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的構造是怎麼樣的,為什麼能扼守八百里秦川?

白雪1234569


自古以來兵家必爭的關隘都是由險峻的山勢和大江大河共同構成的,潼關也不例外。古稱的潼關位於今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港口鎮,地處關中平原東部。 從潼關周圍的地勢來看,南有中國地理南北分界線——秦嶺;東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 連城,遙相呼應,易守難攻;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靠華嶽,往關中方向還有天然屏障函谷關可以做戰略縱深。潼關周圍山巒疊嶂,峰觸雲霄,深溝絕壁,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過去常以“細路險與猿猴爭”來比擬潼關地勢的險要,與難於上青天的蜀道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子甫3


潼關位於今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北,處關中平原東部,居陝晉豫三省交界處,形勢非常險要,南有秦嶺,北有黃河,東南有滿洛川,西近華嶽。潼關位於黃河與渭河的交匯點,對面就是黃河的重要渡口――鳳陵渡。潼關以水得名,《水經注》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潼浪洶洶,故又稱衝關。黃河南面有兩條河流,西邊叫潼河(及其支流禁溝),東面叫遠望溝,在兩條河流之間是一個塬,寬有兩公里,高有六七百米,因兩側常年遭流水沖刷,峭壁陡立,非常險峻,無法攀爬。塬的北面就是黃河,緊貼塬體流淌,沒有任何空隙,自潼關向東或向西,都必須通過塬上,再無其他路可走,所以人們常以“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來描述其。

東漢以前,距潼關以東140裡遠的函谷關為進入陝甘要道。東漢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為防關西兵亂,才始設潼關,並廢棄函谷關。據史書記載,“自澠池西入關有兩路,南路由回阪,自漢以前皆由之。曹公惡路險,更開北路為大路。”陏大業7年(公元611年),大概是因黃河不斷下切,黃土塬面不斷展寬,移關城於更靠近黃河的北邊,即南北連城間的坑獸檻谷(又名禁溝口),與漢代關城南北夾峙,形成兩座關城,形勢更加險要。唐天授2年(公元691年),原關城被廢棄,從塬上北遷到塬下,即遷至更靠近黃河、渭河南岸的地方,也就是現在的潼關。據《潼關衛志》記載,唐潼關建有關樓,城外開挖壕溝,關城西邊設有關西驛。唐代關城充分利用了潼關的地理形勢,關口南依高山,北瀕黃河,形勢更為險要。宋熙寧元年至10年(公元1068至1077年),朝廷派侍郎御史陳洎擴建關城。明洪武5年(公元1372年),朝廷派千戶劉通重修關城。明洪武9年(公元1376年),朝廷派指揮僉事馬增擴建關城,“依山勢而曲折”修築城牆,基本確立了關城的大小、形制,後稱明城。此次擴建還將由南向北流入黃河的潼河包進關城以內,使得潼河穿城而過,既可飲用,又可灌溉。明隆慶4年(公元1570年),建造東西甕城,並在甕城上建起門樓。至此明清潼關關城便已完全成形。清乾隆53年(公元1788年),在靠近黃河的長約2400米北城牆土牆上,貼砌了方石條和青磚,並建造了南北水關樓,復修了各大建築物。後來,東西兩面的土城牆上也全部貼上了青磚。

潼關關城南高北低,南有秦嶺屏障,北有黃河天塹,東有年頭塬踞高臨下,中有禁溝、原望溝、滿洛川等橫斷東西的天然防線,遂成“關門扼九洲,飛鳥不能逾”之勢。關城周長近6公里,北面與東北面為板築土牆,外包青磚,高16米、厚8米;東面與東南面,順山勢削成垛口,最高處達30米。關城建有六處城門,每處各有兩洞,中有甕城相連。東門稱金陡,先名“迎恩”,後改“平藩兩陝”。西門先名“懷遠”,後改“控制三秦”。南門有兩個,東南邊的稱上南門,先名“凌雲”,後改“麟遊”,再改“覽山”;西南邊的稱下南門,先名“迎薰”,後改“鳳*”。北門也有兩個,西邊的是大北門,先稱“吸洪”,後改“霸英”;西邊的是小北門。因潼河自南向北穿城而過,潼關關城還建有水門兩個,南水門築閘樓7間,潼水上建有橫跨東西的石橋;北水門築閘樓9間。六大城門中,除南門無城樓外,東西城各有兩個。潼關東面約3公里處,有一禁溝,唐以後就沿禁溝兩岸,夯築方形土臺12個,是防禦性的軍事堡壘。由於土臺與潼關關城基本相連,故稱為“十二連城”。

