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与书法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不再羡慕一切


写字与书法的区别到底是什么?昨天千千千里马道兄也邀请回答了这个问题,今天我再回答一下:



一是理解好写字与书法的定位。写汉字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我们只是写汉字,把汉字写清楚,不讨论错字或错别字还是东倒西歪、比例失调的字,只要让人识别即可,这是写字广义的概念,体现出的是反映书写者的技术。另一种写字在把字写清楚、规范的基础上还要表现字的美,让人能够欣赏,符合一定的法度,到了这个层次的书写就成“书法”了,可以提高到中国书法艺术层面上进行认知、欣赏和探讨。


二是把握好写字与写书法的关系。中国人历来重视写字,很多读书人或专心练过字的人都写出一手好字。好字表现出来书写者的修养,还表示对观看者的尊重。所以说,写好字,从实用的起点上说也很重要,写好书法学好中国文化这也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艺术修养。

写字要准确,让人认识,便于交流或记载某些事件。书法就是把书写变成艺术,通过书写技法,表现出来文化观念、艺术境界的水平。这里说书写技法,可以包括笔法、字法和章法。写好书法,必须练习笔法,由笔法到字法再到章法,才能创作出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当然,有了这些技法还要培养书法修养,全面的文化艺术修养。技法是用目和手得到的,修养则用心和丰富的知识换来的。书法之美是一见可知的,即使一字不识也会被书法家本身之美所吸引。依据美学原理,凡是美的都能引起欣赏者愉快的感觉。很多事物运行都有美的轨迹或留下美的痕迹,如流星天空划过,江河流行大地,天上行云变化都会留轨迹,这一切都给书法以启示。欣赏书法也是欣赏古人的心迹,欣赏一个时代的书法也在欣赏那个时代人的心迹。



汶水才子


谢谢头条家的文小姐邀请!

对于“写字与书法的区别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我谈谈自己的观点 。

第一,先厘清什么是写字。

简言之,写字,凡会汉字书写者写出的汉字,就叫写字。说白了,写字,就是一种简单的书写,只要把字体写清晰,能让自己和别人看明白就可以了。写字是一种语言交流工具,没有太多的讲究。无论写出的是工整的字,漂亮的字,还是不工整,不漂亮,甚至是了草的字,都叫写字。

第二,再厘清什么是书法。

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化,往窄里说,书法又称之为“艺术”。

书法分五体,即: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上图为汉《夏承碑》局部,传说为东汉书法家蔡邕所书)

汉代书法家蔡邕在《笔论》中说:“为书之体,须循其法,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像也,方得谓之书矣。”

(上图为东汉书法家蔡邕书法)


写字不叫书法。印刷体字也不能称之为书法。清代及清代之前的台阁体、馆阁体,以及民国时期的楷书,那个时代(时期)称为写字,现在可称之为书法。


那么,到底什么是书法呢?书法,是在遵循传统笔法和字法的前提下,通过毛笔的提按,顿挫,缓急,节奏快慢而产生优美的韵律,通过点画及形式支配,左右上下的牵侧,斜正,均衡,大小,错落,动静,收放,以动态的,静态的表达,呈现出互相制约依存,映衬,呼应,相生相克的“书道”深意来,这就是书法。另外,书法还有墨的自然变化。



中州耕牛堂主


谢谢头条家的文小姐和书友千千千里马的邀请(因两题目相近,回答只有一个),题主的问题专业性很强,书家对此多存在争论,我仅以书者的观点,简谈下我对写字和书法的区别。

汉字,从他最初被人创立以来,就是用来书写的,起到记录的作用,这是根本。

写字,就是用笔书写字,无论软笔还是硬笔,都是把你要说的话和事情以字的形态,展现给他人阅读,方便交流和信息传递。书法的书即写,法,即指法度,汉字的笔划、字形结构规律,放在一起就是书写汉字的意思。所以,写字与书法二者之间没有差别。今人有很多书家认为书法是门艺术。我认为这个观点是不确切的。

《兰亭集序》是历代书家公认的第一行书,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但他不是以艺术的表现形式出现的,而是自然书写产生的。第二行书,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也是情感所致,提笔书写的,再有苏轼的《寒食帖》也是这样产生的。

如果当初王羲之就是想写出一幅书法艺术作品,展现一下个人的书法魅力,在写《兰亭集序》时,会怎样构思呢?页面布局还会是这样吗?行书体还会潇洒流畅吗?反之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也是这样,先酝酿再构思,当作一件艺术品去创作,就不会有第二行书的存在了。

回到当下,我们书者在习字时,也是在写字,你写的字有法有度,易读性、观赏性、通俗性强就是好书法,就会被人赏识,流传的就会久远些。

反之,不易读没有观赏性是写给小圈子人看的,就不会有更多的认可,你花再大精力让人赏识他,也只是短暂的。


漢隸大叔


写字这简单的两个字就给我们暴露了两个信息,一个是写,写的对象是字。这和书法的基本的要求是一样的,对于传统书法的定义就是使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从这就可以看出,书法其实就是写字,他是写字的一种高级的表现形式,是书写的艺术化。它本质上是写字,但又不仅仅是写字。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就比如走路,我们每一个四肢健全的人都会走路,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模特在T台上走。我们手里的智能手机都可以拍照录像,却不是每一个人拍的照片都是艺术品。我们大部分人都会做饭,但是只有一少部分人会成为米其林大厨。

