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父親白季庚為何把家選在符離

白居易父親白季庚為何把家選在符離

趙汗青

當時白季庚一人出來做官,弟兄們都相繼離開新鄭,到外地做官,而白居易母子在故里也無人照料。所以,白季庚將他們母子從新鄭帶了出來。一般來講,官宦的家屬都安排在官署。但是,徐州也不太安定。所以,不能安置在徐州官署,只能找一個相對偏僻的地方進行安置。於是在進行反覆比較之後,白季庚選擇了符離。因為,當時白居易的六兄任符離主薄,外祖父陳潤任徐州古豐縣尉,叔父白季般任徐州沛縣令,叔父白季康任宣州溧水縣令,七兄白闡任杭州於潛縣尉,另一兄長幼父任睦州遂安縣尉,十五兄白逸任烏江主薄,都在今安徽和周邊的皖蘇、皖浙、蘇魯豫皖交界地區,符離大體也居於中心地位,又有六兄在這裡任主薄,離徐州又近在咫尺,這樣比較便於照應,所以符離是比較理想的居住地。白居易的母親、兄弟和他的一些族兄弟都住在這裡。

15歲這年,白居易曾有詩:《江南送北客因憑寄徐州兄弟書·時年十五》:

故園望斷欲何如,楚水吳山萬里餘。

今日因君訪兄弟,數行鄉淚一封書。

還有,《除夜寄弟妹》:  

感時思弟妹,不寐百憂生。

萬里經年別,孤燈此夜情。

病容非舊日,歸思逼新正。

早晚重歡會,羈離各長成。

還有,《自江陵之徐州路上寄兄弟》:    

岐路南將北,離憂弟與兄。

關河千里別,風雪一身行。  

夕宿勞鄉夢,晨裝慘旅情。

家貧憂後事,日短念前程。  

煙雁翻寒渚,霜烏聚古城。

誰憐陟岡者,西楚望南荊。

直到白居易任江州司馬時,白居易的一些親人還在這裡居住。元和十一年(816年)夏季,白幼文還攜別院弟妹六七人,從宿州符離縣到江州探望弟弟居易。從白居易外祖父陳潤的一首詩《宿北樂館》可知道:

欲眠不眠夜深淺,越鳥一聲空山遠。

庭木蕭蕭落葉時,溪聲雨聲聽不辨。

溪流潺潺雨習習,燈影山光滿窗入。

棟裡不知渾是雲,曉來但覺衣裳溼。

如此說來,當時白居易的外祖父陳潤和外祖母陳白氏也在符離居住過。

陳潤,唐代詩人。蘇州(今屬江蘇)人。白居易外祖父。大曆五年(770)明經及第,次年復登茂才異等科,官至坊州鄜城令(一作尉)。唐張為《詩人主客圖》列其為“高古奧迪主”孟雲卿之升堂者。《全唐詩》存其詩八首,《全唐詩補編》存其詩一首。生平事蹟見《白居易集》卷四二《唐故坊州鄜城縣尉陳府君夫人白氏墓誌銘》、《襄州別駕府君事狀》,《唐詩紀事》卷三九。(見《中國隋唐時期作家名覽(三)》)

日本山口大學教授阿部泰記(日本)在《中日王昭君故事中的通俗文藝思想 》中記載:(日本)大江維時(888-963)編的漢詩文集《千載佳句》二卷(應和三年,963以前)〔15〕,選唐人、新羅人、高麗人等的七言二句。上卷547首,下卷536首。白居易、元稹的詩句多。影響《和漢朗詠集》《新撰朗詠集》。其捲上《人事部》,有陳潤《送王昭君》,“一雙淚滴黃河水,願得東流入漢宮。”(宋郭茂倩輯《樂府詩集》卷二十九《相和歌辭》前唐王偃《王昭君》雲:“北望單于日半斜,明君馬上泣胡沙。一雙淚滴黃河水,應得東流入漢家。”)(見《三峽論壇(三峽文學.理論版)》 2010年04期 )

白居易在符離生活了多少年?有一些白居易研究學者認為:“白居易十一歲隨家人遷居符離,三十三歲移家長安,在符離生活二十二個春秋……”(《符離史話》88-93頁《詩壇明珠白居易》)但是這種說法有點籠統,因為在這期間,白居易曾經遊學衢州三年,在襄州跟隨父親生活三年,在浮樑跟隨大兄生活一年,在洛陽跟隨母親生活一年,先後在在長安生活三年半(包括三十一歲到三十三歲之間)。

還有學者認為:白居易先後在符離生活時間為:13歲-16歲在符離生活四年:貞元元年(公元784年)——貞元三年(公元787年);20歲在符離生活一年:貞元九年(公元791年);24歲-26歲在符離生活三年: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29歲-31歲在符離生活二年: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秋——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秋。

第三種學者認為:大和九年(公元835年),春,64歲的白居易自洛陽西遊,過稠桑、壽安、同州,回下邽渭村小住,約三月末返洛陽。夏,旱熱,憶楊虞卿(時楊自京兆尹貶為虔州司馬),有詩。九月,代楊汝士為同州刺吏,辭疾不赴。十月,改授太子少傅分司東都,進封馮翊縣開國侯。十一月二十日,甘露變起,感而賦詩。冬,女兒阿羅嫁給了談弘謨。本年,自編《白氏文集》六十卷。計詩文二千九百六十四篇,前往廬山藏於東林寺,然後取道北上符離。

這一年,是白居易最後一次回符離。也就是說白居易與符離的關係前後長達50餘年。當然,到底是多久,恐怕很難找準確了。

不過,符離是白居易的第二故鄉,並且是他的初戀之地,基本上是無異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