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不理解高达为人行机器人,人行机器人有什么优缺点?

记得高达里面解释过,一开始的高达都是仿生的,并不是所有的高达都是人形的!主角机除了MS还有MA的,后来宇宙舰队战时MS的出现破坏了平衡。后来就演变成MS对MS了,远程的MS一般也都并不是人形的,主要对决还是MS近身战,

近身都设想成人与人之间的近身搏击,比较好直接沿用人类的格斗技吧。

直升机吊打坦克,战斗机吊打直升机,自行防空炮和战斗机、直升机有一怼且稍微占有优势,而坦克吊打自行防空炮。要是真有某个终极形态的话,要什么海陆空三军?要什么合成旅?要什么空天一体化作战?再转到结构重量的问题。结构重量只是设计的时候的一个指标而已,不是全部。其他指标大的方面就有防御、机动、通过性等等。而高达在结构重量一个方面就已经不及格了。

地面作战的话,战车肯定还是会存在的,外骨骼应该还是主要以辅助为主,旨在提高士兵的力量,耐力以及精确度为主,防护能力以外骨骼来说强度肯定是不够的,外骨骼追求防护能力显然也有些本末倒置,宇宙作战,外骨骼肯定也是有相当价值的,就比如说,现在战斗机驾驶员佩戴的辅助头盔完全可以看做是外骨骼的头部部分啊。

为什么有人不理解高达为人行机器人,人行机器人有什么优缺点?

「体重增长的速度」比「承重能力增长的速度」要快!

你说越野吧,那还不如四足六足的动物型,你看美帝的机器狗,如果能源小型化能长久支持行动,背上重炮战斗力是不是很牛逼,重心比人形的低,更适合热兵器作战。什么?你说高达要来进行冷兵器战斗的,有热兵器还肉搏?再者就是肉搏,人形灵长类对抗四足的大型犬科、猫科掠食者也是毫无优势可言。

这个不是真实的武器,是机器人,主要是给人玩的,它有特殊的意义和故事情节安排,有人性化的因素,不是真实作战的,这就跟电影里的变形金刚和宇宙战舰一样很多都是为了人的因素考虑才这么设置的,例如三体里面的水滴,这种纯粹攻击性的武器,小,速度快,破坏力强,但是这个东西如果是玩具或者电影里的武器,相信大部分孩子看了也会选择变形金刚,而不是这种真实前卫的武器,没什么可玩性。

其实真正会出现的作战机器人是不可能出现人形的机器人,而多半是类似坦克一样造型的。人形机械在运动时稳定性可靠性比普通车辆差的多,而且防护性能捉急,光是四肢和躯干的连接部位就是巨大的弱点。

人形自有人形的好处,人形的适用性是逆天的,例如手部,几乎可以在战斗中随时更换武器(甚至没武器可以扔石头砸你),腿部可以克服很多登陆作战的特殊地形(履带、轮子达不到的地方,双腿可以)。有人说宇宙作战球体最好,然后我想说,你说的是战舰不是机甲。机甲的设计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以现在的能源基础考虑未来不知道多少年之外的高端武器。君不闻,只要推力大,板砖也能飞上天?

为什么有人不理解高达为人行机器人,人行机器人有什么优缺点?

在《环太平洋》里驾驶舱放头上,被怪兽捏爆头秒杀的赤红。明明胸部这么厚实,驾驶舱放里面不行吗?

做成人形是为了更好的仿生,高达操作人员可直接用人体自身动作来操作高达,就好比《环太平洋》里那样操作巨型机甲,这样可做到机甲的最大灵活。而无需用复杂的组合键来操作机甲,既然要仿生,那肯定要做成人形或者类人型,未来随着ai的不断进步,机器人,可控核聚变,神经网络的发展,人形,类人形机甲,仿生机甲一定是大势所趋。

人体可不是最佳,论速度、爆发、平衡等“灵活性参数”,多的动物体型都比人体佳。即使是精英战士,不带武器对上猛兽试试?记得在哪看过,真要仿生的话,陆地上蜘蛛型机器人才是最佳。第二,用组合键操作真的差劲吗?没有键盘让你只用手势和手写来做复杂些的交互(来个简单的,比如用平板电脑办公),你会发现有多慢多难受,比用组合键麻烦多了。

记得战锤40k无畏式人形的解释是人形方便操作员上手。非人形的无畏都是要搭载不小的AI系统的巨型机,而且不如人形灵活。

扎古可能同理。高达们剩余的人形解释还包括武器效率低炮台不利于调整攻击动作(没办法有高达的世界观武器输出都不高)。当然现实中基本都是一发穿甲弹的事。因为现实中人类军队没有研究出偏转立场。不过双足机甲的设定就比较稳了——就是个更高部署更快移动更敏捷的游走炮队。不过大多数作品中双足机甲也基本往小型化发展。

为什么有人不理解高达为人行机器人,人行机器人有什么优缺点?

