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跑步的速度?

袁華幸


我是真叫靜靜,以下幾點基本能夠提高跑步的速度,但是這是一個比較痛苦的過程。

1.做好力量練習,尤其是自己下肢力量和腰腹部力量,這樣跑步的時候下盤會比較穩,速度上去了自己也不容易出現歪扭漂的現象,通常可以選擇下蹲、俯臥撐、平板支撐、靜蹲、蛙跳等,這一點我說得都是一下常規易理解而有效的動作,但是做這些一定要上強度。

2.鍛鍊好自己的平衡感,這個對於400/800/1500/5000米比賽中會比較重要,甚至對於這些選手的指導老師來說,每次訓練都會刻意去指導練習,自己平衡感好不好可以這樣嘗試,閉上眼睛,雙手張開,一隻腳提起來保持,看看自己會不會分分鐘要倒,站立時間不長不穩定的基本就是平衡感不好了,慢慢練習。

3.提高自己耐力,這個通過練跑量得來,有耐力才能在跑步過程裡面跑到終點。

4.採用間歇跑,一般是(4-6)組400或者(4-6)組800,每次用自己所能接受最大速度跑,跑完中間休息40秒或者休息一分鐘,這過過程裡面我們步頻能過得到一定提高同時也刺激了我們心率或者說犧牲心率獲得了我們自己想要的速度。

此外也可以採用單獨的千米跑或者5千米,可以一天一次單獨練習這種距離跑步,然後要求自己每天狀態比前一天好,這個好可以是一秒鐘也可以是一分鐘,日積月累還是能過達到一定效果。

5.找高手帶或者高手指點,一般那些田徑很厲害的選手基本功紮實,也能比較容易的指導一般跑友。

6.最好有天賦,對於這類朋友來說,隨便跑跑都咬甩我們普通人幾條街,而結合高手指點的話,這類人在速度上就是普通人勤奮練習都無法達到的成績了。


真叫靜靜


1.首先我們注意到,我們在長跑中後階段速度的下降主要是由於步頻的下降引起的。因此,提高步頻是提高速度最有效的方式。馬拉松一般提倡快頻的方式。

2.另外,步頻上的差別也是我們與專業運動員的主要差別。我以前一直採用兩步一呼、兩步一吸的頻率。後來在馬拉松中,第一次採用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的頻率,並且全程堅持了下來。前半程1h26’30,後半程1h25’03,基本上保持勻速。由於我們的步幅變化基本上不大,因此我覺得可以用呼吸控制速度。

3.記得我第一次練習快頻的時候,有一種飄的感覺。大概這樣能夠增加腳蹬地時水平分力的比重。而水平分力才是跑步時的有效作用力,豎直分力不但對速度沒有直接貢獻,反而會加重膝蓋的負擔。


小鳥遊戲娛樂


你好我是動腦小戰士,我來用自己的方式來回答您的問題,如果您只是為了鍛鍊身體,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每天堅持跑五公里以上記得慢慢習慣用前腳掌著地,可以參考抖音的一些跑步視頻慢慢體會,能感受用前腳掌時就開始找髖發力的訓練視頻,接下來才是開始採用一些針對性的訓練當時來刺激重要部位 ,如果只是業餘能大概找到髖關發力成績應該都不會太差了,主要還是堅持。另外如果您是想走專業的道路,前提是要先掂量自己的天賦因數,比如說以前我的高中同學在我考體育訓練了五個月後,他在沒有訓練的情況下100米進了12秒(沒穿釘鞋)和我差不多,這種情況我同學只要有專業的訓練場所和器材他的成績可能會在半個月左右比我強,這就是天賦,希望我的留言能給你起到一些建議和幫助。謝謝


動腦小戰士


1.首先我們注意到,我們在長跑中後階段速度的下降主要是由於步頻的下降引起的。因此,提高步頻是提高速度最有效的方式。馬拉松一般提倡快頻的方式。

2.另外,步頻上的差別也是我們與專業運動員的主要差別。我以前一直採用兩步一呼、兩步一吸的頻率。後來在馬拉松中,第一次採用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的頻率,並且全程堅持了下來。前半程1h26’30,後半程1h25’03,基本上保持勻速。由於我們的步幅變化基本上不大,因此我覺得可以用呼吸控制速度。

3.記得我第一次練習快頻的時候,有一種飄的感覺。大概這樣能夠增加腳蹬地時水平分力的比重。而水平分力才是跑步時的有效作用力,豎直分力不但對速度沒有直接貢獻,反而會加重膝蓋的負擔。


林丨琳


慢跑怎麼合理提速?五種方法在手,你還愁跑不快?這些都是我的經驗之談!