书法也一样,大部分人都会写字,但是只有一部分人写的可以叫做书法作品。

因为书法这两个字除了“书”,还有一个“法”字,就是指的书写的规律和法则,这个规律和法则是书法这门艺术在发展过程中由历代书法家总结而成的,要想掌握这个法则需要长期的不断的训练。

只有经过这种长期的不断的法度的训练,才能从普通的写字变成书法的写字。


不二斋


至于写字与书法的区别到底是什么?简单说一下我是怎么理解的。我一直在思考书法为什么叫书法不叫书写也不叫书字而是叫书法呢?这里的书指的是字,法指的是规矩约束。书法要要呼和这个规律。如唐代草书大家张旭怀素,无论是多么颠,无论是多么醉,无论是多么狂他们都是守法的,不出法度之外。而且每个草字必须标准。绝对不是任笔为体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的。每一个点画线条写的都是有意境的。所以他们的草书作品经久不衰叹为观止。他们的特征就是字与法完美结合达到其他人高不可攀的地步。如果他们不守法像我们今天这样任笔为体,写出的作品能千年不朽吗?显然就是垃圾怎么会千年不朽呢?书法中没有法其实就是书写。至于什么叫书法中法,法就是在书写起笔,行笔,收笔,使转等等是有技法技巧的,只有巧妙运用才能写出好的书法作品来。好了我是江上人简单说说希望大家一起探讨!



传承文化继承传统


说简单点吧:写字是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用文字方式表达出来。书法呢?是用书写方式把文字的美表达出来。前者以达义为目的,后者以表形为目标。把问题复杂化伤人脑细胞,把问题简单化让人赏心乐事!


近视又老花


书法是有规则的写字,写字不全是书法。



现代人由于使用的书写工具和古代的书写工具发生了改变。以前的人使用毛笔,从一开始读书起,就要学会毛笔的使用。毛笔字如果不按照规则去写,肯定写不好。古人在学习书法方面的优势是,他们从小就能有正确的书法指导。我们现在学习书法,完全是靠摸索。摸索的路径就是临帖。


写字的质量好坏,不在于写的多。不临摹练习,写多少都不见得能写好。学生在校写字,很少有人能够把字写好,他们写字的量少吗?但为什么大多数的学生写不好字?学生们一年级就有硬笔书法练习,而教材都是楷书,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一笔一画的去写,作业根本不能完成。他们的书法学习,也只是描摹一遍,根本起不到练习的作用。有的同学甚至去培训班学习书法,但做作业时依然是自由体。

书法练习,一个字,一个笔画,要经过无数次的磨练。写字则是为了完成任务,学习任务也好,工作任务也好,只要把活干完,别人能够识别,基本就算合格。书法则是要让人看到以后产生出美感。



我们现在还有一种观点,就是以为用毛笔写字,就是书法。毛笔的书写,比硬笔的难度大很多。即使学习多年,也未必入门,更不要说法度。只能说是在学习书法。学习书法,也不等于是书法。

只有具备了笔法、结构章法、整体布局、运笔技巧。他写出来的字,才能称为书法。不然,朝习执笔,暮便夸其能书。书法何其易也!


子衿tjk


这个题目貌似已经答过,但为了更进一步说清楚本人的观点和意图,不妨再做冯妇重操斧柯(本篇幅略长,预计2000字左右,前面一千余字基本枯燥,有兴趣者可以驻留,不喜欢者可以直接跳到后面直接看结果,谢谢忍耐观看)。

我们先不妨来试图讨论一下汉字的由来衍生与接续发展,其中的一波三折一唱三叹或可窥出些许端倪——

传说中仓颉造字。但远古年代的钻木取火,结绳创制,很难说就是仓颉一人的功劳。

我们再看看先秦时代,屈指可数的几点字迹,无论是甲骨文、金文还是石鼓文,以及司母戊鼎文,并没有什么严谨的法则规律可循,到了始皇帝时代,才由李斯立书小篆,方使得汉字成为了统一的规范书写。

汉末钟繇钟太傅的一干表文字迹,则成了有史以来貌似最尊崇书写规矩的一种字体,虽然不是肇使发端,但倍受后人推崇膜拜,我们不妨将其列为肇使之人吧。其实,略后于钟繇的诸葛孔明也有字迹现形,不过貌似后人臆书,并不做数。

延及晋代,方使书法艺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众所周知的二王父子,还有王询、陆机等人的真迹,才令人们见识到原来书写可以这么壮观这般多彩并且如此多娇,神龙妖矫俊逸遄飞。

