样的忠心耿耿,这样的有意义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成功的。


而且胃炎跟过很多人,就算是如果蜀国五虎将将退位的话,也是能够担任一个很重要的职位的。诸葛亮是对他非常的放心,而且也知道他的才能,但是他当时有非常重要的任务,不然的话也不会把这个机会留给其他人,也不会导致这次北伐的失败,诸葛亮也不会非常的生气,然后杀掉其他人。


这也是命运中的一件事情,诸葛亮也没办法,他早就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他也没办法阻止,就是因为祖国的人才已经凋零了,这个并不是任何男人的错,而就是天命而已。

你们认为魏延是比哪一个蜀国武将厉害呢?


最帅汪公说


答案是守不住。

先看看战前形势。诸葛亮派赵云、邓芝出斜谷,做出大举北伐的架势,吸引魏军主力;自己带大军出祁山,以偷袭的方式取得陇西三郡。诸葛亮意图在陇西长期经营,打破三国格局。

对魏国来说,需要立即派一支部队增援陇西,赶走诸葛亮。时间拖延久了,陇西就真成了西蜀的。这个时候,张郃率五万精兵前来。

街亭的地形,并不易守

街亭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城东北40公里的陇城镇,宽约6公里、长达十几公里,是一片开阔地带。此地为西北地区“五路总口”,西北是山地、东南是秦岭,是关陇大地之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诸葛亮要马谡守住,不让魏兵过去,就完成了目标。曹军不仅要通过,还要向西增援。在街亭背后,蜀将王平、李胜、张休、黄袭等人在前方等着,只要张郃通过,他们将与马谡一起夹击张郃!

从这个角度说,蜀兵更从容、可以逸待劳!在马谡看来,只要在街亭路两边的山上扎营,曹军通过时射箭就行。

马谡的失误:水 !

马谡在山上高卧,他在等张郃通过或者攻山,山路狭窄,只要魏军敢冲,肯定被射成刺猬。因此,部下怂恿张郃攻山,他拒绝了。

张郃查看了马谡所处的环境,阴险地笑了:山上竟然没有水源!马谡是湖北人,当地是水的世界,然而北方的山上没有水。于是张郃既不通过街亭道,也不攻山,他驻扎南山下,切断了山上的水源。

等待张郃攻山的马谡,不得不下山求战,目的是能喝上水。山路狭窄,一次性能冲下来的太少,尽被魏军消灭,马谡军瓦解!

诸葛亮的“当道下寨”没有用

后世认为,如果马谡按诸葛亮的安排“当道下寨”,就能守住街亭。实际上,街亭谷道宽阔平坦,有五六公里宽,根本挡不住。张郃也不是过不去,而是担心前面的伏兵。如果马谡军当道下寨,不仅守不住六公里长的战线,还得在同一地理环境下与魏军决战。如果两边山头被魏兵攻占,魏兵自山上俯冲,蜀兵更糟。

令人纳闷的是,在马谡土崩瓦解之时,后方的王平、李胜、张休、黄袭等人没有参战,坐视马谡被张郃吃掉。张郃带了五万精兵,可能他们即便参战,也打不胜。街亭战后,李胜、张休与马谡一起被斩,黄袭被夺兵权。

千年以后,毛主席点评此战说:“亮宜自临阵!”只有诸葛亮亲自参战,才能调动各位将军的兵马,全力抵御张郃。当时的情形,即便马谡与友军配合,也挡不住张郃的精兵。归根结底,马谡的兵马太少了!即便换成魏延或者张飞,可能会多守几天,但要以两万蜀军步兵,想要在宽阔平坦的路面上,打败张郃的五万精兵,根本不可能!


九州历史


答:提出问题的人,在他的心里有一个前提假设,那就是魏国必然失败,蜀国的军事行动是因为偶然因素造成的。如果能去掉偶然意外那蜀国就应该获得胜利。所以街亭的胜利本应该属于蜀国,只是被马谡给糟蹋了。

但是这种假设真的是合理的吗?我个人表示怀疑。

我来将第一次出兵北伐的经过做一个整理再讲述一遍。

诸葛亮在写完《出师表》之后,军队屯住在沔阳。这个沔阳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湖北仙桃,而是在汉中郡的南郑一带。这里也是刘备继位汉中王的地方。

之后派赵云、邓芝出疑兵在箕谷,曹魏派曹真与其对抗。接着诸葛亮率主力出偏师占领祁山准备进攻天水、安定等处。魏国的主力张郃等已经过了陈仓想街亭所在的位置移动。只要张郃占据了街亭,那么诸葛亮的侧翼进攻将失去机会。所以才会派出马谡去抢占街亭。结果失败。于是北伐大军全身而退。这基本上就是第一次作战的态势。

从表面上来看,马谡的失败是全局被动的关键,但是我们仔细想想,换了别人就一定能战胜张郃吗?

