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兵有将有援军的情况下,刘禅为何要开城门投降?

只是一只鱼


刘禅可能确实贪生怕死,不过当时成都确实无兵无将,援军也遥遥无期了。

景元四年秋,魏国大举伐蜀,以邓艾率兵三万进攻甘松、沓中,牵制在沓中屯田的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进攻武街、桥头,切断姜维退往汉中的道路,而钟会统兵十余万,从斜谷、骆谷进攻汉中,魏兴太守刘钦则由子午谷进攻汉中。

姜维所部被邓艾击败,退走汉中时虽然用计骗过诸葛绪,得以顺利通过阴撤回,但是由于蒋舒叛变,傅佥战死,阳平关失守,钟会攻占汉中,因此姜维、廖化、张翼、董厥等退守剑阁。在钟会攻打剑阁不下的情况下,邓艾率部偷越阴平小路,攻占江油,直扑成都。诸葛瞻率兵迎战邓艾,结果兵败被杀,此时成都城里应该已经没有多少部队了。

虽然蜀汉投降时还有大约10万士兵,但是野战军主力都在姜维指挥下在剑阁抵挡钟会,这部分兵力大约有4、5万人,其他汉中没有投降的汉城、乐城等地还有1万多人,剩下的4、5万人分布在南中、江州、永安等地,成都的部队都已经跟随诸葛瞻在绵竹被邓艾击败,“众皆离散”。所以从绵竹到成都,邓艾都没受到什么阻碍,长驱直入。

邓艾此时的部队,按照《晋书》记载,到江油时还有万余人,加上钟会派遣田章率军增援,兵力应该更多。蜀汉此时在成都附近,已经没多少部队,否则也不会让邓艾攻到成都城下。至于援军,此时也已经来不了了,姜维在得知邓艾偷越阴平以后,确实立刻带兵返回成都,不过钟会也马上率部队追了上来,根据钟会的报告,此时魏军:

臣辄遣司马夏侯咸、护军胡烈等,经从剑阁,出新都、大渡截其前,参军爰青彡、将军句安等蹑其后,参军皇甫闿、将军王买等从涪南出冲其腹,臣据涪县为东西势援。维等所统步骑四五万人,擐甲厉兵,塞川填谷,数百里中首尾相继,凭恃其众,方轨而西。臣敕咸、闿等令分兵据势,广张罗罔,南杜走吴之道,西塞成都之路,北绝越逸之径,四面云集,首尾并进,蹊路断绝,走伏无地。

姜维的部队也已经被钟会大军包围,无法赶回成都。因此此时刘禅和大臣们商量的,是该跑去哪儿,而不是派谁抵抗,当然,最后他选择的是投降。


不沉的经远


少年时代看三国也曾信书中之说,认为刘禅是个昏君,扶不起的阿斗。后来随着阅历的增长,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慢慢的对三国故事中的某些问题有了质疑,发现三国演义中许多故事都是虚构的。

三国演义中对刘禅这个人物进行了丑化,实际上刘禅并不是一个傻儿,而且在某些方面很有智慧,在官二代中还是一个比较可以的人物。人的能力都是比出来的,刘禅没有父亲刘备的雄怀大略,这是自然的,因为他从小锦衣玉食骄奢淫逸的宫廷生活,不可能激发奋斗的雄心壮志,而且他虽是蜀国之君,但诸葛先生是他的相父,蜀国的事情是诸葛亮说了算,他只不过是个傀儡皇帝而已,只有把他贬低,才能显出诸葛亮的盖世雄才。三国演义就是颂扬诸葛亮、刘关张的一部作品,如果阿斗才华出众,诸葛亮又怎能任意所为呢?刘禅在位三十五年,和诸葛亮只发生过一次矛盾,一切政事都是由诸葛亮定夺。实际上刘禅并不赞成诸葛亮的穷兵渎武,连年的征战已经造成了蜀国的民不聊生,三国演义中所述的蜀国人口三十多年并没有增加,诸葛亮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发动了多次战争,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这些战争有意义吗?

