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穿越陰平小道後,卻發生意外事件,此人拒絕執行軍令

本期的三國戰爭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七回,發生在江油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鄧艾、鄧忠、馬邈和田續。故事梗概如下:

鄧艾穿越陰平小道後,卻發生意外事件,此人拒絕執行軍令

鄧艾迴到自己的營寨後,下達了穿越陰平小道的命令。他命兒子鄧忠率五千精兵作為先鋒,各執斧鑿器具,凡遇峻危之處,鑿山開路,搭造橋閣。自己率領三萬兵馬隨後跟進。經過七百里艱難跋涉,鄧艾大軍終於穿越了陰平小道。隨後,鄧艾親自率領二千兵馬向江油城發動攻擊。

鄧艾穿越陰平小道後,卻發生意外事件,此人拒絕執行軍令

鎮守江油城的蜀漢守將名叫馬邈。儘管得知東川一帶已落入敵手,但由於附近有姜維在鎮守劍閣,馬邈對於戰事的看法較為樂觀,也沒有進行針對性的部署。此時,馬邈突然得知魏軍殺入城中,不禁大驚失色,竟然帶著部下向鄧艾投降。其妻李氏得知丈夫投降的消息,憤然自縊而亡。鄧艾聞訊後,下令將其厚葬。

鄧艾穿越陰平小道後,卻發生意外事件,此人拒絕執行軍令

隨後,鄧艾命馬邈為嚮導,下令全軍立即向涪城進發。不過,鄧艾的這一決定遭到部將田續的反對。田續認為,大軍剛剛穿越陰平小道,疲憊不堪,應該在江油城休整數日,然後再出兵涪城。不料,田續的這個建議引起鄧艾強烈不滿。鄧艾認為田續是在擾亂軍心,下令將其斬首示眾。幸好在眾將的勸阻下,田續終於逃過一死。魏軍隨即向涪城前進。此時,涪城軍民完全不知道魏軍已經攻佔了江油城,毫無防範。鄧艾大軍兵臨城下不久,該城守將便開城投降。至此,涪城也落入鄧艾之手。

鄧艾穿越陰平小道後,卻發生意外事件,此人拒絕執行軍令

小說中描述的鄧艾穿越陰平小道之事,不僅在歷史上真實發生過,而且是三國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蹟。陰平小路,原本是崇山峻嶺、荒無人煙之處,不但地勢陡峭、無路可走,同時道路漫長,綿延七百餘里,士兵前行將遭遇極大的危險,運送糧草的工具更是無法使用,隨時都有斷糧的危險,這個計劃可謂極具風險。因此,當鄧艾將這一計劃提交給司馬昭後,司馬昭也經過了數日時間的反覆權衡,最終才同意了鄧艾的計劃。

鄧艾穿越陰平小道後,卻發生意外事件,此人拒絕執行軍令

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十月底,鄧艾親自率部穿越陰平小道。一路之上,鄧艾鑿山開道、遇水搭橋,艱苦異常,軍糧幾乎耗盡,瀕臨絕境。年近七十的鄧艾身先士卒,不斷激勵將士不畏艱險、奮勇向前,同時還親自用毛氈裹住身體,第一個從山下滾下,給大軍開路。在鄧艾的激勵下,將士們紛紛攀樹緣崖,魚貫前進。

鄧艾穿越陰平小道後,卻發生意外事件,此人拒絕執行軍令

經過近一個月的艱難行軍,鄧艾從陰平橋頭沿景谷道向東,行至碧口南下,翻越險峻的摩天嶺,終於在同年十一月穿過了陰平小路,來到了江由。鍾會又派將軍田章從劍閣的西面直插江由,在距離江由一百里處擊潰了蜀漢的三支伏兵,為鄧艾掃清了障礙。

鄧艾穿越陰平小道後,卻發生意外事件,此人拒絕執行軍令

不過,當鄧艾穿越陰平小道並準備向江由發動進攻時,卻發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件。護軍田續以糧草匱乏、將士疲憊為由,拒絕執行鄧艾向江由發動進攻的命令。此舉令鄧艾勃然大怒,下令將田續斬首示眾。後來在眾將的勸諫下,鄧艾才免了田續的死罪。隨後,鄧艾又命金城太守楊欣率部向江由發動進攻。

鄧艾穿越陰平小道後,卻發生意外事件,此人拒絕執行軍令

不過,鄧艾軍中的這場風波並沒有改變江由之戰的結果。得知魏軍前來,守將馬邈驚慌失措,在楊欣尚未開始進攻前就開城投降。至此,江由落入了魏軍之手。

鄧艾穿越陰平小道後,卻發生意外事件,此人拒絕執行軍令

江由,位於成都東北,戰略位置重要。此地三面是懸崖,一面與涪水相接,地勢險要,是與劍閣齊名的天險之一。江由這座重鎮的失守,使得成都門戶大開,蜀漢的局勢更為危急。那麼,江由是如今的哪個地方呢?通過史料的記載得知,該地就在如今四川省綿陽市的平武縣東南。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