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年是怎樣做空日本經濟的?

萬啟斌


二戰過後的日本經濟體量與中國差不多,後來,日本經濟在美國的扶持下,快速增長,

到1980年,日本GDP已經是美國的一半,而且還在快速增長。


1980年,日本購買了美國40%的國債,是美國最大債主;日本操控的資金佔紐交所交易量的25%;美國市場20%的半導體設備、30%的汽車和50%以上的機床,以及大部分電子產品都被日本企業佔據。



曾經幫扶的小弟,已經嚴重威脅到美國自身經濟霸主和金融地位,於是美國通過一系列的招數,狠狠的打了日本一棒槌。這個棒槌的身影,如今又出現在美國對付中國的身上,那麼,美國究竟是怎樣做的呢?


1、貨幣戰爭


在政治上,指責日本,因為美元匯率高估,造成美國公司競爭力遠低於日本企業,美元兌日元高估,造成美國企業萎靡。由此,美國開始購入日元債券;限制日本壓低匯率,只要日本壓低匯率,美國就開始制輿論和政治壓力逼日本就範。


2、貿易戰


美日之間沒有爆發類如今天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因為日本很快就妥協於歐美製定的《廣場協定》。《廣場協定》逼迫日本拉昇日元匯率。同時,美國發起對日本的“301”調查,遏制日本企業發展,特別是日本國內新興行業的發展。



3、加息剪羊毛


搞完日本企業之後,美國開始加息,讓那些不看好日本的資金,迅速回流到美國,終於,日本經濟泡沫被美國刺破。


抬升日元匯率,造成日本出口的商品價格上漲,以此達到減低日本商品競爭力。日本又何曾不想反抗,但軍事、經濟都依附於美國的日本,早失去了談判的資格。


今天,美國這一出好戲,又對中國上演,美國試圖用貿易戰來控制中國企業競爭力,打壓華為、中興,搶佔5G。不同的是,中國不是日本,不可能輕易與美國妥協!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總要打到美國吃到苦頭才肯罷休。


小白讀財經


1980年代日本經濟發展迅速,日本的GDP已經是美國的一半了。美國害怕失去經濟大國的地位。美國在1985年逼迫日本簽署廣場協議,導致日本經濟全面崩潰,成千上萬家外貿企業虧損倒閉。



1.1980年代日本擁有2850億美元的美國直接資產與證券資產。日本控制了3290億美元的美國銀行資產。購買了美國40%的國債。日本操控的資金佔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每日交易量的25%,可以說日本對美國的經濟影響力非常大。

2.美國市場上20%的半導體設備,30%的汽車和50%以上的機床,以及大部分消費類電子產品都是由日本生產出口到美國的。日本在美國賺了很多錢,但是美國也開始精心醞釀一場金融戰來打敗日本。

3.1985年美國聯合德國,英國,法國,日本在紐約的廣場酒店簽署了廣場協議。這個協議說日本向美國和歐洲出口產品,賺了很多錢,要求日元升值。如果日元不升值,歐美國家將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日本害怕了只能簽字,這就是強盜行為。

4.日本政府迫不得已讓日元升值,兩年之內日元升值了一倍,而美元貶值了一倍。這導致日本的出口製造業陷入了癱瘓,成千上萬家日本出口型企業遇到了嚴重的虧損。

5.美國又逼迫日本調低銀行存款利率,讓日本的有錢人覺得把錢存在銀行利息太少。所以日本的有錢人就投資了房地產、股票和藝術品。然後美國又做空日本經濟,導致日本股市暴跌、樓市下跌、藝術品價格下跌,日本經濟損失慘重。


香堂風子


日本經濟衰落,始於美國精心醞釀的一場金融戰。

而為何美國要打擊它的小弟呢?因為當時日本已經嚴重威脅到了美國這個世界金融霸主的地位了。

1980年代的日本全年GDP是美國的一半,在當時日本擁有了2850億美元的美國直接資產與證券資產,控制了3290億美元的美國銀行資資產,購買了美國40%的國債,還出口了大量的日貨去美國,使得它到處是日本貨,可以說日本對美國的經濟影響力十分巨大。

