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複式班”

今年夏天,帶著兒子回了一趟老家,家鄉的風貌已然是物是人非。一切是那樣熟悉卻又陌生。以往充滿著歡聲笑語的左鄰右舍都已成了過往,只留下殘垣斷壁。但總有一些勤快的人將昔日快樂的遊樂場種滿了玉米,還栽上著各種果樹,使心情感覺到不再那麼的淒涼和失落。沿著兩邊草茂至腰的小路拾階而上,昔日的校園映入眼簾,大門兩邊掛著村委會的牌子,院內光滑平整的水泥地,還有兩邊砌壘起來的花池增添了一些現代的氣息,一些應季的花增添了些許靈動的色彩。

快樂的“複式班”

熟悉的教室已換成塑鋼窗戶,防盜門,教室裡邊陳列著整齊的辦公用品,往日長條凳子木頭桌子已沒了半分蹤影,牆上掛著各種條例條款,分工明細,注意事項,這些林林總總已經與我們那個時代沒有什麼聯繫,唯有記憶方能將我們帶到那個難忘的歲月。

快樂的“複式班”

由於當時教學條件差,辦公用品缺少,師資緊張,全校只有兩個老師,而且還是代課老師,但卻要設立五個教學班,所以要根據各年級的人數將一些年級分配到一個教室。

快樂的“複式班”

初上一年級時,我們和五年級分到了一個教室。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五年級的衝哥燒的土豆在我現在看來仍是世間美味,至今無人能夠超越。我們當時生的土爐子,而衝哥是我們的爐長,除了他,別人是不能碰爐子的。但不久我就發現了一個秘密。

自從發現衝哥的秘密後,我和幾個要好的夥伴也早早來到學校,想一探究竟。只見衝哥得意洋洋的從褲兜掏出六七個土豆,然後用泥鏟在爐子的四面幫上剜出四個大小能容得下兩個土豆的洞,然後將土豆分放在四個洞中,再和點泥巴糊上。經過月半小時的功夫,洞眼的泥也幹了,所以在上課之前,老師根本就發現不了這其中的秘密。而每次課間看著外皮依然毫無變化,而裡邊卻是有著厚厚的,通體一色的糊皮時,口水都要流出來了。而那幾個少的可憐的土豆根本就輪不到我們一年級的那幾個小鬼,就被五年級的大哥哥搶完了。

有一天,大姨去家裡串門(大姨和母親同村,母親沒有姐妹,所以我們覺得同村大姨就像親姨),不知說什麼,話題就轉到丟失的土豆。大姨覺得甚是好奇,地窖裡的土豆噌噌地下降,每天都有丟失現象,可數量又不多,但卻找不到偷土豆的人。可能當時有點小,也不懂的什麼叫後果,正當大姨疑惑不解之時,我便將衝哥燒土豆的事和大姨和盤托出。結果可想而知,衝哥燒土豆的次數少多了,不過每次或大或小都會分到一個盼望已久的燒土豆。這也算收穫吧

二年級時,三姐升入初中,我有幸和四姐同在一個教室。那時課程也不是特別的緊張,除了上課時間,大部分時間就是玩。尤其到了冬天,跳繩,踢毽,扔沙包,玩的不亦樂乎,甚至有時真聽不見老師敲鐘上課的聲音。上課實在凍的不行,老師總會帶著大家一齊有節奏的跺跺腳,搓搓手,那時也不知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竟然覺得快樂無比。最喜歡老師領著我們去野地裡撿樹枝,而我屬於比較慢的,四姐總會將她撿到的先給我,保證我能夠順利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而姐姐終因有一次沒有完成任務被老師雪地裡罰站,那一次姐姐大病一場。

快樂的“複式班”


我不甚喜歡動彈,唯有教室後有一片雪地是我喜去的樂園。也是其他孩子不忍去糟蹋的地方,每到下課後,我們總後輕輕地除去表面一層帶些土塵的雪,然後選一些乾淨的擰成緊緊的雪球,就是我們的零食。那時的雪似乎摻添著別樣的味道,甜絲絲,香噴噴,脆生生的,竟能滿足我們那時對美食的所有的味道。或許我們更喜歡牙齒於雪碰撞時的那種緊實和脆爽還有冰涼。

快樂的“複式班”

初上三年級,我們和四年級分在一起。只記得當時作業寫得特別快,閒來無事就去聽四年級的課,當時對於老師講的X覺得特別好聽和有趣,有時還和四年級的同學們搶著回答問題,往往招來課上老師的表揚或者零時的救場,當然還有課下四年級同學們的集體圍攻。有一次老師竟然三年級四年級統考一張卷,可喜的是我竟然得了滿分外加十分獎勵。一時間竟然成了學校裡的標兵。

或許就是那種複式班的學習模式,讓我嚐到了成功的快樂,還有老師的鼓勵成了我前進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