张郃何等人物,号称河北四庭柱。打过多少仗绝对是老谋深算之人。那么,街亭能守得住吗?我们看一下街亭的地理位置。街亭其实并不靠着陇道,而是要通过狭窄的山道,才能到达陇道。同时街亭这地方很狭窄,容不下大军,周边全是高山,要塞周围有几条羊肠小道。

街亭最大的弱点就是不适合大军屯驻,如果作为蜀汉进攻关中的据点,显然不适合。但是弱点也是优点,因为狭小,大军进不来,正适合防守。又因为街亭与陇道有距离,张郃想要进攻街亭更困难。

这其实是一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比赛。胜负都在双方的勇气之上。如果你只想据险而守,那么失败的机会很大。即使和王平所说的,占据制高点,控制水源也也不过是以拖待变的打法,并不会对全局产生影响,。因为蜀国的军队对于魏国来说实在是太少了。

我的意见是,即使换了魏延未必能胜。可能就机会大一点罢了。


南阁水哥


三国时期“纸上谈兵”的马谡,在街亭违反诸葛亮的战略任务,舍弃水源,选择登上南山据守,最终造成了街亭失守,导致诸葛亮的北伐中战败,让不少人感到叹息。那么,在街亭之战前,如果诸葛亮派魏延去守街亭,街亭这一战略要地还会丢吗?魏延能不能守得住呢?

首先,在蜀汉第一次北伐曹魏的时候,如果诸葛亮派遣魏延去守的话,那么,街亭毫无疑问地会守住。理由如下:一方面,魏延与马谡的实战经历完全不同。在蜀汉的将领中,魏延久经战场,自从长沙归附刘备以来,身经百战,军事经验极其丰富。与此相对应的是,马谡虽然也很早就跟随诸葛亮,并多次随军作战,但是,马谡的主要角色是出谋划策的谋士,而并不是像魏延等将领一样亲自率军征战。相对于马谡,魏延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另一方面,魏延智勇双全,能力出众。对于魏延来说,因为有勇有谋,所以受到刘备的重用。在镇守汉中的人选上,刘备选择的就是魏延,而不是张飞、赵云等将领。对于蜀汉来说,汉中是重要的门户,而魏延可以镇守汉中这么大的地方,并且多年没有什么失守的地方,一个小小地街亭,对于魏延来说自然没有什么态度。综上所述,如果诸葛亮派魏延去镇守街亭的话,很可能不会出现街亭失守的结果。

诸葛亮为什么不派魏延去镇守街亭呢?这是因为蜀汉人才逐渐凋零所造成的结果。在刘备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南平孟获,确保了蜀汉后方的稳定。此后,诸葛亮发起了第一次北伐战争。当时的诸葛亮需要派一支有影响力的部队骚扰祁山,并且需要有一支急行军部队打下天水和安定。然后,诸葛亮就派遣赵云去施行第一项任务,而魏延,则是去施行第二项任务。在关羽、张飞、黄忠等将领相继去世和被杀后,蜀汉实在缺乏有经验地战将了。由此,不管是魏延还是赵云,当时都是重任在身,自然不会被诸葛亮派遣去镇守街亭。所以诸葛亮就派并无实战经验的马谡去守街亭,最终街亭失守。所以,在第一次北伐时,蜀汉因为缺乏人才的问题,诸葛亮让马谡去守街亭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最终的结果让诸葛亮失望了。








爱上历史故事Z


诸葛亮不无论派谁去,街亭也守不住,即便凭魏延之猛可从多撑些时日,为孔明的主力部队做战略机动多争取些时日而已。

三国时代蜀汉军的主力是轻步兵,擅长山地做战。魏军的主力是骑兵军团,善于在平原地带机动作战,骁勇异常。吴军的主力是水军,善于水网地区作战,步兵很弱,所以吴军北伐一直难有建树,十万大军数攻合肥而不能克。

街亭地势开阔,易攻而难守,此种地形蜀军以轻步兵对抗魏军骑兵军团无疑是自杀。马谡当时领兵上山,占据制高点于战略上无可厚非,只是他忽视水源问题确是经验不足。其实孔明派马谡夺占的是街亭东面的垄底,这个地方地势险要,两边都是高山,只中间通一条狭窄的山路,如果用石木塞阻道路,再占据两侧高山,魏军就到不了街亭,但魏军的速度太快了,超出了诸葛亮的预料,使得马谡不得不在街亭与魏军拼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