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年是怎样做空日本经济的?

万啟斌


二战过后的日本经济体量与中国差不多,后来,日本经济在美国的扶持下,快速增长,

到1980年,日本GDP已经是美国的一半,而且还在快速增长。


1980年,日本购买了美国40%的国债,是美国最大债主;日本操控的资金占纽交所交易量的25%;美国市场20%的半导体设备、30%的汽车和50%以上的机床,以及大部分电子产品都被日本企业占据。



曾经帮扶的小弟,已经严重威胁到美国自身经济霸主和金融地位,于是美国通过一系列的招数,狠狠的打了日本一棒槌。这个棒槌的身影,如今又出现在美国对付中国的身上,那么,美国究竟是怎样做的呢?


1、货币战争


在政治上,指责日本,因为美元汇率高估,造成美国公司竞争力远低于日本企业,美元兑日元高估,造成美国企业萎靡。由此,美国开始购入日元债券;限制日本压低汇率,只要日本压低汇率,美国就开始制舆论和政治压力逼日本就范。


2、贸易战


美日之间没有爆发类如今天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因为日本很快就妥协于欧美制定的《广场协定》。《广场协定》逼迫日本拉升日元汇率。同时,美国发起对日本的“301”调查,遏制日本企业发展,特别是日本国内新兴行业的发展。



3、加息剪羊毛


搞完日本企业之后,美国开始加息,让那些不看好日本的资金,迅速回流到美国,终于,日本经济泡沫被美国刺破。


抬升日元汇率,造成日本出口的商品价格上涨,以此达到减低日本商品竞争力。日本又何曾不想反抗,但军事、经济都依附于美国的日本,早失去了谈判的资格。


今天,美国这一出好戏,又对中国上演,美国试图用贸易战来控制中国企业竞争力,打压华为、中兴,抢占5G。不同的是,中国不是日本,不可能轻易与美国妥协!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总要打到美国吃到苦头才肯罢休。


小白读财经


198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迅速,日本的GDP已经是美国的一半了。美国害怕失去经济大国的地位。美国在1985年逼迫日本签署广场协议,导致日本经济全面崩溃,成千上万家外贸企业亏损倒闭。



1.1980年代日本拥有2850亿美元的美国直接资产与证券资产。日本控制了3290亿美元的美国银行资产。购买了美国40%的国债。日本操控的资金占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每日交易量的25%,可以说日本对美国的经济影响力非常大。

2.美国市场上20%的半导体设备,30%的汽车和50%以上的机床,以及大部分消费类电子产品都是由日本生产出口到美国的。日本在美国赚了很多钱,但是美国也开始精心酝酿一场金融战来打败日本。

3.1985年美国联合德国,英国,法国,日本在纽约的广场酒店签署了广场协议。这个协议说日本向美国和欧洲出口产品,赚了很多钱,要求日元升值。如果日元不升值,欧美国家将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日本害怕了只能签字,这就是强盗行为。

4.日本政府迫不得已让日元升值,两年之内日元升值了一倍,而美元贬值了一倍。这导致日本的出口制造业陷入了瘫痪,成千上万家日本出口型企业遇到了严重的亏损。

5.美国又逼迫日本调低银行存款利率,让日本的有钱人觉得把钱存在银行利息太少。所以日本的有钱人就投资了房地产、股票和艺术品。然后美国又做空日本经济,导致日本股市暴跌、楼市下跌、艺术品价格下跌,日本经济损失惨重。


香堂风子


日本经济衰落,始于美国精心酝酿的一场金融战。

而为何美国要打击它的小弟呢?因为当时日本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美国这个世界金融霸主的地位了。

1980年代的日本全年GDP是美国的一半,在当时日本拥有了2850亿美元的美国直接资产与证券资产,控制了3290亿美元的美国银行资资产,购买了美国40%的国债,还出口了大量的日货去美国,使得它到处是日本货,可以说日本对美国的经济影响力十分巨大。

这个时候,美国不干了,一个小弟还敢窜在我头上?于是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打压日本经济,抑制日元崛起,维护霸权地位。

首先,营造舆论,逼迫日元升值。先发布一份报告,说美国制造业衰退是因为美元对日元的汇率过高,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应该降低美元对日元的汇率,让日元升值。

接着就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直接让日元升值,如果不升值就让欧美等国家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在签署广场协议的当月,美元就贬值了一倍。日本是一个出口导向型的国家,这一贬值,直接导致了成千上万的日本出口型企业陷入亏损。