1. 擴充肺活量

如果沒有強大的肺功能支撐,想要跑得快是非常困難的,如果氧氣量跟不上,你會跑得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嗓子冒煙,喉嚨發癢,真的是非常的難受,要死要活的!

所以我們應該擴充自己的肺活量,最好的方法就是進行百米衝刺訓練,每天訓練15組,每組50到100米,天天堅持,要不了多久,你的肺活量就能提高不少!

2. 以秒為單位進步

我們在跑步的時候一定要以秒為單位進步,不需要進步的太快,進步的太快身體受不了,而且非常容易受傷,我建議大家兩天三天進步一次,每次進步兩到三秒!

比如說今天進步兩到三秒,明天后天繼續鞏固,這樣才能夠打好基礎,讓身體快速的適應,如果你進步的太快,這樣就很容易傷到身體,所以我們一定要以秒為單位進步!

3. 提速要增加肌肉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速度,那你一定要增加自己的肌肉力量,這一點是必須要做的!你的腹肌,胸肌,腰肌,背肌是核心肌群的組成部分,他們越強力量傳輸的效率越高,跑得就越快。

而且我們要不懈的增加自己的腿部肌肉,進行專項腿部肌肉訓練,槓鈴深蹲,箭步蹲,保加利亞深蹲,這些動作都要做,這樣就可以讓我們的腿部肌肉更加的結實!

4. 提速也要狀態

如果你精神萎靡,全身無力,做事都沒有精神,更別說去運動了,這種狀態你還想提高自己的速度,那你就別做夢了,所以跑步提速也需要保持良好的狀態!

那麼我們該如何保持好狀態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睡得香,多睡睡得爽,你就可以神采飛揚,精神特別棒,這樣你就會特別有激情,突破原有的配速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了!

5. 加快步頻

有的時候大步跑步並不是最好的選擇,大步跑步在前期確實跑得很快,但是到後期就沒有優勢了,因為步伐越大,我們越容易勞累,這樣我們就很難突破原有的速度了!

所以我們應該改變自己的步頻,加快擺腿的速度,最好能上兩百,減少步幅,這種姿勢跑步不僅特別的輕鬆容易,而且能夠提高配速,更重要的是,這種姿勢能夠有效的減少跑步損傷!




波大人


如果我們把跑步看作是一個金字塔,每年一次到兩次的最高級的比賽作為它的金字塔頂,耐力基礎是塔的塔基。對追求健康的跑步者來說,塔基是他們最感興趣的。但對大多數的跑步者來說,塔基是整個計劃的開始和結束,沒有良好的基礎,較大強度的力量工作和速度工作是不可能做到的。部分的跑步者往往忽略了計劃,從而使我們的跑步受到不良的影響其實我們可以很好地設計自己的跑步計劃,特別是在每年一度的為耐力訓練打下良好基礎的時間裡。

2、

通過合理地利用雙臂,跑步者的成績可以提高近12%。不知道利用雙臂的普通的跑步者就很不幸,跑步的距離越長,雙臂就越疲勞。雙臂能有效地維持步幅是因為,他們像一個節拍器一樣有節律地帶動著腿的節奏。增加上臂的力量可通過簡單的俯臥撐練習。做俯臥撐時不用太快,並注意兩臂的寬度來加強背、肩、臂的力量,所有這些部位在長跑的最後階段將起重要的作用。

3、

細分跑步速度是怎樣才算是快:腿部力量大,暴發力強,起動快,跑的途中頻率快,這與平時的鍛鍊是分不開的,鍛鍊者可以在練習的時候有意的提高頻率,以適應在高頻率下跑動,從而在總體上有速度上的提高。其次,跑步中的幅度,幅度越大,總體的速度也就越快,幅度大這跟平時的壓腿跨度有關,練習者可以多練練壓腿。還有關速度的提高也遷攝到身體的柔韌性方面了,這要經過長期的身體訓練來提高柔韌性。

