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次疫情,你覺得個人或者家庭儲備應急資金的重要性大嗎?

Roman的夏天


災難不可預知,但平時生活留點結餘是完全真確的。當突發事件出現時可以避免過度恐慌,給國家社會造成大的穩定影響,居安思危,警鐘長鳴。


飛翔潤先


答案是肯定的:大!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同樣,手中有錢,心中不慌!

今年的春節是個特別的春節,假期超長!我兒子媳婦年前規劃了春節期間的費用,預算造到2月10號。但由於這次疫情的原因,上班一延再延,而且他們公司為了留住公司人才,1月份的工資只發了一半,2月份又上不了班。

這樣一來,這以後的曰子就要重新按排了。媳婦平常就存有備用金,就從這筆錢中做了生活費。

另外我二個女兒每年會在春節時給我在微信中打點錢,我就讓它存著,以備急用,這次也用上了。我叫媳婦在我手機上下載了美團買菜,叮叮買菜,有必要隨時可用!

人生不能一帆風順,什麼時候都要有儲備!





周花5


生命安全,給有準備的人!思源題記

你忘不了2008年那場雪災的,舉國南極。

沒有電,沒有水,沒有煤氣,沒有石油。沒有了人賴以生存的現代工業產物。

我們不敢再說人定勝天。

天氣預報寒潮來了,趁高速公路通車,我趕回老家。冬天容易走老人。母親88了,我陪她度冬。

你若用心,就會感覺某種不測的來臨。

我突然覺得要去瑤山買些木炭,以備煮飯烤火。

九疑山那個燒炭老人的六框木炭被全部塞進我的轎車。他說,把你的車子搞馬虎了。我說,沒關係。我按他平常的價多給了一百塊。

有了木炭,我又備了菜,蠟燭。這些要錢,還要先人一步。

果然,歷史的冰凍來了,不是我有先知先覺,天氣預報說了,人們不會當真的,就像說世界末日一樣。

傳說“世界末日”那年,我要徒弟去買了300升汽油準備逃跑用的。我說萬一到了那天,真的末日了,加油站是沒有油的。別人的車沒有油,只有我們有。

當然,沒有世界末日更加好。

像非典和日本核漏很多人一窩蜂買鹽,我不會參加。那是無知。

我不是很有錢,但是別人感覺我有錢,因為,我沒有借過錢,捨得花錢。

春節前,一個億萬富翁朋友找我借錢過年,說武漢疫情嚴重,要買米買菜準備了。那樣子,突然像個乞丐,有點可憐兮兮。我借了五千塊錢給他。看著造孽。

其實他有一個多億,都放高利貸或者在政府項目上,收不回來。也許一輩子收不回來。高利貸融資人跑路了,政府項目的錢,可能要等到孫子那代人才能收回來。

人生,天災人禍難免,你不能把錢都想著去滾雪球,可能越滾越小。你要留足以防萬一。不是萬一,是二分之一。

手上有錢才叫錢。你的錢放在別人手裡,那是別人的錢,哦,他給了你一張紙條。

那張紙條,也是你的病危通知書!


畫家唐思源


很大。北京霧霾天氣多,兒媳預備的口罩派上了用場;我出行帶的口罩就是兒媳給我寄的。另外,我今年預備的年貨多了些;我想等晚輩回來相聚的時候,用餐、食用。沒想到,北京和全國一樣在家隔離防疫情。我受益了,不用愁出去買糧食、蔬菜、肉類了……古語說:“成功屬於那些有準備的人”。我說:“疫情時期,我們當像預備春節年貨一樣地,預備防疫情的防護品。


黎艾文


呵呵反正我是沒關係 還是得益於父母從小的教育:有錢要想無錢時 !所以我總是備足了一年半的應急錢放銀行裡 什麼理財不理財的都不做 沒有大事絕對不動那筆錢 存個定期 (很多人當時都笑我 說我年紀輕輕怎麼還存定期 意思是跟當下很多年輕人的潮流不符) 現在我更堅信當時是對的。


談小毛的世界


這次疫情告誡我們個人、家庭儲備應急資金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必要。

面對這種突發狀況,我們毫無防備。唯有平時養成居安思危的習慣,做到有備無患。

在平時我們也不要過度透支未來,要做到計劃消費。

疫情過後:

家中常備應急藥品和衛生消毒用品非常有必要。

充足的食物和水也必不可少。

隨時都能拿的出手的常備資金保證日常生活。






逗B公主小墨


真的災難面前,任何現金儲備都是無能為力的,戰略物資(家庭為單位)的儲備和學習,要列入我們日常的工作:

1、藥品箱;(含口罩)

2、電池(各種不同類型的)

3、救援和逃生工具🧰(繩索刀具帳篷)

