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應當為大清在甲午戰爭的失敗負責?

無聊閒人293


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該由誰來負責呢?

首當其衝的當然是當時的大清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后。為了慶祝自己的六十大壽,竟不顧國家和民族的基本利益,挪用本該用來建設北洋水師的軍費,使得武器彈藥都無法進行補充。

接下來就是以李鴻章為首的那些主和派,他們錯誤分析形式,一味的妥協退讓。雖然擁有號稱亞洲一流的北洋水師,但是他領導不利,組織無方,使得戰局一開始就陷入被動的局面。

第三點就是北洋水師的將領,他們貪生怕死,一遇到日軍艦艇就不斷退卻,所以還未正式開打,在氣勢上就輸了一半,如此這樣軍心渙散,怎能不敗。另外還有些將領一味聽命於李鴻章的對日妥協政策,對好的戰機沒有把握住,使得戰局全線潰敗。

以上三點只不過是造成戰爭失敗的直接原因,其深層次的原因還是清王朝制度的腐朽;文化和思想的落後;全體國人愚昧無知,一盤散沙,沒有抗爭意識,無法清醒的認識到日本侵略的野心。





歷史不忍細讀


主要責任人是李鴻章。

李鴻章的一生,最讓人嗤之以鼻的就是對外極其妥協,作為能左右清廷決策的關鍵性人物,私心太重,一味避讓。新疆問題擔心得罪英俄,主張放棄新疆;第一次日本侵臺問題擔心惹是生非,主張“撫賞”日本息事寧人;中法戰爭,擔心熱鬧法國,追著法國求和談判;日本侵略琉球,李鴻章主張坐視不問,琉球覆滅;長崎事件,再次一忍再忍,縱容日本做大;數次的朝鮮政治問題上,無視郡縣化呼聲,主張國際化,導致日本勢力深入干涉,無法逆轉。

最後到了甲午戰爭了,日本就是要滅了清朝軍隊的主力——李鴻章嫡系淮軍和北洋,李鴻章還過於樂觀,不想招惹日本,寄希望於列強介入。結果錯失戰爭主動權,戰爭爆發了,積極動員準備,依然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結果任人唯親,打壓強硬派將領,赴朝陸軍居然安排淮軍嫡系的草包葉志超統領,一夜狂逃800裡,北洋海軍方面,要求丁汝昌不得遠航尋敵,結果被日艦隊突然攻擊,打個措手不及,被迫退守港口,就這樣了還不拼死一搏,依然寄希望於調停,要求海軍避戰保船,結果全軍覆滅。

有人說了,李鴻章就是給慈禧背鍋的,李鴻章一人敵一國呀,我都不知道說這些話的人,是否懂得歷史,慈禧一個女人懂個P的打仗,打敗仗了,軍隊總指揮不該負責嗎?慈禧挪用海軍軍費,是挪用海軍衙門的費用,又不是軍費,海軍衙門的建立目的本來就有一部是給內務府的,不添一艦,李鴻章爭取了嗎?幾十年中飽私囊,吃回扣,還意思說呀。一人敵一國也不屬實,當時清朝三大海軍,福建船政艦隊早就覆滅了,南洋艦隊的旗艦和主力艦都在北洋,好意思說一人敵一國,就是一人敵一國,李鴻章擁有全國最大的權力,最強的軍隊,最好的保障,打敗了難道有理了?人家左宗棠收復新疆,李鴻章不僅不支援,還背後捅刀子,弄死了胡雪巖,人家左宗棠不是一個人?中法戰爭三個戰區,哪個戰區李鴻章支援的?還把駐法外交大臣曾紀澤免了,還怪甲午他自己一人敵一國?


甲午戰爭的失敗,90%是李鴻章的責任都不多,清王朝雖然是末代王朝,但是對比當時的日本,在國力軍力上就是優勢不多,差距也沒有非常懸殊,李鴻章指揮的軍隊,士氣渙散,準備不足,倉促應戰,作戰混亂,結果幾乎是全軍覆滅,難道不應該對甲午負主要責任嗎?