4、

但是,很少有跑步者認真對待休息這個重要的部分。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休息在基本的要素中是最主要的因素。跑步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好處,而這些好處都是我們用代價換來的。在跑步中這個代價就是肌體內肌肉組織的不斷被破壞和重組的反覆過程。無休止地跑步最終會導致肌肉損傷,在跑步中,我們認為損傷和過度使用的含義相同。而肌肉組織在休息後比原來更加強壯了。

總結:一、有良好的計劃為後面的基礎訓練打好基礎

二、 訓練雙臂、大腿、臀部力量,找到手臂擺動節奏

三、細節化每一次的步伐,包括步幅、頻率,提高柔韌性

四、注意充分的休息、賽前拉伸、訓練後的恢復




VIP三國戀


如何提高跑步速度?或許有很多小夥伴為此感到疑惑,下面小編為你介紹下具體的提高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方法/步驟

1/5 分步閱讀

準備活動,一般繞400米的場地慢跑2到3圈,感覺自己身體微微發熱或者出汗最佳,壓腿、拉伸肌肉和關節。

2/5

高強度練習,週一為有氧訓練,一般要在5到10公里的距離,週二為力量訓練,蛙跳、臺階、俯臥撐、仰臥起坐、負重深蹲,一組三十個,每個項目做三組。

3/5

週三為速度訓練,30米、60米計時跑,這個每組10個,而且要用全力。週四為專項訓練,至少要跑5個四百米。

4/5

週五可以到運動場測試自己的成績是否有提高,週六為有氧跑5到8公里有氧即可,週日可以休息一天。

5/5

溫馨提示:運動過後要揉腿放鬆,以免過量的乳酸堆積會使肌肉僵硬。


夏小門的大門


如何提高跑步速度?

1、提高步頻步幅用最科學的鍛鍊方法跑步才能提高跑步速度,達到最好的效果。提高速度可以通過三種方法:增加步頻、增大步幅、既增加步頻又增大步幅。但步幅過大,會引起某些生物力學上的問題和運動損傷。速度訓練,尤其是在田徑場的速度訓練應該是逐漸的(無痛的)提高步頻和步幅的訓練。

2、胸式腹式呼吸以肋骨與胸骨上提擴張胸腔,達成氣體進入肺部的呼吸方式,稱為胸式呼吸。肋骨與胸骨不動,以橫隔膜下縮造成胸腔擴張(腹部突起),達成氣體進入肺部的呼吸方式,稱為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達成增加呼吸深度的有效手段。跑步時採用腹式呼吸的方式來調節,可以顯著提升肺部的氣體交換效率。

3、呼吸節奏均勻跑步時,有意識地把雙腳步伐節奏與呼吸節奏協調起來,一般來說,根據自己體力狀況和跑步速度變化,可以採取二步一吸、二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法。當呼吸節奏與跑步節奏相適應並形成習慣後,就可避免呼吸急促表淺和節奏紊亂,對加深呼吸的深度極為有利。同時還可減輕呼吸肌的疲勞感和減輕跑步中“極點”出現所帶來的不良反應。

4、注意呼吸交換跑步的快慢與呼吸交換量成正比。人體在不同速度跑步時,每分鐘的呼吸交換量可能相差達10倍以上,儘管跑步步伐的快慢也會改變呼吸的次數(頻率),但是,絕對不要以為單一個呼吸節奏,就可以完全代表跑步的呼吸調節。人體跑步時的呼吸調節會受到跑步速度的顯著影響,儘管兩人以相同的速度一起跑步,兩人的最佳呼吸節奏(深度與次數)也會有所差異。

5、採用鼻子吸氣跑步時採用鼻子呼吸並與跑步節奏相協調,能滿足體內氧氣要求。隨著跑步距離和強度加大,氧氣需要量增加,改用口鼻吸氣、口呼氣的呼吸方式,在吸氣和呼氣時要做到慢、細、長,嘴微張呼氣,忌大口快速呼吸或者喘粗氣。跑步時呼吸急促,感氣憋不暢時,是由於呼氣不充分,二氧化碳排出不充分,佔據在肺泡之中,限制了氧氣的吸入。要想加大呼氣量,就用口呼氣,並有意識加大呼氣的量和呼出的時間。

