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農藥基礎知識,一看就懂,換個角度重新認識農藥是什麼

引言

隨著現代化生產的發展和農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利用農藥來控制病蟲草害的技術,已成為確保農業高產穩產不可缺少的關鍵措施。利用化學農藥對農作物病蟲草害進行防治,可以節省勞力、使增產、降低成本、奪取高產高效的目標得以實現,特別是在控制危險性、暴發性病蟲草害時,農藥就更顯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重要性。

分享農藥基礎知識,一看就懂,換個角度重新認識農藥是什麼

1.農藥的概念與作用

農藥的含義和範圍: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區有所差異。美國稱經濟毒劑EconomicPoison歐洲稱之"農業化學品"Agrochemicals,文獻藥典則將農藥定義為"除化肥以外的一切農用化學品"。90年代以前,農藥的定義和範圍偏重於強調對害物的"殺死-消滅";90年代以後,則並不注重"殺死",而是更注重於"調節-控制"。

1.1農藥的定義概念:

  • 農藥管理條例中,指主要是指用來防治危害農林牧業生產的有害生物和調節植物生長的化學藥品,但通常也把改善有效成分的物理化學性狀的各種助劑包括在內。
  • 農業百科全書則將農藥定義為:用於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化學合成或者來源於生物、其他天然物質的一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製劑。

當前,我國農藥有600多種,其中常用的300多種;從農藥登記的產品看,截止2019年底,農藥產品有近41517個,其中殺蟲劑14865個、殺菌劑9857個,除草劑9675個、衛生殺蟲劑2545個、其他1305個。農藥是一種化學物質,其作用範圍有:

  • 1.預防和控制農業、林業有害生物(包括病、蟲、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物質。
  • 2.調節植物和昆蟲生長的物質(生長調節劑)。
  • 3.一種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製劑(這些物質包含化學合成物、來源於生物與其他天然物質)
  • 4.農業有害生物泛指:害蟲、害蟎、線蟲、病原菌、雜草及鼠類。
分享農藥基礎知識,一看就懂,換個角度重新認識農藥是什麼

1.2農藥的作用

農藥作為一類化學藥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根據農作物蟲害、病害、雜草和鼠害的防治要求進行分類,每一類農藥都有很多品種,它們有著不同的作用和性質。根據我國目前的經營和使用情況,農藥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的作用。

  • 01殺死或控制為害農作物、林果、蔬菜、倉儲農產品的害蟲及城市衛生害蟲等。在我國農藥的應用最廣、用量最大。
  • 02殺死、抑制或預防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物
  • 03農田雜草的防除
  • 04將鼠類等有害生物殺死,可以預防或減少疫病的發生。
  • 05對植物或昆蟲的生長、成熟、繁殖等進行控制調節。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已成為科學種植、促進增產增收不可缺少的農業技術措施。

農藥的應用範圍:

  • 農藥一般應用於下列6類場所:
  • 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包括昆蟲、蜱、蟎)、草和鼠、軟體動物等有害生物的;
  • 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倉儲病、蟲、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
  • 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用於農業、林業產品防腐或者保鮮的;
  • 預防、消滅或者控制蚊、蠅、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
  • 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河流堤壩、鐵路、機場、建築物和其他場所的有害生物的。

2農藥的特性與毒性

只有對每一種農藥的性質和用途有了很好的瞭解,才能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以獲得理想的效果。不同的農藥品種都屬於殺蟲劑,有些品種可以互相換用,但是也有很多則是絕對不能互換的。使用之前必須仔細閱讀農藥說明書或參考有關資料,要慎重使用。

2.1農藥的毒性:

指農藥對高等動物等的毒害作用。影響農藥毒性的因素:化學因素有農藥本身的化學結構、水解程度、光化反應、氧化還原以及與人體體內某些成分的反應等。物理因素有農藥的揮發性、脂溶性、水溶性等。