曹老師xixi


當然是主戰派了,可以一直追溯到左宗棠收復新疆,最可笑的是這些人還要到處甩鍋。

清朝洋務運動之後,在國防上面分為兩個派系,分別是陸防還海防。雙方都是各持一套理論,誰都有理,誰都說服不了對面。有意思的是,當時李鴻章堅持海防論的重要依據居然是隔壁的日本已經進行了明治維新,遲早是清朝的心腹大患。

李鴻章的觀點是有出發點的,因為當時的日本已經有了對外擴張的想法, 頻繁的在臺灣以及清朝的傳統番邦搞事情。但是非常巧,這個時候阿古柏侵略新疆。

阿古柏侵略新疆背後是英國和沙俄的政治博弈,清朝方面對是否反擊爭議非常大。海防派認為應該捨棄新疆,因為新疆從乾隆時期併入清朝版圖後年年都是財政累贅,現在又是個炸藥桶,可以棄之不管(後來的百日維新也是提議放棄新疆)。同時,以左宗棠為首的陸防派以國家大義為名佔據了上風,出兵新疆。

當時清朝國庫裡就三百萬兩銀子,全給了左宗棠還不夠,又從英國人那裡借了一千多萬兩的高利貸。海防經費,更沒有著落了,從而導致琉球被日本吞併,為其打開了擴張第一步。

對阿古柏的軍事行動進行的異常順利,一幫烏合之眾,還鬧內訌,清軍很快就趕走了阿古柏。收尾卻沒那麼容易,因為當時沙俄藉口為了防止阿古柏侵略,託管了伊犁。後來是通過了曾紀澤在歐洲列國的斡旋,才以割地被賠款的方式基本收回了新疆。順便說一下, 左宗棠從來沒和沙俄打過,他前腳出京城後腳沙俄就增兵,立馬就被召回來了。

清法戰爭對清朝的海軍建設又是一個大坑,現在人們只關心馮子材在鎮南關擊敗法軍,對於戰爭的局勢卻沒有一個整體的認知。首先,戰爭爆發在邊疆,軍費支出異常龐大,清政府到戰爭後期已經扛不住了。而法國在越南的陸軍,僅僅是打了個熱身賽。不信你可以去了解一下當時雙方各個戰爭參戰軍隊的人數,法軍多少個戰場陣亡人數全加起來才四百多個(不包括僕從軍),在北越的主力部隊還沒開動,清軍已經全線壓上了。馮子材三萬多人作為防守方,依託著重重防禦工事,在兩千多法軍面前依然只能被動挨打。即便是最樂觀的看法裡,清朝陸軍也沒有半點取得最終勝利的可能(清軍根本沒有能力攻取法軍在城市的據點,宣光之戰就是最好例子,完全打不動)。

真正要命的地方是,法國海軍將領孤拔消滅了清朝當時最精銳的福建水師,順便搗毀了當時清朝唯一能自主造船福州船政局。馬尾海戰中清軍海軍的損失,一點也不比甲午海戰中的小。搞笑的是,福州船政局好像還是法國幫忙修的。當時北洋海軍還沒有形成戰鬥力,只能縮在北方,任由法軍在東南沿海肆虐。法國新內閣通過增兵之後,李鴻章和德崔琳利用英法矛盾調停,最後倒沒賠一分錢,所以知名度遠不如甲午戰爭。

上面兩場戰爭基本燒光了清朝的國庫,遠比北洋艦隊先進的福建水師全軍覆沒也就不說什麼了,能夠自主自強的福州船政局被摧毀,真的太傷了。海防體系經過這兩輪打擊,一蹶不振是必然的。

甲午戰爭爆發的時候,李鴻章是當家做主的人,知道北洋海軍和日本艦隊實力差距過大,不建議開戰。主戰派又蹦出來了,居然說日本發行債券已經要破產了,不堪一擊(清流相關的奏摺很多,現在看來就是個笑話。)。

慈禧和光緒居然信了,也不想想,當時日本財政收入和清朝持平,行政管理支出卻要健康的多,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稀裡糊塗的去打仗,自己和對手幾斤幾兩都不清楚,怎麼贏?

晚清定律,不怕主和派投降派,就怕主戰派。說的越大義凌然,鬧得亂子越大。混在裡面沽名釣譽、紙上談兵的人太多了,完全不考慮正面戰場的壓力,拿嘴打仗的麼?