然后,督促日本金融开放,让更多热钱涌入,扩大资产泡沫。当时,因为巨额的热钱涌入,推高了日本的资产价格,它的股市、房地产、艺术品的价格直冲云霄,没有人想安心搞实体经济了,于是以房地产为主导的产业推动了日本经济泡沫的发生。

最后,美元加息,让全球资本流回美国。日本股市、房地产、艺术品的价格全面暴跌,日本经济泡沫爆炸,损失惨重。于是在1990年后的日本,陷入了长期的低迷之中。

总结,在这场金融战中,日本被美国玩的团团转。

关注识象财经,与你聊聊泛财经知识。


识象财经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上世纪50年代起,日本经济复苏并开始高速发展,一直到80年代,日本GDP超过美国的一半并仍在高速增长,这让美国认为日本威胁到了自己的经济和美元霸主地位。之后,美国通过贸易制裁、日元升值、逼迫日本开放金融市场等手段使日本经济泡沫被刺破,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面对经济上日益强大的日本,首先发布了一份报告,该报告指出美国制造业衰退的原因是美元对日元汇率过高,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不利于美国产品的出口,应该降低美元对日元汇率,使日元升值。这本是经济问题,然而美国利用自身的霸主地位使经济问题政治化,逼迫日本升值,这给日本的出口产业造成了不小的打击。

80年代中期,美国和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外汇市场被人为干预使得日元升值。美国的这一做法具有明显的霸权思想,完全是人为操纵汇率,破坏了自由市场的原则。广场协议签订当月,美元就贬值了一倍。日本本身就是出口导向型国家,内需不足,经济发展对海外出口极为依赖,美国的这一做法,无疑击中了日本的要害,使得日本出口竞争力严重削弱。

其次,美国以贸易摩擦为由,对日本半导体产业发起了调查,遏制日本半导体产业发展。五年后,美国对日本又发起多个产业的调查,遏制日本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其美国在这些产业竞争中具有优势。再之,美国迫使日本开放金融市场,国际上大量热钱进入日本,助推了日本的资产价格,日本股市出现大量投机者,房地产经济的虚假繁荣加速了日本经济泡沫破灭。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经济一度停滞不前,直到21世纪初才开始逐渐复苏。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小斌爆料


前几天,日本政府公布了最新的经济数据,日本今年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9%,超过了市场预期。对日本来说,1.9%的GDP增速已经值得拍手称快了,因为这个国家正在经历“失去的三十年”——日本的经济增长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几乎停滞,出现负增长也是常有的事。

日本GDP竟不如1995年,只因经济被美国扼杀?

日本目前的GDP约为4.872万亿美元,但是二十多年前,日本的GDP曾经高达5.334万亿美元。1995年可以说是日本经济的巅峰,当年日本的GDP达到了美国的69.9%(美国为7.664万亿美元),成为1945年以来世界上在经济上最接近美国的国家。在那个时候,全球经济学家都预言日本GDP会在十年内超越美国,日本自己也得意忘形了,甚至出了一本名为《对美国说不》的书!

但是,美国从1894年登顶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后,就对自己身后的追赶者非常警惕,对于日本经济的突飞猛进更是无法容忍。为此,美国对日本这个追赶者痛下毒手,并且直接击中了日本经济的七寸之处——贸易。当时,日本的发展战略是“贸易立国”,经济增长非常依赖对外贸易,而对美国的出口占据了日本出口总额的四成左右。

当时,美国先是揪住日美贸易逆差不放,挑起了与日本在服装、电子产品、半导体等领域的贸易摩擦,逼迫日本做出让步。更要命的是,美国还指责日本操纵汇率,并与日本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导致此后的几年日元大幅升值,日本商品的竞争力也大打折扣,对日本的出口更是致命打击。最终,外向型的日本经济遭受重创,此后进入了长期的经济停滞。

明年中国GDP也将占美国7成?但我们绝非当年的日本!

中国经济的比日本起步要晚得多,1995年的GDP只有7280亿美元,还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但到了2017年,中国的GDP就占到了美国的63.2%左右,预计2018年的占比将达到70%。可以说,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当年的日本如出一辙,美国人在时隔23年后又一次感觉到后背发凉了!