  • 對農業作物有毒性:主要是產生藥害作用,對作物生長產生不利影響,造成作物死亡或減產。
  • 對人、動物有毒性:對人、養殖業動物、野生動物、農業有害生物的天敵、土壤微生物等有毒,均屬於"毒性"範疇。可以通過皮膚接觸、口服或呼吸道吸入進入體內,對生理機能或器官的正常活動造成危害,導致人或動物中毒死亡。
  • 毒性分級:根據我國有關規定,將農藥毒性分為劇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對人、畜的毒性主要分為急性毒性、亞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分享農藥基礎知識,一看就懂,換個角度重新認識農藥是什麼

農藥毒性的表示方法和分級標準:

農藥的毒性一般用致死中量(LD50)或致死中濃度(LC50)表示。測試農藥的毒性主要用大鼠、小鼠或兔子進行。

  • 致死中量即為殺死一半供試動物所需的藥量,急性經口和經皮毒性用毫克/千克(mg/kg)計量,急性吸入毒性用毫克/米3(mg/m3)計量。凡LD50值大,表示所需劑量多,農藥的毒性就低;反之,則毒性高。
  • 致死中濃度指殺死50%供試動物所需的藥液濃度,單位為毫克/升(mg/L)。LD50值越大,表示農藥毒性越小;LD50值越小,則毒性大。

衡量或表示農藥急性毒性程度,常用致死中量(LD50)作指標。衡量或表示農藥對魚的急性毒性大小常用耐藥中濃度(TLm)作指標。耐藥中濃度是指在指定時間內(24h、48h或96h)殺死一半供試水生物時水中的農藥濃度。

分享農藥基礎知識,一看就懂,換個角度重新認識農藥是什麼

分享農藥基礎知識,一看就懂,換個角度重新認識農藥是什麼

分享農藥基礎知識,一看就懂,換個角度重新認識農藥是什麼

農藥選擇性:

  • 選擇毒性:主要是指對防治對象活性高,但對高等動物的毒性小。
  • 選擇毒力:指對不同昆蟲或病菌、雜草種類之間的選擇性,與其相對的是廣譜性。
  • 農藥選擇:早期農藥選擇性主要是在高等動物、植物和有害生物(昆蟲、病菌、雜草等)之間尋求高度的選擇,即要求對高等動物或被保護植物安全,對有害生物具有滅殺作用的藥劑,使品種具有高效、低毒的特點。近幾年選擇性要求更進一步注重對防治對象以外生物的安全,即對非防治目標傷害很小的藥劑。

水的酸鹼度(pH)對農藥和其他物質的作用影響:

大部分藥劑的施用都需要用水來稀釋後噴灑。噴藥使用水的酸鹼度(pH)對農藥和其他物質的作用影響很大。大部分水呈微鹼性,這是因為溶解了碳酸鹽和重碳酸鹽的緣故。當酸或鹼工業、城市生活汙染物質流入水中時,將導致水的酸鹼度背離常態。當噴液使用的水或噴液呈強酸性或鹼性,將對農藥造成很大的影響。主要的就是導致農藥的分解或水解,致使農藥的毒性降低甚至失效,從而影響對目標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農藥的分解或水解用半衰期衡量。半衰期越短,鹼性水的影響越大。很多有機磷農藥與鹼性水混合時迅速分解成兩個或更多種小分子惰性化學物質。

分享農藥基礎知識,一看就懂,換個角度重新認識農藥是什麼

農藥對作物的影響:

農藥施用過程中,如果使用方法、劑量和時間等方面不當,會對農作物產生不良影響,甚至造成藥害,輕者減產,重者可使作物死亡。也有一些藥劑,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不但具有防治病蟲害的效果,而還有刺激作物生長的良好作用。

  • 對作物的藥害:如使用不合理,都會對作物造成藥害。不同農藥對植物的安全程度差別也很大。無機藥劑較有機合成藥劑容易產生藥害。另外不同種類植物對藥劑的敏感性也不同。藥害的產生與藥劑、作物、施藥時的環境條件(主要是施藥當時和以後一段時間的溫度、相對溼度、露水等)、使用的濃度、使用的方法、使用的時間等因素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一般在高溫或高溼情況下,或高濃度、過量使用或在不適當的地區使用,均易導致作物產生藥害。
  • 對植物生長髮育的刺激作用:農藥適當使用後除防治農作物的病蟲草害外,還對植物產生刺激生長髮育的作用。如魚藤酮製劑可促進菜苗髮根,波爾多液可使多種作物葉色濃綠、生長旺盛。

