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滯銷的盒馬村:成都簡陽草莓不夠賣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春耕。沉寂一個多月,八科村又開始忙碌起來了。這兩天村民們陸續出門,錯開時間開始播種黃金莢。

不滯銷的盒馬村:成都簡陽草莓不夠賣

圖片說明:趁著農時,四川盒馬村準備在3月份種下100畝黃金莢。為了安全,村民實行錯時春耕。

八科村位於四川省藏區丹巴縣,是全國首個盒馬村。2019年6月當地特色農產品賣入盒馬,成為明星蔬菜,村民實現了數千元的增收。八科村也成為遠近聞名的盒馬村。村長蔣朝林說,春節前收成的菜,盒馬都收走了。3月份村裡計劃種100畝黃金莢,200畝高山葉菜專供盒馬。

不滯銷的盒馬村:成都簡陽草莓不夠賣

圖片說明:2019年夏天,四川丹巴黃金莢成為盒馬明星蔬菜。此前沒有銷路,當地黃金莢產業一度陷入絕境。

與八科村濃厚的春耕熱情相比,疫情中受制於各種因素,農產品出現了普遍的滯銷,一些地方農戶至今仍為銷路發愁。對此,武漢盒馬供應商李志方深有感觸。李志方的基地也是盒馬村,春節至今蔬菜出現了供不應求。聞訊而來的當地農戶,紛紛請李志方把自家滯銷蔬菜推薦給盒馬。

“已經幫他們賣了300多噸,我最近常給合作社農民講,如果沒有訂單農業,我們也會滯銷。另一方面,疫情中盒馬不打烊、不漲價,也給我們很大觸動。所以,疫情最重嚴峻的時候,哪怕有很多具體的困難,我們也沒有停止給盒馬送菜。”李志方說。

“每天去盒馬的冷鏈車都會準時發車,也都會空著回來”

盒馬村不滯銷,在2010年2月成為一種現象。

在江蘇溧陽,盒馬供應商易濱說,復工以來訂單漲了3倍。易濱為盒馬供應白芹,白芹是溧陽地理標誌產品,此前受制於銷路,連續5年滯銷,一度爛在地裡。2018年10月,溧陽白芹在上海盒馬上市,就此成為盒馬TOP級別單品。

不滯銷的盒馬村:成都簡陽草莓不夠賣

圖片說明:疫情期間,盒馬供應商易濱的白芹訂單,增長了3倍。

2019年,易濱在溧陽市別橋鎮西土橋村的基地進行了擴種。通過盒馬的冷鏈物流,他開始為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四地盒馬供貨。因為疫情,他的白芹只供應上海和南京兩地,銷量仍然出現大幅增長。

合作3年,不斷增長的盒馬訂單,讓易濱決定大幹一場,現在除了白芹,易濱還種上了芋頭、韭菜、韭黃。這一種,又是300多畝。

在成都簡陽,盒馬供應商吳平原,2月間曾因為找不到足夠多的工人摘草莓,連續幾天沒法完成盒馬的訂單,這讓他覺得很遺憾。2019年,他的合作社和中化、盒馬一起,在距離成都市100公里的地方,種植葲葒草莓。

不滯銷的盒馬村:成都簡陽草莓不夠賣

圖片說明:葲葒草莓的理念,正在影響更多的從業者,他們也開始努力提升草莓的口感。

葲葒草莓致力於為顧客解決吃草莓的痛點:不新鮮、不好吃、不安全。12月上市後,因為種出來的草莓品質獨特,讓他成為簡陽市最有影響力的草莓種植戶。

自家的草莓不夠賣,吳平原也沒閒著。草莓是簡陽市的重要產業,在他200餘畝草莓基地周圍,還有許多農戶種植草莓,供貨給批發市場。疫情到來之後,當地開始了嚴格的交通管制,滯銷出現了。經吳平原推薦,滯銷的草莓進入了盒馬。

3月4日,賣了一個月後,滯銷草莓賣完了。吳平原說,滯銷的草莓在盒馬賣得這麼好,他不意外。

“我開始為盒馬種草莓之後,有時也會把一些理念、技術和農戶分享。他們多少吸收了一點,所以今年他們的品質也不錯。”吳平原說。

不滯銷的盒馬村:成都簡陽草莓不夠賣

圖片說明:滯銷的萵筍賣到盒馬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農民有了收入,還在於讓農民看得到希望,來年還願意種菜。

