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如何建立一支忠诚稳定的员工队伍?

宋启珠


一、政治关心

思想认识上我们要把生产一线职工作为政治上关心的重要目标。,在用人上须向生产一线单位倾斜。同时把吸收生产工加入工会作为工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关心生产工事业上的成长发展,以事业留人。只要有能力,就应该大胆启用,只要有贡献,就给一定的回报。生产中不乏藏龙卧虎之辈,可以考虑把他们安排在最适合自身能力的工作岗位上,对工作表现优秀的给予大张旗鼓的表彰和丰富的物质奖励,树立并推广生产一线的劳模形象,使生产工感受到矿上对他们最亲切的关怀。在近几年来,我矿重用提拔一线生产安全骨干9名,提拔到防突队长,机电队长,安全生产管理员,机电副矿长,等管理领导岗位,大大激发了广大员工热爱企业,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的热情。

二、权益上维护

(1)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消除企业员工在身份和待遇上的差异。为从根本上创造好的工作条件,我们应取消真正意义上的协议工,全改为合同工,农民协议工不再受到歧视,同工同酬,按劳取酬,消除用工制度的等级差别。按照合同协议,不折不扣的执行,不损害企业员工的利益,使企业员工有安全感,干放心活。

(2)吸引生产工参与企业管理,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我们从民主管理抓起,一是确保职代会代表中一线职工的一定比例,广泛行使职代会五项职权;二是企业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必须签定劳动合同,同时对合同条款增加人性化管理条款;三是工作三个月以上就必须享受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劳资部门要向生产工解释“参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尽最大努力让每位企业员工弄懂参保的好处及运作方法。

(3)工资收入向一线工人倾斜。企业员工年富力强,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原来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他们也提不起干劲,工资收入也少,难以稳定这支队伍。实行计件工资多劳多得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一线职工的收入,但相对而言,一线职工的收入与他们付出的劳动有一定的差距,有关部门在地面、辅助一线职工的工资原则上,应向一线工人倾斜,提高他们的收入和工作热情。每年年底,对安全生产做出贡献的员工,矿上进行物质奖励奖励。鼓励员工注意安全生产,把安全生产放在所以工作的首位。

(4)为提高企业员工的生产、安全技术技能,我们还应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促使其素质提高。每月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学习。定期组织各工种技术比赛、无论那个岗位员工,通过学习,生产技术达到一定等级,经有关部门考核认可,可以及时提高工资等级,这样有利于提高员工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对企业生产、安全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加强煤矿职工队伍建设,我们必须把优秀员工送至上级有关培训机构、学校进行进一步的提高,不断壮大煤矿企业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轻煤矿职工劳动强度。

三、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要想稳定煤矿职工队伍,切实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生产环境,特别是井下安全生产环境,这是稳定煤矿职工队伍的必备条件。如果安全生产条件不好,煤矿职工工作就不会安心,产生恐惧心理,造成恶性循环。在贵州省有这方面的惨痛教训,一个煤矿发生大的安全事故,一部分煤矿职工会跳槽到其他煤矿企业或非煤矿企业上班,煤矿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能正常生产和建设。企业也会在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我矿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部门的安全标准要求,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确保安全生产。我矿连续五年,未发生煤矿重伤以上的安全事故。在安全、生产取得了好的经济和政治效益。

四、生活上关怀

(1)改善安居环境。安居才有乐业,对企业职工宿舍大力实施“安居”工程,改善企业员工居住环境。彻底改除“脏、乱、差”局面。真正能让他们安居乐业。

(2)改善工作环境。一方面要从投入中加大力度,更新井下设备,同时要依靠科技进步治理各大灾害。一方面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让他们严格操作规程作业,抵御突如其来的危害,成为安全自我保护的典范。

(3)改善生活环境。各项工会要围绕中心任务,以建家为主线,大力开展会员劳动竞赛,同时成立并发挥安全协管员的作用,从生活上关心,使他们成为企业员工真正的勤务兵。

(4) 我矿煤矿职工一部分来自于矿区附近周边的村民,在农忙季节,我矿尽力为职工调节安排调休或请假方式,方便职工在农忙期间协助家中农活。职工普遍感到满意。

五、建立和谐矿区,搞好矿区周边关系

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有利于煤矿职工队伍稳定的一个因素。我矿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每一个员工,互敬互爱。对周边村寨协调好关系,对附近村寨困难村民和矿上员工,给予一定的资金帮助。几年来,矿区和附近村寨没有发生大的纠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