這個時候,美國不幹了,一個小弟還敢竄在我頭上?於是美國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打壓日本經濟,抑制日元崛起,維護霸權地位。

首先,營造輿論,逼迫日元升值。先發布一份報告,說美國製造業衰退是因為美元對日元的匯率過高,美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所以應該降低美元對日元的匯率,讓日元升值。

接著就逼迫日本簽訂廣場協議,直接讓日元升值,如果不升值就讓歐美等國家對日本進行經濟制裁。在簽署廣場協議的當月,美元就貶值了一倍。日本是一個出口導向型的國家,這一貶值,直接導致了成千上萬的日本出口型企業陷入虧損。

然後,督促日本金融開放,讓更多熱錢湧入,擴大資產泡沫。當時,因為鉅額的熱錢湧入,推高了日本的資產價格,它的股市、房地產、藝術品的價格直衝雲霄,沒有人想安心搞實體經濟了,於是以房地產為主導的產業推動了日本經濟泡沫的發生。

最後,美元加息,讓全球資本流回美國。日本股市、房地產、藝術品的價格全面暴跌,日本經濟泡沫爆炸,損失慘重。於是在1990年後的日本,陷入了長期的低迷之中。

總結,在這場金融戰中,日本被美國玩的團團轉。

關注識象財經,與你聊聊泛財經知識。


識象財經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上世紀50年代起,日本經濟復甦並開始高速發展,一直到80年代,日本GDP超過美國的一半並仍在高速增長,這讓美國認為日本威脅到了自己的經濟和美元霸主地位。之後,美國通過貿易制裁、日元升值、逼迫日本開放金融市場等手段使日本經濟泡沫被刺破,經濟發展長期停滯不前。

上世紀80年代初,美國面對經濟上日益強大的日本,首先發布了一份報告,該報告指出美國製造業衰退的原因是美元對日元匯率過高,美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不利於美國產品的出口,應該降低美元對日元匯率,使日元升值。這本是經濟問題,然而美國利用自身的霸主地位使經濟問題政治化,逼迫日本升值,這給日本的出口產業造成了不小的打擊。

80年代中期,美國和日本簽訂了《廣場協議》,外匯市場被人為干預使得日元升值。美國的這一做法具有明顯的霸權思想,完全是人為操縱匯率,破壞了自由市場的原則。廣場協議簽訂當月,美元就貶值了一倍。日本本身就是出口導向型國家,內需不足,經濟發展對海外出口極為依賴,美國的這一做法,無疑擊中了日本的要害,使得日本出口競爭力嚴重削弱。

其次,美國以貿易摩擦為由,對日本半導體產業發起了調查,遏制日本半導體產業發展。五年後,美國對日本又發起多個產業的調查,遏制日本新興產業的發展,使其美國在這些產業競爭中具有優勢。再之,美國迫使日本開放金融市場,國際上大量熱錢進入日本,助推了日本的資產價格,日本股市出現大量投機者,房地產經濟的虛假繁榮加速了日本經濟泡沫破滅。90年代初,日本經濟泡沫破滅,經濟一度停滯不前,直到21世紀初才開始逐漸復甦。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小斌爆料


前幾天,日本政府公佈了最新的經濟數據,日本今年二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1.9%,超過了市場預期。對日本來說,1.9%的GDP增速已經值得拍手稱快了,因為這個國家正在經歷“失去的三十年”——日本的經濟增長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幾乎停滯,出現負增長也是常有的事。

日本GDP竟不如1995年,只因經濟被美國扼殺?