4、淨水設備

5、空氣淨化器

6、足夠一個月的應急糧食和食用油

7、乾糧零食和維生素片

8、一小塊可以種植蔬菜的土壤箱

9、水源充足

10、可以用於交換其他物品的緊俏物資。硬通貨(比如勞力士手錶)。



腕尚說


這個問題不僅僅在這裡討論,更要以這次疫情激發人們從中感悟。

本次疫情的突然到來,在公共面和管理者政府層面,顯而易見是慌亂和措手不及的。決策不當、行動滯緩,動員乏力(一開始),應急儲備物資極度不足……使得疫情初始階段疫情源地及重染區域比較慌亂。這就應驗了俗話說的那樣:家有餘糧,遇事不慌。當然,這裡的餘糧已經不是狹義的餘量了。慶幸的是廣大普通百姓的家庭儲備,也就是資金、食品、突發疫情最需要的衛生防護用品等等結餘,無疑為社會穩定提供了重要支柱,與政府管理的公共面對比鮮明。比如口罩、消毒液之類必需品在幾乎所有藥店告示人們本店無口罩、消毒液的時候,街面的行人臉上幾乎百分之九十九的行人有口罩戴,也沒有聽說哪家沒有消毒洗手的必要用品,至少有肥皂放在那裡。這除了社會的發展繁榮充實了老百姓的家當,互聯網等非傳統商業渠道的擴展,更重要還是在關鍵時刻兜裡錢的支撐和平時裡有意無意間存放到那些抽屜裡、櫃子裡,還差點嫌亂想要扔掉的東西突然冒了出來,給了你萬般的竊喜(至少我是這樣)。這就揭示,儲備金是必須的,但提早交換來的物質儲備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關鍵時候很可能有錢你也買不到你真正需要的東西;疫情一開始時疫區的狀況就是明證。所以儲備金是重要,但相應的物質硬儲備更重要!這裡姑且不提二者之外非常重要、包括危機面前管理者和個人層面的“軟”能力儲備。


巴掌小田


肯定大。如今全國各地都處於高度戒備之中,人員都封閉在小區內不許外出,雖然各方面的物資都保障供應及時,架不住時間長。尤其是蔬菜水果肉類等日需物品價格浮動過大,年輕人及中年人會網上銀行的還行,可苦了一大批老年人,家中沒有存放太多的現金,時間一長根本跟不上趟,手裡僅存的現金花完了,封閉不讓出門有錢都取不上,那還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所以通過此次疫情反映出很多缺失需要彌補反思的事情。


逍遙行LYj7926919


新冠病毒肺炎,打了很多家庭一個措手不及。各種應急物資或斷貨,或不送貨,或發貨無期……更重要的是隨著一天天物品的消耗,我們捉襟見肘,無法復工,資金短缺。

有些人可能覺得這次事情百年一遇,熬過這次就好了。

其實,常備應急物資和應急資金,才應該是一個家庭的常態。特別是家裡有小孩和老人的。

這次疫情肯定是壞事,但從另一方面講,也是提醒我們,要從此建立起家庭應急防範的習慣。在萬一的情況下,可以保家人周全,實現自助、自救。

1.在疫情的影響下,我們不僅僅不能正常生產,還需要消耗儲備物資和儲備資金,如果沒有日常的儲備,我們只能求助於銀行、信用卡,借唄、花唄等,這樣的日子很明顯不可持續。

2.在疫情影響下,就算日常的開支不足為慮,那麼如果家庭成員生病了,這樣就會雪上加霜,甚至進而引發不可逆轉的悲劇。

3.現代人生存生活壓力巨大,很多年輕人既有房貸,車貸的壓力,也有養老,養娃的壓力,疫情的到來,無疑是雪上加霜。如果在沒有一些應急儲備資金,那麼就會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更有甚者,盜竊起於貧窮,會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

因此,對我們而言,我們一定要有一定的應急儲備資金,那麼如何才能更好地擁有應急儲備資金呢?值得我們去進行一下思考。

1.我們可以為自己買一個金額較小的理財產品或者進行固定存款,可以的存錢比較困難,但是如果用來購買理財產品或者進行一個小金額的固定存款,那麼長期以往,我們就會在緊急的情況下能有一個很好的應急儲備,進而在疫情期間可以高枕無憂,享樂生活。

2.我們可以購買一份保險,保險既可以進行人身保險,也可以進行財產保險,而且在起到基礎保障過程的同時還能提出來應急,這樣,就算髮生疫情,我們也能有一定儲備,至少可以做到衣食無憂。

3.對於個人,尤其是單身而言,儘管是一人吃飽,全家不愁, 但是一旦發生一些意外情況,類似本次的疫情,便要到處張口借錢,勢必不會得到周圍人的認可,大家從心裡不認可你,那麼你的發展也會舉步維艱。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因此,無論是一個有遠見的個人,還是一個有遠見的家庭,都應該做到未雨綢繆,在保障個人、家庭最後防線上實現有備無患。

如果每一個人都能秉持自救、自助,謹慎樂觀的意識,整個社會就能更好的運轉,更好、更快的解決天災人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