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故事:东吴将帅失和,孙权护短拉偏架,歪打正着击杀大将张辽

提起三国时代的名将,由于受到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似乎最强力的除了吕布外,就是蜀汉五虎大将,关张赵马黄。至于张辽、徐晃、程普、甘宁等魏吴名将,似乎在小说中都成了衬托五虎将神威的背景角色。比如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之首的张辽张文远,那是在后世非常有名的将军。在唐宋时期,影响力不亚于关羽,也是武庙中供奉的前朝顶级军事家,但是在小说中,充其量算是有一定威名的配角,尽管也有威震逍遥津的经典大战,但不管怎么比,张辽与关羽或赵云似乎都不是同一水平线上的。因为蜀汉阵营刻画得太过深入人心,兼之曹操被树立为反面典型,所以在读者心中,张辽还是偏“弱”了写,其实,也这不是小说作者有意淡化这位曹魏超一流将领,因为不光是逍遥津一战,打得东吴小儿止啼,孙权胆寒,其神威不亚于杀得曹操割须弃袍的马超,就连张辽之死,也被描述得非常悲壮,这与正史中张辽病逝相比,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结局,更配得上张文远的尊严与名望。

三国故事:东吴将帅失和,孙权护短拉偏架,歪打正着击杀大将张辽

提起这段故事,还要从三国鼎立个格局形成之初说起,由于刘备在夷陵惨败,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后,蜀汉的皇位传给了后主刘禅,在这个格局不稳的情况下,诸葛亮积极联系东吴,摒弃前嫌,孙刘再次结盟。这让曹丕在北方感受到了威胁,因此,他决定打破这种平衡,本着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这一思路,率军三十万,以张辽、徐晃、文聘和曹真这四员大将做先锋,魏文帝御驾亲征东吴,同时留下司马懿看守后防,以免被蜀汉牵制。应该说无论是军力,还是将领的老少搭配,都让实力本就不弱的魏军,在经验和冲击力方面显得优势更明显,自然也让孙权感受到了忧虑,毕竟对方可有张辽这个头号克星,但自己这方面,可以跟张辽抗衡的甘宁已经阵亡,剩下的将领中,老的老,小的小,实在没有必胜的把握。

三国故事:东吴将帅失和,孙权护短拉偏架,歪打正着击杀大将张辽

于是,孙权在跟群臣商议过后,决定以守为主,除了增加兵力重点防范外,还要抓紧时间联系盟友蜀汉,让他们出兵牵制曹魏,最好是可以让曹丕因为后防不稳,直接撤退。这些基本部署完成后,接下来就该选择用谁上前线负责阻挡魏军了,这时,老将徐盛主动请缨,并且非常自信地说道,曹丕不过长江还则罢了,一旦过江,必然要将他生擒活捉。孙权一看徐盛如此豪言壮语,也知道这是他手下所剩不多的功勋良将了,经验和战斗力都可以抵挡曹魏,便封徐盛为安东将军,担任抗击曹军前线总指挥。

三国故事:东吴将帅失和,孙权护短拉偏架,歪打正着击杀大将张辽

等徐盛抵达战场后,立刻部署下防线,严令各部设防驻守,但让他意想不到的人冒了出来,极力反对徐盛的保守,这个年轻人名叫孙韶,是孙权的侄子,仗着他的身份,且年轻气盛,对前线总指挥的军令非常不满,反而认为应该主动出击,趁曹丕不备,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一战可定。但徐盛经验丰富,倾向更加安全的战术,就像他跟孙权承诺的一样,如果曹丕过江,就没他好处,可是曹丕不来的话,也没必要主动招惹强大的魏军。就这样,一老一少,将帅失和,最后气得徐盛以不尊将令为由,要斩杀孙韶。结果,孙韶的部下火速回报孙权,请来吴主求情,孙权当然不能让徐盛杀掉侄子,便只能拉偏架护短,安抚徐盛说,这种无知小子,不理他就好了,别太放在心上,徐盛也只能卖给孙权一个面子。

三国故事:东吴将帅失和,孙权护短拉偏架,歪打正着击杀大将张辽

但问题是,孙韶仗着孙权的背景,不仅不感谢主帅的不杀之恩,反而独自带兵杀向了江对岸的曹营,这样就逼得徐盛没办法了,只能下令让丁奉前去支援。结果,就在这种混乱的状态下,孙韶和丁奉竟然遇上了曹丕的主力船队,曹丕吓得只有彻底,大将张辽和徐晃负责断后,就在这种误打误撞之下,魏吴两军发生混战,而张辽则被丁奉一箭射中腰眼,幸亏徐晃及时杀到,才在乱军中救得张辽撤掉。最后,曹丕逃回洛阳,而张辽也被救治,但一来老将军年事已高,二来中箭处太过要害,最终便一命呜呼。由此可见,张辽之死,也算是东吴将帅适合,歪打正着的不幸结果。

三国故事:东吴将帅失和,孙权护短拉偏架,歪打正着击杀大将张辽

就像本文开头所说,关于张辽之死是小说作者的杜撰,只是为了突出张辽的英雄价值,毕竟跟他匹敌的对手,东吴甘兴霸是被一箭射中头顶才阵亡,当然也与历史不同,如此对应,当然也是一种创作技巧,而这也是小说的一大魅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