日本目前的GDP約為4.872萬億美元,但是二十多年前,日本的GDP曾經高達5.334萬億美元。1995年可以說是日本經濟的巔峰,當年日本的GDP達到了美國的69.9%(美國為7.664萬億美元),成為1945年以來世界上在經濟上最接近美國的國家。在那個時候,全球經濟學家都預言日本GDP會在十年內超越美國,日本自己也得意忘形了,甚至出了一本名為《對美國說不》的書!

但是,美國從1894年登頂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後,就對自己身後的追趕者非常警惕,對於日本經濟的突飛猛進更是無法容忍。為此,美國對日本這個追趕者痛下毒手,並且直接擊中了日本經濟的七寸之處——貿易。當時,日本的發展戰略是“貿易立國”,經濟增長非常依賴對外貿易,而對美國的出口佔據了日本出口總額的四成左右。

當時,美國先是揪住日美貿易逆差不放,挑起了與日本在服裝、電子產品、半導體等領域的貿易摩擦,逼迫日本做出讓步。更要命的是,美國還指責日本操縱匯率,並與日本簽訂了著名的《廣場協議》,導致此後的幾年日元大幅升值,日本商品的競爭力也大打折扣,對日本的出口更是致命打擊。最終,外向型的日本經濟遭受重創,此後進入了長期的經濟停滯。

明年中國GDP也將佔美國7成?但我們絕非當年的日本!

中國經濟的比日本起步要晚得多,1995年的GDP只有7280億美元,還不到美國的十分之一;但到了2017年,中國的GDP就佔到了美國的63.2%左右,預計2018年的佔比將達到70%。可以說,中國經濟的突飛猛進當年的日本如出一轍,美國人在時隔23年後又一次感覺到後背發涼了!

那麼,美國會像當年對付日本那樣對待中國嗎?事實上,這一任美國總統已經在這樣做了,而且採用的幾乎是與當年同樣的招數——打擊貿易。這些年來,外貿對中國經濟的拉動效應非常明顯,而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則高達3700億美元。

不得不說,美國人的這一手段非常毒辣,通過打壓中國的對外貿易來影響中國經濟,輕者可以讓中國的GDP增速放緩,重者則會讓中國成為“下一個日本”,再也無力威脅美國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地位。那麼,中國是否會重蹈日本的覆轍,也陷入“失落的三十年”呢?

事實上,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擁有幾乎所有的工業門類,中國商品很難在其他國家找到替代品;中國對美出口僅佔出口總額的兩成不到,還是130多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周旋空間巨大;況且,中國經過積極的經濟結構調整,消費對GDP的貢獻率已經升至78.5%,如今的中國絕非當年的日本可比。中華民族擁有5000年的文明歷史,什麼樣的風雨沒經歷過,我們的崛起之路不是任何一個國家能夠阻擋的!


金十數據


打鐵還得自身硬!沒有自己“空”,何來別人做空?實質是日本產生的經濟危機導致有了“失去的十年”。


1980年代的日本經濟可謂如日中天,富甲天下,開始了在世界“買買買”模式,特別是在美國,有差點“買下半個美國”的說法。但盛極而衰,日本登上頂峰的時候就是它走下坡路的開始,蓋緣於市場經濟的週期性規律。經濟週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現象,任何國家的經濟發展都要經歷蕭條,沒有一成不變的永久繁榮,這是經濟本身的發展規律,日本也難置身其外。歐美國家與日本簽署的所謂“廣場協議”,只不過是產生停滯導致“失去十年”這匹倒下駱駝身上壓下的最後一根稻草。


1.日本經濟危機的歷史動因。日本現代經濟是在冷戰格局下依靠美國的帶動扶持發展起來的,當時的日本充分利用了美國在資金、技術、資源、市場乃至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援助,臥薪嚐膽埋首一心發展經濟,終於在1960年代後期實現了經濟起飛,到1980年代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冷戰結束後,日本面對的是世界多極化的趨勢,日本更成為美國最為強勁的經貿對手,日美的經濟戰已不可避免。