刘禅必须装作昏庸无能,太明智了诸葛亮容得下他吗?诸葛亮死后刘禅也必须的遵从父亲的遗愿,光复大汉江山。当然刘禅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明哲保身不思进取,乐呵一天是一天。虽然不是个明君,但也不是个傻子。

在三国后期,蜀国颓败在兵临城下的时候,投降也许是减少人民流血拪牲的上策。有人嘲笑刘禅降后"乐不思蜀"的故事,其实那是寄人篱下的大智慧,后来被封安乐候,把自己的居所起名"中山寨"显示他还是不忘祖宗,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刘禪得享高寿,因为他心态好,也是皇帝中的一个人物。




泰山124453211


这题目有意思,题主你说刘禅的兵在哪里、将在哪里?刘禅不投降还有啥办法?

景耀六年(263年),曹魏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大举伐蜀,刘禅派遣张翼、廖化、董厥等前往协助姜维拒敌。姜维率领众将将钟会十余万大军挡在了剑阁。

看一下当时魏、蜀兵力对比、分布状况吧。

景耀六年蜀国灭亡时的人口,王隐在《蜀记》中记载“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

蜀汉灭亡,在籍甲士十万二千人。这是全部在籍的甲士,估计当时战死的军士还没有来得及除名,不会仅仅是活着的军队人数。

就当时的情况,永安、江州、南中,都有驻军,起码有三万左右吧。

姜维在剑阁抵挡钟会十余万大军,不会少于三万吧。

刘禅命蜀军右车骑将军廖化率军至沓中增援姜维;左车骑将军张翼前往阳安关据守,各自一万兵力吧。

汉中诸将放弃汉中外围据点,收缩兵力退保汉城、乐城,需要一万兵力吧。

这样一来,留给诸葛瞻在绵竹对抗邓艾三万大军的兵力只有一万二千人。

蜀军没有兵力把守咽喉要道斜谷、骆谷、子午谷,魏兴太守刘钦顺利占领;钟会留二万人围困汉、乐二城,自率主力进攻阳安关。斩杀蜀将傅佥,收降蒋舒,攻克关城(阳平关),长驱直下。

蜀汉地盘虽然不大,但这十万二千甲士放在这里,就像是撒芝麻盐一样,看不见东西。

即便是永安、江州、南中驻军减半,最多也只有一万五千人,可以放到成都北方来驻守。

邓艾偷袭阴平,在绵竹战败诸葛瞻,斩杀其父子以后,蜀汉能够作战的兵力基本上全部积聚在剑阁姜维处,抵挡钟会大军。能够救援成都的兵力几乎没有了,如果姜维撤掉兵力援救成都,钟会趁机追击,情势更加危急。很可能邓艾、姜维、钟会一起围困在成都城下。

如果诸葛瞻不在绵竹抵抗邓艾,全部撤回成都,或许还可以跟邓艾在成都作最后一战。

诸葛瞻一败,成都几乎失去了全部抵抗力量。


看一下刘禅派出的大将吧,除了姜维还有谁称得上大将呢“

廖化、张翼、诸葛瞻、董厥、黄崇、傅佥、蒋舒,这些人除了一个名字,几乎说不出他们曾经做过啥,他们哪里是邓艾、钟会的对手。

邓艾兵临城下,刘禅再次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光禄大夫谯周力排众议,极力主张投降。

此时,北地王刘谌请求背城一战,但刘禅不同意,于是刘谌先杀妻子而后自杀;南中监军霍弋请求带兵前来保卫成都,刘禅还是不同意。

就算刘禅相抵抗,依靠啥抵抗呢?