那么,美国会像当年对付日本那样对待中国吗?事实上,这一任美国总统已经在这样做了,而且采用的几乎是与当年同样的招数——打击贸易。这些年来,外贸对中国经济的拉动效应非常明显,而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则高达3700亿美元。

不得不说,美国人的这一手段非常毒辣,通过打压中国的对外贸易来影响中国经济,轻者可以让中国的GDP增速放缓,重者则会让中国成为“下一个日本”,再也无力威胁美国世界最大经济体的地位。那么,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的覆辙,也陷入“失落的三十年”呢?

事实上,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拥有几乎所有的工业门类,中国商品很难在其他国家找到替代品;中国对美出口仅占出口总额的两成不到,还是13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周旋空间巨大;况且,中国经过积极的经济结构调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已经升至78.5%,如今的中国绝非当年的日本可比。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文明历史,什么样的风雨没经历过,我们的崛起之路不是任何一个国家能够阻挡的!


金十数据


打铁还得自身硬!没有自己“空”,何来别人做空?实质是日本产生的经济危机导致有了“失去的十年”。


1980年代的日本经济可谓如日中天,富甲天下,开始了在世界“买买买”模式,特别是在美国,有差点“买下半个美国”的说法。但盛极而衰,日本登上顶峰的时候就是它走下坡路的开始,盖缘于市场经济的周期性规律。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要经历萧条,没有一成不变的永久繁荣,这是经济本身的发展规律,日本也难置身其外。欧美国家与日本签署的所谓“广场协议”,只不过是产生停滞导致“失去十年”这匹倒下骆驼身上压下的最后一根稻草。


1.日本经济危机的历史动因。日本现代经济是在冷战格局下依靠美国的带动扶持发展起来的,当时的日本充分利用了美国在资金、技术、资源、市场乃至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援助,卧薪尝胆埋首一心发展经济,终于在1960年代后期实现了经济起飞,到1980年代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冷战结束后,日本面对的是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日本更成为美国最为强劲的经贸对手,日美的经济战已不可避免。

2.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的短板。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首先体现在金融体制的弊端暴露无遗。日本当时的金融体制,是在战后初期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它的优先方向是为产业界稳定地提供低息贷款,增强企业出口竞争力。特征是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和人为的低利率政策,以阻止资金外流,鼓励企业贷款来发展经济。但这种日本特色的“官银一体化”体制,带来的却是经营能力低下,国际竞争力缺乏。同时由于权力过度集中,导致政商勾结、腐败问题频发。其次就是政府行政质量的低劣和效率的低下。1980年代,日本政府上至首相下到工作人员贪腐丑闻一波连着一波,日本金权政治和腐败问题成了影响日本办事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3.日本企业管理与经营模式已与当时飞速发展的世界经济不相适应。无可置疑的是,日本以''经营者主导型企业制度、发展目标优先、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内工会制”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管理经营模式,在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中居功至伟。但随着企业竞争国际化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日本企业制度的缺陷日渐明显。创新动力缺失,人才老化严重,激励机制滞后等都导致跨国经营低效,难以在国际市场开疆拓土。

4.以房地产为主导的产业选择加速了日本繁荣泡沫的破灭。房地产经济不仅催生了泡沫经济的虚假繁荣,而且严重影响了日本原本可以迎头赶上的产业升级。这样,灾难就来临了,日本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与美国的竞争每况愈下,终于吞咽下了“失去十年”的苦果,一场不期而遇的经济寒潮持久、狂猛。

这就是日本经济曾经萎靡不振的真相。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如此,美国的所谓做空日本经济就难以自圆其说。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日本教训当为镜鉴,扬长补短,把我们自己发展得更好。


今古达观


当年,也就是80年代末,美国是如何做空日本经济的那?从过程看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下面就来回顾下日本的经济是如何从繁荣走向停滞的?

二战后,随着麦克阿瑟将军的一份电报发出,“要么给我粮食,要么给我子弹。”美国拉开了对日本援助的序幕,当然不会白给援助,导致了日本在政治,军事上都成了美国的附庸,这和美国能轻易做空日本经济有很大的关系。

二战后的日本,在军事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全力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上不得不承认,日本在这一点做的很成功,从二战后粮食都要靠救济,到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只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但也正是这快速的发展给日本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很多行业把美国打的抬不起头,抢占了以前本属于美国的市场,于是美国开始了做空日本经济的计划。