双足远远没有轮子或者多足有优势,小型的都有挑战性,大的就更不用说了。

机动战士MS之所以设计成人的样子是考虑到驾驶员是人,放大的人形兵器可以更好的被人们接受,可以更好的使驾驶员控制与熟悉,大大缩短了驾驶员培养时间以及所需的熟练程度,使得新的驾驶员也可以成功的驾驶发挥出一定的战斗力。

坦克61型的发展道路就是一个例子,不具有灵活的机动性,不具有对空能力,战争消耗大,攻击限制多,打击面受限,容易被针对后来衍生的产品也是比较少的,直至淘汰。随着尺度的增大,在相同时间作出同样幅度的动作,比如把手从下垂举到最高,人类的大小可能你的手掌在1秒钟内运动了1.8米。对于高达那么大,你就要在1秒内运动30米。那么相应的加速度(过载)就会增大几十倍,再加上质量比截面高一次方。整个应力会增加几百倍,说不定一抬手,手就飞了~

实际上高达宇宙中高达一个存在理由就是多功能性。如果做成一个球,只能用于打仗不能用于搬砖。而高达作品中机动战士可以用于全地形范围的白兵战打仗,也经常用于搬砖。球形机体是建立在单纯的武器平台基础上,如果要附加搬砖功能那么需要增加机械臂或类似的东西,那么为什么不能一步到位用机械臂也来持武器。

现代人类做搬运等操作使用的大型器械不也主要是基于连杆式的机械臂吗。据说早期ms设计就是考虑同时用于制造业,后来在此基础上索性拿上武器,走向了人形兵器的不归路。再说机械腿。个人觉得虽然推可以用推进器代替,但是类似的ms不是没有过,比如钢坦克什么的。但是推进器造成的问题,重心不平衡,直立时低矮。重心和高度导致的优势加上全地形通过的需求让机动战士有了长腿。我认为我们可以考虑在什么样的科技树下,大型人性兵器是合理的。这个并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吧。

为什么有人不理解高达为人行机器人,人行机器人有什么优缺点?

凭感觉大脑易,按规律研发难。

人形兵器最大的好处就是泛用性、地形适应性强大。高达设定里面都是特定的世界观,UC纪元,CE纪元,并不是公元,并且设定里高达装甲是由尼姆合金制成,人类能100%保证以后没有韧性和强度都足够支撑巨大人形兵器的材料吗?

科技只要发展到足够程度,科幻片里面许多看起来不合理的设定都会变得合理。杠精抬杠行为都是以现有的科技进行的,完全没有考虑到科技发展的可能性。这么多的人形机甲的影视作品的作者难道没有考虑到这点吗,肯定是考虑到的,所以才会添加了许多诸如尼姆合金、米诺夫斯基粒子、PS装甲、太阳炉等设定。设定是科技合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使设想合理化一个情况。

其实高达一开始得设定就不是为了大气圈内作战而设计的,我记得做成人形的初衷是一个叫做AMBAC系统的东西,大概意思是通过肢体运动来调整姿态,可以大幅度减少姿势制御推进器,减轻燃料重量。而且高达的背景设定是有能遮蔽无线电波的粒子存在,雷达,制导系统等等全都不好使,所以战争回到了双方肉眼观察对方的年代,在那种情况下人形兵器才是一种应急的解决方案...

所以它的设定还是能自圆其说的,脱离大气和重力之后为了获得能让驾驶员更加容易理解的调整武器方向的方式...

为什么有人不理解高达为人行机器人,人行机器人有什么优缺点?

这种人形进化,有什么用?

关节只需要抵挡流弹或者普通的火神炮?!那也就是说大于流弹和机炮威力的武器就可以瘫痪掉一个关节。近炸引信了解一下,防空炮打出一片弹幕,只要有一个破片击中你的关节你的战斗力就废了三成,这种程度的防护想要做主力武器,去冲击星舰的弹幕,你这作战效率能到达什么地步?还有所谓的高速低防,去查查现代红外制导的长程空空导弹的机动能力能到达什么地步,为什么现代战机都要装诱饵弹?还有模块化,模块化并不会改变高达维护效率低下的状况,因为铁球的维护也可以是模块化,而且模块化更加的简单。

至于战争资源的问题,拜托战争打得就是消耗,除非是瞬间灭国,只要进入消耗阶段,就高达这12个关节烂一个废一的尿性(关节)要消耗多少资源在装备维护与维修上?拼资源消耗能耗的过铁球么?而且,别忘了前线部队可不是想要啥就能给啥的,前线部队必须得有啥用啥,铁球可以做到把没打烂的炮塔换到还能用的铁球上(拆了东墙补西墙),高达能做到么?那怕就是做到了,铁球经过5小时(假设时长)的日常维护就能加入战斗,高达需要的维护时长能做到比铁球短么?的而且还要考虑高精密部件在运输中的损耗问题,高达的机械臂和腿部在经历了长程运输后能有多少的保有量?能做到比炮塔的保有量高么?你高达的喷口有保护,为什么我铁球的就没有?同样的科技水平就该做到相同的防护水平。

为什么有人不理解高达为人行机器人,人行机器人有什么优缺点?

这是最真实的真实系——机动警察的98av英格拉姆

因为巨大萝卜是情怀,但是可以靠设定去挽救他,比如环太平洋,设定是怪兽的血液会污染环境,所以只能用冷兵器追寻最少污染,虽然略显牵强,但是聊胜于无啊。这方面可以通过设定的补完来进行调整,比如必须使用冷兵器的情况下,这样的话呢?举个例子,设定人形是最容易让驾驶员适应的一种形状。那么这样呢,就有利于大批的驾驶员的培养。所以把这个兵器做成人形的,那么就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了,如果是使用枪械呢?我以为可以通过现有的一些兵器,比如说坦克的巨大化来实现。这种情况下呢,人形就已经不是必须的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这怎么设定呢?只能设定人形的是少量的,部队大部分还是类似于坦克使用履带前进的量产机,人形机只能是属于只有少量精英部队才有的特殊装备,在这样的情况下呢,才算是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

在我看来,钟情于人形机甲的“浪漫”——抱着这种心态不可能让人类走向宇宙空间,成为星际种族的。看看人类创作的人形机甲一骑当千通杀四方的各类作品,无一例外都在外部客观条件上为人形机甲创造几乎是先天性的优势,这是一种期待被妥协、被让步的心态,而在广袤的宇宙空间中不会有任何妥协和让步,只有适者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