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妈妈有肝炎对孩子有影响吗?

我们在前文中提到过孕期感染乙肝病毒,根据孕妇的孕期和病情轻重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早产。

那么孕期中的肝炎对孕妇自身和胎儿都会产生哪些具体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妊娠期合并肝炎

怀孕期间,妈妈有肝炎对孩子有影响吗?

在我国,妊娠合并肝炎是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肝炎的病因很多,主要以病毒性肝炎为主。

妊娠的任何时期都可感染肝炎病毒,以妊娠晚期发病率较高。这一特殊的生理时期感染会使肝炎病情复杂化,也会对孕妇及胎儿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时,慢性乙肝患者一旦怀孕也将导致病情的复杂化,治疗也变得棘手。事实上,多数合并有轻中度慢性肝病的年轻妇女,能够顺利完成分娩,没有特殊风险。但患有严重肝病的妇女尤其是高龄女性,一旦怀孕,情况就非常复杂严重了。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受妊娠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围生期出现病毒活动或病情恶化只是少数。肝炎患者一旦妊娠,易使病情加重,尤其在妊娠晚期急性肝炎发病,若合并妊娠高血压、急性脂肪肝,更会加重肝脏损害,发生急性重型肝炎,此时就会危及母子生命。

此外,分娩时疲劳,出血、手术、麻醉亦加重肝脏负担,风险很大。

妊娠期肝炎有1%~5%可发展为重症肝炎,且常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出现全身出血倾向。由于孕期凝血因子合成能力下降,易导致产后出血。孕妇产后大出血,直接威胁母婴生命。肝炎孕妇发生早产、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的概率均较非肝炎孕妇高,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增高。

因此,乙肝女性患者,要在孕前先控制好病情,肝功能正常至少3个月,再考虑怀孕。

肝硬化妇女不可怀孕!

怀孕期间,妈妈有肝炎对孩子有影响吗?

肝硬化的妇女是禁止怀孕的,尤其对于失代偿肝硬化的乙肝患者。

因多数患者可出现黄疸加重、进行性肝衰竭、腹水、肝性脑病,而且由于妊娠后全身血容量增加,会加重门脉高压,造成妊娠或分娩期的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肝硬化孕妇有腹水时,死胎、早产、妊娠期高血压和围生期感染发生率均增加。

因此,乙肝肝硬化女性患者,应先治疗肝硬化,至少在逆转脾大后,才可考虑怀孕。

慢性丙肝

慢性丙肝病毒携带者多数可以顺利地度过孕期,但肝炎可以在产后进行性加重。

如果在妊娠晚期感染丙肝病毒,则急性重症肝炎的发病率更是明显高于乙肝感染者,病死率也高达10%-20%。

慢性丙肝病毒也可母婴垂直传播。慢性丙肝可用索非布韦和达卡他韦联合治疗,效果很好。

建议丙肝女性育龄患者,孕前先抗丙肝病毒治疗一个疗程,6个月后再考虑怀孕。

自身免疫性肝炎

怀孕期间,妈妈有肝炎对孩子有影响吗?


自身免疫性肝炎多见于年轻女性。由于此类患者常并发内分泌疾病,且往往因为肝炎病情的严重活动而停止排卵,故妊娠率低。

妊娠会加重肝脏负担,此类患者应尽量避免妊娠,待有效治疗后再考虑怀孕。

未治疗的患者怀孕后,病情可能趋于缓解。

但是,由于停药将引起的病情加重或复发,故妊娠后不宜停药,可减少免疫抑制剂的量,要恢复常规治疗,应在分娩前重新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