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在北碚開過厚德福飯莊

梁實秋先生曾在北碚開過厚德福飯莊,可惜沒一年便毀於日軍空襲。

厚德福飯莊,是當年北平有名的河南風味餐館。由河南杞縣人陳蓮堂創辦於北京前門外大柵欄內。借河南人袁世凱當國的機會,一時生意鼎盛,八方拓展,先後在瀋陽、長春、哈爾濱、西安、青島、上海、香港等處開設分號,並且厚德福不招外來廚師,全由自家培養,陳蓮堂派高徒赴各地分號掌勺經營。

梁實秋在北碚開過厚德福飯莊

厚德福開業廣告

1939年7月4日,厚德福飯莊在北碚黃山路10號(後改名為廬山路)的分號,開業了。掌櫃的,是卜居北碚的散文大師、美食家梁實秋。為什麼呢?原來,厚德福飯莊最早的投資人,是梁實秋的爺爺梁芝山。梁芝山是河南人,資助老鄉陳蓮堂開辦了厚德福。梁家一直是厚德福的大股東,只是一般都不參與經營,倒養成幾代人都有美食家的美譽。

厚德福一開業,就成了北碚數一數二的高檔餐廳。置身異鄉的梁實秋,也貪戀那份親切,時常呆在厚德福,真像一個掌櫃的,只是並不干涉管理。

梁實秋在北碚開過厚德福飯莊

梁實秋

厚德福飯莊的鎮堂菜有瓦塊魚、核桃腰、羅漢豆腐、燒烤鐵鍋蛋、紫酥肉等30多道豫味菜,還有燙麵角、油酥鍋魁等多種風味小吃供人們品嚐。

核桃腰,按梁實秋先生的說法,可不是一盤炸腰花,拌上一些炸核桃仁就作得了數的。軟炸腰花當然是很好吃的一樣菜,如果炸的火候合適。炸核桃仁當然也很好吃,即使不是甜的也很可口。但是核桃仁與腰花雜放在一個盤子裡則似很勉強。一軟一脆,頗不調和。厚德福的核桃腰,不是核桃與腰合一爐而治之;這個名稱只是說明這個腰子的做法與眾不同,吃起來有核桃滋味或有吃核桃的感覺。


梁實秋在北碚開過厚德福飯莊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雅舍舊貌


腰子切成長方形的小塊,要相當厚,表面上縱橫劃紋,下油鍋炸,火候必須適當,油要熱而不沸,炸到變黃,取出蘸花椒、鹽,不軟不硬,咀嚼中有異感,此之謂核桃腰。

紫酥肉,是開封的傳統名菜。早在北宋時就很出名。這道菜選用豬硬肋中段,切成長條,用鐵鉤勾著置火上,烤糊肉皮,放入水中刮洗乾淨,如此反覆,直至肉皮颳去三分之二,放入開水裡浸透,撈出,用花椒、鹽、料酒、大蔥、老薑醃勻,皮朝上放在盤內,入籠蒸至八成熟,取出佐料,肉片朝下放入溫油鍋中微火炸十分鐘,撈出在肉皮上抹一層醋,再下鍋炸,如是者三次,肉片已成柿紅色。此時撈出肉塊,改刀切成薄片碼放盤中備用,吃時配以荷葉夾、片火燒、蔥段以及用香油拌制的甜麵醬,其味美無比,令人齒頰留香,百吃不厭。

梁實秋在北碚開過厚德福飯莊

新開放的雅舍


燒烤鐵鍋蛋,又稱鐵鍋烤蛋。在烹製時將雞蛋打入碗中,攪勻後加上油、鹽佐料,摻雜少許肉末、碗豆。繼後入鍋放在火上連燒帶烤,待蛋漲至鍋沿,呈焦黃色。上桌時發出滋滋響的滾沸聲,頓時香味撲鼻,不同凡響。這一燒一烤,全靠用油及火候,手上的功夫一點含糊不得。

梁實秋在北碚開過厚德福飯莊

1940年被炸燬的北碚房屋


燙麵角是厚德福飯莊的開封傳統風味小吃,由北宋時期的“角子”演變而來。此品以精粉制皮,和麵時,用三分之二的燙麵,三分之一的死麵。餡料用肥瘦相宜的豬肉、食油、玉蘭片、熟麵筋及蔥、姜、鹽、料酒、味精、香油等調料剁餡混合而成。制好皮,拌好餡,包製成月牙形的餃子,用旺火蒸熟即成,食時佐以香醋、蒜泥等調味汁,風味尤佳。這種小吃,形狀美觀,色白光潤,皮薄透餡,皮軟而韌,餡嫩而香,汁多滋潤,鮮美可口,老幼皆宜。

八寶饅頭是厚德福飯莊的河南開封傳統名食,一種帶餡甜點,以精粉、老面、鹼制皮,用核桃仁、葡萄乾、糖青梅、冬瓜脯、桔餅、紅棗、糖、馬蹄及白糖、熟面等為原料配製成八寶餡,包餡成形後,上籠蒸熟即可上桌食用。

梁實秋在北碚開過厚德福飯莊

1940年轟炸後的北碚街道

可惜僅過了不到一年,1940年5月27日,在日機第一次空襲北碚時,厚德福不幸被彈,店毀人亡,梁實秋也無心經營了,反正自己任著中小學教材的主任編輯,有一份穩定的收入,於是,廚師們另謀發展,北碚再無厚德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