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盟軍的“飛燕行動”失敗,希特勒是不是有可能造出原子彈?

左邊緣868686


可以說,如果當年的“飛燕行動”失敗了,希特勒確實有很大幾率造出原子彈。

早在1939年的時候,英國的間諜們就弄到了一份德國的秘密計劃。這份計劃顯示德國將要發展一批“黑科技”,而這一批“黑科技”的第一位,就是原子彈。

緊接著1940年,德國佔領了挪威,控制了一個重水生產工廠。這個工廠是當時世界上唯一的重水生產中心,是製造原子彈最重要的材料。

英國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十分的焦慮。雖然沒有見過原子彈的威力,但是這種新型武器極有可能對英國造成巨大的威脅。丘吉爾考慮再三,決定不惜一切代價,毀掉重水工廠,阻撓德國的原子彈計劃。

這就是著名的“飛燕計劃”。

挪威的這個重水工廠,所處的位置非常隱蔽。崇山峻嶺之間,德國進行了非常嚴密的保護,想要破壞它,極其困難。英國當局將任務佈置給了安全協調局的斯蒂文森,讓他使用特種部隊完成任務。

斯蒂文森明白,使用轟炸機炸燬工廠的幾率太小。一旦首次轟炸計劃不成功,德國進一步加強防守,想要再破壞就難於登天了。於是他決定讓特種部隊深入敵後,炸燬工廠。

(參與飛燕計劃的部分戰士)

這是一個大膽的計劃,也是一個很有風險的計劃。

開始的時候,斯蒂文森挑選了4名挪威籍的突擊隊員,把他們空投到重水工廠附近,與當地情報人員接頭,偵查地形等情報。

緊接著,又派出了兩架由轟炸機牽引的滑翔機,每架飛機裝載16名突擊隊員。但是,這兩架飛機出事了!

第一家轟炸機的導航設備出現故障,收不到地面信號。又因為高度表失靈、牽引繩斷開,滑翔機墜毀了。這架飛機上的16名隊員8人死亡,另外8人被德軍俘虜,4人重傷不治,4人被德軍槍決。

第二架滑翔機運氣也不好,因為轟炸機撞到高山,滑翔機迫降,被德軍發現。突擊隊員不是當場死亡,就是被德軍抓住處決了。

兩架飛機都沒能完成預定計劃,並且德軍意識到重水工廠有危險,立刻加強了安保力量,飛燕計劃成功的幾率更小了。

先期到達的4名挪威籍突擊隊員,為了躲避德軍的搜捕,不得不躲進深山,忍凍捱餓,等待下一批隊員的到來。

斯蒂文森明白自己沒有退路了,於是又挑選了6名特工,跳傘來到了預定位置。現在,6名突擊隊員,加上之前的4人,還有兩名情報人員,一共12人,決定秘密潛入,炸燬工廠。

1943年2月27日,行動開始前,突擊隊隊長命令,所有人穿上英軍制服,每個人帶兩片氰化鉀,一旦發現自己可能被俘,就服毒自殺。

當天晚上,突擊隊員翻越崇山峻嶺,悄悄的潛入到工廠附近。等到德軍換崗的空隙,他們趕緊進入工廠,按預定計劃分組行動。

爆破組迅速進入重水生產車間,安裝好炸藥,點燃了導火索。

德軍還沒有意識到什麼情況,重水工廠就被炸了,整個工廠一片火海,混亂不堪。突擊隊與一邊與德軍槍戰,一邊撤退。

因為工廠很混亂,突擊隊員順利的撤退了,德軍辛辛苦苦製造的450千克極其珍貴的重水也毀於一旦。

可以說,如果這次傳奇的“飛燕行動”失敗了,德軍加強防守力量,還真有可能在戰敗前製造出原子彈。真要是這樣,歷史就會完全改變了。


七追風


樓上幾位說的我不敢苟同,德國之所以造不出原子彈最大的原因不是挪威重水工廠被炸,而是因為當時德國帶頭研究原子彈的科學家,海森堡算錯了一個公式,按照他的算法造出原子彈最起碼需要10噸鈾235,這在當時簡直是不可能想象,當時整個世界都沒有10噸鈾235,以至於廣島核爆炸以後依然不敢相信,這世界上居然能造出原子彈,後來他的朋友波爾重新和他一說他才發現自己算錯了,他把整個核反應堆的重量都算上了,需要10噸鈾235,實際上幾公斤鈾235便可以完成核彈爆炸。

飛燕行動雖然效果顯著炸了挪威的重水工廠,不過就算不炸有海森堡在,德國的核彈依然不太能造出來,畢竟當時全世界都沒有10噸鈾235。


分割線~~

海森堡何許人也,他是量子力學的創立人,在研究電子、質子、中子、以及原子和分子內部其他粒子運動中,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因此,有人稱讚他開闢了20世紀物理時代的新紀元。可以說,他是可以與愛因斯坦相匹敵的頂尖科學家之一。


這裡有個候鳥


“飛燕行動”是一項旨在摧毀德國位於挪威南部泰勒馬克省的威莫格地區的德國唯一一座重水生產工廠奴斯克海多工廠的軍事行動。本人認為就算是飛燕行動失敗,德國也不可能生產出核武器,理由如下。

雖然德國在1939年就成了以研究製造原子彈為目標的“德國鈾協會”和德國“原子俱樂部”等機構,但是德國對核計劃的執行力度很不好,有許多人對自己的工作缺乏熱情和主動性,甚至出現消極怠工的情況,更有一些人在核原料中摻雜鈣物質致使很多次的實驗失敗以及得不到正確的數據。同時由於不能很快的製造出希特勒想象中的超級武器,希特勒便把注意力轉移到噴氣飛機,導彈和柴電潛艇上去了。

1942年希特勒簽署了一項法令明確的禁止進行一切不能在戰爭期間為軍事服務的科研工作,根據之一法令,同年6月,德國召開了一次會議來評價原子彈研究計劃的前景。首席科學家海森堡說目前德國根本沒有經濟力量來製造一枚原子彈,這樣,會議排除了花費巨資繼續製造原子彈的可能性,原子彈的地位在德國迅速下降。在組織方面,德國沒有組織起統一的得力的領導機構,他們把原子彈的研究交給有不同見解的科學家團體去執行,他們之間在原料供應和資源共享方面始終存在摩擦,在研究成果的相互交換上互不合作,這一系列的原因致使德國的原子彈研究慢慢被其他國家超越。隨著戰爭的發展對德國越來越不利,德國想要完成原子彈研究製造根本不可能。

“飛燕行動”的成功與否都不會對德國的原子彈研究有什麼特別大的影響力,這次行動的實施主要是英美等國對德國核武計劃的情報缺失,和內心對德國的恐懼而實施的一次完全沒必要行動。


微風書房


如果盟軍的飛燕行動失敗的話,希特勒有可能造出原子彈,因為美軍佔領德國的時候美軍把德國的核科學家抓走了,當時德國的原子彈快研究出來了,然後美國把德國的科學家帶到美國和美國的專家一起研製出了原子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