就南中那点兵力,不知道是五千还是一万,不清楚是在成都附近还是远在云南。不说是杯水车薪,也是远水难解近渴。

许多人感兴趣诸葛亮、姜维北伐如何,那是曹魏没有腾出手来,不管是曹魏诸将,还是司马氏家族,只是没顾得上西蜀,否则,蜀汉还能够存在这么久吗?

钟会、邓艾大军至少在十五万以上,仅仅是曹魏兵力的三之一或四之一。曹魏要灭掉西蜀只是个时间问题。

刘禅听从谯周的建议,还是明智的,对蜀汉官吏、军队、百姓以及刘氏宗族,都算谋求了一个比较好的出路。

蜀汉已经到了要兵无兵,要将无将的地步,不开门投降,只能是城破人亡,没有第二种可能。


豹眼看历史


因为当时的刘禅,也就是历史上的汉怀帝,只有这一条路了。

对于汉怀帝不战而降,半个世纪后的历史学家王隐在《蜀记》中指出之所以宁背骂名而不作辩解,乃“全国为上之策”。也就是说出降是在对现实利益进行实际考虑后做出的决定。而早一代人的陈寿也认为汉怀帝的出降是的结果是“刘氏无虞,一邦蒙赖”。

注意,无论是王隐还是陈寿,都明白的说了,“投降”是顺应了大形势的,而这个“势”是来自于季汉朝廷内部。这里面的问题就很复杂了。难道蜀地的士庶想当亡国降虏?答案是,确实,而且不是想了一时半会儿了。或者说蜀地的庶民怎么想我们未必知道,但是蜀地的豪强可是一直等着季汉亡国。在蜀地自古便有着十分独特的亚文化,当地人直到文翁治蜀之前都很不同于中原。到了后汉末年,刘焉刘璋父子据蜀时仍然被“益州大姓”也就是既得利益集团们牵制。再往后汉昭烈君臣入益州,为了安抚这些本土派,于是就不得不对他们做出妥协据《蜀书·先主传》记载:

“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及董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壹、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

也就说昭烈帝对蜀地原先的大姓、刘璋的亲信都是仁至义尽的予以包容。但是“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即使是昭烈帝和旧臣元老们一再退让,得到的只是益州本土豪强的“恩多成怨”。比如益州豪强张裕不但对昭烈帝态度跋扈专横,还处处的掣肘、下绊。并四处散步妖言,煽动人们起来造反:

“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

最后导致了昭烈帝不得不除了此人,但是即使是这样,昭烈帝还是很惋惜张裕的死,甚至发出了:“芳兰生门,不得不鉏。”的感慨。

白帝托孤之际,昭烈帝虽然委托诸葛武侯总领国事,但仍旧安排益州本土的李严一同顾命。而李严此后对诸葛武侯仍旧是“酷吏断狱”式的刻薄。先是暗中讥讽诸葛武侯想要加“九锡”,之后又在建兴九年,第二次北伐中原之际,消极怠工,运粮不继。而秋风五丈原之后,季汉境内又出现了汉怀帝正在身穿白衣哀悼相父;而本土豪强李邈向天子逼宫发难,要求清算诸葛武侯;而百姓却在道边祭祀丞相英魂的诡异场面。

以昭烈帝、诸葛武侯这样的人物利益集团尚且敢于挑衅,何况是日后的汉怀帝、蒋琬、费炜、姜维等这些后生晚辈。此后蜀地豪强的放肆日甚一日,谯周的《仇国论》被公开颂扬,以至于在邓艾偏师入蜀之后朝廷之上一片求降之声。此时诸葛武侯之子,驸马诸葛瞻等汉家的世交亲贵子弟基本都已经殉国,姜维不在朝中,如果汉怀帝决意抵抗,那就会和二百多年前的成家公孙帝一样,腹背受敌,最后自己“虏死城下”全家也被诛灭满门。所以日后降为安乐公的汉怀帝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恐怕未必不是真话。