3農藥的分類與標籤

農藥的分類:農藥的分類方法很多,如用途分類法、成分分類法、化學結構分類法、作用方式分類法等等。但較為通用的分類方法是

農藥來源、主要成分、防治對象和作用方式來進行分類

  • 農藥來源:礦物源農藥,生物源農藥,化學合成農藥
  • 主要成分:有機農藥,無機農藥,生物農藥
  • 防治對象:殺蟲劑、殺蟎劑、殺菌劑、殺線蟲劑、除草劑、殺鼠劑、植物生長調節劑。
  • 作用方式:觸殺劑、胃毒劑、內吸劑、熏蒸劑、引誘劑、不育劑、昆蟲生長調節劑、驅避劑、拒食劑、粘捕劑、保護劑、治療劑、免疫劑、內吸殺菌劑、選擇性除草劑、滅生性除草劑

農藥標籤:

是指農藥生產企業對農藥產品特性和特徵的說明,也是企業向社會做出的明示和承諾,是農民瞭解農藥產品信息,選購農藥產品的重要依據。農藥標籤是農藥一張身份證。農業農村部制定頒佈的《農藥標籤和說明書管理辦法》,自2008年1月8日起施行,自2008年7月1日起,生產企業生產的農藥產品一律不得使用不符合該辦法規定的標籤和說明書。

標籤主要內容:

農藥名稱;有效成分含量和劑型;農藥產品性能、用途、使用方法;重量、毒性及標識;企業名稱及聯繫方式;生產日期、產品批號、有效期;農藥登記證號或農藥臨時登記證號、農藥生產許可證號或者農藥生產批准文件號、產品標準號;注意事項、中毒急救措施、貯存和運輸方法、農藥類別、像形圖及其他經農業部核准要求標註的內容

農藥登記管理辦法對農藥標籤有嚴格的要求,規定農藥標籤上應註明:1、產品名稱;2、農藥登記證號;3、產品標準號;4、生產許可證號或生產批准文件號;5、農藥的有效成分及含量;6、重量或容積;7、毒性;8、用途、使用方法以、生產日期、有效期、注意事項;9、生產企業名稱、地址、郵政編碼,分裝農藥還應當註明分單位。

上述標籤內容缺少任何一項時,應該對該產品的質量提出質疑。

  • 1標籤上的產品名稱應當是中文通用名或合法商品名。凡在產品名稱中隨意加上FH、CP、Ⅰ型、Ⅱ型、複方等字樣的都是非法名稱。
  • 2農藥登記證是農業部對國內生產和進口農藥進行產品的化學、毒理學、藥效、殘留、環境影響等綜合評價後,頒發給符合條件者的一種證件。是一品一證,證號唯一,沒有重複,可上網(中國農藥信息網)查詢。
分享農藥基礎知識,一看就懂,換個角度重新認識農藥是什麼


4農藥的劑型

農藥企業生產出來的未經加工的農藥稱之為原藥。農藥的原藥一般不能直接使用,必須加工配製成各種類型的製劑,才能使用。製劑的型態稱劑型,從市場上購買的具有一定物理形態的農藥產品,具有一定組分和規格的農藥加工形態被稱為農藥劑型,如可溼性粉劑、粉劑、乳油等。常見的農藥劑型1.乳油(EC),2.粉劑(DP),3.可溼性粉劑(WP),4.顆粒劑(GR),5.水劑(AS),6.可溶性粉劑(SP),7.懸浮劑(SC),8.微膠囊劑(MC),9.水乳劑(EW),10.水分散性粒劑(WG),