PS:這裡說的是海軍失敗的原因,甲午戰爭包括陸戰和海戰兩個部分,其實陸戰輸的更難看,只是損失和海軍比起來相對較小。

歡迎下方討論,如有不足之處,還望指正


看不見的角落


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慘敗,甲午戰爭的意義重大。它讓清朝洋務運動功虧一簣,大清國的衰亡成為定局。而日本則擴大了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成為亞洲的新霸主。

甲午戰爭戰敗,是一次國家級的戰敗,所有參與到這件事情中的人都有責任。

慈禧首先主和,為了過自己的六十大壽修建頤和園,挪用了幾百萬兩的海軍軍費,使得北洋海軍未能再購入新的軍艦,錯過了抓住世界海軍發展的時機,慈禧為失敗負絕對的主要責任。

李鴻章應該對甲午戰爭的失敗負責,李鴻章想以夷制夷,利用外國的形勢來玩平衡。但一方面因為國力的限制,一方面李鴻章也沒有深層次地瞭解競爭對手,這導致他對時局常有錯誤的判斷,既浪費了時間和精力,也耽誤了戰備和時機。

所謂的“主戰派”——翁同龢,就是這種人的集大成者。甲午戰爭之前,翁同龢主管戶部,負責給李鴻章的軍隊提供軍費。然而,翁同龢與李鴻章卻是政敵,於是在經費方面屢次刁難李鴻章。結果直到甲午戰爭爆發都沒執行。原因是翁同龢不給錢。

以上是我的一點點見解





臣默讀歷史


爆發於光緒二十年(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最終以清朝慘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那麼,誰該為這場慘敗負責呢?我認為責任可以分為兩個層面,即決策層面和軍事層面。

決策層面

戰爭的勝負雖然最終體現在戰場上,但戰爭的責任卻並不能全部歸咎於戰場之上,對於甲午戰爭來說,決策層面的責任同樣極為嚴重。

1、朝廷決策嚴重失誤。雖說清廷在建設北洋水師時投入不菲,然而這種支持不僅時斷時續,而且自光緒十七年(1891年)以後,戶部尚書翁同龢竟然因為私人恩怨而阻礙水師建設,並對淮系文武大員開始重點打擊,御史李念茲甚至說出了“淮將除聶士成外,無一善良”這樣的話,此舉直接導致北洋水師的經費被大幅度削減,這令北洋水師的後續發展可謂舉步維艱。要知道,在那個海軍發展日新月異的年代,北洋水師雖然一度位居世界前列,但在投入中斷之後,便已經開始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隨後,水師船隻的燃煤、鍋爐、炮彈等各方面問題開始層出不窮,不僅正常維修訓練無法保證,甚至連保養都難以為繼。而日本方面,在甲午戰爭前夕卻採取“以國賭運”的方式,購買了大量新式戰艦,中日海軍力量實際上已經開始發生逆轉。

2、慈禧統治責任重大。作為彼時清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后這口鍋無論如何也是甩不掉的。就在日本圖謀發動戰爭之時,恰逢慈禧六十壽辰,她竟然不顧當時的緊張局勢,擬“在頤和園受賀,仿康熙、乾隆年間成例,自大內至園,路所經,設綵棚經壇,舉行慶典”,不僅為此挪用海軍經費修繕頤和園,佈置點景、廣收貢獻,而且希望“朝鮮事求速結”,主張對日採取妥協投降政策。此外,面對主戰派停辦“點景”,移作軍費的請求,她更是怒不可歇的稱,“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將令彼終生不歡”。慈禧太后的這種政治主張,直接導致清廷對日全面處於被動,造成戰場接連失利,一敗再敗,不可收拾,最終全盤皆輸。

3、水師質量嚴重下降。朝廷決策失誤的直接影響就是,北洋水師在質量上早已落後於日本,首先火炮射速上就吃了大虧,日軍裝備的反後坐150毫米速射炮每分鐘可發射5到6發,而北洋水師裝備的同口徑之剛性炮架的後裝炮每分鐘才1發。其次在艦船的航速上同樣吃虧,北洋水師根本沒有與日本艦隊抗衡的快速巡洋艦,隊形轉向不利便是受此影響。最後北洋水師彈藥儲備也嚴重不足,還有炮彈擊中敵艦而不爆炸、所用炮彈“不合式”的情況。此外,由於軍艦買買停停,導致北洋水師的主力艦艇新舊不一,艦艇質量參差不齊,直接導致海戰爆發之後,由於艦船航速不一,不僅無法維持有效陣型迎敵,定遠艦竟然因為年久失修的原因,導致艦橋被震塌、指揮旗落地,直接導致丁汝昌受傷,進而導致整個艦隊失去指揮。

