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大意失荆州真的是因为大意吗?

关羽大意失荆州真的是因为大意吗?

我们常说关羽“大意失荆州”,而荆州的丢失不仅仅让刘备丢失了一大块地盘,损失数万精锐士兵,更导致诸葛亮《隆中对》中的战略崩盘,使得刘备再无北伐一统中原的机会。此后刘备讨伐孙权在夷陵战败回到白帝城不久病逝,季汉外有孙吴曹魏强敌,内有黄元叛乱,真可谓危急存亡之秋,虽有孔明力挽狂澜,但季汉的结局已经不可挽回。可以说,关羽丢失荆州就是季汉的转折点,此前季汉属于昂扬的上升期,此后便是悲壮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么,丢失荆州这个锅真的该关羽背吗?咱们先梳理一下当时三国的局势以及弄清楚荆州位置的重要性。

关羽大意失荆州真的是因为大意吗?

荆州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刘备和孙权联手在赤壁大败曹操后,曹军后撤,孙刘联军转守为攻,刘备和周瑜程普攻打曹仁防守的江陵城。因为短时间内难以攻克,所以刘备让关羽绝北道挡住曹操援兵让周瑜安心打曹仁,关羽绝北道阻拦曹军一方徐晃、文聘、满宠、李通和乐进,刘备亲自率军南下攻打武陵、长沙、桂阳、零陵。战后,荆州七郡里刘备独得四郡和半个江夏郡半个南郡,曹操有南阳郡和半个江夏郡,孙权仅仅得了半个南郡。

关羽大意失荆州真的是因为大意吗?

但孙权一方觉得他们出力最多战利品却最少心里不服,刘备又认为自己夺得的四郡在南方,不但人口少山区多,而且无法直面曹魏就无法实现隆中对里的“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更难以进军益州达成“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的战略目标。所以刘备提出用手上的半个江夏郡换取孙权手上的半个南郡。这也是刘备“借荆州”的由来,其实不是借荆州,而是半个南郡,还是拿半个江夏郡换的。孙权一方觉得自己的半个南郡被北面曹操的南阳郡和东面刘备的江夏南边的武陵郡长沙郡包围了难以保住,也为了让刘备分担曹军压力便同意了。

关羽大意失荆州真的是因为大意吗?

但刘备西进夺得益州后孙权的嫉妒便难以压制了,于是趁刘备和曹操在汉中对峙的时候讨要荆州,刘备怕自己和曹操全力出手的时候被孙权偷袭只好委屈划下湘水之盟,双方各得三郡。但刘备不知人的贪欲是没有底线的,孙权根本没有满足获得的三郡,而是想全据除了南阳外的荆州,因为他认为刘备占据的荆州三郡在长江上游对自己有威胁。

关羽大意失荆州真的是因为大意吗?

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打败曹操,斩杀夏侯渊,进位汉中王。随后关羽北伐水淹七军,斩杀庞德,擒拿于禁,消灭曹魏数万精锐的中央军,吓得曹操几乎要迁都躲避关羽锋芒,威震华夏。此时的东吴面对如日中天的季汉如鲠在喉,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但又无可奈可。这时候司马懿劝曹操以官职和把东南的郡县封给孙权为条件让他偷袭关羽,史书记载“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于是孙权引诱糜芳、傅士仁投降,俘获了关羽军队的家属为人质,导致关羽军队士气溃散最终兵败被杀。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关羽战败的原因有三个。

​1是关羽威震华夏一战面对的是曹魏一方的曹仁、于禁、庞德、徐晃、张辽、满宠、胡修、傅方、吕常,孙权一方的吕蒙、陆逊、蒋钦、朱然、潘璋等等,几乎孙吴曹魏双方全明星阵容打关羽一个,而且是靠偷袭和糜芳、傅士仁投降才获胜的,关羽战败理所当然,否则就太逆天了。

关羽大意失荆州真的是因为大意吗?

2是糜芳作为刘备的大舅子,季汉的皇亲国戚,此前跟随刘备历经无数磨难也不离不弃,谁也想不到他居然会不战而降,导致关羽士兵的家眷都落入孙吴手中,丢掉坚固的江陵城让关羽失去后路。是的,此前糜芳是被关羽责骂说要回去惩处他,但那是因为他没有完成供应粮草的任务,被罚是应该的,而他作为国舅,关羽也不可能因为这个就杀掉他。

关羽大意失荆州真的是因为大意吗?

3是东吴和季汉是盟友,而曹操虽然在汉中战败,关羽北伐也消灭了他几万精锐,但离消灭曹魏还远得很。总体上来说无论人口、军队、经济,曹魏都是三国中的最强,孙吴季汉双方加一起实力都比曹魏弱。凡是有基本逻辑的人都明白此时双方联合才是最佳选择,但谁知道孙权会失去理智发疯呢?要不是随后曹操在220年病死,那么在刘备攻打东吴时曹操多半也会南下,东吴就灭亡了。所以关羽不是大意失荆州,而是正常人都难以想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