潼關關城的地理位置及建築結構,易守難攻,實為天險。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城北岸為黃河天險,步兵無法抵達,只有水軍才行,城中只要將北水門關閉,則船隻不能進入,攻城無望,即使勉強攻進一兩道閘門,也是不可能連續攻破9道閘門的。城南為秦嶺高地,攀爬困難,大部隊無法展開,即使有小股部隊攀至塬上,居高臨下,可發射的弓箭(近代為炮彈)數量實是有限,難以對城內造成大的破壞。東面來兵,先要攻克“十二連城”,如能得逞也定是大費周章,損兵折將,強弩之末再行攻城,已心有餘而力不足也。西面來攻,也是同樣如此。所以,如要攻取潼關,南北兩門幾成死門,沒有戰術價值,只能攻取東西兩門。從建築結構上來說,有外城、甕城之分,外城牆高壁厚,一般的雲梯難以抵達最高點,士兵攀爬無著力點,投石車的拋物線也難逾越頂端,如用衝車或其他渡壕器具強行攻城,垛樓上守軍的弓箭、石塊、火球等會使攻軍遭受重大傷亡;甕城是關城的第二道防線,也儲備有一定的器械,倘若外城失守,守軍不至於束手就擒,還可退守於此再戰,且甕城互通互連,便於他處守軍馳援。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關城之內有1000多畝土地,且有水流灌溉,守軍及居民可作耕種,自給自足,糧食無虞,不會害怕古時最常用的“圍城戰”。

因為潼關地處長安至洛陽驛道的要衝,是進出三秦之鎖鑰,漢末之後就成為東入中原、西出關中的必經之地,也是極為重要的關防要隘,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畿內首險”、“四鎮咽喉”、“百二重關”之譽。潼關以西即八百里秦川,也稱關中平原、渭河平原。它南倚秦嶺,北界北山,西起寶雞峽,東至潼關,東西長約360公里。八百里秦川是千百年來由渭河沖積而成,地勢平坦,一馬平川,潼關以西城鎮密佈,有華陰、華縣、臨潼、長安、咸陽、寶雞、銅川、楊凌、商洛等,自古以來,此處風調雨順,土地肥沃,農業發達,人口集聚,商業繁榮,是黃河流域華夏文明的發祥地,是秦王朝橫掃六合、一統天下的發跡地,又是古代絲綢之路的東起點。在平和年景,八百里秦川當為膏沃之地;但在戰亂年代,八百里秦川卻無險可守,只能任人駛騁。所以,保關中必固潼關,進中原必佔潼關,已成歷代軍事家們的共識,潼關這個點具有極高的戰略價值。

歷史上有很多驚心動魄的戰爭圍繞潼關展開,如東漢末年,蜀漢大將馬超、韓遂據潼關以抗曹操,據《三國志·武帝紀》記載,公元212年,曹操憑智謀奪取潼關,大破馬超。北周末年,楊堅在洛陽篡位立陏時,曾密遣楊尚希扼守潼關,以解其西顧之憂。唐中葉安祿山反叛,攻佔洛陽,進逼潼關,使用反間計佔據潼關,震動京師,唐玄宗倉皇西逃。唐末黃巢農民起義軍曾攻取潼關,直搗長安。宋代“靖康之變”後,潼關為金人所得,金朝後來被蒙古軍隊逼迫,遷都汴梁,將兵力完全集中於潼關附近。有人曾對蒙古鐵木真說:“金廷居汴將近二十年,所持以安者,唯潼關、黃河耳。”公元1233年,蒙古部隊包圍汴梁時,也是首先奪取了潼關。元朝末年,朱元璋也是先奪取了潼關,從而奪取了整個關陝地區。明朝最先在此設立了潼關衛,此後的歷朝歷代都在此駐兵守衛。