雖說決策層面的問題是客觀原因,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客觀原因卻直接導致了軍隊在戰場上的劣勢。

軍事層面

如果說決策層面的客觀原因導致了軍隊的劣勢,那麼軍事層面的錯誤,便是直接導致戰敗的直接因素了。

1、李鴻章責任無法推卸。雖然李鴻章的避戰求和有自身實力不足的客觀因素影響,但不可否認的是,李鴻章對戰爭形勢的錯誤判斷,同樣是造成甲午戰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日方蓄謀已久的情況下,仍然給陸軍下令“彼斷不能無故開戰,切勿自我先開釁”,給北洋海軍下令“日雖添軍,並未與我開釁,何必請戰,應令靜守”,更是認為“兩國交涉全論理之曲直,非恃強所能了事。日雖竭力預備戰守,我不先與開仗,彼諒不動手。誰先開仗誰先理詘,此萬國公例。”而在戰爭爆發之後,他又認為英國不會允許日本強佔臺灣,俄國不會允許日本強佔朝鮮,俄國陳兵海參崴,寄希望於英、俄等國的調停,結果導致全面陷入被動。

2、官兵素質極度低下。清朝末期,軍隊從上到下已經極度腐朽不堪,官兵素質嚴重低下,縱觀整個甲午戰爭,戰事未開,避戰自保,消極防禦,被動挨打,先輸一步。甲午戰爭中海陸幾十次戰役,中國軍隊屢戰屢敗,潰不成軍,沒有打過一個勝仗,沒有擊沉過一艘敵艦,這些可以說都是軍隊綜合素質低下的直接結果。雖然偶爾有悍不畏死、勇猛作戰的將領和官兵,但在總體局勢如此的情況下,僅憑一個將領,一支軍隊,根本無法扭轉大局。

3、部分將領貪生怕死。清末時期,不僅官兵的素質低下,而且有大量官兵缺乏愛國主義、民族觀念和英雄主義觀念,沒有視死如歸、敢於勝利的精神狀態,而這直接導致戰場上個別將領出現貪生怕死、臨陣脫逃的情況。例如甲午海戰交戰伊始,方伯謙指揮的“濟遠號”不僅遲遲未能就位,而且在致遠號與敵人殊死搏鬥之際,更是直接脫離戰場、逃之夭夭,進而導致廣甲號隨之逃走,此舉直接導致北洋艦隊左翼完全喪失戰鬥力,間接導致右翼的經遠號陷入日艦圍攻之中,最終被擊毀沉沒。從平壤到東北到大連到旅順到威海衛,一連串的戰鬥中可列長長一串不戰而逃的將領、士兵,一支如此軍紀腐敗、貪生怕死的隊伍,如何打勝仗呢?

除了以上幾點主要原因之外,才是將領的臨戰指揮失誤問題,但這卻是清末軍隊腐朽的共性問題,已經不能歸咎到具體的將領身上了。


香茗史館


甲午中日海戰也不可能將戰敗的原因歸到一個人或一件事的身上,我認為有作戰裝備的落後、指揮的不足、準備的不足等因素。

戰爭爆發的時間為1894年,是甲午年,故稱甲午中日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當時出戰的是為國當時最好的海軍北洋艦隊。北洋水師於公元1888年正式建立,成立時還是亞洲比較強大的海軍力量。

裝備的差距

當時我國的裝備與日軍有很大差別。在1890年時,北洋海軍二千噸位以上的戰艦有7艘,總噸位27000多噸;到甲午戰爭前夕,日本已建立了一支擁有63000名常備兵和23萬預備兵的陸軍,戰前日本海軍有軍艦32艘、魚雷艇24艘,總排水量72000噸,超過了北洋海軍 。而我國在1891年以後,北洋水師甚至連槍炮彈藥都停止購買了。