于是,喜爱二王字迹的人们开始研究二王的字体结体规律和书写形态,由此慢慢总结出一应书写规范词汇和术语,诸如:入木三分,铁画银钩,燕不双飞,勾丝牵带,笔无重置,墨无设色……

但是可但是,也不得不说的是:古时人们的书写,虽然延续和遵循了一定的书写规范,但骨子里却没有把写字看得比天还大比金还重——人们的书写,秉持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作为文以载道的一种工具。文是根本,是那个至高无上的“道”,而写字本身却只能屈居于工具的位置,并不为人所重。假如某某造诣深厚的文学大家被戏谑为书法家,一定光火万分恶意相向,就是因为文化的蕴涵足够深厚,足可以统领千秋万代,而区区写字高手,只能说在字体里浸淫许久,以博口惠和眼实,却被人万分瞧不起的,根本不入流。

但这种形态慢慢被人们以趋之若鹜的架势改变了。举个最明显的例子:二皇李世民,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喜爱的什么似的,成天目不离本手不释卷,就是魂归那世,也不忘了把《兰亭集序》陪葬昭陵,致使如此真本不见天日,殊为可叹。

自二皇以下,则纷纷效法仿作,所谓上行下效,一如楚王好细腰。于是,李唐时代出现了书法奇观,一连出现了史上皆可称颂的祖师级人物。比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等,都是一代书写名家书法大家,并且延迤千年,越发烁烁其华,光彩夺目。

李唐时代开启了书法盛世,也影响了后世的书法进程。比如宋四家,还有元明清各朝历代,都遵守了书而有法的戒条,让刀劈斧削、金戈铁马成了一种遵循和墨守。

一直到现在,人们还在汲汲于这种写字和书法的争论中不能自拔,且愈陷愈深,盖是因为有的人可以籍此沽名钓誉或可留名后世,有的人文以载道乐在传承,有的人穷经皓首不得窥其奥,更有的人趋之若鹜正在兴致勃勃的赶来凑热闹,这就形成了人们如今看到的怪象:行无定言,语无定法,书不上岱,死不为人。

以我个人的观点来说,既然是喜爱书法,且经过书法的熏陶和浸润,就大体该了解和掌握一定的书写规矩和笔墨之道,否则也不可能秉持笔墨以书赤诚。

但是,又一个但是,谁敢说自家的书写就是纯粹的书法正宗嫡传,又有谁敢说没有一定遵循的书写就概是外埠?总是在强调写字和作法,其实两者之间的界限很微弱,甚至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是如高山大河一般触目尽现,泾渭分明,也不至于争论到如此不堪,却依旧理不出个头绪来以理服人。

这里不妨透露一下我本人的秉持观点:

只要是笃定于书法创作,心意诚切,哪怕只是得到了皮毛,也是可以称之为习学书法的,写出来的字迹可以看成是书法习作,以待后进。

至于那些灵性天成、浑然厚重的书写者,则纯粹的书法家无疑了,必是按照一定的书法规律在寄情描华。但是,纵然是千锤百炼的书家,也不能说其字就是典范圭臬百无一错。我们经常说阁下的哪一笔类于某某家,哪一笔出于某某手,还有哪一笔疏于某某识,都是在评断一个人的书写形态和创作规范。

这里我可以明确而认真的说:史上任何一幅神龙妖矫凤飞鹤翥的书法大作,都不是按图索骥的汲汲于一板一眼一笔一划的勾勒描画,而是纵开心胸放了胆肆的随情致性书写,灵性自有天成,成竹自在胸间。假如再要他们重新书写一番,也必然不能达到如此高绝的程度。

所以说,不必纠结于写字还是书法,只要是心存了敬畏,笃行之恒持之,必然有所收获。


龙吟148119260


写字与书法的区别,可简单用一句话来概括:写字是靠炼出来的;书法是靠养出来的!

书法与写字又可分为二条道路:其一,神形兼备,移步换形,不以一字全似,不以一字不似,异峰突起,渗入书者情感和学养,有独立于字外的审美价值。此类经典”无态出态”以人传字,是为“哲书”;如《兰亭》《祭姪》《寒食》……也。

二、心气纯净,本在字内,求态得态,亦步亦趋,略输文采,稍逊书香,以字传人,是为“匠书”;如写经、简书也。


古人圣手,皆养浩气,行路万里,书破万卷,于大寂寞出真学问。真、善、美安顿处,自然腑脏清凉,燥热自消,水到渠成,为真“书法”也!

今人书者,学识、眼界、创造思维不足。心浮气短,本在字外,求态失态,墨不入纸,点画无根,从形与材料上找“窃门”。忘记修持,傀儡阵列,远观森严,近看匠气弥漫,拆开无物。与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无关,急名近利,辜负才华。乃为书坛匆匆过客者流,徒为“写字”耳!

[临池管窥]关阅谢之!


临池管窥


不就是宰头牛吗,古人为什么要留下《庖丁解牛》的故事呢?

宰牛与解牛的区别在哪里呢?

假如能理解庖丁解牛的故事,我想,写字与书法的区别自然也就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