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知乎热贴,你会舍不得你的孩子长大吗?

专栏:知乎热贴,你会舍不得你的孩子长大吗?

专栏:知乎热贴,你会舍不得你的孩子长大吗?

“儿童教育,一直是个非常热门和困惑的话题。最近我的好友笔名‘欣欣妈’,在知乎上开了一个栏目,专门讨论教育相关的内容。于是,毫不犹豫地邀请她也在「愚不可及」公号上开了个专栏。”

专栏:知乎热贴,你会舍不得你的孩子长大吗?

知乎上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你会舍不得你的孩子长大吗?》说句老实话,关于这个问题,每一位家长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不舍,包括我自己……

不过我一直认为,虽然感性上会,但理性上还是要避免这种想法,因为这种想法很容易让我们忍不住去干涉孩子的生活,控制Ta的思想和行为,把Ta变成我们的附属品……

于是,青春期的叛逆,成年后的婆媳矛盾,甚至孩子与家长之间的疏远,自然就会随之而来。

专栏:知乎热贴,你会舍不得你的孩子长大吗?

孩子青春期的反叛,难道只是孩子的问题吗?孩子成家后,媳妇和婆婆水火不容,难道只是媳妇的问题吗?孩子与家长之间的隔阂与疏远,难道就是孩子不孝顺吗?

事实上很多人说起自己的父母、公婆,都会满腹委屈,专制、蛮横、不讲道理,类似的字眼马上就蹦了出来……

但是,其实哪个父母、哪个婆婆不曾年轻过,不曾和自己臂弯里的小宝宝拥有过一段非常快乐又亲密的岁月?在当年那个小宝贝的心中,他们也曾是那么温柔,那么得值得依靠。

父母对孩子的爱没有错,错在对这份爱太执着。


专栏:知乎热贴,你会舍不得你的孩子长大吗?

因为执着,所以当孩子慢慢长大,开始有自己的生活、朋友、事业时,我们还沉浸于当年和他的那些亲密时光,不习惯Ta已经逐渐独立。不能缘来则应,缘去不留。殊不知,这样反而更容易和孩子产生心理的隔阂。

本来是为了走得更近,却把对方越推越远……

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两性关系,世界上任何一种人际关系都是如此。所有健康的人际关系都是建立在对方充分地尊重、接纳之上的,而不是控制、改造,尤其是在“亲子”关系上。


专栏:知乎热贴,你会舍不得你的孩子长大吗?

曾经遇到过一个比较年长的孩子家长和我抱怨,她说老师你看啊,现在我的孩子工作了、也结婚了,很多想法和观念都和我们这代人差异越来越大,我和孩子他爸也是读过书的人,孩子现在却对很多事情的观点和看法与我们都不一样,经常说不到一块儿去。我们从小培养他,读大学又读研究生,怎么最后培养成这样了呢?

类似的问题,相信很多中国家长多多少少都问过自己。其实理智地分析下,当代中国,不要说一代人与一代人,就算是80后与90后,90后与00后,思想的差异都是很大的。我们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孩子与父母之间,无论从教育背景、知识结构、信息渠道还是从小以来的经济基础,都有非常大的差异,Ta怎么可能和你想的一样呢?

英国的心理学女博士西尔维娅·克莱尔曾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虽然,孩子是父母血肉的延续,但Ta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却不是我们生命和人生的延续。我们从小如此努力地给孩子接受各种教育,除了一些基本的普世价值观(譬如爱、尊重、守信等),其余的教育最终目的都不是把他塑造成像父母一样的人,而是为了让他有朝一日能够独立地面对这个世界,面对可能的变化和人生的起起落落。


专栏:知乎热贴,你会舍不得你的孩子长大吗?

佛家说:“活在当下。”俗语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其实这些道理三岁小儿都晓得,但往往八十老翁行不得。应该常常想,和孩子的亲密时光有亲密时光的好,孩子长大独立了,也有独立的好,怎样都好。

《菜根谭》里有句话“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心境平和;视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淡泊自然。

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孩子长大的过程又何尝不父母成长的最好过程呢?

关于儿童教育

您有怎样的困惑或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