还有个说法,认为汉后帝就是“贫穷版的汉武帝”,我个人十分不同意,因为比起汉武帝每次都是以众击寡还最后落了个天下户口减半,匈奴岁岁南侵;而汉后帝以寡击众,长期以来打得曹魏不敢西觑;此外即使是汉后帝有权力欲,但也没有还没任酷吏以为能、算缗告奸……说白了,汉后帝为人比汉武帝要好多了,而那个魏明帝才是真正穷人版的汉武帝。




河南太行山中的阿斗寨,全国为数不多祭祀阿斗的神庙。


北京顺义,古安乐国所在,汉怀帝在此以安乐公的身份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北邙,据说汉怀帝-安乐思公就葬在这里。


陳大舍


在刘禅看来,诸葛瞻是他最后一张王牌。邓艾打来,刘禅派诸葛瞻前去抵挡,他把家底打扫打扫全给了诸葛瞻,成都已经没有兵了。诸葛瞻兵败战死,在刘禅心里蜀国已经没有抵抗的能力,也没有抵抗的必要了,剩下的只有逃跑和投降。逃跑,他可没有刘备那两下子,逃到哪里都能反客为主,他能做的只是寄人篱下,和投降曹魏结果一样,投降曹魏还有点资本,能得到曹魏的宽待,比将来二次投降要好得多。

为什么诸葛瞻是刘禅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而姜维不是呢?姜维九伐中原,蜀国国力耗尽。之后刘禅对姜维失去信任,如果不是姜维带兵戍边自保,可能会被刘禅杀掉。这种情况下,姜维能不能回兵救成都,刘禅心里没底,即使姜维能来救成都,能不能坚持到姜维援军赶到,他心里也没底。再进一步,就是姜维来救,能不能救得了,他心里更没底。总之,他已经不再相信姜维能成为救星了。

蜀国在姜维九伐中原后,已经极贫极弱。内部特别是益州士族投降的声音越来越大。蜀国已是强弩之末,勉强支撑,亡国的脚步越来越近。刘禅的心里早已有了投降的主义,邓艾的到来正好给他个理由。

也许,刘禅的投降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也是他最好的选择。

欢迎您的评论,期待您的关注!


有得观史


确实如此,当邓艾军队出现在成都支持成都城内仍然有一定的人马。加上南中七郡仍然掌握在蜀汉政权之手,姜维的主力部队也没有遭受重大损失,看上去是蜀汉帝国实力犹存。

只要刘禅能够坚守待援,等到南中七郡以及姜维部队回援,有这两支大军的驰援,必然能解成都之围。但是我们不得不说,成都真的守不住。

首先蜀汉的国力亏空严重

蜀汉帝国是一个畸形的帝国,区区90万人口就保持着10万规模的常备军,再加上数万官员,整个蜀汉需要财政供养的人口多达十五六万。可以想象整个蜀汉帝国农民的负担该有多重。

而且蜀汉统治地区内只有成都平原物产相对丰富,土地相对肥沃,其他地方的土地相当贫瘠,物资非常匮乏。

面对如此之高的负担,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的日子可想而知,老百姓对于蜀汉政权早就苦不堪言。平时可能他们敢怒不敢言,可是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他们还会为蜀汉帝国卖命吗?

这种畸形的发展使得蜀汉的国力在三国中一直处于被吊打的地位。再加上连年的穷兵黩武,姜维九伐中原,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蜀汉财政更是雪上加霜,耗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相对于曹魏帝国,虽然他们面临西蜀以及东吴两方面的进攻,但是他们体量庞大,人口众多,小规模的局部战争对于他们国力的影响并不大。再加上曹魏帝国的核心区域已经几十年没有经历战争,整体发展蒸蒸日上,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民的生活都还算不错,强盛的国力使得他们有能力发动一次灭国级的大战。

