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保險意識提升 互聯網健康險逆勢增長

3月4日,眾安金融科技研究院發佈《保險行業全景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報告》(以下稱《報告》),報告指出,健康險短期內的增長激勵因素已經形成,疫情短期內將會影響保險業保費收入的增長,但健康險有望實現逆勢增長。

國民保險意識提升 互聯網健康險逆勢增長

抗擊疫情險企多舉措行動

疫情發生以來,各保險公司按照監管要求,從快速理賠、方便理賠、主動擴展保險責任等三個方面著手做好保險理賠服務。目前共有68家財產保險公司通過擴展產品責任等方式開發了600多款保險產品,70家人身保險公司在不增加保費的前提下,把1210款產品責任範圍擴展到新冠肺炎,惠及大量保單持有人。

《報告》指出,贈險等舉措體現出保險將公益活動融入整個社會正向發展的產業體系中,尤其是保險發展的產業體系中,基於保險產品特殊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在這個越來越強調人際傳播、新媒體營銷的時代,各項善舉背後的正向營銷,亦能積累更大的價值。

疫情之下,險企在完成公益贈險,踐行社會責任的同時。也通過公益的方式,通過線上渠道累計用戶,在擴大險種影響力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間培養了用戶的風險意識。疫情阻擊戰是一場風險與危機的應對戰。保險業作為管理風險的行業,憑藉自身處置風險的專業能力與提供保障產品的特殊優勢,也面臨著新的機遇。

健康險有望實現逆勢增長

幾乎每一次大疫情過後,都會出現投保率增加的現象。回顧歷史數據,2003年“非典”疫情推動健康險為代表的保險業保費收入快速增長,5至8月在“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期間,健康險單月保費同比增速高達309%、265%、158%、131%,疫情穩定後逐步恢復正常增速水平。

結合此次疫情來看,疫情期間全社會範圍內的風險保障意識再度提升,疫情結束民眾的正常消費逐步恢復後,保險需求有望迎來 前期抑制後的再度迅速增長。

受益於居民對健康服務和健康保障的需求增強、健康保險產品服務和監管的 “供給側”創新不斷豐富和深入,近年來健康險持續高速增長。數據顯示,2019 年,財險公司經營的短健業務收入840.3億元,同比增長47.4%。疫情爆發後,消費者保險意識空前提升,健康險需求受到刺激,線上業務逆勢增長。

技術優勢引領線上業務利好

《報告》指出,疫情之下,險企應積極應對防範疫情所帶來的不利衝擊。隨著民眾的健康意識和風險保障意識都有明顯提升,對健康險的短期突破和長期發展都將提供積極的動能,險企把握髮展契機,在健康險發展、線上線下融合、生態建設等方面著力,將是這場危機中的最大“機遇”。

事實上,作為一家多年深耕科技領域的互聯網保險公司,一直以來,眾安始終致力於通過技術等手段,不斷賦能健康險等產品。

旗下被譽為“國民醫保”的百萬醫療險產品尊享e生,完成14次迭代的同時。可通過“眾安精靈”AI導診,目前已覆蓋800多種疾病,1500多種常見症;其首創的醫療墊付服務,覆蓋83個座城市、2000多家醫院。理賠環節,在OCR識別和醫療數據直連等技術的加持下,尊享e生實現了70%的賠案自動化理算,理賠款最快15分鐘到賬。

在疫情期間,眾安互聯網醫院更是舉措不斷,通過在線義診和心理諮詢等服務,緩解疫情給大眾帶來的心理壓力。此次疫情,也將促使互聯網的工具屬性進一步得以凸顯,加速線上化佈局,受益於線上健康險業務的高速增長,眾安的保費增速仍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