2.日本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模式的短板。日本政府主導型經濟首先體現在金融體制的弊端暴露無遺。日本當時的金融體制,是在戰後初期資金短缺的情況下發展起來的,它的優先方向是為產業界穩定地提供低息貸款,增強企業出口競爭力。特徵是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和人為的低利率政策,以阻止資金外流,鼓勵企業貸款來發展經濟。但這種日本特色的“官銀一體化”體制,帶來的卻是經營能力低下,國際競爭力缺乏。同時由於權力過度集中,導致政商勾結、腐敗問題頻發。其次就是政府行政質量的低劣和效率的低下。1980年代,日本政府上至首相下到工作人員貪腐醜聞一波連著一波,日本金權政治和腐敗問題成了影響日本辦事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

3.日本企業管理與經營模式已與當時飛速發展的世界經濟不相適應。無可置疑的是,日本以''經營者主導型企業制度、發展目標優先、終身僱傭制、年功序列制和企業內工會制”為主要內容的企業管理經營模式,在日本成為經濟大國的過程中居功至偉。但隨著企業競爭國際化和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日本企業制度的缺陷日漸明顯。創新動力缺失,人才老化嚴重,激勵機制滯後等都導致跨國經營低效,難以在國際市場開疆拓土。

4.以房地產為主導的產業選擇加速了日本繁榮泡沫的破滅。房地產經濟不僅催生了泡沫經濟的虛假繁榮,而且嚴重影響了日本原本可以迎頭趕上的產業升級。這樣,災難就來臨了,日本在國際經濟舞臺上與美國的競爭每況愈下,終於吞嚥下了“失去十年”的苦果,一場不期而遇的經濟寒潮持久、狂猛。

這就是日本經濟曾經萎靡不振的真相。

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事物的發展是內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發展的外部條件,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如此,美國的所謂做空日本經濟就難以自圓其說。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日本教訓當為鏡鑑,揚長補短,把我們自己發展得更好。


今古達觀


當年,也就是80年代末,美國是如何做空日本經濟的那?從過程看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下面就來回顧下日本的經濟是如何從繁榮走向停滯的?

二戰後,隨著麥克阿瑟將軍的一份電報發出,“要麼給我糧食,要麼給我子彈。”美國拉開了對日本援助的序幕,當然不會白給援助,導致了日本在政治,軍事上都成了美國的附庸,這和美國能輕易做空日本經濟有很大的關係。

二戰後的日本,在軍事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全力發展經濟。在經濟發展上不得不承認,日本在這一點做的很成功,從二戰後糧食都要靠救濟,到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只用了三十多年的時間。但也正是這快速的發展給日本埋下了危機的種子。日本經濟的迅速發展,在很多行業把美國打的抬不起頭,搶佔了以前本屬於美國的市場,於是美國開始了做空日本經濟的計劃。

霸王條約第一步 對美自願出口限額及擴大進口

美國針對日本對自己本地企業威脅很大的行業,開出了霸王條約,出口限額。如在紡織、鋼鐵、電視、機床等行業,都被逼著執行自願出口限制;同時把美國的優勢行業如,電信、電子產品、醫療設備、藥品和木材等行業的市場對美國開放。由於美國在政治、軍事上對日本有著很大的影響力,日本沒辦法,只好人家怎麼說,自己怎麼做。這樣美日間的貿易逆差就開始減少。

霸王條約第二步 聯合西方五國推動美元對日元貶值

美國聯合了西方五國與日本簽訂《廣場協議》,其中最要命的一條就是要求日元主動升值。通過出口限額和擴大進口,對日本的進出口貿易已經打擊的不輕了,再加上日元升值,日本對美國貿易基本給掐斷了,成了單方面的美對日的貿易。這還是外部的,還有比這更恨的一步。