6、加快呼吸頻率人在跑步時,人體所需氧氣需要量隨著跑步速度加大而相應增加,為了改變這種情況,需要加快呼吸頻率和增加呼吸深度。呼吸頻率的加快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最有效的範圍是每分鐘35~40次。如每分鐘最高達到60次,平均一秒鐘就要進行一次呼氣和吸氣,這樣勢必使呼吸變淺,換氣量減少,影響氧氣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使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氧濃度降低。


笑對人生人生自在腳下


第一招:增加步頻

跑圈流傳著這樣一個計算跑步速度的公式,簡單粗暴:跑步速度=步頻x步幅

如何知道自己的步頻?你可以進行一次低強度的跑步實驗,數一數在30秒的時間裡自己邁出了多少次左腿或右腿,再乘上2,就是你的步頻了。正常人的平均自然步頻約為95~125步/分鐘,但長跑精英運動員的步頻通常在180步/分鐘,這得益於科學且系統的訓練。

沒有專業訓練團隊的普通跑者如何進行步頻訓練?要增加步頻,就要有意識地增加雙腿交換的頻率。你可以在手機上下載一個節拍器類的app,設置好適合你的步頻,比如把步頻設置為150步/分鐘,跟著節奏進行墊步練習,它能很好地幫你找到特定步頻下的速度感覺。

第二招:加大步長

步長即跑步時左右腳相鄰著地點之間的距離,通常用 米/步 表示。很多人會把步長和上面公式裡出現的步幅搞混,其實步幅看同側腳,步長看左右兩隻腳,兩者是不一樣的概念。

無論是步幅還是步長,最基本的影響因素都是腿長和身高。但是不要絕望啊,後天努力還是有用的!沒有大長腿,但你可以通過改善肌肉和關節的柔韌性來擴大下肢的活動範圍,正壓腿、縱劈叉都可以練練;蹬地作為向前跑動的動力來源,增強蹬地力量或改善蹬地的角度都有助於加大步長;半蹲跳、深蹲、負重弓箭步走、跳臺階等鍛鍊下肢力量的動作,也能有效增大步長。

不過,長跑時如果用大步長跑全程的話很消耗體力,所以一般提倡適度增大步長,主要還是從提高步頻入手。

第三招:增強肌肉力量

肌肉力量指肌肉最大收縮時產生的對抗阻力和負荷的能力,簡單說就是負重力和瞬間的爆發力。肌肉力量能夠幫助平衡肌肉發展、穩定關節、加強跨步力量,並降低重複動作造成運動傷害的幾率。想要的跑得快,就需要強大的肌肉力量,腿部肌肉不給力,就算你和人家邁出同樣的步數,你跑出去的距離也比別人短。

另外,有一個誤區必須要避開,別以為跑步只需要腿部力量,練好腿部肌肉就足夠了。其實,上半身的力量也絕對不能忽視!大多數跑者不知道,核心肌群是連接手臂動作與腿部動作的關鍵,加強核心肌群的肌肉力量對上肢的擺臂動作和下肢的跨步動作都很有幫助。

說到加強肌肉力量,不得不再次提到俯臥撐這個運動界的“萬精油”!對跑步人群來說,窄距俯臥撐與跑步的擺臂動作更相似,可以鍛鍊到胸大肌和手臂肱三頭肌,對跑步幫助也更大。喜歡跑步的人,可以練練窄距俯臥撐,注意雙手間的距離與肩同寬或比肩略窄即可。

第四招:提高肌耐力

肌耐力指肌肉在一段時間內持續工作的能力,即肌肉的持久力和對抗疲勞的能力。隨著跑步速度越來越快,跑步距離越來越遠,骨骼、肌肉、韌帶卻未必能承受越來越大的運動強度。如果肌耐力不夠,會減少你的有效運動時間,跑步速度提不上去不說,還很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進行肌耐力訓練時,需要注意與肌肉的力量訓練區分開。很多跑步教練都認為長跑更考驗跑者的肌耐力,所以馬拉松選手都會更重視持久力而不是爆發力。愛跑步的知友,你們平時是如何提高肌耐力的?肯定少不了長距離慢速跑這一項吧?一般認為長距離應該在20~35公里,但個人情況不同,這個距離並不適合每個人,初跑者可以一步一步來,時間長比距離長更重要。如果你已經解鎖了10公里,那你下一步就可以練習長距離慢速跑了。