說到當時的裝備落後就會想到軍費這個問題,很多人都認為是慈禧太后挪用這筆公款去修頤和園了,雖然有,但也沒有我們所認為的那麼多——幾千萬兩白銀,其實大概只有幾百萬的樣子。

還有一個關於軍費的問題,當時對疆土的看法,左宗棠認為邊防的疆域重要,李鴻章認為沿海的海防重要,最後軍費還是大部分給了邊防,當然左宗棠也做出了成績。

政府腐敗、指揮不利

其實當時我軍還是有和日軍一較高下的能力的。但當時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乾,紀律鬆弛。

日本侵略中國是蓄謀已久、做了充分準備的。而我軍當時沒有完全的準備,也以為當時日本不會入侵中國,這也是當時李鴻章沒有想到的地方。還有當時沒有對戰爭進行充分分析,作戰思想還是以陸地為主、海上為輔。還有指揮官丁汝昌置軍令與不顧,龜縮在威海衛港口內,這也是失敗的原因。

所以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並不是單純某個人或事的錯,是由很多因素共同造成的。




知歷KH


甲午戰爭失敗的主要責任當然是清朝當時的統治者慈禧和戰爭決策者李鴻章等人承擔。同時,實際作戰的將領也脫不了關係。然而,事情並非如此簡單!

古語有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就是說戰爭對於一個國家是非常大的事情,是會死人的,關係到國家的生死存亡,必須慎之又慎。 我們都知道,決定一場戰爭勝負的因素有很多,

除了軍隊數量,還有戰略戰術、武器裝備、戰鬥意志等等。尤其是近代海洋技術的高速發展,在歐洲和亞洲誕生了很多航海強國,日本在經過明治維新之後海軍實力迅速壯大並對腐朽的清王朝虎視眈眈。而此時的清朝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仍然實行閉關鎖國的愚民政策。做著天朝上國的美夢。隨著時局的發展,在飽受欺凌之下,清朝統治者也認識到了創建和加強海軍實力的重要性,開始支持一批洋務派購買軍艦,整頓軍備。

清朝是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雖然在清朝後期不得已接受了一些外國思想也開展了一些洋務運動,但是腐朽的封建思想沒有任何改變,落後的封建制度依然根深蒂固,保守勢力為了鞏固自己的利益和洋務派人士展開了你死我活的鬥爭。慈禧太后表面上支持海軍建設,其實暗地裡仍然荒淫無度、貪圖享樂、鋪張浪費、甚至挪用海軍軍費修建戲樓,守舊派對於海軍建設時刻刁難,偷工減料、剋扣糧餉,以至於大戰之中炮彈居然無法打響。艦隊軍官紀律鬆懈、貪汙成風、中飽私囊、戰鬥意志消沉,有的在作戰過程中居然貪生怕死私自逃離,再加上戰爭決策者對戰爭形勢和爆發時間的估計錯誤,準備不足,導致開戰之後戰術運用失當,倉促迎敵之後應變不及,在這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之下,最終導致了全軍覆沒的悲劇。

綜合來看,甲午戰爭的失敗是整個清朝政府在沒有充分的準備之下和裝備精良有備而來的敵人進行的一場從開始就註定要失敗的戰爭。

我是文史墨客,不到之處,請多指教,期待與您的交流!


文史墨客


非要找一個責任人,非慈禧太后莫屬,一場事關國運的戰爭的勝負,當然應該由最高統治者負責。

個人認為甲午戰爭的失敗是必然的,雖然在戰前單獨從軍艦數量噸位等數據上看,北洋水師甚至是佔優的一方,但戰爭從來就不是數據的比拼,而是綜合國力的體現。

日本明治維新後,已經成為一個現代國家,而大清卻仍然是一個古代國家,在政治體制、戰爭動員能力等方面,並不處在同一個時代。因此雖然將士們一心報國,但補給、後勤、情報等全方位落後的情況下,北洋水師其實並沒有勝算。


懷念夏天


中日甲午戰爭,清政府慘敗,代價更是慘重。李鴻章代表清政府簽訂了《馬關條約》,割讓遼東半島,割讓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相當於清政府幾年的財政收入啊,簡直是把褲衩都賠掉了。

