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而至的“天火”


突然而至的“天火”

考古遺址Abu Hureyra曾遭遇過極端宇宙撞擊事件。

早在20世紀70年代,考古學家們曾發現了一個被稱為Abu Hureyra的考古遺址,它見證了古代遊牧民族第一次定居、種植莊稼的歷史性時刻。而如今,這裡只剩下一個大型的土丘,標記著靜靜躺在阿薩德湖(Lake Assad)湖底的歷史遺產。

考古學家們在阿薩德湖形成之前就已從這裡發掘出了諸多考古資料,其中包括部分房屋、食物和工具。大量的證據使考古學家確認,在大約12800年前,這裡曾發生過遊牧向農業的過渡,是為地球文化和環境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科學家們發現,有關Abu Hureyra,還有另一個故事。考古學家根據穀物、早期建築材料和動物骨骼上分離到的熔玻璃發現,它是在極高的溫度下形成的——遠高於當時人類所能達到的溫度。加州大學地質學名譽教授James Kennett說:“這樣的高溫會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裡將一輛汽車完全融化。”因此,導致極端高溫的只可能是宇宙撞擊等高能量、高速事件。

在發表於《科學報告》雜誌上的論文中,Kennett和他的同事表示,該地點被洪水淹沒前收集到的資料顯示,Abu Hureyra是第一個記錄碎片狀彗星對人類居住地產生直接影響的地點。這些碎片可能來自同一顆在更新世末期撞擊地球,並在大氣中爆炸的彗星。它導致了大多數大型動物的滅絕以及北美克洛維斯文化的消失。

“我們的新發現提供了更有力的證據,證明如此高的溫度只可能與宇宙撞擊有關。” Kennett說。2012年,他和他的同事首次報告了該地區發生此類事件的證據。

Abu Hureyra位於新仙女木事件邊界(簡稱YDB)擊變隕石散佈區的最東端。擊變隕石散佈區存在著大規模燃燒的證據,其中包括一個廣泛分佈的富含碳的“黑氈”層,內含數百萬納米鑽石、高濃度的鉑和在高溫下形成的微小金屬球體。

研究者分析了熔玻璃的地球化學組成、形狀、結構、形成溫度、磁性能和含水量,發現它是在非常高的溫度下形成的,富含鉻、鐵、鎳、硫化物等成分——所有這些礦物都是在2200攝氏度以上的溫度下形成的。“Abu Hureyra附近被完全摧毀了。” Kennett說。撞擊或空中爆炸發生在足夠近的地方,將大量的熱量和熔融的玻璃灑向了整個村莊。

Kennett說:“這些材料在正常溫度下極其罕見,但在撞擊事件中卻很常見。此外,由於發現的材料與在世界其他地方發現的YDB層一致,證明它們很可能來自碎片化的彗星。”

編譯:Max 審稿:西莫 責編:雷鑫宇

期刊編號: 2045-2322

原文鏈接:https://www.news.ucsb.edu/2020/019823/fire-sk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