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發佈:全軍1萬餘名醫療人員投入一線救治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3月2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佈會,邀請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局長陳景元、綜合計劃局副局長趙海飛、運輸投送局副局長張天翔,國防部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吳謙介紹軍隊支援地方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吳謙:中國漢字的“人”是相互支撐的架構


記者:軍營是許多人聚集的地方,為什麼在軍隊中沒有出現冠狀病毒感染的病例?採取了什麼措施?

陳景元:我們軍隊參加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和安排,堅持全國“一盤棋”。同時,加強對疫情防控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和統一行動,搞好統籌協調。在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統一指揮、統一部署下,堅持按照國家統一防控要求,加強部隊自身防控。我們也採取了加強軍隊人員防控知識培訓,控制人員外出和交流,減少集會聚集等來控制疫情。同時,我們又積極調整訓練工作安排,減少集體活動。通過我們有力有序有效的防控措施,使部隊能夠有非常良好的訓練和生活秩序,處於良好的戰備狀態。

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在抗擊疫情中,醫護人員從事著高負荷、高風險的工作,身體和精神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請介紹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這方面的情況。第二個問題,目前已經有超過2000名的醫護人員確診感染了新冠肺炎,請問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有沒有感染?

陳景元:目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防控工作也處在非常吃勁的關鍵階段。向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最好的致敬就是學習他們的感人事蹟和忘我的精神,凝聚起必勝的決心和信心。在疫情面前,軍隊醫護人員紛紛向組織提交請戰書,積極申請到抗疫一線參加搶救感染患者的工作。就像一位軍醫所說的“共產黨員要率先上,革命軍人更要衝在前”,我們醫護人員有的為搶救生命堅守一線,連續作戰,有的是夫妻兩人同時上陣,有的推遲了婚禮,還有已經退休、退役的人員,也積極要求到前線、到武漢。所以,他們被患者親切地稱為“可以託付生命的人”。

關於第二個問題,習主席對參與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員十分關心,也高度重視對他們的保護、關心和關愛。要求從各個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堅決貫徹習主席的指示要求,堅持尊重規律、尊重科學,堅持科學防治,嚴格按照傳染病醫院的流程和規範開展醫療救治工作。醫務人員採取了三級防護,尤其是我們的感控人員、感控專家在工作當中嚴格督導,目前沒有出現醫護人員在醫院感染的情況

。以火神山醫院為例,醫院對精細防護緊抓不放,抽組感控專家成立督導組,指導專人擔任督導員,制定極為嚴格的診療和防控的流程。精心組織全體醫護人員安全防護培訓,加強全域覆蓋的防控督導。同時,我們醫院也注重抓好醫護人員必要的休息和修整,認真做好他們的生活保障和心理疏導,幫助大家緩解壓力,恢復體力,以最好的狀態投入到工作當中,努力實現“打勝仗、零感染”。


記者:我們注意到,這次軍隊出動了包括運-20在內的軍用運輸機來承擔醫護人員和物資運輸任務,能不能再給我們介紹一下這方面的詳細情況。

張天翔:這次進駐的軍隊支援湖北的醫療力量採取了航空、鐵路、公路投送方式組織實施,在除夕夜,空軍出動3架伊爾-76運輸機,分別從上海、重慶、西安起飛,將第一批的450名軍隊醫護人員和醫療物資投送到武漢。

2月2日,空軍出動8架伊爾-76運輸機,分別從南京、廣州、蘭州、瀋陽4地出發,將第二批軍隊醫護人員近800人投送至武漢。2月13日、17日,空軍兩波次出動運-20、伊爾-76、運-93型12架運輸機,飛行19架次,將第三批軍隊醫療人員1600餘人投送至武漢。其中,運-20運輸機出動10架次,這也是

該型國產大型軍用運輸飛機自2013年首飛以來首次參加非戰爭軍事行動。

這次空軍成體系、大規模出動現役大中型運輸機執行緊急空運任務,檢驗了中國空軍快速機動能力和遠程投送能力。與此同時,協調鐵路部門,採取加開臨客、調整編組、增加靠站時間等特殊措施,分別於2月2日、13日、17日把集結在全國22個站點的1200餘名醫護人員、100多噸醫療物資通過18趟次高鐵、動車投送至武漢。軍地密切協同,聯合高效,完成本次投送任務。

權威發佈:全軍1萬餘名醫療人員投入一線救治

記者: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多少軍人參加了防控疫情的任務?

