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广州的四大富商

十三行行商是代表清政府对外商进行管理,并拥有茶、丝、棉布等特许商品经营权的商人,在十三行鼎盛时期,行商中以潘、伍、卢、叶四大家族为最,这四大行商亦是清代广州的四大首富。


潘家


清代广州的四大富商

清代广州四大首富,曾任十三行总商的潘有度画像


首富之首原来是潘家祖孙三代。祖父潘振承、父亲潘有度曾经先后出任十三行总商,到了潘正炜一代继承家业,也是十三行的首领人物,并且以潘绍光(潘有度)的名义开设同孚行。一家父、子、孙三代都被欧美驻华商人尊称“潘启官”,依辈份分别称一世、二世和三世。


潘启官的产业,传至他的孙子潘正炜时,已达二千万元(银元)之巨。法国杂志曾对他作过报道,说他的财产总额超过一亿法郎。据潘月槎《潘启传略》记载:“正炜......道光间毁家纾难,特赏道衔,并赐花翎。”是指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潘正炜曾独家购买军舰一艘,贡献给清政府,以加强防御力量。另外,在1842年,英军勒索广州当局缴交赎城费时,潘正炜曾独捐六十四万元,其捐款数目仅次于伍家,还曾捐助抗英军饷二十六万两;带头发动广州城郊四十八乡士绅百姓,一致反对外国侵略者进入广州城而获胜;他为国为民,出钱出力而作出诸多重大牺牲,赢得了“毁家纾难”的赞扬。


伍家


清代广州的四大富商

清代广州四大首富之一,怡和行商、十三行首领伍秉鉴画像


清代广州四大首富之中最为出名的还有伍家——伍秉鉴、伍元华、伍崇曜三父子,以经营广州十三行怡和行富而扬名。伍秉鉴是嘉庆十八年时的首席行商,其父伍国莹受粤海关监督委任为行商,设怡和行。其子伍元华及伍崇曜先后继承祖业。伍氏家族居西关十八甫伍宅。


伍家发迹稍迟于潘家,然而后来居上,并超过了潘家。伍家的创业人为伍国莹,原是同文洋行的账房,于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开设怡和洋行,但他很快便把商务移交给第三子伍秉鉴。伍秉鉴乳名阿浩,故其商名又叫伍浩官。伍浩官执掌商务后,行事颇有风度又慷慨大方,事业有迅速的发展。据《安海伍氏族谱》所载,嘉庆间,伍氏已成为广州的首富了。怡和行业务后来由伍秉鉴第五子伍崇曜继承。据亨德《广州番鬼录》介绍,在鸦片战争前(公元1834年),伍浩官拥有资产已达二千六百万元(银元)。在武夷山有茶山,其他的地方有稻田、店铺、银号。他不仅是广州首屈一指的富户,而且还是世界上少数的几个富翁之一。鸦片战争期间,他也自购军舰一艘,贡献给清朝政府,当英军勒索赎城经费时,他又独资捐款一百万元,其经济实力可谓雄厚。他的住宅在今广州海珠区的溪峡街,“溪峡”是由他命名的,因为他的故乡在福建溪峡乡,为了不忘祖宗,故以此命名。


卢家


清代广州的四大富商

广利行行主卢文锦画像


乾隆、嘉庆年间,在羊城外贸首富排名中居第二的是卢家卢观垣和卢文锦父子,被外国驻华商贾尊为“茂官”。住在西关十七甫卢宅,以经营茶叶外销致富,是十三行著名的广利行行主。


叶家


清代广州的四大富商

清代广州四大首富之一,义成行行主叶上林画像


清代广州四大首富之一的还有叶家,叶上林和叶云谷。叶上林,又名大观。福建诏安县人,世居西关十六甫及泮塘。他建名园多处,有叶克家“鹿门精舍”和叶兆萼“小田园”。他为十三行义成行行主,外商尊称为“仁官”,生于乾隆盛世,从事外贸经营而生财有道,以洋行买办致富,有“富甲岭南”之誉。他与外商交谊深,很受英商公衙班信赖,在外贸活动中占尽优势。在羊城四大首富中名列第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