李志方推薦的蔬菜,是產自武漢市東西湖區走馬嶺街新華大隊的萵筍。新華大隊副大隊長王恆說,當地種了900畝萵筍。

萵筍是一茬一茬的採收,受疫情影響,春節前第一批萵筍已經出現滯銷。900畝萵筍,是新華大隊170多戶農民一起種的。

“農民以此為生,當時不安的情緒到處蔓延,為了穩住大家的信心,我到處求助。” 王恆回憶。最終王恆聯繫上了李志方。

王恆說,900畝的萵筍,產量大概在4000多噸,盒馬預計可以賣掉幾百噸。賣到盒馬的意義,不僅僅是農民有了收入,而是大家看得到希望,來年還願意種菜。

易濱也在幫助滯銷村賣菜。溧陽春節各家各戶有食白芹的習俗,好的年份一斤可以賣到20多元。今年,批發市場早早關門,苦無銷路的種植戶,已經自認倒黴了。與盒馬買手溝通後,2月份易濱幫助溧陽市兩個貧困村,賣出了100多萬元的白芹。

“農民都挺老了,一開始有遲疑。我給他們說,每天冷鏈車都會準時發車,也都會空著回來,不信你們自己看。兩天後,他們開始很積極按照盒馬的要求,把白芹送過來了。“易濱說。

“今天賺的錢,明天還會再有嗎?”

疫情中,同樣被中國消費馬車,拉起來的還有非洲盒馬村。Herman博士2018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2019年盒馬把訂單農業帶到非洲後,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附近的Gashora村,Herman建起了盒馬村,把世界前十辣度的哈瓦那辣椒賣到中國。

不滯銷的盒馬村:成都簡陽草莓不夠賣

圖片說明:非洲盒馬村,盒馬追加了訂單後,農戶們們種下了新一季的辣椒。

進入2020年新年以來,蝗災與疫情給非洲大陸農業生產蒙上陰影。Herman說自己有信心,他的信心來自中國:春節期間,用戶買空了盒馬新上市的盧旺達辣椒醬。為此,盒馬2月份期間追加了3次訂單。

3月5日,正逢盧旺達雨季。這幾天Herman帶著年輕農民,為辣椒施肥。

“訂單頻率超過預期了,其實一月剛剛下過幾筆訂單的。看到這麼多訂單,村裡的90後開始安心回來種地了。這比他們在工地上打工強多了,收成後收入至少增長5倍。” Herman說。

Herman為訂單開心的時候,李志方在發愁。

隨著武漢出臺了新的社區管理規定,社區團購訂單爆發後,盒馬的需求更大了。

“以前合作模式是,盒馬要什麼要多少,我提供。現在封城40多天了,我的合作社有些菜存量不多了,就變成每天我給盒馬報品種、數量,他們評估了再下訂單,顧客特別需要的菜,盒馬也很放心讓我去找。這種信任,早已超越生意了。”李志方說。

做生意,李志方有自己的哲學。

封城後外地的蔬菜沒法進入武漢。封城前,盒馬買手給李志方打電話,盒馬春節期間不漲價,請他保持供應。

封城後,武漢市場上的蔬菜開始漲價。市面上一斤小白菜,賣到了七八塊錢,盒馬沒有漲價。合作社的農戶陸續來找李志方,要求把賣給盒馬的小白菜提價至5元。

“我給農民說這個時候要和盒馬站在一起。第二,我們從2018年開始和盒馬做訂單農業,一直都採用平衡供應價。比如,市場行情低於1元時,我們以1.5元收購。行情漲到3元,我們把價格調到2.2元。這兩年大家沒有為賣菜發愁過,現在其他地方那麼多菜賣不出去,我們要想想今天賺的錢,明天還會再有嗎?”李志方說。

李志方的合作社在武漢市東西湖區柏泉農場。最近,陸續有武漢的菜農來到農場打聽,怎麼加入訂單農業,成為盒馬村。

這樣的場景發生在武漢,也發在上海,四川,山東,江蘇和非洲。王恆說,把萵筍賣到盒馬之後,他花了不少時間上網瞭解新零售的玩法和訂單農業。

不滯銷的盒馬村:成都簡陽草莓不夠賣

圖片說明:在盒馬幫村裡賣完滯銷農產品後,山東臨沂李家艾曲村希望成為盒馬村。

他今年30歲出頭,從部隊轉業回來,覺得自己還有學習和適應能力,但是種萵筍的農戶,大多年近6旬,“很快,他們會幹不動了。如果銷路不好,會加速這一代人的退休。如果有訂單農業,他們可以多種幾年,也會給催生更多的職業農民,我們的地才不會荒,農業才有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