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乘公交致13人感染:前後門上下車仍中招,最遠距病例4.5米,病毒可能存活達5天


隨著復工復產陸續推進,公共交通疫情防控也愈發重要。最新研究發現,

新型冠狀病毒在密閉空調車廂內傳播距離最遠達4.5m,病毒至少在30分鐘內可漂浮在空氣中並導致感染髮病。

1人乘公交,致同車10人感染

據澎湃新聞報道,3月5日,一份名為《一起在公共交通工具內氣溶膠傳播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學調查》的研究報告發布,該研究介紹了一起發生在湖南省某地、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引發的聚集性疫情。

1月29日,乙地報告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病例A)。此前,在1月22日12點,病例A(未戴口罩)乘坐甲地大巴,14點到達乙地,導致同車7人發病(病例B-病例H),此外還有一名無症狀感染者(病例I)。

1月22日15:40,病例A(未戴口罩)乘坐班車,車程約1小時,導致同車2人發病(病例K和病例L)。

防控不到位,被感染者均未戴口罩

患者乘坐的大巴沒消毒,結果又有乘客中招。病例A曾乘坐的大巴抵達乙地後,停留了30分鐘,未做消毒處理又載客返回甲地。1名乘客(病例J)搭乘過該車後,而且與病例A坐過的座位臨近,1月24日發病。據調查,病例J無其他特殊旅居史和接觸史。

這起疫情還引發了三代續發病例:和病例A同車的病例B、病例K之後分別有1名親屬發病,即病例M和病例N。

這起導致13人感染的聚集性疫情是在怎樣的環境下發生的?

研究顯示,1月22日中午,病例A乘坐49座全封閉空調客運大巴,車窗均未開。除司機外共有48個客座,車輛出站時搭乘46人,在路旁接客2人。病例A與車上最近的一例被感染者(病例E)之間距離不足0.5m,與最遠的一例被感染者(病例G)之間距離約為4.5m。據調查,病例G和病例A分別從大巴車的前後門上下車,途中也沒有近距離接觸行為。調取當時車上的視頻發現,車上大部分人都未戴口罩,車上被感染的病例均未戴口罩

湖南乘公交致13人感染:前後門上下車仍中招,最遠距病例4.5米,病毒可能存活達5天

1月22日15:40,病例A(未戴口罩)乘坐班車,車窗均未開。除司機外共有17個客座。車程約1小時,導致同車2人發病(病例K和病例L)。車上共12人,僅1人佩戴了口罩,車上被感染的2人均未戴口罩。病例A與最遠的一例被感染者(病例K),距離約為4.5米。

湖南乘公交致13人感染:前後門上下車仍中招,最遠距病例4.5米,病毒可能存活達5天

新冠病毒在密閉環境有氣溶膠傳播的可能

研究指出,該起聚集性疫情共發現密切接觸者243人,其中10名確診病例和1名無症狀感染者。二代病例B的密切接觸者M、二代病例K的密切接觸者N之後也發病。並且,10例二代病例和1例無症狀感染者除與確診病例A共同暴露於大巴車外,調查發現均無其他明確的流行病學(暴露)史。2例三代病例除分別與本案例中的1名確診病例有明確接觸史外,調查未發現其他流行病學(暴露)史。

研究認為,本次聚集性疫情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有兩點重要提示:一是在密閉的空調車廂內,病毒傳播距離有可能超越目前認為的飛沫傳播距離(通常為1m)。本次調查中,病例A乘坐的是一臺全封閉空調大巴,與最遠的1例被感染者(病例G)之間距離約為4.5m。

二是病毒在車廂內有效存活的時長不低於30分鐘,且病毒存量能夠達到足以致人發病的水平。如病例A搭乘的大巴在乙地停留30分鐘後,一乘客(病例J)搭乘該車返回甲地,在此過程中感染髮病。

對於病毒存活時間,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北京地壇醫院感染二科主任醫師蔣榮猛曾介紹,研究發現,病毒在光滑的物體表面可存活數小時。如果溫度、溼度合適,有可能存活數天,甚至可能存活達到5天。

湖南乘公交致13人感染:前後門上下車仍中招,最遠距病例4.5米,病毒可能存活達5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