再者和蜀汉人才凋零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是曹魏帝国人才辈出。此番统兵的两员大将钟会与邓艾更是当世之英杰,能力比起蜀汉帝国的姜维来只强不弱,在国力和人才上,曹魏帝国都碾压蜀汉。

再者,蜀汉帝国内部也有矛盾

刘家政权对于四川人来说,是一个外来政权,本土的乡绅士族对于刘备的统治并不认可,只是刘备擅长搞平衡,才使得这种尖锐的矛盾没有凸显出来。

在诸葛亮当政时期,诸葛亮重用荆州人士,全力打压本土派。如今诸葛亮死亡,荆州派再也没有一个能够服众的人,逐渐本土派成为了朝堂的主力,这些人和刘禅并不是一条心,在面对邓艾大军神兵天降之时,你只要想到当年蜀汉帝国对于本地派的打压有多狠,刘禅就不会指望这些本地人去为刘家卖命。

这些本土派控制的军队,不在关键时刻在你的后背捅刀子就不错了。再者经过诸葛瞻那一战,蜀汉统治者也终于清楚了目前成都守军的成色。靠着这些人马,就算他们没有二心,等到南中七郡,姜维主力部队回援,这是不可能的任务。

有鉴于此,刘禅还不如自己主动投降,还能侥幸保住下半生的富贵。所以刘禅选择了投降。


历史评说


泻药。@相思藤

邓艾攻破江油之后,刘禅派诸葛瞻率军出援,据守绵竹,捍蔽成都。结果诸葛瞻到了绵竹,不肯据险自守,反而选择了和邓艾军野战。

邓艾孤军远来,利在速战。而且,邓艾军都很清楚,仗打到这个份上,自己已经输不起了,没有退路,所以,只要碰到敌人,就会寻求尽快决战,而且最好是野战。原因很简单,百战余生,每个士兵都会拼死,才有一线机会活下去。只要敌人肯出城来和自己野战,这仗就已经赢了一半。

这本是军事常识。面对这种情况,作为防御一方的将领,比较保守而稳妥的办法自然是据险自守,等待敌人师老兵疲,粮尽援绝,被迫退兵的时候,再从后面追击掩杀。比较激进的办法就是认为敌人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想不到自己会出城野战,所以只要出城野战,就会让敌人胆寒。所以,自己不能示弱,必须出城野战。

当时,张飞的孙子、张苞的儿子张遵也在军中,曾给诸葛瞻提过意见,让他据险自守,不要出城野战,这是万全之策。但是诸葛瞻不听,非要出城野战,结果战败身亡。

这时候,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本来留在城中,多少应该也还有些兵马,如果他能冷静些,看到父亲已经军败身死,赶紧关闭城门,动员老百姓,一起婴城自守,坚守不出,等待援军,至少也还是可以迟滞邓艾军。结果他没有,反而自己出城冲入敌阵,也战死了。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

蜀汉本身就没有多少军队,而且要在汉中驻守一部分,在南中驻守一部分,在东线永安也得驻守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要随着姜维在前线野战。那么,留下来在成都留守的部队本来就不会太多,数量比较有限。

更重要的是,在边境地区驻守的军队,无论是承担防御任务的,还是随姜维出击的部队,大小战事不断,战争经验是比较充分的,战斗力相对来说也要强很多。而在成都留守的部队像所有承平时代的军队一样,平时的军事训练并不严格,日常工作以非战斗任务为主,战斗力会严重下降。

对这样长期不打仗,没有实战经验的军队来说,如果要上战场,必须让经验丰富的老部队带着,争取先通过几次胜仗来锻炼,一方面时提高军队的技战术水平,一方面也是提高部队的组织水平和纪律性,不能轻易出现混乱。

诸葛瞻到绵竹去的时候,带的就是这样的部队。这种长期养尊处优、缺乏军事训练的军队,看到几乎是神兵天降一般的邓艾军,自己内心必然是恐惧的。所以,诸葛瞻最好能先据险自守,让士兵认识到敌人也是有缺点的,并非不可战胜。

