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成績靠前的孩子後面站著怎樣的家長

每一個家長都非常關心孩子的成績,想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獲取有用的信息,來幫助自己的孩子提升。

可以說大多數成績優異的孩子背後,都少不了默默付出的家長。大多數是父親母親擔任了家庭教育之職,也有一些孩子由於特殊原因而由自己的祖父祖母擔來管教。

作為一名多年的從教人員,在教學的過程中會和各種各樣的家長打交道。那些孩子成績優異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確實存在著一些共性,值得我們每一位家長借鑑。

學習成績靠前的孩子後面站著怎樣的家長


01超級學霸的姥爺隨身帶著一個小筆記本。

初一第一學期末家長會結束的時候,很多家長將我團團圍住,在眾多家長中,我注意到一個頭發斑白,佝僂著身體的老人家,他戴著一副眼睛,手裡還拎著個小馬紮,努力勾著脖子想和我說話。

我趕緊靠前一步,問他是誰的家長。這位老人家把嘴貼近我的耳朵,當我聽到他從嘴裡吐出的那幾個字以後,非常震驚,原來這是我們年級超級學霸,一直穩居年級第一的康康的姥爺。我趕緊給他搬了把凳子,讓他坐下來說。可是康康的姥爺卻顫顫巍巍的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小筆記本,我看到上面記得密密麻麻的。他說:“語文老師,我剛才已經和其他科老師談過了,你也把小康身上的問題和我說說,我仔細記下來,回家一點點兒幫他糾正。”說完扶了扶眼睛準備開始寫了。

其實這個孩子已經很完美了,但是家長既然這麼問了,我也只得雞蛋裡挑點骨頭:“有時上課偶爾說個小話,還有時書寫不夠認真。”老人非常認真的在本子上寫著,嘴裡還嘟囔著:“這個孩子太浮躁,老師一定要嚴格要求他。”我忍不住有些好奇,就問為什麼孩子的家長沒來。康康的姥爺說孩子是自己一手帶大的,自己是村子裡退休的小學語文老師,平時也沒什麼事情,康康的父母又比較忙。

我又問孩子為什麼能學習這麼好,老人家搖搖頭,明顯表示不滿意。這時他從隨身背的一個布包裡掏出了外孫子小學的筆記本,上面他用紅筆密密麻麻的標註了很多,然後絮絮叨叨的和我說起了孩子小時候是如何的調皮,他又是如何一點點幫孩子糾正的,聽完之後我很有觸動,在這位老人家的身上,我看到的是一種對孩子的教育高度負責的精神。

學習成績靠前的孩子後面站著怎樣的家長


我又想到了其他一些學霸的家長,除了極少數家庭離異的孩子,絕大多數學霸的家長都有相似之處:

02 能夠和老師積極互動,從小重視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尤其是細節上的重視。

在教學中,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成績好的家長經常主動找老師打聽孩子的學習情況,並且非常重視老師的建議和反饋,能夠和老師形成積極的互動,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甚至跑在老師的前面。

而成績比較差的孩子家長,在對待孩子成績的問題上比較消極,一般都是等著老師去找他。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還可能出現推諉、辯解,不是本著解決問題教育孩子為出發點,而是給人推卸責任的感覺。

那些成績好的家長非常重視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學習上的細節,例如孩子的書寫,孩子作業完成的質量,孩子糾正作業錯誤的態度。例如剛才我提到的康康的外公,每次孩子的作文,他都會把寫的難看的字和錯別字一個一個圈出來,在旁邊讓孩子用紅筆重新書寫三遍。

記得班裡有一位成績比較好的男生,最近表現上課比較犯困,我就給家長打了個電話。結果家長放下電話就趕緊跑到了學校,和老師一起弄清楚孩子犯困的原因。這個孩子後來和我說:“媽媽對我的學習比我自己還用心,看見媽媽那麼用心,我不忍心偷懶。”

學習成績靠前的孩子後面站著怎樣的家長


家長的態度往往決定孩子的學習態度,包括做事的態度。

成績好的孩子家長一般比較重視早期的教育,尤其是認字和閱讀的能力。

我妯娌家的孩子現在是衡中的高材生,孩子三四歲的時候,家裡牆上密密麻麻貼滿了生字和拼音,孩子五歲的時候,就可以看著拼音讀兒童版的《紅樓夢》了。有時孩子坐在馬桶上讀繪本,常常一坐半個多小時忘了出來,這個孩子在上初中之前已經背過了初中所有的古詩文,能夠說一口非常流利的英語。

閱讀習慣是可以影響一個孩子一生的。也許閱讀不一定會寫作文,但是要想寫好作文一定離不開閱讀。而且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會發現不喜歡閱讀的孩子不僅僅是語文成績差,不太擅長閱讀理解和寫作。在政治歷史學科方面的答題思路和語言表達也非常受影響,十幾分的論述題可能只寫寥寥幾個字,根本不會展開論述。

閱讀不僅僅限於文學方面,孩子在小學階段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有益的閱讀,包括科學、地理、生物等等各個方面。這些廣泛的閱讀可以拓寬孩子的視野,積累孩子的寫作素材,也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有時候課上會涉及到課外知識點的延伸,很多成績優異的孩子有著非常豐富的知識儲備,對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令人驚歎,這些都和早期的閱讀分不開的。

學習成績靠前的孩子後面站著怎樣的家長


03 真正的學霸有獨立的思想,對問題有獨特的見解,這和民主寬鬆的家庭氛圍離不開關係,和家長的教育也離不開關係。

學霸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頭腦靈活,喜歡質疑,善於思考的。還有一種是非常聽話,勤奮刻苦的。這兩種相比較,明顯第一種在學習上更具潛力,高中階段更有明顯的優勢。

一般這樣的孩子生活在比較民主寬鬆的家庭氛圍中,父母的關係和諧,注重和孩子的交流,聽取孩子的看法,允許孩子在事情上的不同的觀點,不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看法。

孩子到三四歲的時候,對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很有興趣,經常會問父母很多為什麼。有的家長會耐心的給孩子講解,自己不懂可以查閱資料。而有的家長可能比較不耐煩,打斷孩子的提問,或者給孩子敷衍潦草的答覆。有些家長害怕孩子做錯,凡事喜歡包辦代替,這些都是不利於孩子的發展的。

正面管教理念提出者魯道夫·德雷克斯說過:“永遠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力所能及的事,當我們以愛的名義解救孩子時,卻剝奪了孩子的能力感。”

因此愛孩子就應該讓孩子勇敢去質疑,去嘗試,去體悟,我們要做的是陪伴和引導。

學習成績靠前的孩子後面站著怎樣的家長


總結:我承認孩子在智商方面有差別,但是很多智商不低的孩子,毀在了缺少早期學習習慣的培養,缺少獨立思維模式的建立。這都是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反思的。可以說每一個成績優異的孩子背後都有默默陪伴的家長,這些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給了孩子正確的引導和督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