霸王条约第一步 对美自愿出口限额及扩大进口

美国针对日本对自己本地企业威胁很大的行业,开出了霸王条约,出口限额。如在纺织、钢铁、电视、机床等行业,都被逼着执行自愿出口限制;同时把美国的优势行业如,电信、电子产品、医疗设备、药品和木材等行业的市场对美国开放。由于美国在政治、军事上对日本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日本没办法,只好人家怎么说,自己怎么做。这样美日间的贸易逆差就开始减少。

霸王条约第二步 联合西方五国推动美元对日元贬值

美国联合了西方五国与日本签订《广场协议》,其中最要命的一条就是要求日元主动升值。通过出口限额和扩大进口,对日本的进出口贸易已经打击的不轻了,再加上日元升值,日本对美国贸易基本给掐断了,成了单方面的美对日的贸易。这还是外部的,还有比这更恨的一步。

霸王条约第三步 美国把日本对外贸易的路被堵上后,又以安全为由,限制日本发展航空航天行业,这就限制了日本经济结构向更深层次转变的道路。日本只好搞起了游戏产业,但国内大量的财富没地方去,最后都流入了股市和房地产行业,本来就泡沫严重的日本楼市更是雪上加霜。由于股市和楼市的赚钱效应远高于实体行业,因此大量的资金从实体经济流向了虚拟经济。当日本政府发现不妥,出手控制时已经晚了,最后日本的经济从股市开始,再到楼市再到其它行业,被全面做空,最终有日本失去的20年之说。

日本被美国做空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对日本政治的影响力,而这一点在我们国家,美国是不可能做到的。美国想让我们走当年日本的老路,真是异想天开。

【我是缠风】,点个赞加关注,还有更多精彩内容与你分享。


淡淡禅风


美国当年做空日本经济,其实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比如半导体和汽车等领域,产业越搞越好,产业链越攀越高,对美国的相关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威胁,美国和日本的全面竞争已经不可避免。

而日本产品价格低廉,质量又好,水平非常高,美国人在市场上很难竞争得过,就大打贸易战,进行关税上的限制,但是这样也并不能遏制日本商品蜂拥而入美国的势头。特朗普当时就曾经嘲讽过美国商品,说日本人来到美国,唯一能买的东西是纸巾。

在此大形势下,为了平衡贸易,美国要求日本把货币升值,也就是著名的广场协议。二次之后,日本经济就进入了过热时期,房价和股价都飞涨,泡沫经济已经非常严重。

到了90年代初,日本央行下决心刺破泡沫,但是加息幅度特别大,导致泡沫破裂速度很快,房价和股价都迅速崩盘,但多年积累的财富一下子缩水,后来经济增长更是逐渐停滞,这就是失去的二十年。


海汇观潮


首先得说明当时的时代背景:从1980年起,美国国内经济出现两种变化,首先是对外贸易赤字逐年扩大,到1984年高达1600亿美元,占当年GDP的3.6%。其次是政府预算赤字的出现。在双赤字的阴影下,美国政府便以提高国内基本利率引进国际资本来发展经济,外来资本的大量流入使得美元不断升值,美国出口竞争力下降,于是扩大到外贸赤字的危机。在这种经济危机的压力下,美国寄希望以美元贬值来加强美国产品对外竞争力,以降低贸易赤字。

不得不提美国与日本签订的。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开始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在国际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继而形成市场投资者的抛售狂潮,导致美元持续大幅度贬值。1985年9月,美元兑日元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协议签订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美元迅速下跌到1美元兑200日元左右,跌幅20%。[3] 在这之后,以美国财政部长贝克为代表的美国当局以及以弗日德·伯格斯藤(当时的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为代表的金融专家们不断地对美元进行口头干预,最低曾跌到1美元兑120日元。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对日元贬值了50%,也就是说,日元对美元升值了一倍。



“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则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因为,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大幅度地升值,对日本以出口为主导的产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为了要达到经济成长的目的,日本政府便以调降利率等宽松的货币政策来维持国内经济的景气。从1986年起,日本的基准利率大幅下降,这使得国内剩余资金大量投入股市及房地产等非生产工具上,从而形成了1990年代著名的日本泡沫经济。这个经济泡沫在1991年破灭之后,日本经济便陷入战后最大的不景气状态,一直持续了十几年,日本经济仍然没有复苏之迹象。

当然这只是美国对日本经济打击最直接,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如果要挨着列举真的就太多了,去丰田车在美国遭遇,美国对日本高科技的封锁,等等就不列举了。部分引用百度百科,感谢。


可悲的一言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