结果诸葛瞻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部队,过低的估计了敌人,非要让这些几乎没有上过战场的军队一上阵就和翻山越岭、千里而来的亡命之徒军队拼命。一开始还能借着人数优势形成局部优势,但当敌人意识到自己只有取胜才有机会活下去,从而开始拼命以后,诸葛瞻的军队就迅速全线崩溃了。

因为,按照这些缺乏战争经验的蜀军自己的认识,如果自己处于敌人那样的状态,必然已经溃逃了。对方不但没有崩溃,反而开始反击,这超出了蜀军的预期,也增加了蜀军心理上对敌人的恐惧感。

绵竹之战全军覆没,蜀汉不仅军队数量上更加捉襟见肘,更重要的是,给留守成都的部队和蜀汉君臣造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震撼太强烈了,更加坚定了之前的认识:敌人太强大了,我们打不过,早晚都是输。

所以,在绵竹之战后,蜀汉朝廷讨论的问题就是两个,往哪儿跑,要么投降,而没有拒城死守,等待援军的选项。为什么呢?

第一,说明这时候成都的留守部队已经非常少了,而且士气低落,人心不定,不足以组织有效的防御。第二,连诸葛瞻父子都在前线战死了,难道成都的留守部队和将领中,还有谁比诸葛瞻更懂军事吗?所以,他们对敌军的认识是,敌人非常强大,自己打是打不过的。

当时的主流意见是两个,跑到东吴去,和跑到南中去。南中还有万把人的蜀汉军队,而且已经在来救援成都的路上,更重要的是,南中烟瘴之地,又是蛮族区域,邓艾军对地理民情都不熟悉,未必敢乘胜追击。往东吴跑就不用说了,寄人篱下,还指望着反攻,那是不太可能了。而且,历史上东吴多次在背后拿刀子捅蜀汉,大家都还记忆犹新。

所以,这时候谯周就出来了,先是称说天命,然后就开始分析形势。他的判断是,无论是去南中,还是去东吴,都是死路一条,早晚也还是得投降。尤其是去东吴,去了东吴不可能再继续当你的皇帝,必然得向东吴称臣,看现在这形势,魏国灭东吴也就是时间问题,这就意味着,将来投降的时候只能是以东吴臣子的身份投降。

谯周的最后结论是,现在投降,多少还有些本钱,还只是投降一次,直接向魏军投降,还是可以争取点待遇的。无论去南中还是去东吴,等你的本钱都折腾完了,你再投降,那就没什么资本和人家谈判了。所以,要投降就趁早,现在就投降。

刘禅本来是比较倾向于逃往南中的,听了谯周这番话,感觉自己无法反驳,于是决定投降。

从刘禅和谯周的表现看,他们这时候决定投降是处于什么状态呢?就是已经被邓艾军的神勇吓破胆了,认为邓艾军太厉害太强大了,是不可战胜的,不光蜀汉军队根本不是对手,就是东吴军队,南中的蜀汉军队和蛮族军队,也都统统不是对手。

刘禅为什么会有这种认识呢?他从出生就跟着他父亲刘备颠沛流离,但整体上始终是比较安全的,毕竟他是主公唯一的儿子,手下人拼了死命也得保着他安全。刘备从新野南逃时他还在襁褓之中,到刘备病亡于白帝城时,他在十七岁。无论在荆州还是在成都,他都是处于比较安全的环境中,实际上对战争是缺乏比较清晰的认识的。

即位为帝之后,一开始是诸葛亮,然后是费祎、蒋琬,刘禅本人不需要为行政和军事问题操心。等到费祎、蒋琬都死了,刘禅开始自己主持朝政,他都已经四十岁了。所以,他本人并没有应对比较复杂、困难局面的经验,这些问题以前都是别人操心的,他只要不添乱就算是不错了。