進入民國,許多戰役就是圍繞潼關展開的。1926年4月初,國民軍第2軍(軍長嶽維峻)兵敗豫西,損失慘重,鎮嵩軍總司令劉鎮華被吳佩孚任命為陝甘聯軍總司令,率部進攻陝甘,得到原先就與鎮嵩軍有點瓜葛的陝軍麻振武、何夢庚之助,先攻佔潼關,後進入關中平原渭南、臨潼等地,一路追擊,勢如破竹,陝西軍務督辦李雲龍無法招架,先擬投誠,後得國民軍第3軍(軍長孫嶽)第3師師長楊虎城之助,退守西安,自4月18日至11月27日,被圍困達八個月之久。據10月6日《申報》“被圍半載之西安實況,鎮嵩軍蹂躪陝西之一斑”一文說,“潼關至西安,古稱關中膏沃之地,為關中之精華,今乃百里無人,其氣象慘淡,為餘生平所未見也。”西安城解圍後,國民軍大軍即向東攻擊,逐次收復關中平原各城鎮、要隘,劉鎮華雖死守潼關,吳佩孚並派張治公率部往援,但潼關還是於12月4日被國民軍劉汝明部攻佔。此後,潼關即長時間內由國民軍佔據,與駐防陝州的張治公部處對峙之中。1927年5月,馮玉祥將國民軍聯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2集團軍,總司令部即設於潼關,並派國民軍第2軍(軍長嶽維峻)、第5軍(軍長方振武)東出潼關攻豫,總部後才移駐鄭州。1928年4月下旬,駐防豫南的建國軍樊鍾秀部突然聯奉,自南陽、襄城、葉縣等地北上,與馮玉祥部開戰,截斷隴海線交通,進攻豫西。駐防關中平原的馮部第2方面軍總指揮兼陝西省政府主席宋哲元大部隊經潼關開赴豫西作戰,關中兵力空虛,駐防商洛一帶的李雲龍突然反叛,派一部於5月9日夜襲西安,差點得手;李雲龍本人則親自率部進攻潼關,自5月10日至12日,激戰三日,差點佔領塬南高地,終功虧一簣,其殘部只相繼退往豫西南、鄂西北。1929年6月,繼桂系李宗仁之後,意欲反叛的馮玉祥見中央軍已有準備,遂將所部全部退往潼關以西,借天險之隔以保陝甘老巢之安。1930年10月25日,第17路軍楊虎城部攻佔潼關,堵死了馮玉祥部西退之路,楊虎城也因此功特任為陝西省政府主席。

上世紀30年代初,在財政極為困難的情況下,南京國民政府多方籌措資金(包括借用比利時退還的“庚子賠款”,由法國財團承擔部分國外購料),續建隴海鐵路的西延工程,分別於1931年12月、1934年12月完成靈(寶)潼(關)段、潼(關)西(安)段,將豫陝兩省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了,該鐵路就是從潼關關城穿城而過的。1936年12月12日晚,“西安事變”發生,張楊部隊分別在西安、蘭州發動,此時駐防潼關的僅第46軍(軍長樊崧甫)第28師(師長董釗)一個營,但奉令攻佔潼關的第17師馮欽哉部行動緩慢,樊崧甫急令董釗率大部於13日晨自陝州往援,當晚即增兵至六個團,從而為中央軍西進開闢了通道,從而最終迫使“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用戶19326727985


潼關位於河南與陝西交界,歷史上陝西是秦國屬地,淆山以東稱之為山東六國,其中包括楚,韓,燕,趙,魏,齊等諸侯國,從地理位置上潼關被稱之為天險,有一夫把關,萬夫莫開的價值。秦國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戰略要地,對收履山東六國起了很大的作用,潼關稱之為,陝西東大門,西北咽喉道,古往今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盧教練6


不僅是潼關,幾乎所有的關口都有相同的地裡條件,易守難攻,關中平原的南面是秦嶺,北面是高原和北山,有很深的溝道和大山的天險,東面是黃河和潼關,西面寶雞也是山區,所以關中三面環山東邊有大河,不僅在古代,就是現代戰爭也是天然的屏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