分享農藥基礎知識,一看就懂,換個角度重新認識農藥是什麼

農藥劑型應用方法

  • 各種劑型都有特定的使用技術要求,不宜隨意改變用法:顆粒劑只能拋撒或處理土壤,而不能加水噴霧;可溼性粉劑只宜加水噴霧,不能直接噴粉;粉劑只能直接噴撒或拌毒土或拌種,不宜加水;各種殺鼠劑只能用糧谷等食物拌製成毒餌後才能應用。
  • 每種製劑的名稱是由有效成份含量、農藥名稱和劑型三部分組成:如48%氟樂靈乳油;40%乙烯利水劑;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10%氯氰菊酯乳油;0.025%敵鼠鈉鹽毒餌等。
  • 每種農藥可以加工成幾種劑型:如:阿維菌素:1.8%、2%、0.9%乳油,0.15%可溼性粉劑。甲基硫菌靈:25%、50%、70%三種可溼性粉劑。吡蟲啉:水分散粒劑、濃可溶液劑、懸浮劑。

農藥劑型的優缺點:

  • 乳油:目前乳油是使用的主要劑型,但由於乳油使用大量有機溶劑,施用後增加了環境負荷,所以有減少的趨勢。
  • 粉劑:粉劑主要用於噴粉、撒粉、拌毒土等,不能加水噴霧。
  • 可溼性粉劑:藥效比粉劑高,生產簡單,成本低,使用方便。常用殺菌劑、除草劑中很多品種都是這種劑型。易被雨水沖刷。
  • 顆粒劑:顆粒劑用於撒施,具有使用方便、操作安全、應用範圍廣及延長藥效等優點。高毒農藥顆粒劑一般作土壤處理或拌種溝施。
  • 水劑:水劑不耐貯藏,易水解失效,溼潤性差,附著力弱。
  • 可溶性粉劑:防治效果比可溼性粉劑高,易被雨水沖刷。
  • 懸浮劑:將固體農藥原藥分散於水中的製劑,沒有有機溶劑產生的易燃性和藥害問題;懸浮劑有效成分粒子很細,粘附於植物表面比較牢固,耐雨水沖刷,藥效較高;適用於各種噴灑方式。
  • 微膠囊劑:緩釋劑類型、具有延長藥效、使用安全等優點。
  • 水乳劑:不含有機溶劑,不易燃,安全性好,沒有有機溶劑引起的藥害和刺激性,毒性降低,使用較為安全,原液可直接噴施。
  • 水分散性粒劑:入水後能迅速崩解、分散形成懸浮液穩定性好
分享農藥基礎知識,一看就懂,換個角度重新認識農藥是什麼

分享農藥基礎知識,一看就懂,換個角度重新認識農藥是什麼

農藥助劑是農藥製劑加工或使用中,用於改善藥劑理化性質的輔助物質,又稱為農藥輔助劑。助劑本身基本無生物活性,但是能增強防治效果。助劑常以如下兩種方式加人到農藥中:一是作為農藥劑型的一部分,在銷售之前即已加人到農藥之中;二是在施用農藥時,由施藥者加入到噴霧器中。

農藥助劑的分類:溼潤劑、表面活性劑、溶劑、填充劑、分散劑。

農藥的助劑選擇流程

分享農藥基礎知識,一看就懂,換個角度重新認識農藥是什麼

分享農藥基礎知識,一看就懂,換個角度重新認識農藥是什麼


5農藥的施用方法

農藥使用方法因防治對象、作物或目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情況下,農藥可以直接施到靶標有害生物體上,可施到其寄主植物上,可施到土壤裡或一個密閉的空間裡。在農藥使用過程中,要最大限度地使農藥擊中靶標生物,儘量避免對非靶標生物和環境的影響。根據防治對象的發生規律及對天敵昆蟲和環境的影響,選擇適當的藥劑;準確計算用藥量,嚴格掌握配藥濃度;選擇適宜的藥械,採用正確的施藥方法;考慮與其他防治方法配合等問題,才能達到經濟、安全、有效的防治目標。

噴霧法( 最常用)、噴粉法、撒粒法、燻煙法(最簡單)、煙霧法、燻蒸法(應用歷史較早)、土壤燻蒸施藥法、毒餌法、種苗處理法、局部施藥法,(如圖)

分享農藥基礎知識,一看就懂,換個角度重新認識農藥是什麼

分享農藥基礎知識,一看就懂,換個角度重新認識農藥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