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神吳起用人之道,總文武、兼剛柔的軍事人才思想

戰神吳起用人之道,總文武、兼剛柔的軍事人才思想

話說,中國古代進入戰國以來,由於戰爭規模的擴大和頻繁,尤其是作戰樣式的增多,除了對軍隊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外,對軍事指揮人員的要求也更為提高。吳起一手打造出無敵的魏武卒,並在一生中打造出征戰76場,64勝餘平的輝煌戰績。那麼,吳起用人之道是什麼,或者說他對軍事人才的標準是什麼?下面筆者重點聊聊。

戰神吳起用人之道,總文武、兼剛柔的軍事人才思想

吳起認為:作為一個統率千軍萬馬的將領,應該“總文武(政治、軍事兼備)”,“兼剛柔(勇敢、智謀俱全)”,“其威、德、仁、勇,必足以率下安眾,怖敵決疑”。他批判那種“論將常觀於勇”的片面觀點。據說一次戰鬥前,吳起的“左右進劍”,他說:“將,專主旗鼓爾(專司指揮),臨難決疑,揮兵指刃。一劍之任(持劍戰鬥),非將事也。”這很能說明他的軍事人才思想。

戰神吳起用人之道,總文武、兼剛柔的軍事人才思想

吳起對將帥品質才能的要求,比過去更高。他認為首先必須具備理、備、果、戒、約五項基本條件。這就是說具備“治眾如治寡”的指揮能力,“出門如見敵”的敵情觀念,“臨敵不懷生(不作苟活考慮)”的獻身精神,“雖克(戰勝)如始戰”的謹慎態度,“法令省而不煩”的簡練作風。他特別強調將帥必須有“師出之日,有死之榮,無生之辱”的高貴政治品德,並要求將帥必須以“受命而不辭,敵破而後言返”作為自己的行為規範。

戰神吳起用人之道,總文武、兼剛柔的軍事人才思想

吳起還認為,將帥在作戰指揮方面,要能掌握“四機”:氣機、地機、事機和力機。也就是要善於控制軍隊士氣,善於利用地理條件,善於運用戰略戰術,善於保持和加強軍隊戰鬥力。他認為符合上述基本條件的指揮才能,才算得上“良將”;這樣的良將,“得之國強,去之國亡”。

戰神吳起用人之道,總文武、兼剛柔的軍事人才思想

吳起的戰爭指導和《吳子》所闡述的戰爭理論,是繼承前代、特別是孫武戰爭理論,並吸收和總結同時代的戰爭經驗,以及自己的戰爭實踐經驗而形成的。他的許多理論原則,都來源於《孫子兵法》。總的來說,雖然並未超出《孫子兵法》多少,但隨著社會的前進和戰爭的發展,理所當然地也有所豐富和提高。

戰神吳起用人之道,總文武、兼剛柔的軍事人才思想

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在戰爭觀上有新認識,將戰爭區分為正義性質的“義兵”和非正義性質的“強兵”、“剛兵”、“暴兵”、“逆兵”兩種類型。這雖未真正揭示戰爭的本質,但已超過了前人的見解。

(2)在思想工作和訓練工作上有新的創造。

(3)在戰略戰術思想、軍事人才思想和地形利用等方面,也有相當的發展。

戰神吳起用人之道,總文武、兼剛柔的軍事人才思想

例如孫武曾列舉了“相敵(觀察判斷敵情)”的三十二種徵侯,但他沒有進行歸納。吳起將這些現象進行了分類、概括,並總結出在何種情況下應“急擊”或“擊之”,在何情況下應“避之”等,這就更加明確和條理化了。

戰神吳起用人之道,總文武、兼剛柔的軍事人才思想

又如孫武要求將帥具備“智、信、仁、勇、嚴”五個條件,吳起則要求得更高、更全面,不僅要求具備“威、德、仁、勇”和“理、備、果、戒、約”等基本條件,而且要求在作戰指揮上能掌握“四機”。“四機”的內容都是孫武提到過的,但將它們概括為四個關鍵問題並聯系起來進行研究,則應視為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戰神吳起用人之道,總文武、兼剛柔的軍事人才思想

再如孫武雖然極為重視地形對戰爭的影響,但由於春秋時期仍以車戰為主,受地形條件的限制較大,所以他的論述,在對地形的利用方面稍有消極成分,對複雜的地形往往主張“必亟去之,勿近也”;或者要求迅速通過離開(如圮地)。

戰神吳起用人之道,總文武、兼剛柔的軍事人才思想

吳起則較為積極,他認為兵力少時要戰勝敵人,一定要利用險隘的地形條件。他說:“用少者務隘”;還說:“以一擊十,莫善於阨;以十擊百,莫善於險;以千擊萬,莫善於阻”。吳起論兵甚至還涉及水戰。這些理論比孫武時代又前進了一步。總之,《吳子》的戰爭理論,可以代表戰國初期中國戰爭理論發展的水平!

你如何看待吳子兵法

評論區交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