趙海飛:中國軍隊堅決貫徹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的決策部署,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迅速啟動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全力以赴支援地方疫情防控。目前,中國軍隊分批抽組了4000多名醫護力量執行確診患者的醫療救治任務,駐鄂部隊抽組160多人130多臺車執行物資運輸保障任務,湖北省軍區、武警湖北省總隊也積極協助地方執行物資運輸、消殺防疫、疫情防控等工作,充分發揮了先鋒隊、突擊隊的作用,也以實際行動贏得了人民群眾的高度信任。每當有重大自然災害、重大風險挑戰、重大艱難險阻,人民軍隊總是挺身而出,全力以赴。

下一步,我們將根據疫情發展的形勢和地方疫情防控的需要,做好隨時聽令繼續支援地方疫情防控的各項準備,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總體戰、阻擊戰。


記者:我們關注到,近期有專家建議組建生物國防軍來確保國家的生物安全,請問對此有何考慮?

吳謙:對於專家學者的個人觀點,我們在此不作評論。加強國家生物安全是各國的普遍做法,國際上對生物安全問題向來十分重視。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21世紀議程》和《生物多樣性公約》,專門提到生物技術安全問題。我國從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國家安全、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高度,決定把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體系,系統規劃國家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這次疫情的發生,更加凸顯了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中國將盡快推動出臺生物安全法,加快構建國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制度保障體系。


記者:駐鄂部隊抗擊疫情運力支援隊在武漢保障市民生活物資配送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請介紹相關情況。

張天翔:為支援武漢市物流配送和市場保障,根據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請求,經中央軍委批准,抽組成立駐鄂部隊抗擊疫情運力支援隊,主要擔負市民生活物資配送和醫療防護物資的運輸任務。運力支援隊的官兵,有的參加過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有的參加過2016年抗洪搶險,還有的同志執行過第七屆世界軍運會的保障任務。全體同志精神狀態振奮,參戰熱情高漲,2月1日剛剛組建成立,2日凌晨2點就參與執行首趟運輸任務。截至3月1日,運力支援隊累計出動車輛2500多臺次,運輸群眾生活的必需品8500多噸,醫療防護物資近2.37萬件(套);出動直升機4架次,轉運醫療物資6.5噸,有效幫助市民解決生活和醫療防護問題,受到了武漢市廣大市民群眾的高度讚揚。


記者:在軍隊支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軍隊與地方是怎樣開展協作的?

趙海飛:軍隊支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軍地協調可以說是非常密切、非常順暢,也非常高效。軍委專門成立了由軍委後勤保障部牽頭,軍委機關相關部門和大單位參加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統一組織協調軍隊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工作,積極參加國務院疫情防控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積極參加中央赴湖北的指導組,加強軍地協同。

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抵達武漢之後,迅速和當地建立了聯席會議、情況通報、信息歸口等工作機制,在抗擊疫情過程中,軍地之間密切協同、相互支援、互通有無,共同調配使用護目鏡、N95口罩等緊缺醫用物資。另外,在醫療救護方面,軍地協作,科學施救,醫療骨幹和專家會商病情、優化方案,不斷提高重症患者的診療治療。另外,特別要強調的是,湖北省和武漢市黨委政府以及人民群眾對軍隊醫療隊關心關愛,積極主動做好相關保障工作。


記者:有外國的軍事專家分析,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對中國軍隊的備戰打仗能力造成衝擊和影響,請評論一下。

吳謙:軍隊一直以來就承擔著搶險救災、應急救援等多樣化使命任務。積極投身支援地方抗擊疫情,當好疫情防控的先鋒隊、突擊隊,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不但能全面檢驗部隊的應急應戰能力,而且可以錘鍊摔打部隊,對軍隊備戰打仗本身也是一次實踐鍛鍊和實戰促進。疫情防控期間,全軍部隊堅持抗疫不誤戰鬥力,防控不松戰備弦,紮實抓好以備戰打仗為中心的各項工作落實,始終保持了正規訓練生活秩序和良好戰備狀態,真正做到疫情防控和練兵備戰“兩手抓、兩不誤”。

權威發佈:全軍1萬餘名醫療人員投入一線救治

記者:我們在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投送的當天也看到了採訪,前方醫生曾經喊出了“人民軍隊誓死不退,要護衛全國人民的安全”。想問一下,是否到疫情完全勝利的那一天,我們和地方醫務工作者是會有一個統籌協調的時間表?如何來開展具體工作。

陳景元:全國有很多地方的醫療力量自願到武漢去參加救治工作,軍隊也派出了4000多人的醫療隊前去支援。在整個疫情防控過程中,軍民協同,團結一致,眾志成城。至於救治工作的階段性勝利,我們認為,現在還是階段性的,還處在關鍵時期。關於後續的工作安排,我們會視救治情況、疫情情況做好計劃和安排。

權威發佈:全軍1萬餘名醫療人員投入一線救治

記者:徐凱悅 紀夢楠

視頻剪輯:徐凱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