因此,刘禅本人和当时留守成都的蜀汉君臣都没有应对如此严重的生死存亡危机的经验,也没有能力对敌我形势做出冷静分析判断,再决定自己所应该采取的最佳选择。从刘备入川到蜀汉灭亡,前后四十多年,成都没有经历过大规模战争的考验,军队和老百姓都没有进行长期坚守的大规模防御战的精神准备。

最后,刘禅率领蜀汉君臣在对敌人的无上恐惧甚至是崇拜的心情下,出城投降了,蜀汉就此灭亡。而此时姜维、阎宇、张翼等人的援军正在赶来救援成都的路上。但对刘禅来说,这些都没有必要了,反正他们也打不过邓艾和魏军。


萧武


题主说的这个前提是不对的,成都的情况是无兵无将了,或者说只有极少量的部队,而援军自然不可能很快赶到。当魏国三路十几万部队进攻蜀国的时候,除了在前线的姜维主力,刘禅还派了张翼,廖化,董厥等人前往救援。

而我们知道,蜀国被灭的时候,只有十万部队,那么此时前线姜维主力包括这三将带领的援军加起来就差不多有五六万了,另外再加上防范东吴的罗宪的部队,还有驻扎在南中地区的部队。

还算上其他都督区的部队,还有各个郡的郡兵,成都的部队已是所剩下无已了,当邓艾渡阴平,江由太守投降后,长驱直入,诸葛瞻就已率成都仅剩下的部队去迎战邓艾,最终诸葛瞻父子战死,蜀军基本全军覆灭。

那么在成都的部队就基本没有了,所以当邓艾打败诸葛瞻,进军成都的时候,蜀国没料到邓艾打得那么快,所以在城防上面没有做太多的准备,很多好百姓听说魏军攻入,都逃到山林里面去了。

而刘禅跟大臣们讨论的只有三条路,就是投降,往东跑,往南跑,唯独没有守城这一项,原因很简单,此时成都已无兵可守了,否则何必跑呢,直接固守待援就可以了。

有的人建议往南跑,说南中地区有险可依,可以固守,有的人建议往东跑,因为东吴与蜀国是盟友,所以投靠,大家争论不休,只有谯周认为,这两条跑都走不通,只有投降才是最佳选择。

谯周为什么这样说呢?他有以下几个理由:一,如果投奔吴国,而魏国拿下蜀地之后也是会继续灭吴的,那么刘禅就得投降两次。二,如果投奔南中地区,之前他们臣服,是是迫不得已,如今我们过去,加重他们的负担,他们肯定也不乐意的。

三,我们离开蜀地之后,蜀地的老百姓就不会向着咱们的,只会向着魏国。四,如果我们现在向魏国投降,那么因为吴国还没有被灭,魏国肯定会厚待我们的。刘禅觉得谯周说的这几条有道理,就向邓艾投降了。


历史简单说


要不怎么总有人说后主刘禅是个聪明人呢。按当时的情况和局势来看,投降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经过诸葛亮和姜维几十年不断穷兵黩武式的北伐,蜀国的国力基本上已经耗尽。人口不过百万,却要养活十几万大兵。

邓艾偷渡阴平,又在绵竹杀了诸葛瞻,进而兵进成都。在外蜀国还有三支军队,分别是守卫剑阁的姜维、南中的霍弋和永安的罗宪。三路军队加起来十余万,占了蜀国军队的一多半,还都是精锐,留在成都的大概只是些老弱病残。

