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抗天灾:(一)拜年的日子不拜年

正当暴竹声还未散去,年味还浓时,即便在偏僻的乡村也感受到了新型肺炎的威胁。

面对天灾,乡亲们没有恐慌,而是从容面对,减少了出行聚会,更加讲究卫生,很多人家里飘出了浓浓的醺醋味道;虽然还在过年,很多人依然坚持散步,少吃蹲食,强身健体。

从容抗天灾:(一)拜年的日子不拜年

若在往年初三,老女婿少女婿大都会去岳父母家拜年,老闺女少闺女会回娘家了,这本应该是个最热闹的日子。

但是,今遇新型肺炎,为了防止扩散、感染,人们已经自觉的不出门,改为电话拜年啦。

往年这天,岳父母们一定会早早的站在前街去,盼星星盼月亮了。他们一个个等着盼着说着:

“说好了,闺女、女婿都来,外孙子也来,让出门接着……”

“真好,有闺女就是命好,有人疼有人挂着。”

人们三言两语地拉着。

而时至今日,人们却不能如愿了。

从容抗天灾:(一)拜年的日子不拜年

我是老女婿了,岳父母都已经去逝,好几年没去拜年啦,说起来,还真有些怀念,有些感慨,并且还记起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与老伴定亲前是相识的,彼此之间也有好感,少男少女朦朦胧胧,过了几年后才由媒人把这层窗户纸捅破。

虽然也算是自由恋爱,却绝对没有浪漫情节。如果非说有,就是在定亲前,混在一帮男男女女的人群中看过一场电影。

她是不是偷看过我我不知道,反正,我自己只是在目光扫射时,不小心有过她的录像,却也是模模糊糊没有录清楚。

至于到后来,我们定亲、结婚,直到老矣,是否是由这次“录像”引起的,却很难考证了。

只记得,后来媒人一牵线,两个人就都痛快的答应了。

但是,却也并不顺利,有波折。

从容抗天灾:(一)拜年的日子不拜年

媒人第一趟去时,回答是“离家太远想找个近村的”,没有答应。又去了一趟,还进行了游说:他们早就认识,相互了解,将来一定会有好日子过。

此后,无话、默许、定亲、换贴,会亲家,择日完婚。

在印象中,岳父最是英俊、时髦,廋长的脸庞,白白净净,带着安静的微笑。

曾经见过岳父年轻时的照片:高高个子,匀称身材,站在那里,很让年轻的我羡慕不已。

最主要的,是岳父竟然比女婿穿得还时髦,还妥贴。上身是蓝色迪卡褂子,下身青色裤,干净,慢条斯理,一直说着极少而简单的话语,让人很舒服。

从容抗天灾:(一)拜年的日子不拜年

每次来,骑一辆多半新的“大金鹿”自行车,最是显眼。

在人们眼里,岳父家一定很有钱,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富裕户。

他每次来家,进了门,就把黑皮包里的零食往桌上一倒,微微一笑,就算是打过了招呼,轻轻的走到桌边,在右首椅子上坐下,再不说一句话。

老人们嘴里常说去“看闺女”,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了。

饭后,更是如此。双眼一眯,还打个盹,甚或会做一个梦也说不准。

有时候,我甚至认为,像岳父这样心地纯净的人,是不会有梦的,世间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是不会在他的心底里生根发芽的。

他每次来,我自然会陪坐在一起,说句实在话,很是难熬,感觉时间慢长。

可是,老闷着也不是待客之道,便搜肠刮肚,找些话来说。

  • 那边的地浇了吗?
  • 浇了。
  • 庄稼长得好吗?
  • 挺好。
  • 弟弟妹妹们还听话吗?
  • 都听话。

一问一答,简单明了。

实在是闷,就去屋后转了转,抽了好几支烟。

从容抗天灾:(一)拜年的日子不拜年

在儿子慢慢长大后,我发现,岳父的话也不少,与外孙子在一起,慢声细语,细水长流,从不间断。

还有一点,岳父童心未泯,心灵手巧,会做很多玩具:自烧的印版,仿得很像的木枪、弹弓;印象最深的是,他给儿子做过一个木偶人,最是好玩。

用两根竹板在下方各烙一个小眼,中间插一根木棍,上方拴线,一边拴一只能活动的手臂,最上方是头,木偶人下半身是两个悠悠荡荡的腿,稍微用力一捏,木偶人就上下翻飞,很是好玩。

那时,没钱给孩子买玩具,让幼小的儿子快活了很长时间。

更可贵的是,他还会修车、绑条竹,做小板凳,自己琢磨出来的土炕很好用很暖和,贴上瓷砖还很“摩登”。

从容抗天灾:(一)拜年的日子不拜年

我慢慢的理解和体会到,岳父最会生活,最有情趣,在他默默无闻的个人世界里藏着一颗温暖温柔的心,使他的子女们在不经意间过上了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

岳父母在我前几十年给过很多的帮助,送衣服送吃食是最常见的事。在我盖房时更是给了我很大帮助,我这才有了自己的小院。

也许,这些私人的事情不应该公布于众,但却总是觉得不吐不快。

斯人已离去,

无缘再相见,

只把心里话,

默写于纸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