更重要的是,經過甲午戰爭一役,讓小日本看到了清廷的軟弱與無能,小日本的狼子野心呼之欲出,加劇了日本對中國侵略的步伐。

在整個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各個朝代都與日本交鋒不斷,唐朝的時候,因為朝鮮半島上的百濟國欺負新羅國,新羅向唐朝求助,唐高宗出兵打趴了百濟,百濟向日本求助。中國和日本的第一交鋒開始,結果唐朝完勝,小日本被打怕了,1000多年沒敢染指朝鮮半島。

明朝萬曆十八年,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又開始蠢蠢欲動進犯朝鮮,朝鮮國王嚮明朝求助,萬曆皇帝毅然決定出兵,派副總兵祖成訓率五千騎兵入朝,開啟了長達時年的抗倭之戰。雖然代價慘痛,但是也打退了小日本。

鴉片戰爭後,各國列強紛紛來割大清的“肉”,小日本也是蠢蠢欲動,但是鑑於被打了兩次,他們沒有輕舉妄動,但是也沒閒著,不斷製造小摩擦,不但沒有得罪大清,反而撈了不少好處,比如1874年藉口琉球漁民被殺一事,敲詐了清政府50萬兩白銀,順便還把琉球佔為己有,改為沖繩縣。

不僅是甲午中日戰爭,自從1840年後,清政府和列強打的每一仗都是以割地賠款告終,如果要追究責任,那麼這就不是某一個人的責任,而是整個清政府統治的問題。

首先,是清朝最高權力中樞的責任

打敗仗,清朝的最高統治者慈禧首先就難辭其咎。總是以天朝上國自居,從來就沒有對日本重視過,認為日本是彈丸小國,不足為懼。在整個戰爭中一直是被動應戰,從來就沒有主動出擊,更沒有完整的戰略部署,甚至連一個軍隊的總司令人物都沒有。仗怎麼打,打還是不打,沒有人敢說話,全憑慈禧一句話。

有史學家認為大清朝是沒有人才的,有的只有奴才,這與清朝的起源是有關係的。清朝在入關前,基本處於半農奴制半封建社會,入關後把這種努力制度也帶到了中原。從雍正開始設軍機處,國家大權集中於皇帝一人,朝中大臣只有聽命,沒人敢言。尤其是八旗官員更是以當愛新覺羅的奴才而沾沾自喜。

縱觀整個清朝是從來不重視海防的,讓沿海漁民全部內遷30裡,設立禁區。自以為自己可以把大門關住,殊不知敵人是可以輕易的打碎你的大門的。

慈禧時代,李鴻章積極籌備海軍,但是籌備了多年也沒有打過一仗,從慈禧到朝中大臣都認為李鴻章是在浪費錢,視海軍為可有可無之物,從1888年起停止購進軍艦,1891年起停止撥付海軍彈藥軍費。兵器還大肆挪用海軍軍費給慈禧修建頤和園。造成北洋水師十餘年沒有購買、更換設備、炮彈。結果開戰後,主力艦定遠艦打出第一炮後,竟然把自己的艦橋給震塌了,北洋水師主帥丁汝昌竟然在自己的船上給震傷了腿。

在甲午戰爭之前,英國Armstrong船廠找到李鴻章,想把剛剛建造好的世界最先進的四千噸級巡洋艦賣給李鴻章,但是李鴻章一攤兩手,聳聳肩,沒有錢。結果英國人轉身就把這艘巡洋艦賣給了日本,就是後來在甲午戰爭中非常出名的“吉野艦”。

其實當時日本也沒有錢來買,但是日本人深知這艘艦的重要性,於是發動全民捐款,日本的明治太后不惜把自己的首飾都捐了出去。反觀慈禧老佛爺,為了自己的六十大壽,舉全國之力給自己修一個破園子。同樣都是太后,這做人的差距咋那麼大呢?