霸王條約第三步 美國把日本對外貿易的路被堵上後,又以安全為由,限制日本發展航空航天行業,這就限制了日本經濟結構向更深層次轉變的道路。日本只好搞起了遊戲產業,但國內大量的財富沒地方去,最後都流入了股市和房地產行業,本來就泡沫嚴重的日本樓市更是雪上加霜。由於股市和樓市的賺錢效應遠高於實體行業,因此大量的資金從實體經濟流向了虛擬經濟。當日本政府發現不妥,出手控制時已經晚了,最後日本的經濟從股市開始,再到樓市再到其它行業,被全面做空,最終有日本失去的20年之說。

日本被美國做空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美國對日本政治的影響力,而這一點在我們國家,美國是不可能做到的。美國想讓我們走當年日本的老路,真是異想天開。

【我是纏風】,點個贊加關注,還有更多精彩內容與你分享。


淡淡禪風


美國當年做空日本經濟,其實經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二戰後,日本經濟發展迅速,尤其是在高科技領域,比如半導體和汽車等領域,產業越搞越好,產業鏈越攀越高,對美國的相關產業產生了巨大的威脅,美國和日本的全面競爭已經不可避免。

而日本產品價格低廉,質量又好,水平非常高,美國人在市場上很難競爭得過,就大打貿易戰,進行關稅上的限制,但是這樣也並不能遏制日本商品蜂擁而入美國的勢頭。特朗普當時就曾經嘲諷過美國商品,說日本人來到美國,唯一能買的東西是紙巾。

在此大形勢下,為了平衡貿易,美國要求日本把貨幣升值,也就是著名的廣場協議。二次之後,日本經濟就進入了過熱時期,房價和股價都飛漲,泡沫經濟已經非常嚴重。

到了90年代初,日本央行下決心刺破泡沫,但是加息幅度特別大,導致泡沫破裂速度很快,房價和股價都迅速崩盤,但多年積累的財富一下子縮水,後來經濟增長更是逐漸停滯,這就是失去的二十年。


海匯觀潮


首先得說明當時的時代背景:從1980年起,美國國內經濟出現兩種變化,首先是對外貿易赤字逐年擴大,到1984年高達1600億美元,佔當年GDP的3.6%。其次是政府預算赤字的出現。在雙赤字的陰影下,美國政府便以提高國內基本利率引進國際資本來發展經濟,外來資本的大量流入使得美元不斷升值,美國出口競爭力下降,於是擴大到外貿赤字的危機。在這種經濟危機的壓力下,美國寄希望以美元貶值來加強美國產品對外競爭力,以降低貿易赤字。

不得不提美國與日本簽訂的。1985年9月22日,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以及英國開始聯合干預外匯市場,在國際外匯市場大量拋售美元,繼而形成市場投資者的拋售狂潮,導致美元持續大幅度貶值。1985年9月,美元兌日元在1美元兌250日元上下波動,協議簽訂後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美元迅速下跌到1美元兌200日元左右,跌幅20%。[3] 在這之後,以美國財政部長貝克為代表的美國當局以及以弗日德·伯格斯藤(當時的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為代表的金融專家們不斷地對美元進行口頭干預,最低曾跌到1美元兌120日元。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美元對日元貶值了50%,也就是說,日元對美元升值了一倍。



“廣場協議”對日本經濟則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因為,廣場協議之後,日元大幅度地升值,對日本以出口為主導的產業產生相當大的影響。為了要達到經濟成長的目的,日本政府便以調降利率等寬鬆的貨幣政策來維持國內經濟的景氣。從1986年起,日本的基準利率大幅下降,這使得國內剩餘資金大量投入股市及房地產等非生產工具上,從而形成了1990年代著名的日本泡沫經濟。這個經濟泡沫在1991年破滅之後,日本經濟便陷入戰後最大的不景氣狀態,一直持續了十幾年,日本經濟仍然沒有復甦之跡象。

當然這只是美國對日本經濟打擊最直接,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如果要挨著列舉真的就太多了,去豐田車在美國遭遇,美國對日本高科技的封鎖,等等就不列舉了。部分引用百度百科,感謝。


可悲的一言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