远水解不了近渴,敌人就在城下,援军却远在千里之外。

三路援军,姜维五万人在剑阁和钟会对峙,仅仅凭借天险守住,根本抽调不出来兵力救援成都。

南中的霍弋,主要任务是镇压当地少数民族,分不开身,一旦他带军队离开,很有可能南中也乱了。

而永安的罗宪鞭长莫及,还要防备东吴的偷袭,等到赶到的时候,刘禅都投降了。

守城军队都是老弱病残,援军又遥遥无期的情况下。“聪明人”刘禅最好的选择当然是投降了。

“投降不死,顽抗到底死路一条”。这个时候胜利者对待亡国之君还是还是比较友好的,基本上都能得以善终。刘禅或许是看到这一点,再加上谯周的怂恿,就开门投降了。

事实上我觉得他也明白,以蜀国的国力抵抗到底或许能苟延残喘几年,但是终归免不了失败,还会惹怒敌人。不如爽快投降,还能混个安乐公当当,毕竟这个时候的刘禅也已经五十多岁 了,已经步入暮年。


历史小跟班


刘禅投降的时候,曾经向邓艾递交过一份降表,这份降表中提到,蜀汉军队有10万2000人,尽数向魏国投降,但史书当中并没有记载,这个数字到底是刘禅投降时蜀汉集团剩下的军队人数,还是战争爆发前的字面人数,我个人倾向于后者。

因为魏国伐蜀之战时,以当时的通讯条件,远在后方的刘禅很难第一时间了解各地蜀汉军队的损失情况,除了成都城外的诸葛瞻全军覆没他能了解情况之外,姜维的5万大军长时间相持在剑阁情况不明,前线还有多个据点陷入包围当中不知情况,因此在蜀汉主力军队集结的前线区域,在邓艾突如其来的攻击之下,刘禅很难及时清楚前线主力的情况,因此他递交的降书当中,提到的很有可能是自己的字面军队。



如果情况如此的话,在邓艾兵临城下的时候,刘禅恐怕已经失去了坚守的可能。

首先蜀汉集团至少有一半的军队被钟会的魏军困在前线无法及时回撤,在蜀汉南部的南中地区和东部的永安一带,也驻扎着相当数量的防备南方蛮夷和东吴的边防部队,可面对岌岌可危的局势,这两个重要地段的部队根本不可能回防,一旦回防,准备援救的东吴很可能趁虚而入,南中地区很可能也会重新陷入到叛乱之中,这两个重要区域选择留守,还留有军队和地盘的刘禅即便选择投降,至少也有谈判的本钱,如果盲目地选择放弃,很可能会让自己更加处于被动地位。



所以再去掉前线、东线和南线的军队,加上绵竹关诸葛瞻的失败,刘禅手中实际上已经没有可靠的军事力量虽然自己号称还有数万军队,但恐怕也只是分散成都周边各地,战斗力堪忧的二线部队,毕竟能出动的主力部队已经在绵竹关之战中全部损失,由于阴平小路已经被打通,除了邓艾的3万本部兵马在这一战线上之外,钟会已经派出了援军紧随小路而上,在成都城下敌军源源不断的情况下,刘禅恐怕已经失去了坚持的可能。

当然一些心系蜀汉的后人,即便在多年以后,也在设想如果刘禅能够坚持到最后,会不会还有一定挽回的余地,其实可能性还是有的,姜维如果率领主力部队回援,在成都城下是完全有可能与邓艾军队一战的,但同时也意味着益州最后一道天险剑阁在钟会十几万大军的攻击以及姜维放弃之下将彻底失守,益州地区将无险可守,即便姜维将邓艾打败,面对四川无法周转的环境,以及益州本土派无心恋战,一心投降的态度,蜀汉的灭亡也必然是时间上的问题,姜维只能选择延迟,但不能选择坚持。



很值得思考的是,在不久后发生的钟会叛乱中,还在益州的魏国十几万大军一片混乱,但仍然还有10万大军的蜀汉军队竟然没有选择趁机起势,除了最具威信的姜维身死人亡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恐怕就是蜀汉集团最后的凝聚力已经在蜀汉政权的晚期逐渐消逝,以至于邓艾兵临城下时,投降派反倒占到了主观地位。

在这样的权力局势之下,刘禅即便还保留血性,恐怕也难以选择翻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