其次,清軍的腐敗至極是直接原因

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但是清政府養的可不是兵,而是一群大爺。據馮玉祥的回憶,甲午戰爭的時候,他在保定當兵,當部隊接到命令調往大沽口防禦日軍的時候,整個軍營像晴天霹靂一樣。部隊開拔的時候一片苦地喊孃的。

有目擊者稱,這支綠營軍,戰士面黃肌瘦,戰馬瘦小,士兵還沒走出南城就汗如雨下,這小體格,怎麼上陣殺敵。更可笑的是還有不少士兵拿著大煙槍,提著鳥籠子。沒有一點打仗的樣子。

再說海軍,雖然李鴻章勉強買回來了幾艘軍艦,當著光緒的面大言不慚的說是遠東第一海軍,但是其實真是是紙老虎一個,難怪李鴻章說“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他真是給大清糊了一個紙海軍。

首先軍艦常年不訓練而挪作他用。南洋水師“元凱”“超武”兩艘運兵船被當成朝廷大員的私人遊輪。北洋水師的軍艦走私販運、搭載旅客,大搞第三產業,活生生的把軍艦搞成了商業運輸船。

其次欺上瞞下。即便是偶爾訓練一下,也是“預量碼數,設置浮標,尊標行駛,碼數已知,放固易中”。也就是說,看著軍艦打的挺準,其實不是指哪打哪,而是打那指那。軍事演習變成了“軍事演戲”,表面上看起來威力強大,其實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假把戲。

再次,朝中大臣,各地方督撫的不團結也是重要原因

朝廷中,首先要點名的就是翁同酥,貴為同治和光緒兩朝皇帝的老師,目光短淺,頑固守舊,掌管戶部錢袋子,沒有給李鴻章批出來一分錢,還處處對李鴻章掣肘。就這樣的一個人也好意思說自己是主站派。

地方上,各省督撫居然人人自保,隔岸觀火,沒有一個人出兵救援,參戰的只有北洋水師和直隸、滿洲部分陸軍,連南洋水師都沒有派出一艘艦。真的不能叫中日甲午戰爭,只能叫“甲午李鴻章和日本的戰爭”。

在劉公島戰役中,有一艘廣東艦船停在劉公島,竟然給日本人寫信說這艘艦是廣東的,和中日戰爭沒有關係,請求放行,此事讓全球譁然。難怪當時西方媒體說,甲午之戰,是李鴻章一人戰一國,雖敗猶豪!

連清朝的敵手伊藤博文也說:“中國名為一國,實為18省,為一國則十倍於日本,為18省則無一能及日本”。


歷史百小生


關於【甲午海戰】,又稱為【日清戰爭,第一次中日戰爭】的歷史,我們或多或少的從電視劇或者電影中能夠得到一些信息。

雙方歷史信息

參戰雙方:中國,日本

時間: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

參戰人數:清軍630000人 ,日軍240616人

地點:朝鮮半島、遼東半島、山東威海、黃海北部

主要指揮官:中國-李鴻章、丁汝昌;日本-山縣有朋、伊東佑亨

結果:日本獲勝,清廷委派李鴻章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戰爭原因

  1. 1894年朝鮮發生“東學黨”起義,朝鮮原為中國的隸屬藩國,朝鮮國王請求清廷派兵去鎮壓“東學黨”起義;清廷李鴻章按照朝廷旨意排人前去鎮壓,而後日本按照前期與清廷簽訂的《修好條約》,“清廷出兵朝鮮,日本有義務派兵保護日本商人”為由,找藉口出兵朝鮮,蓄意挑起中日戰爭。

  2. 日本明治維新後,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對外積極侵略擴張,佔領領地,佔領資源,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日本從英國、德國購買軍艦,而大清則依“國庫緊張”多年未購置新的軍艦與大炮。可想而知,實力懸殊不可等量齊觀,不可同日而語了。而大清練兵紀律鬆弛、管理混亂,武備廢弛,戰鬥力低下;而日本則是武器先進、紀律嚴明、戰鬥力強;

總結結論:

  1. 是否擁有一艘先進的軍艦,並不能決定戰爭的勝負,但晚晴封建統治者把本來不多的海軍軍費挪作他用,說明了他們根本沒有近代的海權意識和海防觀念,這和已經資本主義化的日本集團相比,實在是不可同日而語,而後發生的甲午海戰的勝負,也就可想而知了。

  2. 如果按照責任制來劃分的話,大清慈禧是第一責任人,李鴻章是第二責任人,晚晴朝廷大臣是第三責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