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朱曼娘:摆不清自身位置的人,永远也无法获得世人的认可

世人皆知晓龟兔赛跑的典故,却从来都没有人问过龟兔为何要赛跑?

《知否》朱曼娘:摆不清自身位置的人,永远也无法获得世人的认可


《知否》中的朱曼娘是我最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女人。

她能为顾二诞下一儿一女,对于一个妄想得到滔天富贵、名望的女人来说,真的如探囊中之物,唾手可得。

朱曼娘是个戏班唱戏的女子出身,哥哥在码头干苦力。

要说在当时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里,他哥哥行当属于“脚行”,也算是正经营生。

而她是属于“歌妓”,在那个时代,所谓“下九流”最末的三个行当是盗、窃、娼。歌妓是连强盗、小偷都不如。

不过,我们的侯爵世子顾二爷一向是个不拘小节的男子,对女人这些叽叽歪歪的“搓磨事”肯定是看不上眼。

对于曼娘,是一个男人动了恻隐之心,将她纳入怀中,并且生了自己的骨肉孩子。

虽然顾府不认可,自己的奶娘常嬷嬷也对她颇有微词。厚重的门第思维,他也没有想过要撼动——多个女人而已。

古时候妻妾成群,只要主母不是她,怎样都行。

按男人“大猪蹄子”思维,这样安排其实也算重情重义之人,外人也挑不出根刺来。

可是偏偏朱曼娘不能理解。

《知否》朱曼娘:摆不清自身位置的人,永远也无法获得世人的认可


俗谚道:人心不足,蛇吞象。

这个“下九流”出身的女子在那个时代居然妄想坐上“当家主母”的位置,并且希望名正言顺的纳入顾家族谱当中。

顾老爷子自然怒不可遏,一气之下将顾廷烨赶出侯府。

即便这样,顾二依然毫不在意,他在常嬷嬷面前说:

做不了主母,就做妾室,曼娘不会在意的。

对于这类言辞是否曾在朱曼娘面前时时提起,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她的贪婪之心确实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知否》朱曼娘:摆不清自身位置的人,永远也无法获得世人的认可


顾二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想迎娶余家大姑娘余嫣然。朱氏却跑到余家宅府大闹,成功搅黄了这桩婚事。

她不知道顾廷烨迎娶余嫣然还有另外一个目的,他认为余嫣然品性温柔善良,应该是能够容忍朱曼娘母子三人的。

虽然后来余嫣然不肯嫁给他,但余家看上了顾二的家世财产,依然将另外一个女儿许配给顾二,只不过最后依旧被朱曼娘设计陷害致死。

此时的顾二在常嬷嬷的帮助下才真正认清这个女人贪婪又可怕的狠毒之心。

事已至此,顾二当然不可能再容纳这样一匹狼安置在自己身边。只是,令他万万没想到,朱曼娘最后离开时,居然将儿子昌哥儿也一并带走。

一贫如洗的朱氏带走昌哥儿,不外乎就是希望将来利用儿子来做自己翻身的砝码,事已至此,她再也无法给自己披上一副楚楚可怜的皮囊。

《知否》朱曼娘:摆不清自身位置的人,永远也无法获得世人的认可


只是,身为一个母亲,她始终没有为自己孩子作明智的长远考虑。

她一个弱女子,带着一个几岁大幼童能漂流到哪里去?更何况她本身出自那种烟花之地,根本就无法自食其力。

一个女人为了得到荣华富贵,盛名显赫,不惜将自己的孩子当作诱饵,

有了那些滔天富贵,没有子嗣延续,她活着有什么意思?这样自私格局又狭小的女人,生了孩子,也只会给后世留下无尽的灾祸!

就像乌龟和兔子赛跑,乌龟或许在陆地上跑不过兔子,可是如果兔子在水中,永远也游不过乌龟。

人啦,如果看不清楚自己自身所处的位置,一味地只想着自己想要获得什么,必将一无所获。

《知否》朱曼娘:摆不清自身位置的人,永远也无法获得世人的认可


如果当初她不是这样急功近利,依照顾二爷重情重义的性格,又怎么会落得母女分开,儿子命丧的结果?

这世上并非没有出身卑贱之人,最后能得一番成就的女子。

可是,一个看不清自身位置的人,永远都不可能获得世人的认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