提高跑速任重道遠,不是攢著勁兒猛衝就可以了,試試這四招,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極限1080


提高跑步速度的方法:

1、偶爾不用GPS設備

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跑步速度,可以選擇偶爾不用GPS設備,一旦沒有這些設備,喜歡跑步的朋友就要跟著自己的感覺來跑步了,這樣在跑的過程中,身體的體會和反應就會變的強烈,更加有助於提高跑步的速度,讓喜歡跑步的人真正的跑快。

2、高強度訓練

如果想要提高跑步的速度,在平常的時候,按照自己的規劃來跑步,但是最好每週安排一天來進行高強度的訓練,高強度的訓練可以有效的發掘出自己本身的潛能,這樣更容易提高跑步的速度。

3、更換場地

對於那些喜歡跑步的朋友,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跑步速度,可以試著更換一下跑步的場地。比如大多數的朋友都是在公園跑步,這種情況下可以直接換一些草地或者是山地,不同的場合可以鍛鍊不同的適應能力,這樣更有助於提高跑步的速度。

4、跑步之前做動態拉伸

對於那些跑步的朋友,如果想要有效的提高跑步速度,在跑步之前最好做一做動態拉伸,千萬不要做容易受傷的靜態拉伸。尤其是在天氣比較冷的時候,最好做一些動態拉伸,這樣可以有效的讓身體充分的拉伸,身體充分拉伸了以後,跑步的速度也會慢慢的提升。

5、終點加速跑

喜歡跑步的朋友,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跑步速度,在平常快要跑到到達終點的時候,可以給自己來一個加速跑。開始加速跑的距離可以短一點,後面適應了這樣的加速跑,可以將加速跑的距離延長一些。這樣也可以逐漸的提升自己的跑步速度。

6、加強核心訓練

對於那些喜歡跑步的朋友,如果想要有效的提升自己的跑步速度。在平常鍛鍊的時候,除了跑步以外,還要做一做核心訓練,做核心訓練的話,可以有效的提高身體的各部分的機能,身體各部分的機能增強了,後面再跑步的時候,跑步的速度也會有明顯的提升。

7、增加跑步的距離

對於那些喜歡跑步的朋友,如果想要有效的增加跑步的速度,在平常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慢慢的增加自己跑步的距離。如果長時間都跑差不多的長度,想要提高速度是非常困難的,可以通過增加跑步的距離,來慢慢的提高速度。

8、更換跑鞋

喜歡跑步的朋友,如果想要提高自己的跑步速度。可以試著給自己換一換跑鞋,不同的跑鞋跑起步來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如果選到了更合適更舒適的跑鞋,這樣跑步的樂趣就會增加,速度也會在跑步的過程中慢慢增加。

擴展資料:

跑步注意事項:

1、姿勢

跑步姿勢要合理。上身應挺直並略前傾,雙肩放鬆,雙肘自然彎曲,雙臂有力的在身體兩側前後擺動。跑步過程中,雙足有彈性的全足著地的跑動,步幅無須大,但步頻與步幅要基本保持均勻。注意身體重心穩定,不要有大幅度起伏。

2、呼吸

跑步中的呼吸問題很重要。呼吸要有一定節律,用鼻、嘴同時呼吸時,嘴不必張得太大,可將舌捲起,延長空氣在口腔裡的時間,減少冷空氣對呼吸道的刺激。初跑者可採用兩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式。每一次呼吸要注意儘可能將氣體從肺中呼盡,以增大有效的換氣量。

3、力量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體力和精神承受能力已經下降到如同懸崖的邊緣上了。肌蛋白的減少是隨年齡增長而出現的典型病症。在老年人中,由於其肌肉力量的下降和身體極度地虛弱,摔倒和骨折是比較常見的。研究表明:力量訓練也能有效地減少老年人摔倒的頻率及骨折。

個人觀點。建議採納,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