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案例——西湖啤酒:杀鸡取卵终成他人囊中之物

西湖啤酒成立于1958年,是浙江第一家啤酒厂,20世纪90年代进行合资,也是浙江省第一家中外合资的啤酒企业,在本地具有极高知名度。对许多杭州人而言,夕阳西下时分,面对或遥想着西湖的如画景致,摆上几碟小菜,喝上一口西湖啤酒,是再惬意不过的事,虽万户侯不易也。

但自进入新世纪以来,西湖啤酒却日渐没落。2010年,青岛啤酒收购了西湖啤酒51%的股权,从此西湖易主。如今西湖美景依旧,但西湖啤酒却已非昨日了。

营销案例——西湖啤酒:杀鸡取卵终成他人囊中之物


说起啤酒,你想到什么?激情!年轻!活力!这就是啤酒行业的基本属性。啤酒是人间烟火里不醉不归的热闹,是甜腻的果汁和清淡的茶水所不能替代的豪情。就像在大学校园里的日子,几位好兄弟跑去聚餐,菜点不了几个,啤酒瓶子已经空了一堆。指点江山,议论风物,颇有梁山好汉那种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豪爽。

但是从西湖啤酒的广告宣传中,消费者完全感觉不到这些。虽然背靠西湖这棵大树,不利用一下未免可惜,但是西湖啤酒只抓住西湖安静秀美的这一面,开发出“淡者极尊” “爱上生活、爱上西湖”这样的广告语,美则美矣,雅则雅矣,然而你能从这些句子联想到啤酒 吗?能找到举杯痛饮时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吗?

营销案例——西湖啤酒:杀鸡取卵终成他人囊中之物


遵循这样的思路,西湖啤酒又开发了一款名为“西湖绿雨”的淡 啤产品,售价较高,瞄准高端啤酒市场。这个单品在浙江虽然销售不错,但从全局来看是一个战术上的极大败笔,因为它浪费了企业过多资源但未能带动全局。首先,绿雨这个单品的成功,是以牺牲整个品牌的营销资源为代价的,这无异于“杀鸡取卵”。绿雨主要针对高端人群,西湖啤酒的主流消费者则是普通大众。

过多地将资源集中于绿雨,就意味着针对主流消费人群的营销资源的缺失乃至牺牲。另外,绿雨的成功并未起到龙头带动作用,消费者但知绿雨而不知西湖,也不明白两者的关联所在。在高端领域里的一点成功,却弱化了主流宣传渠道,实在得不偿失。

啤酒行业在国外是寡头垄断行业,在国内也正向这个趋势发展。整个浙江啤酒行业数得出来的品牌也就那么几个,西湖啤酒真正的对手其实只有一个雪花啤酒。

营销案例——西湖啤酒:杀鸡取卵终成他人囊中之物


2006年,雪花啤酒开始发力浙江市场,推出大规模的“再来一瓶”的促销活动,活动中奖概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同时配以电视、户外等形象广告,来势汹汹。面对雪花啤酒的进攻,西湖啤酒没有任何反应。当雪花推出“再来一瓶”时,它没有促销;当雪花展开“勇闯天涯”公关活动,在消费者心中建立激情的品牌形象时,它继续奉行与消费者心理需求背道而驰的“西湖的、安静的”品牌形象。

结果,不到两年,西湖啤酒在浙江的市场份额就由鼎盛时期的70%下降到不足30%。至此雪花啤酒全面超过西湖啤酒,轻松成为浙江省内销量第一的品牌。2010年7月23日,青岛啤酒耗费近20亿元人民币,最终完成了对西湖啤酒51%股权的收购。

企业在进行产品运作时,必须把产品与消费者的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关联作为定位的基础,深入了解目标消费者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利益和结果,然后针对这种需求提供相对应的产品和利益。简而言之,消费者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产品,你就向他们呈现什么的产品,而不是想当然的闭门造车,将产品往相距甚远的特定性形态上生拉硬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