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當年在《論相聲五十年之現狀》裡說有很多相聲演員是半路轉行,具體有哪些例子?

用戶7014061022


《論相聲五十年之現狀》,是郭德綱最為成功最具影響力的相聲作品之一。其中他針砭時弊地說出很多相聲現狀,值得相聲從業者深思。其中說到很多相聲演員都是半路出家,看相聲行掙錢才中途加入的話題,這樣的問題當然存在,但這並非完全任由指責的事情。有一些演員當然是混子,但也有一些演員是有著相聲天分的,他們轉入此行業是相聲之幸。

馬季:原來在新華書店上班

從遠到近來說,建國之後曾有一段相聲的中興時期,相聲的繁榮使得職工業餘演出中湧現出很多佼佼者,其中就包括後來成為相聲大師的馬季。

馬季原來只是王府井新華書店的工作人員,由於從小喜歡相聲就跟著模仿,他尤其模仿侯寶林的表演最為相像,連聲音都非常接近。在一次業餘文藝會演當中,表現出色的馬季被侯寶林相中,而後馬季被調入中國廣播說唱團成為一名專業相聲演員。

可以想見,如果馬季沒有轉行一直在書店工作,相聲界就會少一位承前啟後的相聲大師。

姜昆:曾在建設兵團當兵

時間進入十年非常時期,那時候除了樣板戲和少有的一些歌曲可以演唱,文藝活動基本停滯,此前從事相聲行業的人都紛紛轉行做了別的工作。一些喜歡相聲的年輕人也不得不做其他工作,無法得相聲之門而入。十年非常時期結束的時候,相聲成為最敢於發聲對社會不良現象進行諷刺的輕騎兵,受到全國觀眾的熱烈歡迎,這時候就湧現出很多從其他工作領域進入相聲行業的新演員。最典型的就是姜昆。

姜昆最早說相聲是在黑龍江建設兵團,那時候他還在部隊當兵,處於對相聲的喜愛開始表演相聲,但並非一名專業相聲演員。1976年的全國文藝會演中他脫穎而出,被在場的馬季看中,而後被調進說唱團,成為一名專業相聲演員,其後因為說出《如此照相》等作品而聲名大噪。和馬季一樣,姜昆也是一位承前啟後的相聲演員的代表。

侯軍:先當廚子後說相聲

郭德綱在作品中所說的其他行業進入相聲行業的例子,有這樣正面的例子,當然也有反例,也就是郭德綱看不慣的一些事情。

比如侯寶林的孫子也就是侯耀華的兒子侯軍,在爺爺的教誨下,其實侯軍最早是學烹飪的,後來還在央視主持過幾年《天天飲食》教做菜做飯。在相聲不火的年代侯軍教人做飯,但在相聲火爆的那些年,他也曾放下炒勺登臺演出。不能說他完全沒有相聲表演天分,而且後來還拜師勝傑為師學過相聲,但自始至終沒有什麼具有影響力的代表作,後來也就不了了之。

半路出家不是完全的壞事

可以這麼說,某個行業火了就吸引更多人加入,這本來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說對還是不對,那就看這個人有沒有相聲天分,有沒有為此付出努力。就拿德雲社來說,拿郭德綱的徒弟來說,很多人在進相聲行業之前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比如表現優秀的閻鶴祥,原來就是通信行業的工程師,而且即使開始在德雲社學習相聲也開始表演,還對自己的本職工作維繫了很長時間。這沒有什麼可指責的,並不代表演員不是這塊料,完全是為了掙錢得名而轉行說相聲。

魚龍混雜的情況總是有的,但誰是魚誰是龍,觀眾會予以檢驗,時間會給予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